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企业员工不安全心理控制策略研究

时间:2022-05-08 03:20:34

煤矿企业员工不安全心理控制策略研究

摘要:为了降低煤矿事故的发生,在分析煤矿企业员工不安全心理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事故心理致因模型,并提出了控制煤矿企业员工不安全心理的具体措施。研究结果表明:煤矿企业员工的不安全心理是导致煤矿事故发生的主要因素,不良的作业环境、行为环境、管理环境及生活环境能够诱发员工的不安全心理。加大安全投入,改善企业员工的工作环境;以人为本,关心员工的生活环境;采取科学的管理方式,能够有效的控制员工的不安全心理。

Abstract: In order to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coal mine accidents, the psychological cause model of accident phenomenon was established based on analyzing the factors of affecting employees' unsafe psychology, and the specific measures were proposed to control the employees' unsafe psycholog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mployees' unsafe psychology of coal mining enterprises is the main factor leading to the occurrence of coal mine accidents; adverse operating environment, behavior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environment and living environment can induce employees' unsafe psychology. By increasing investment in safety, improving the working environment, caring about the staff living environment and adopting scientific management methods, the employee's unsafe psychology can be controlled effectively.

关键词:煤矿企业员工;不安全心理;控制策略

Key words: coal mine enterprise workers;unsafe psychology;control strategy

中图分类号:X9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10-0024-04

0 引言

相关研究结果表明,煤矿企业从业人员的不安全行为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1],至少有80%的煤矿事故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引起的。人的行为是心理的外在表现,主要受心理状态支配[2]。煤矿企业员工在作业过程中的心理状态会影响其行为的选择[3,4],不安全的心理状况会引发不安全行为,最终导致事故的发生。我国煤矿企业大多数为井工开采,企业员工在井下工作时,长期面对恶劣、复杂的环境,心理会受到极大的影,表现出较大的波动性,导致他们的行动与行为出现偏差,容易诱发事故[5,6]。另外,员工所处的生活环境、管理环境及行为环境也会对员工的心理产生影响,致使员工在工作中注意力不集中,不能及时辨识风险。因此,员工的心理状况与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存在很大的关系。李乃文,徐超通过调查109起煤矿事故前当事人的心理状态发现,80%以上的安全事故与人的不安全心理有关,不安全心理是导致矿工不安全行为的一个主要因素[7]。苗久合通过案例分析发现,引发事故的因素中,与不良心态有关的占到94%[8]。因此,煤矿企业员工的心理健康问题应该引起关注。本文试图在系统分析煤矿企业员工不安全心理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构建煤矿企业员工事故心理致因模型,通过系统的思想分析煤矿事故的原因,并提出了应对策略。

1 煤矿企业员工心理因素与事故的关系

事故倾向性格论、能量异常转移论、动态变化理论、轨迹交叉理论等事故致因理论都强调了人的因素,指出绝大多数事故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引起的。而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内部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心理则是用来支配和调节行为的精神活动。外界环境的变化会对人的心理产生刺激,影响人的情绪,进而打乱人的正常行动,产生不安全行为,最终导致事故的发生(图1)。

人的心理因素包括感知、情绪、注意、性格等[9],外界环境的刺激会造成人的心理发生变化,产生烦躁不安的情绪,容易引起误动作,导致不安全行为发生。不良外界环境的刺激致使注意力集中困难,容易导致不能全面的了解操作系统的情况,忘掉操作过程中的某些环节或出现多余的动作,导致事故的发生;不良环境的刺激还能够致使人的感觉和知觉迟钝,甚至产生错觉,思想混乱,不能较迅速的识别风险并做出反应,同时致使动作的准确性降低,为事故的发生埋下隐患。由此可见,心理因素与事故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关系,应该从人的心理角度出发,研究煤矿员工事故心理致因因素。

2 煤矿企业员工不安全心理的影响因素

煤矿企业员工的生产和生活离不开周围环境的影响和制约,这些环境主要包括作业环境、行为环境、管理环境以及生活环境。煤矿企业员工在复杂、恶劣的作业环境中工作,心理上容易受到刺激,产生不安全心理,导致不安全行为的发生;在工作过程中,企业员工难免会和其他员工、管理人员产生矛盾,这些矛盾会使员工产生不良情绪,影响正常的工作秩序;企业的安全培训水平、安全文化水平以及安全监管水平的高低对员工安全意识、工作积极性的影响也是很大的;员工生活环境的变化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员工的心理,威胁安全生产。

2.1 作业环境对员工不安全心理的影响

煤矿井下劳动环境的复杂性及作业强度带来的负担和危害,构成了煤矿企业员工劳动的特殊性。高温、高湿、噪声、照明不足、粉尘以及有害气体等对员工的生理和心理造成了很大的伤害,尤其是随着矿井深度的增加,这些因素的影响程度不断加大。井下环境主要包括微气候环境(温度、湿度、风速、有害气体等)、照明、色彩以及噪声等,这些环境对员工的心理都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诱发不安全行为的发生[10]。

