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生态城市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时间:2022-05-08 08:48:15

建设生态城市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战略,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摆到同等重要的位置和高度。河南省《建设中原经济区实施纲要》明确提出,要“持续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农业为代价的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路子”。作为中原经济区重要支撑的济源市,始终坚持“发展为先、生态为重、创新为魂、民生为本”的战略思想,把建设生态城市作为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根本路径,在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初步形成了“城绿相融、天蓝水碧、经济发展、人民幸福”的发展格局。

强化生态理念,凝聚生态城市建设的力量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在生态市建设过程中,全市上下始终坚持生态和谐的发展理念,做到以理念统一思想、以理念指导行动,形成了全力推进生态城市建设的强大合力。

确立生态发展战略。按照“以城乡一体化示范市建设为总抓手,持续求进、力求先行,全面建设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先行区的”总思路,济源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要在推进全域城镇化上作出示范、在推动产城融合发展上作出示范、在城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上作出示范、在率先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上作出示范、在建设生态宜居精品城市上作出示范。保护生态、绿色发展已经成为济源重要的发展战略。

打造生态发展品牌。坚持以改善城乡生态为核心,全市动员,深入推进城市创建,打造城市发展品牌,相继获得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全国水土保持示范城市、全国节水型城市、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城市等荣誉称号,目前正在集中力量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和全国绿化模范城市。

倡导绿色生活方式。把生态市建设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按照教育为先导、建设为根本、创建为抓手的工作思路,积极培育和引导节约和环保的社会价值观念,使“健康生活、文明生产、绿色消费”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

强化生态建设考核。实行生态环境保护“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强化领导责任、监督检查、考核激励等工作机制,对各部门既考核GDP又考核COD,为生态城市建设提供重要保障。

优化发展布局,拓展生态城市建设的空间

以建设生态城市为目标,按照生态功能的要求调整优化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布局,努力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

坚持生态优先。把保护生态、改善环境作为推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证,依托产业现状和发展趋势,整合发展空间,规划建设了中心城区核心功能区、虎岭转型发展功能区、玉川循环经济功能区、西霞湖生态经济功能区、王屋山生态旅游功能区、东部高效农业功能区等六个功能区,在拓展发展空间的同时,突出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

建设宜居城市。按照“山水为本、文化为魂”的思路,将山水、文化等元素纳入城市总体构架之中,构建“四水环绕、多湖点缀”的生态景观系统。目前,全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0.88%、绿地率达到38.31%,人均绿地面积达到10.26平方米,正在扎实推进济渎品片区、北蟒河片区、东湖片区等重点区域开发,城市文化品位得到有效彰显。

推进生态一体。按照建设中原经济区城乡一体化示范市的战略构想,努力把生态文明建设从市区延伸到农村,不断完善农村环境基础设施,持续强化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全市11个镇全部被命名为省级生态站,其中5个镇被命名为部级生态镇,133村被命名为省级生态村,省级以上生态镇和生态村的比例居河南省第一位。

强化环境保护,突破生态城市建设的关键

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以南太行、沿黄生态屏障建设为抓手,扎实推进大兴水利设施建设、小流域综合治理、水保沟道工程建设、生态林工程建设,有效提高了区域生态的综合承载能力和自我改善能力。

大力实施重点水利项目。先后规划实施了蟒河口水库、河口村水库、小浪底北岸灌区等大型水利生态项目,加强中心城区、南太行、沿黄和西部山区水系建设,大力实施村村通自来水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全面提升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改善区域水生态环境。

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完成了白马河、愁沟河、大横岭、毛岭河、王庄河以及王屋山区24条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工作,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40平方公里,水土流失治理率达95%以上,建成了王屋山水保生态建设示范区,被评为全国第一批示范区。完成了砚瓦河、大沟河、白马河3条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工作,治理面积120平方公里。

开展水保沟道治理。先后投资1900余万元,加大淤地坝等沟道治理工程的建设力度。完成山口骨干坝工程,可蓄水100万立方米,灌溉2500余亩耕地,解决了山口村2000人饮水困难;实施砚瓦河小流域坝系工程,建设淤地坝46座,新增库容608万方,蓄水230万方,拦泥346万方,发展和改善灌溉面积3150亩。

开展林业生态建设。2006年以来,连续5年推进山区生态体系、农田防护林、中心城区绿化、村镇绿化、绿色单位建设“五大工程”,全面加快林业生态建设步伐。截至2011年底,全市完成造林43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14万亩,宜林荒山荒地造林22万亩,封山育林7万亩。全市初步构建了由林木、水系、绿地相互连接、互为补充的生态网络体系。

加快产业转型,提升生态城市建设的效益

坚持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并举,努力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推进产业集聚。把专业园区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有效载体,大力推进工业出城、项目上山建设,规划建设了3个产业集聚区,作为工业发展的重要平台;规划建设了4个现代农业示范基地,济源市被命名为全国第一批现代农业示范区;构建了“一带三区五园六街”的商贸物流业发展格局、“两带一区”的旅游业发展格局,初步实现了土地资源的集约节约利用,能源和原材料的循环利用,推进了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

推进结构调整。按照“强基求突破”的总体思路,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钢铁、铅锌、能源、化工等传统优势产业综合竞争力明显提升,河南豫光金铅的“一步炼铅法”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引进了富士康、伊利等先进企业集团,促进了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着力构建三次产业协调发展格局。

强化节能减排。严格落实重点用能单位目标责任,先后淘汰关闭落后产能企业98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2006年至2011年,全市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28%,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分别下降23.4%和33.1%。连续五年跻身环境质量良好城市行列。

生态城市建设的扎实推进,不仅改善了济源的生态环境,更提升了济源推进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探索出了一条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协调发展之路。

68万愚公儿女正沿着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之路,向着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济源的目标迈进。

上一篇:建设生态济源,打造宜居城市 下一篇:心理咨询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