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直观作文教学

时间:2022-05-08 06:30:49

浅谈直观作文教学

【关键词】直观作文教学 意义 方法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1B-

0066-02

如何改变学生写作难的状况,是广大语文教师长期以来不懈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以为,教师在作文教学中不仅要教写作知识及技巧,而且要更新观念,敢于摒弃传统教学模式,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直观作文教学”就是以此为宗旨的作文教学模式。

所谓直观作文教学,就是教师组织学生开展有关活动,创设生活情境,提供具体实物,使学生直接面对、观察、感受所写对象,然后把观察所得经过大脑加工,形成语言文字,付诸笔端的作文教学形式。这种作文教学形式,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主动参与,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写作兴趣。

一、直观作文教学的意义

1.打破了传统作文教学模式

传统的作文教学,往往是老师出题,提出写作要求,分析范文,介绍应采用的写作方法,替学生列出写作提纲,然后才由学生作文。这种作文教学模式虽说指导细致,使学生有章可循,不易偏题,但过于强调教师指导作用,偏重写作方法讲授以及对范文模仿,几乎谈不上考虑学生的写作个性,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脱节,使学生按照教师设计的条条框框被动作文,不敢越雷池一步。这种闭门造车式的作文,自然是空话、套话连篇,很难写出真情实感,更无个性可言。

直观作文教学以直观所写事物为本,通过组织学生开展某项活动,或展示某一具体实物,直接作用于学生感官,使学生亲自体验,直接细致观察,以活动或实物作为写作材料,那么学生作文就能言之有物,个性随即突出,真情自然流露。这与教师作文指导时包办代替,要求学生在形式上模仿范文的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无疑是一个突破。

笔者曾指导学生写集市见闻一类的作文,打破封闭的课堂作文教学模式,把作文课移到了农贸市场。以“今天我买(菜、鞋、护肤品等)”为题,让学生分散到市场里,亲自观察、体验、感受集贸市场繁荣的氛围,领略形形人物的情态,品尝一把当家长上街买菜的滋味。直观活动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紧张、好奇、兴奋的状态,表现为积极参与,调动感官去感悟生活,掌握第一手的作文素材。回到教室,学生热烈地交流各自经历,畅谈观察、体验所得。此时,教师就材料取舍、结构安排、场面描写角度、人物描写方法等稍作点拨,学生作文就不会咬着笔头“冥思苦想”、“搜肠刮肚”,而会文思泉涌,下笔如流,不必纠结。

2.激发了学生写作的兴趣

笔者认为,作文是作者情感的自然流露,或者感情的自觉抒发,是主动的言语行为。现实中,大多数学生被动进行作文训练,害怕、讨厌作文。据调查,因为学生阅历肤浅、生活积累不足,对自己周围的人和事物不善于观察,缺乏从素材中提炼概括、挖掘主题以及由此及彼地展开联想的能力,所以视作文为畏途,失去了作文兴趣。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的求知与求学的欲望激发起来。”直观作文教学以丰富学生阅历、增加生活积累为前提,使学生身临其境,面对写作对象,从观察入门,从内容入手,从而发展观察力、想象力和思维力。学生亲自参与或直观活动的全过程,大脑处于亢奋状态,激情被诱发,在构思、写作中表现出主动性。教师在写法技法上及时点拨,学生落笔成文就不是难事。

笔者曾在一节语文课上被某年期末测试卷中一道成语接龙题目触发灵感,当堂分组举行成语接力赛,要求全班人人参赛,限时间、按规则轮流上台写成语。略显沉闷的课堂瞬间变得紧张、激烈而欢快起来,学生们上课兴趣很快被点燃,进入亢奋的状态。比赛后,胜组获奖,负组表演节目,唱歌、跳舞、相声、小品、绘画、书法,八仙过海,各显其能。这节课不仅教学效果好,而且成为学生作文素材。许多学生以“开心的一课”、“难忘的一课”、“让课堂在笑声中进行”等为题,回顾了自己参与这节课的活动。由此可见,直观作文教学能淡化学生对作文的惧怕心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3.学生不再“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学生经过小学、中学阶段的作文训练后,基本掌握了一些写作方法,然而,作文时却不知写什么、该怎么写,这是因为缺素材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直观作文教学,伴随特定的活动、情境或实物,学生有目的地参加活动,细致观察,积极动手、动口、动眼、动脑,获取第一手材料,弥补生活阅历的不足,就为作文打下坚实的基础。心理学研究显示,在整个中学阶段,学生的思维能力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学生亲自参与活动或在具体场景中观察,获取生动形象和生活体验,可以作为写作素材。巧妇有米下锅,可以大显身手,学生作文的积极性、主动性就自然高涨起来。笔者在班上举行过新闻会、记者招待会、成语接力赛、现场采访、辩论比赛、表演课本剧等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作文素材。学生们参与活动或观看过程,他们写亲历、亲见、亲感,就自然得心应手,就不愁无话可说、无事可写。