2.1.1 微气候对员工心理的影响

在高温或低温的环境中,人的注意力容易分散,记忆力减退,思维迟缓,知觉和感觉能力受到消极影响,辨识能力和反应速度会下降。另外,不适宜的温度容易使人产生烦躁感,产生不良情绪,出现慌乱和紧张的状况。井下的湿度一般较大,所以井下员工感到潮湿难受、心烦,容易引发摆脱心理、捷径心理等。井下存在多种有害气体,如果防范措施做得不好,井下员工在工作的过程中容易分心,注意力难以集中,会出现紧张不安的心理状态。

2.1.2 照明、色彩对员工心理的影响分析

照明条件差,色彩昏暗单一是多数矿井存在的状况,极易使员工产生疲倦、消极、冷漠、沮丧等不良心理,注意力分散,导致不安全行为的发生,影响安全生产[11]。照明不良还会影响员工的认知过程,容易产生认知错误,影响员工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等。

2.1.3 噪声对员工心理的影响分析

噪声的干扰会使员工分散精力,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能力下降,容易出现不安全动作或多余的动作;噪声可以引起员工的情绪变化,对于强度和频率不断变化的噪声,更容易使人紧张、烦乱、生气,而情绪的较大波动往往是不安全行为产生的关键要素。

2.2 行为环境对员工不安全心理的影响

员工面临的行为环境主要是指人际关系环境,是人们在相互交往中发生、发展和建立起来的心理上的关系,主要包括上下级关系和同级关系。不同的人际关系会引起不同的情绪体验,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促进企业群体凝聚力的增强,使人感到心情舒畅、工作积极性提高[12]。相反,如果上下级关系紧张,或者同事间矛盾不断,会产生冷淡、敌视、忧虑或苦闷的心理状态,导致员工在工作过程中心理和行为出现不稳定,对安全生产影响极大。如果管理方式不当,员工很容易出现逆反心理和报复心理,容易出现违规操作的行为;如果同事之间矛盾不断,会影响员工的情绪,出现敌视心理,在生产过程中就不会相互监督和提醒,大大降低了预防事故的能力,为事故的发生埋下了隐患。

2.3 管理环境对员工不安全心理的影响

管理环境主要包括企业的安全培训水平、企业安全文化水平以及企业的安全监管水平。企业的安全培训是员工增强安全意识、增加安全知识和提高安全技能的重要手段。良好的安全培训能够促使员工在工作中保持充分的信心和稳定的情绪,主动遵守操作规程,并能够根据安全知识辨识和发现危险因素,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良好的企业安全文化能够激发员工安全生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保持员工情绪的稳定性,促使员工在工作中放心、安心,@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动作的稳定性和规范性,避免了不安全行为的发生。安全监管是煤矿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有效的、及时的安全监管能够提高员工安全生产中的警惕性,从思想上做到生产的安全。尤其是对于关键岗位、关键时间段的安全监管,能够避免不安全行为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事故的发生概率。

2.4 生活环境对员工不安全心理的影响

生活环境的影响主要指家庭关系、生活事件以及作息规律等对员工心理的影响。家庭是人们调节情绪和消除疲劳的场所[13],良好的家庭环境,能使人产生乐观向上的心理情趣,有助于工作;如果家庭关系不好,矛盾不断,会加深员工的烦恼,在工作中表现为情绪消极,注意力不集中,忽略操作中的必要程序,不能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和危险信号,往往造成事故的发生。生活事件指的是个体生活中发生的需要一定心理适应的事件,包括正性事件和负性事件,能够引起员工情绪的波动。在工作和生活中,多数负性事件给员工带来较大的情绪波动,致使工作过程中注意力难以集中,心不在焉,这对员工作业的可靠性产生不利影响。不良的作息环境,容易导致睡眠失调、睡眠不足,在这种状态下煤矿企业员工容易出现注意力集中困难、感觉和知觉迟钝、意识清醒程度下降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员工对于警示信息的接收率,不能在短时间内辨识并发现危险因素,错过了预防事故的最佳时机。由此可见,不良的生活环境是造成事故发生的关键因素之一。

根据以上分析构建如图2所示的煤矿企业员工事故心理致因模型,由该模型可以看出煤矿企业员工由于所处环境的影响,产生了不安全心理,进而出现了不安全行为,最终诱发煤矿事故的发生。

3 煤矿企业员工的不安全心理控制策略

通过对煤矿企业员工心理因素与事故关系进行分析可以看出,煤矿企业员工的心理因素与事故的发生有着很大的关系。因此,煤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要不断改善作业环境;采取科学的管理方式,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和管理氛围;同时还要关心员工的生活,及时消除由于生活环境不良造成的影响。控制煤矿企业员工不安全心理的具体措施如图3所示。

3.1 大力提升煤矿井下的作业环境

改善煤矿井下的环境需要加大安全投入,因为煤矿企业安全投入的增加能够改善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状况[14]。煤矿企业要适当加大安全投入,根据人机工程学原理,合理设计井下工作布局,使得井下温度、湿度、照明、色彩等符合员工的正常需要,还要通过安装相应的设备消除井下的有害气体和噪音,尽量改善工作环境,从而使员工在良好的工作环境中工作,避免不安全心理的发生。

