引导学生在绘本阅读中学写“说话句”

时间:2022-05-09 06:28:59

引导学生在绘本阅读中学写“说话句”

学生进入三年级后开始习作,要求陡然升高,少数优生尚能应对,多数孩子难以适应,习作篇幅短,不具体,不生动,考试失分多。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教师便对学生习作提高要求,规定字数,加大难度,没有了“层次性的、序列性的指导”,不能静等孩子逐步过渡,学生习作水平缓慢提升所需要的时间被压缩,空间被挤压。

三年级孩子习作之所以不长,不生动,不具体,写不好人物语言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他们写人、写活动、写想象作文较多,如果让文中的人物开口说话,人物活了,文章便也活了。三年级开始进行“写说话句”的专项训练,应该是一项有意义的尝试。

笔者翻阅了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想了解相关的具体要求。可只看到一点:“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后来看到了市研训中心公布的《小学生语文学业水平的质量标准》(三下・试行稿),从中找到了相关的两条:① 学习围绕一个话题写对话,学会正确运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② 有意识地进行专项训练,如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的描写,静物的描写等训练,训练学生能围绕中心句写一段通顺的话。这些部门对“写说话句”没有具体的有层次的要求。没有具体方向,哪有前行的力量?没有明确目标,哪来相应的措施?三年级起步作文应该开始操练,到了高年级才能有所长进。笔者带学生阅读绘本时,发现绘本中蕴藏着丰富的语言资源,孩子们能惟妙惟肖地模仿。于是我以阅读绘本为切入点,引导孩子在阅读中练习写说话句。

一、 给“说”增肥

从三年级写到六年级,学生知道了什么是语言描写,可就是写不生动。大多数孩子的习作中要么没有对话,只有流水账式的记录,要么对话简单又苍白。笔者曾经在教学提示语的相关知识后,要求学生写一写餐桌上的对话,但效果不好,一是标点错误多;二是对话少,难以成段成文;三是学生兴致不高,写的对话无趣。他们认为写话是一种苦差使,讨厌写话,惧怕写话,老师也厌烦了批改错误连连的写话句。针对以上状况,笔者精选绘本,进行了“给说增肥”的专项训练。

1. 学加提示语

完整的说话句一般由提示语和说话内容两部分组成。对于刚升入三年级的学生,可以从练好提示语入手,因为如果让他们同时完成两部分内容,难度相对较大,往往会顾此失彼,且对话一般不会太长。

为此我引入了绘本《可爱的鼠小弟》系列。这套书是以画为主导型的绘本,文字不多,但图画精妙绝伦,带给孩子们最新鲜的视觉享受、无限的想象空间以及出人意料的构思。以《鼠小弟的小背心》为例,故事围绕小背心展开,鸭子、猴子、海狮、狮子、马儿、大象轮番上场,穿上了小背心。动物越来越大,小背心越来越紧,造成了非常滑稽的幽默效果。全书文字部分都是动物们说的话,每次来借穿小背心,不管穿上小背心以后多么难受,它们都是相同的一番对话“小背心真漂亮。让我穿穿好吗?”“嗯。” “有点紧,不过挺好看吧?”这简单且不断重复的语言贯穿故事始终,这种结构固定,富有韵律感的表达方式和孩子的思维十分吻合,所以当一页页翻过之后,学生不仅享受了一个有趣的故事,而且轻松地记住了主要对话,为下面的学加提示语作了铺垫。

接着集中出示书中所有的人物语言,从头到尾读一遍,以问题启发孩子:“这样读故事,你喜欢听吗?”孩子会在对比交流中发现一旦脱离了图,很多话都不知道是谁讲的,故事不再完整。这时老师推荐方法:在人物语言前加上提示语,并示范一处,接着让学生独立给整个故事中的人物语言加上提示语。在添加和模仿中,学生渐渐熟悉了提示语的用法,反复练习了冒号、双引号的运用,掌握了句子的规范表达,同时也体会到了记录故事的乐趣,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质量。方法的习得离不开反复的练习运用,以这样的方法多复述几本有趣的故事,学生操练了正确运用标点、写规范说话句的基本功,习得了一种图文转换的方法,养成了良好习惯,为今后写说话句奠基。

2. 巧玩“滚雪球”

说话句写通了,写顺了,标点用对了,怎样引导学生把句子写具体、写生动呢?如果仅仅口头要求并示范指导学生在提示语部分加上表情、动作,是抽象的、空洞的。针对三年级学生的特点,我采用句子“滚雪球”的游戏形式启发他们。句子滚雪球游戏实质上仍是一种文字游戏,但因有了生动活泼的图画,有了想象感悟,有了故事情节,所以也伴有了活生生的生命情怀,学生也乐意为之了。以《又来了!鼠小弟的小背心》2―3页内容为例:

在图文转换为纯文字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再次读图,除了听到他们的对话,你还看到了什么?于是学生会读出“开心”“沮丧”“流着眼泪”“双手叉腰”“瞪大眼睛”“皱着眉头”“看着小蛇的伤心的背影”这些词语,引导学生将其加入到提示语中,学生会发现句子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表达的内容更丰富了,学生的成就感油然而生。接着,老师引导学生拿出前期记录的故事,或看图,或想象,将提示语改具体了,再集体秀一秀,读一读,评一评,享受成功之乐。

