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高师院校职前外语教师培养对策

时间:2022-05-07 11:59:04

新课程下高师院校职前外语教师培养对策

目前,高师院校职前外语教师培养的标准和教师教育的内容没能与新课程实施有机地结合起来。师范外语教育体制和模式已经严重滞后,职前外语教师教育理念、科研意识和能力、知识结构等方面急需改革和提高。

一、转变职前教师教育思想,培养新理念

高师毕业生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生力军。高师院校应该依据中学教学的需求培养外语教师。以保证毕业生将新思想带入学校,而不是进入学校才开始学习课程改革的理念。笔者认为,实施外语教学改革应当以转变教学理念为根本出发点。具体来说,应注意5个方面的思想转变:1 教学指导思想应由应试教育导向转变为素质教育导向;2 教学内容应由以讲授语言知识为主转变为以培养学生语言能力为中心;3 教师的角色应由知识的灌输者转变为培养学生学习能力、语言应用能力的指导者和质量评估者;4 课堂教学模式应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师生、生生多向互动模式;5 教学的层次应由孤立的词汇、语法、句子层面转变为语境感染的语篇层面。

二、提升师生科研素质和水平

师范院校外语教师科研素质的提升主要有以下途径:积极引进具有科研能力的硕士、博士等研究型人才,适当减轻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加大对教师从事科研的鼓励与奖励,为教师从事科研提供必要的时间保障,鼓励教师以在职进修或脱产学习或校内外培训等方式提高科研能力,积极开展高师院校教师间以及地方高校与重点高校教师间的科研与学术交流。一个优秀的外语教师能够把教学和科研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学给他灵感,从而发现课题,继而验证理论、开展实验,科研又能保证教师对教学的高度兴趣和教学的科学性、前沿性及时代感。

师范院校外语学院(系)学生科研水平的提高,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加大科研课程的设置及增加教育研究方法等科研课程的课时量,邀请学者进行科研讲座,以强化对学生科研意识及学术研究能力的教育与培训,设置本科生导师制,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导师的课题或相关研究,对学生参与科研给予资金资助,定期举办科研成果展览并进行评比奖励,把学生参与科研量化为具体的学分,以此来鼓励与强化他们在科研教育中的主体性意识。

三、优化知识结构,培养实践能力

1 关于学科知识

一方面,教师培养中应该淡化在专业知识的教学上追求学科体系的学历教育方法,代之以加强学科知识对教学的启示和实用性方面的训练,加强拓展性知识的开发,包括本学科的前沿动态、相关交叉学科的基本知识以及人文社科方面的知识等,另一方面,应该扩大外语教育专业学生的视野,满足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和科学发展相联系的时代要求,满足他们在课程学习中身心发展的多方面需求。有研究表明,教师的学科知识只是教学的基础之一,是成为一名好教师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因为未来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可以帮助学生在知识海洋中自己去探寻宝藏的引路人,是一个可能帮助学生链接到世界各种信息资源的导航者。

2 关于学科教学知识(学科教育学知识)

师范外语教育要改变传统的重学科知识、技能的教学方式,强化教育理论界倡导的以教育为基础的、更为全面的综合性教师教育”,使师范教育直接服务于提高基础教育教学质量。教师培养中要改革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课程的教学方式,授课者要深入了解中学教学的实际情况,了解中学英语教师的真实教学状态,使抽象的教育学知识、心理学知识与具体的教学实践结合起来,真正使授课者和学生认识到理论对行为的引领作用,找到理论知识与个人实践的契合点。

3 关于课程知识

师范教育中应增加有关中学外语课程改革、外语新课程标准等方面的内容,引导师范生多维度地把握新课程,以帮助他们尽快达到上岗要求。在关注新课程理念,理论依据,内容结构、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的同时。结合教师个体及其所在学校的实际情况,让职前外语教师通过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深刻领会新课程的先进性。促使他们对新课程基本精神的把握从一般化走向具体化,并逐步将新课程理念内化为自己的教学信念。

4 关于实践知识

师范教育要关注未来教师的个体教育实践。学科教学知识的形成具有明显的情境性和个体性,因此在教师教育的过程中要提供充分的实践情景,使教师在与具体环境互动的过程中,通过实践与反思,将教育教学理论、方法转化为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智慧。教学是一种情境性很强的活动,真正对教师教学行为产生影响的往往是教师的个人实践感受和实践知识。只有当教师在实践中将理论知识内化为个人的知识时,后者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四、开阔视野,改善学习环境

从对师范院校外语教育专业学生的访谈分析中,我们看到学生自己已经意识到语言教学理论学习对毕业后自身职业发展的重要性以及他们在这方面的弱点,并愿意进行学习以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既然学生都有这方面的需求,院校若给予相应的投入和关注。再加上学生自己的努力,那么他们的理论学习就会进行得更好。一方面,加大图书馆建设及网络资源投入。师范院校要通过国家拨款、自筹资金或与地方政府合作开馆等各种方式来确保图书馆与网络资源的资金投入,为师范生提供一个从事科研不可或缺的文献查阅平台。另一方面,学生入职前学习理论的一个常规性方法就是自己进行大量、广泛的阅读,这也是英语专业学生最简便、最有效的自我教育方法之一。学生可从书店、图书馆、资料室、因特网等处获得有关语言教学理论方面的资料,接受先进的教育理念。与外语教育的最新发展保持同步,以适应基础外语教育改革的需要。

五、明确实习目的,改进实习管理

研究基础教育、服务基础教育是高师的根本任务。为此应做到:1 强化社会实践和教学实践环节,缩短从学校到社会、从大学生到合格中学教师的距离。2 建议将一次性实习改为分段实习,并将实习时间适当前提,学生在第一次实习中发现的问题可以通过返校后的学习与反思得到解决,并能在下次实习中得到检验。3 选择专业好、能力强、有责任心的教师担任学生的实习指导教师。4 师范院校必须加强与中学的合作,共建课程改革试验区,并有计划地选择一些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进行重点实验,形成一种良性互动关系。5 师范院校可以组织英语专任教师到中学英语课堂听课、代课、评课。研究解决新课改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同时将其变成学生实习的基地,同时,中学也可组织中青年骨干教师到师范院校系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更新教育观念,增强创新意识。提升教学科研能力和水平。这样才能做到研究和教学一体化,理论与实践一体化,使师范院校和中学都能从中获益,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基础教育改革。

课程改革给师范院校及其中从事学科教学,教师教育的教师带来了挑战和机遇,他们有责任、有义务参与课程改革,为新课程改革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上一篇:遥想李白 第24期 下一篇: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