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闭式引流术治疗慢阻肺并发自发性气胸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时间:2022-05-09 02:13:34

微创闭式引流术治疗慢阻肺并发自发性气胸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微创闭式引流术治疗慢阻肺并发自发性气胸疗效及安全性评价。方法 选取2012年9月~2014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慢阻肺并发自发性气胸患者共4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传统皮肤切开硅胶管置入闭式引流术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中心静脉导管微创置管闭式引流术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引流时间、疼痛程度和治愈率。结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引流时间和治愈率方面与对照组没有统计学差异,但实验组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实验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并且实验组患者并发症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结论 采用微创闭式引流术进行慢阻肺并发自发性气胸的治疗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缩短手术时间,具有比较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广。

关键词:微创闭式引流术;慢阻肺;自发性气胸

慢性阻塞性肺病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该病通常反复发作,其临床常见的急症是并发自发性气胸。自发性气胸是脏层胸膜无外源或者肺脏实质或者介入因素前提发生的破裂从而引起气体的积蓄,通常和肺大疱破裂有一定的关系,如果患者得不到及时有效地治疗会威胁患者的生命[1]。为了研究使用微创闭式引流术治疗慢阻肺并发自发性气胸的疗效,我院慢阻肺并发自发性气胸的患者采用微创闭式引流术进行治疗,并与传统治疗方法进行对比,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2] 选取2012年9月~2014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慢阻肺并发自发性气胸患者共40例,其中男性37例,女性3例,年龄56~79岁,平均年龄(67.5±11.5)岁。随机把他们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68.3±10.4)岁,采用传统皮肤切开硅胶管置入闭式引流术治疗;实验组20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1例,平均年龄(66.6±10.8)岁,采用中心静脉导管微创置管闭式引流术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在性别,病程和年龄等不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

1.2 治疗方法 实验组使用中心静脉导管微创置管闭式引流术进行治疗,使用一次性的中心静脉导管盒(生产厂家美国ARRDW公司)。内含有1根30cm,16g,中心静脉管,1支18g,6.35cm的穿刺针,1根60cm032号J导丝,1根扩张管。患者采用半卧位,选患侧腋中线第5肋间或者锁骨中线第2肋间为穿刺点,进行常规的消毒皮肤, 采用2%利多卡因注射液5 ml进行分层局部麻醉,将穿刺针在穿刺点处垂直进入胸腔,回抽出气体,将J 型弹性导丝经针芯引入至胸腔大约10cm,进行导丝的固定,将穿刺针退出,把扩张管套进导丝扩皮,把中心静脉导管套进导丝,置入胸腔大约8 ~10 cm,将导丝退出,把滑功夹关上,把导管用透明敷贴固定在皮肤上。三通管外接在导管尾部,将负压吸引的一次性引流瓶。

对照组采用传统皮肤切开硅胶管置入闭式引流术治疗,选取部位同中心静脉的导管组,进行常规的消毒、患者局麻之后在肋间隙作平行切口1.5~2cm,皮下组织和肌层进行钝性分离,并突破壁层胸膜,快速将16F硅胶管置入胸腔约5~8cm,进行皮肤缝合和硅胶管固定,引流瓶外接。

1.3 指标观测 经过一段时间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引流时间、疼痛程度、治愈率和并发症情况等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应用平均值±标准差(x±s),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疗效指标进行对比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引流时间和治愈率方面与对照组没有统计学差异,但实验组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实验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对比情况见表1。

2.2 患者并发症情况对比,治疗后,对照组有5例发生皮下气肿,实验组有1例发生皮下气肿。

3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病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其并发症自发性气胸也十分常见,这类的患者通常基础肺功能都比较差,因肺功能不全,所以气胸发生后换气和通气的功能会进一步的下降,患者气胸的程度通常与临床的症状呈现非正相关性[4]。通常少量的气胸就会导致呼吸比较困难,有可能会产生心肺功能衰竭,从而对生命产生威胁,具有比较高的死亡率。所以对于该病的患者应该及时有效地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发气胸大多发生在急性感染期,气胸可能会因咳嗽而加重发生的进展[5]。随着慢阻肺的病情迁延及反复的感染,易发生胸膜粘连,当气胸发作之后裂口因粘连牵拉从而导致裂口不容易闭合。张力性和交通性气胸的发生率比较高,因此慢阻肺合并气胸常应该及时进行胸腔闭式引流术。

本次研究我们选取了60例在我院治疗慢阻肺合并气胸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皮肤切开硅胶管置入闭式引流术进行治疗,实验组使用中心静脉导管微创置管闭式引流术进行治疗。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结果表明,实验组患者在引流时间、治愈率方面和对照组没有统计学差异,但实验组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实验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并且实验组并发症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虽然传统引流术具有引流管道粗,不会出现引流不畅的优点,但创伤大,皮下气肿发生率较微创多,且术口易感染。而微创引流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并发症少,拔管后恢复快,无疤痕的优点。

综上所述,采用微创闭式引流术进行慢阻肺并发自发性气胸治疗可以明显缩短患者手术治疗的时间,使患者治疗的疼痛得到明显的减轻,并且具有比较高的安全性,所以其临床应用价值比较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冯再能.微创闭式引流治疗慢阻肺并发自发性气胸的安全性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1):559-560.

[2]贾非非.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发自发性气胸的疗效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13,25(07):80.

[3]吕贵林.微创胸腔闭式引流术在呼吸内科临床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3,08(13):81-82.

[4]李文岚,邱庆南. 微创置管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临床疗效[J].中国全科医学,2014,17(36):4364-4367.

[5]李毅. COPD并发气胸患者肺复张影响因素的分析[D].天津医科大学,2012.

[6]李娜. 细导管排气减压治疗COPD并发气胸有效性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2.

上一篇:腹腔镜切除手术治疗阑尾炎56例临床分析 下一篇:抗病毒疗法联合健康教育治疗艾滋病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