二、直观作文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做好规划

笔者认为,语文教师要对中学三年作文进行整体规划,有条不紊地指导学生进行作文训练。本文倡导的“直观作文教学”,应该与课程标准的写作目标、写作内容相适应,根据学年、学期、单元教学目标,规划作文训练,避免盲目性和随意性,优化教学效果。

比如,初中一年级时候,就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这些习惯与本文阐述的直观作文教学有密切关系。(1)养成爱观察、细观察的习惯。直观作文教学引导学生置身于场景或情境中、实物前,观察对象、记录材料、整理成文。不善于细致观察就发现不了写作内容。(2)养成记录观察所得的习惯。培养学生记录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从而积累作文素材,教师可以定期检查。

初二年级要强调多读中外名著、精选的报刊杂志,多收看电视优美散文,收听关于历史方面的广播,多练写一些随笔。引导学生广泛阅读,拓宽知识面,学习优秀作品遣词造句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写作兴趣,使作文教学向深层发展。

进入初三年级后,经过前面两年的训练积累,作文训练要加强针对性,其做法有:

(1)继续精选美文,带领学生共赏。教师要精心挑选一些文质兼美、篇幅短小、适合学生阅读的美文,指导学生欣赏阅读。要抓住一两个突出特点,反复体会,并联系现实生活及自己的写作实践比较阅读。可以进行模仿练习,教师要经过精心设计,力求有针对性、实效性。

(2)初三学生思想尚不成熟、稳定,教师要采取巧妙的办法,纠正学生作文中的一些弊病,保护学生写作的积极性。笔者认为,聊天的方式比谈话的方式受学生欢迎。教师在和谐气氛中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启发,纠正学生作文的思想偏激、用词欠妥等问题,有利于学生掌握写作知识,更好地认识人生,潜移默化地打好作文的思想基础。

(3)对学生作文要有计划地进行面批,帮助学生分析自己的习作的优点和缺点,让每个学生认清自己写作的特点。初三学生已经到了应逐步形成自己写作特色的重要阶段。

(4)有计划有步骤地教给学生一些基本写作技巧。如,怎样恰当引用名人名言、怎样恰当使用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排比、拟人等)、怎样抓住人物特点进行形象描写、怎样锤炼语言等。还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项训练,如练习细节描写、怎样写开头、怎样写结尾等,引导学生用文字表达真情实感。

2.精选直观的内容

直观作文教学所设定的直观对象,如活动、情境、实物等都是为作文服务的。因此,直观内容选择,首先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其次要便于学生参与和观察,最后要有利于学生写作。直观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生活,适合学生特点,形式多样,而不片面追求场面的热闹、刺激。美国教育家科勒涅认为:“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直观作文教学内容选择,不限于课堂,必须突破封闭的课堂教学的限制,以学校、家庭、社会作为观察对象,丰富直观内容,扩大观察视野。

3.不要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直观作文教学以学生参与、观察、写作为主,教师不必包办代替,但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作文教学过程中,从直观内容的设计,激发学生的兴趣,到观察方法的点拨,材料的取舍,写作技巧的运用,以致作文的讲评等,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不可或缺的。例如,学生作文存在语言不生动的问题,教师可以抓住典型事例,引导学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从而使语言生动起来。针对有些学生造句拖沓冗长而形成病句的问题,教师就要指导学生写短句表情达意。学生生活阅历浅,作文缺乏生活内容,老师可以指导学生写观察日记,观察人或事或景。对学生习作要认真讲评,共赏共鉴,以激发学生作文。对学生的优秀作品,可以装订成册,鼓励小作者保留有关资料。鼓励学生大胆运用这些生活素材作文,反对刻意虚化作文内容。

总之,笔者在此文中倡导直观作文教学,就是希望这种作文教学方式,能帮助广大语文教师组织学生开展有关活动,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责编 李景和)

上一篇:转变角色 巧妙提升学生写作实效 下一篇: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几种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