3.2 努力改进企业员工的行为环境

3.2.1 坚持人性化管理

人性化管理要求企业要以员工为中心,做到尊重员工、关心员工,并通过领导的人格魅力影响下属,从而激发员工安全生产的积极性。企业要尽量多的使用正强化的激励方式,避免员工产生抵触情绪。另外,在管理过程中,适当的让员工参与企业的决策,广泛听取员工的意见,从而提高他们的工作士气,最终实现上下级关系的融洽,避免不安全心理的产生。同时通过开展各种各样的团体活动,增加企业员工的团队合作意识,增强其相互尊重的氛围,及时化解员工之间的矛盾,保障和谐生产。

3.2.2 采取科学的激励方式

薪酬设计的合理性能够增强企业员工安全生产的积极性和安全意识。煤矿企业应该设立安全绩效工资,使得企业员工的薪酬与企业的安全生产挂钩,达到人人参与安全、人人负责安全的效果,有效的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及时矫正不安全心理。

3.3 优化煤矿企业的管理环境

3.3.1 创新培训方法

有效的安全培训可以增强企业员工的安全意识,认识和掌握事故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性[15],降低不安全心理的出现。安全培训的重点是要采取科学的培训方法,保证培训效果,煤矿企业的安全培训可以采取文献[16]中的安全培训模式,提高企业员工的安全意识,有效的降低不安全心理的发生。

3.3.2 提升安全文化水平

企业安全文化水平的提高能够有效的增加企业员工的安全知识,增强企业员工的安全意识[17]。良好的安全文化能够潜移默化的影响员工的思想,增强其安全生产的积极性,并能够促使企业员工和睦相处,相互尊重,最终有效的降低企业员工的不安全心理,降低事故的发生概率。

3.3.3 提升安全监管水平

对于煤矿企业来说,有效的安全监管是必不可少的,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一定要做好安全监管工作,及时发现并规范不安全行为。特别是对于事故多发时段、事故多发地点进行重点监管,有效的保障生产安全。

3.4 改善煤矿企业员工的生活环境

3.4.1 关注员工的家庭生活

煤矿企业在关注企业生产的同时要关注企业员工的生活,了解企业员工的家庭环境及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并帮助员工及时解决家庭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让员工放心、安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去,从而有效地降低由于家庭原因产生的不安全心理。

3.4.2 范员工的作息时间

睡眠和休息时间不足、过长的加班是造成企业员工疲劳的一般原因[18],因此煤矿企业应该提供安全的作息环境、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并规范员工的作息规律,丰富员工的业余生活,从而保证员工的休息质量,降低由于疲劳造引发的不安全心理。

4 结论

煤矿事故与煤矿企业员工的心理有着较大的关系,企业员工所处的作业环境、行为环境、管理环境及生活环境的不良都能引发员工产生不安全心理。要想控制煤矿企业员工的不安全心理,煤矿企业需要坚持以人文本的思想,关心员工的生活困难;加大安全投入,改善工作环境;采取科学的管理方式。

参考文献:

[1]刘影,施式亮.煤矿事故预防中的行为激励机制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9,19(12):85-91.

[2]叶龙,李森.安全行为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3]黄清武,陈伯辉,沈斐敏.人的不安全行为干预技术[J].安全与健康,2002(2):31-32.

[4]Bullinger H J, Rally P J, Schipfer J. Some aspects of ergonomics in assembly planning [J]. Lntem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Ergonomics, 1997(20):389-397.

[5]吴金刚,高建良,支光辉.井下环境因素对认为失误的影响[J].煤炭工程,2005(9):40-41.

[6]曹庆仁.浅析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的影响因素[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6,33(6):80-82.

[7]李乃文,徐超.煤矿企业安全心理培训体系的构建[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0(7):40-43.

[8]苗久合.塑造本质型安全人[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6.

[9]何学秋.安全科学与工程[M].江苏: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8.

[10]陈士俊.安全心理学[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9.

[11]毕作枝,祖海芹.煤矿员工不安全心理及其影响因素[J].矿业工程研究,2009,24(3):74-78.

[12]侯占友.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的心理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09.

[13]尹贻勤.煤矿安全心理学[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6.

[14]Bai-sheng Nie, Peng-fei Zhao.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Coal Mine Safety Investment Structure based on the M(1,2,3) Model[J]. Energy Procedia, 2012, volume 16(Part A):592-597.

[15]张伟,孙彦磊,杨列进.关于煤矿安全培训工作的现状和思考[J].山东煤炭科技,2011(5):228-229.

[16]赵鹏飞,聂百胜,张忱.煤矿企业安全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煤矿安全,2013,44(1):222-224.

[17]贺阿红.企业安全文化载体内容设计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

[18]尹贻勤.煤矿安全心理学[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6.

上一篇:混凝土框架结构加固技术综述 下一篇: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指导方法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