学生先学加提示语,再尝试将提示语写具体,两个环节分步完成,犹如上台阶,在这种循序渐进中掌握一种“给说增肥”的窍门。

二、 给“说”变脸

在前期“给说增肥”专项训练的基础上,学生写对话的意识与能力会增强,此时,你若有心,再细读学生习作,会发现一个有趣的共性现象,绝大部分孩子的习作中一旦涉及对话,都是“说”个没完,一“说”到底,不知变通。我曾经试过最直接的方法,用心搜罗了二三十个关于“说”的词语,在学生写对话时集中呈现以供选用,但事实是因为这些词语脱离了语境,学生难以真正吸收,习作中出现了乱用一气的现象。针对以上现状,我作了如下尝试:

1. 游戏:捉迷藏

“捉迷藏”游戏主要选用自《青蛙弗洛格》这套绘本。《青蛙弗洛格》不同于《可爱的鼠小弟》系列,整套书每页上部分是图,下部分主要是人物对话,提示语全面具体。我首先带着孩子们阅读《弗洛格玩音乐椅游戏》《弗洛格学钓鱼》等故事,然后设计了“捉迷藏”游戏:“故事中人物对话很多,但‘说’字藏了起来,你能找到它们吗?”学生再次阅读故事,轻松又兴奋地找到了“问”“回答”“叫道”“提醒”“建议”“告诉”等表示说的词。

2. 朗读:对比体会

指导学生选择其中一处对话,将表示说的词还原成“说”,对比朗读,交流各自的发现。因为有图的提示,有故事情节的暗示,学生一般言之有物,能感受到“说字变脸”之后的妙处。如果有学生发现“说”字彻底不见了,教师也可适时提一提“说字隐身”这种特例,但不作为训练重点。最后,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水到渠成地总结:在人物对话中,说是主要角色,但有时他会调皮地变脸,更好地表现出人物当时的情绪、人物所处的状况等;我们读者可以揣摩“变脸”之后的说字,想象当时的画面。

3. 练习:从修改起步

了解一种方法,体会一种妙用,并非要求学生一朝一夕之内全盘掌握,我们可以让学生小试牛刀,拿出从前记录的故事《鼠小弟的小背心》《又来了!鼠小弟的小背心》等,圈出“说”字,尝试给“说”变脸。当然,在学生修改运用的时候,教师要适时提醒引导:“说”字仍为对话描写的主流,不要步入通篇“不用说字”的怪圈。

三、 给“说”搬家

经过了前两个环节的专项训练之后,教师可以考虑指导学生转变提示语的位置了。这寥寥数语就能说明的方法,学生运用时往往错误百出,因为提示语位置的变化带来了标点符号的改变,学生难以适应并掌握。

1. 跟名家学

曾经看到过于永正老师一则关于说话句教学的案例,感觉不错,于是借用了。课堂上,先用ppt对比呈现两组对话,第一组:上课了,陈老师走进教室,对小朋友们说:“小朋友,喜欢听陈老师讲故事吗?”小朋友们齐声回答:“喜欢!”陈老师高兴地说:“谢谢!那,今天我们讲汤姆的故事!”第二组:上课了,陈老师走进教室,对小朋友们说:“小朋友,喜欢听陈老师讲故事吗?”“喜欢!”小朋友们齐声回答。“谢谢!”陈老师高兴地说,“那,今天我们讲汤姆的故事!”学生朗读后马上发现了变化。接着教师细细地总结了三种位置的改变,一再强调了标点对应的变化。学生在对比朗读仔细聆听之后都能初步明了位置的改变,使句式灵活,不呆板。但知道好,未必有兴趣去做。实施之后,我就发现这种教学对我班学生而言,效果欠佳。优秀学生能掌握并运用,但中下层学生不学还好,学了之后引发了小小的混乱:要么你叫破了嗓子,他自岿然不动。要么就甩开膀子猛干,满篇的转换,外加无数的标点错误。

2. 跟孩子学

在学生修改习作之时,我听到一个学生边改边自言自语:“嗯,我给你搬个家,不要老是住在同一个地方。”好奇之中与之交谈,发现他是在给提示语搬家,这给了我启发。于是,我重新设计了“给说搬家”的专项训练。

依旧以《青蛙弗洛格》系列丛书为例,首先打印教师根据原文改编后的人物对话集并下发,人手一份,学生朗读后马上就会发现提示语都在前面。接着教师出示原文,并提醒学生“原文中的提示语搬家了,它的新家在哪里?”学生再次读故事《弗洛格学钓鱼》,细细寻找,两相对比,知道提示语搬到了说话内容的中间和最后。这时,教师进一步追问:“提示语为什么要搬家呢?”通过这个追问,一能带着孩子复习讲过的知识:提示语位置的改变,使句式灵活,不呆板。二能通过举例,图文对应,引导学生思考发现:作者根据情感表达或文章内容的需要,想要强调某一部分内容,就将这部分内容写在句子最前面,相应地提示语就安排在句子前面或中间或后面。

游戏“找朋友”。针对提示语位置一变,标点就错的情况,我编了一则儿歌:“说”字在前,请按门铃,叮咚叮咚。“说”字居中,前有言后有语,点上逗号歇一歇。“说”字在后,点上句号,表示结束。在学生熟练背诵儿歌的基础上,我设计了“找朋友”的游戏巩固运用。主要是摘录绘本中的经典对话,略去标点,让学生给“说”找朋友――背着儿歌加标点。

教学实践证明,最有效、学生最喜欢的练笔形式是专项练笔训练。笔者将写说话句的训练融合于经典绘本的阅读中,将生硬的方法指导隐身于形象生动的游戏中,孩子们开心地读绘本,轻松地学写话,越写越顺,同时也提升了阅读能力,对文学作品有发现,有对话,达到了内化。

(作者单位:金坛市白塔小学)

上一篇:我国智能交通信息服务的四种产品模式 下一篇:银行大宗商品期货交易可行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