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探究

时间:2022-05-08 01:07:24

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探究

摘要 新课程标准十分强调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本文通过对数学应用意识的理解,教学中存在问题的探讨,结合教学实践,从四个方面探究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并且做了分析与说明。

关键词 数学应用意识 淡薄 成因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新课标呼吁:必须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数学应用意识主要表现在:让学生意识到自己身边处处蕴含着数学信息,数学在我们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遇到问题时,能够用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去寻找解决方法;对于陌生的数学知识,能够与实际相联系,并尝试去解决。

1 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目的意义

(1)数学应用的广泛性。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数学作为一门历史悠久的学科,在日常生活、工作、生产劳动、科学研究等活动中的应用越来越多。人们利用构建数学模型,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从而能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

(2)学生发展的需要。课程改革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全面素质的提高。而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能帮助学生对数学的内容、思想和方法有一个直观而深刻的理解,了解数学用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独特的思维方式,懂得数学的真谛。因此数学教育必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应用机会,使他们在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形成数学应用意识和初步的应用能力。

(3)新课程改革的迫切呼唤。《新课标》指出:学习数学,不仅要掌握其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主要的是要学会其应用,这样才能使所学的数学知识富有生命力,才能真正实现数学自身的价值。

2 造成学生数学应用意识淡薄的成因分析

(1)课堂上数学内容脱离实际是造成学生数学应用意识淡薄的原因之一。如何把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引入到我们的课堂,教材该做如何处理,成为当前教师应当考虑的重要课题。(2)让学生多做应用题以为就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他们误以为应用就是与实际联系,就是教会学生解决应用题,于是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大量不符合学生应用意识培养的例题,做大量的题目,甚至帮助学生进行归类,教他们在遇到何种类型的题目时用何种方法,结果学生解题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似乎在解题中也得到了体现。殊不知,这其实是教学生熟悉的解题技能、大量的应用模式,是不利于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笔者认为教师应该改变教学思想、方法,教学过程要开放,以应用题为载体,让学生主动地进行探索、交流、解答,真正培养起学生数学应用意识。

3 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的措施

(1)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激趣导学,培养应用意识。将数学问题生活化,并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使枯燥的数学趣味化、生活化,从而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能真正领悟数学的应用价值。案例1:用字母表示数在学习领悟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具有初步的符号感后,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让您手工对折一张报纸,您能重复对折多少次?(给每一位学生发一份报纸)要求先估后试,全班同学七嘴八舌,有10次,20次,100次等众说纷纭,教师既不否定也不马上肯定哪个是正确答案,于是让同学们动手折,结果大家发现折到8次后想再对折已很困难,这是为什么?这样的实例,贴近学生的生活,又充满游戏色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分析讨论,合作交流,探究归纳,对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理解更为深刻,从而更好地发展其符号感,更重要的是能领悟问题中的数学奥秘,对培养其应用意识和初步的应用能力无疑起着积极的作用。

(2)引导学生多观察、勤思考,鼓励他们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事物与现象,从而发现这些生活实例与数学的关联。现实世界中包含的数学原理可以说是隐性的,需要我们去寻求规律、去描述、去发现。“只有从数学的角度去描述客观世界,才有可能探索其中的规律或寻求数学的解决办法。”案例2:点和线教师创设问题。在社交活动中,初次见面的人常以握手示礼。若某次活动中聚会的人相互间都握一次手,老师告诉你聚会人数,你能马上说出他们握手的次数吗?大家是否感觉到聚会人数越多,越难计算握手次数,对吗?学生说是。老师马上挑战:只要你随便报出一个聚会人数,老师一定很快说出答案,你相信吗?许多学生纷纷报数,教师一一作了回答。学生顿时睁大眼睛,你是凭什么呢?你说的答案到底对不?通过此问题的探究,使学生明确要解决握手问题,只要将它转化成为数学中的两点连线问题,通过老师提供的数学背景,抽象出其中的数学道理,并用数学语言加以描述,从而可以解决一系列的类似于“握手问题”,从而扩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增强应用意识和初步的应用能力。

(3)注意搜集身边生活中数学事例,体会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数学的应用显得更有广泛性和更强的生命力,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广泛应用,可以让学生知道我们学有所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学好数学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勇气,培养坚韧不拔的精神,帮助学生领悟数学的应用过程。案例3:比和比例。教师拿着一个足球走进了教室,便问:你知道足球上的“黑”“白”皮块数目之比是多少吗?学生顿时热闹开了,立刻对这个若视无睹的问题产生了兴趣。在轻松的环境中引入了比和比例的概念,使本来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并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4)积极为学生创造运用数学知识的条件和机会。让学生有机会去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培养应用意识的最有效办法,学校、教师和家长应尽力提供机会。案例4:两个硬币可转出天文现象?教师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如图两个大小相同的硬币,其中一个固定于桌面,而另一个沿固定的硬币边缘滚动一周,那么滚动的硬币自转了多少圈?想一想,在硬币转动的实验中,滚动的硬币完成了一周的旅程后自转了几圈?如何解释这实验结果?能不能利用这结果去理解四季交替的天文现象?随着学生知识和年龄的不断增长,教师应有意识地不断提供数学知识在不同范围和领域的应用实例,密切注意数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各个领域的联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进一步实现学科之间的整合,为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创造广阔的前景。

参考文献

[1]生活中的数学.

[2]数学教育学报.

上一篇:精选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促成精彩课堂 下一篇:项目教学法的关键要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