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本教育之高中化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时间:2022-05-08 04:25:15

浅谈生本教育之高中化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颜回早已道出了(孔子的)教师素养、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但在高考是通向天堂的唯一途径的观点下,社会的期望、教师自身的责任感把教师变成了任重道远、负重前行的骆驼,变成了知识的灌输者。当各种负面效果接踵而至时,我们意识到学校不应是高考工厂,而应是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的天堂。真正以学生为主人的、为学生而设计的教育“生本教育”的理念终于让教育回归本源,恢复人性与解放,学生不再是温驯的聆听者,而是与教师进行对话的、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共同探究者。而教室也应是教师引导学生共同从事探究思考的场所,而不是传递无生命的知识或技能的地方。

一、深挖教材广集学情备好课

新教材是模块教学,内容设置是螺旋式上升,教师在备课时(特别是必修一、必修二)应充分考虑其深广度。比如“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都不合适过度拓展,莫要“以己之心度生之腹”,学生刚进入高中,知识储备很有限,只需掌握基本概念、会简单的运用即可,在后面的“金属及其化合物”、“非金属及其化合物”部分再有意识地进行氧化还原的分析和离子反应的书写。还要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理解力和知识储备,进行区分备课,做到“如切如琢,如琢如磨”,把学生学习的过程设计成他们创造的过程,把学习知识的过程变成他们自身进行自主活动的过程,把知识的学习过程转变成智慧培养的过程。

二、灵活多变随机应变上好课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在思考讨论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奇思妙想或奇谈怪论,此时学生的学习能力与预设不一致了,教师在课堂上要及时补充建构新知识所需要的知识支架,使学生知识的生成能顺利进行。

课堂是教师用自己的教学机智启迪学生感悟的场所,当一个又一个感悟被开启,学生的知识体系就牢固地建立了。 理论章节枯燥难懂,教师以孩童之心去设计、去启迪,就能让枯燥变得有趣。比如讲解“甲烷的空间构型”,学生小组讨论的结果有正四面型,有平面四边形,教师拿出四个气球连在一起,可见为正四面体型,把它们在黑板上压平又呈平面四边形,然后抛向空中:“让它们在空中自然伸展,观察现象,可见它们又恢复为正四面体型,可知这是最稳定的存在方式,自然的就是最好的!”气球精彩的表演和教师简洁又富有哲理的画外音让学生对甲烷的空间构型醍醐灌顶,了然于胸。

实验课好上,但要达到高效,教师仍需巧妙设计,让实验课走出热闹的表象,达成激扬生命、发展学生的情感和悟感的目的。比如钠与水的反应,以一个“魔术”作为引言,魔术内容为“以水点火”,教师用未喝完的纯净水滴在酒精灯上,酒精灯立即燃烧起来。“学完下面的内容,同学们就会知道刚才见证的奇迹不是刘谦的魔术,而是你我他都会做的化学实验。”点燃的不仅仅是酒精灯,更是学生高昂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导师,有了兴趣就会“学非探其花,要自拔其根”。接下来学生的小组实验让他们清楚地看清了钠的真面目,钠的易被氧气氧化、易与水反应的性质,知识“看见了”、掌握了。

三、有规可循无章可依评习题

看得懂做不对是学生的通病,教师语言的精练、用词的简洁贴切、重点字词的音调往往成为学生理解的顿悟点。比如“请设计一个合适而比较容易进行的方案证明醋酸是弱酸(药品可任取),作简明扼要的表述”,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但最好的是“取醋酸钠固体少许溶于水,用PH试纸测其PH值,若PH>7,则说明醋酸是弱酸”。有的学生不解,老师分析:“PH>7说明醋酸钠是什么盐?”学生不假思索:“强碱弱酸盐。”“是啊!强碱弱酸盐!”语调中的弱酸让学生顿悟。有时学生并不是缺乏知识储备只是会思维堵塞,教师的作用就在于及时疏通,与生同在,相知相惜。很多学生才进入高中时认为CO2和CaCl2溶液会反应,老师并不说“错”,而是让他们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小组讨论,讨论的结果是“碳酸钙+盐酸”可以反应,反过来就不行。老师因势利导,学生(小组)自我纠错。化学电源中电池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指导学生分析已知的总反应式中谁被氧化、谁被还原,配平时注意守恒关系,书写时可借用数学上的加减法,以小组为单位很快就可以完成任务,可达举一反N的功效。试题不是让学生沉浸在题海之中,而是让学生在触手可及、张目可及、忖思可及、生活可及之处出发,建筑自己学问的大厦。

四、捕捉蝶舞欣赏芬芳培德育

要成才先成人,学生美好的学习过程是学校德育的基础,劳动产生自然朴素的美德,产生朴素的德行,当学生在课堂中真正成为主人,自己去体验和感悟真善美,就可以使教学中饱含的真善美最大限度地进入学生本体,由此课堂教学成为最自在朴素的无形的德育培养过程。比如学生在做钠的实验时,可以体会到安全的重要性,由切开钠可见钠的真面目是银白色、有金属光泽体会到美丽的东西往往都穿着朴素的外衣,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从甲烷的模型体会到自然的就是最好的,崇尚自然、返璞归真才是人之本;由一次一次的小组合作和讨论体会到个体的力量远不如团体的力量强大……

如颜回所言,教师应是善诱者,是生命的使者,而不是拉动学生的纤夫。在教学组织中,把教学内容从一大堆知识点转变成知识的灵魂和线索,种下慧根,让学生自己学习、自己成长,自动选择符合自己需要的最合理的迈向知识、能力、智慧、高考的道路。积水成渊,厚积薄发,三年期满,凤凰花开,老师在此岸等待学生成功的笑颜。

上一篇:家用电器常见故障的查找和处理方法 下一篇:高职新型英语理论的构建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