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兴趣因素

时间:2022-05-08 08:54:50

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兴趣因素

编号:H1(2015)11-03-02

作者:熊敏丽

兴趣是一种带有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它以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去认识事物、探索真理的一种重要动机,是学生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语文教学要保证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必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古今中外的思想家、教育家都认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必须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美国教育学家杜威说:“兴趣是生长中的能力的信号和特征,兴趣显示着最初出现的能力,学生学习的兴趣越浓厚、越稳定,则学习的积极性越能保持和发展。”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兴趣呢?以下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 激感,以情激趣

热情能抓住一个人,并使之有相应的智力和非智力活动。学生只有对学习知识产生情感,才会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学习,才能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学生只有有了一定情感,了解课文思想感情和写法,才能细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然后对语文产生深厚的兴趣。如:采用直观形象的教法,增强教学的艺术性,讲出形象,讲出感情,吸引学生、打动学生,使学生忘身于课文所展示的境界,在此基础上,渗透思想教育内容。有了兴趣,这才有了学习语文的持久动力。

二、 鼓励质疑,以疑激趣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从疑问开始的。有疑问才能激起兴趣,促使学生去探索,去创新。心理学研究表明:在教学中,教师热情地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提出疑问,也是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有效手段。学生有所发现,并且 当他们感到自己提出的疑问得到老师的肯定,就自然会提高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三、 以乐激趣

洛克曾说:“把身体上与精神上的训练变成一种娱乐,说不定就是教育最大的秘诀之一。”语文课内外都可以开展不同形式的语文游戏活动,如语文活动中出一个以“月”为中心缀词成句的活动,学生从“月光”“明月”直到“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学生在没有精神负担的娱乐活动中产生了学习语文的兴趣。

四、 以美激趣

语文教学,它首先是一门“人学”。里面充满着对真、善、美的由衷的景仰和对假、恶、丑的愤怒与鞭挞,人们总是在自觉与不自觉地追求着对美的感受。为此,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地结合实际教学内容,及时充分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在训练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须紧扣语文自身的特点,对学生的人格进行塑造。

总之,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只要不失时机地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促进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有效开展,提高教学效益,就会促使学生以更高的标准完成自己的学业。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兴趣因素。

(作者单位:陕西省泾阳县中张中学 713700)

上一篇: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之初探 下一篇:如何指导农村中学生进行课外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