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危机时代大学生就业心态分析及对策

时间:2022-05-05 08:18:04

后危机时代大学生就业心态分析及对策

摘 要: 经过全球金融危机的洗礼,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期,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本文通过对浙江传媒学院学生的五大类不良就业心态的分析,研究社会、学校、家庭和学生自身等四个方面制约因素,找到疏导学生就业心理、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合理对策。

关键词: 后危机时代 大学生 就业心态 对策

2008年金融危机重创全球经济之后,2009年成为新世纪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而2010年是中国经济最为复杂的一年。在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发展面临复杂的问题。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就业的目标任务是: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900万人以上,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00万人,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1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其中高校毕业生就业仍是就业工作的难点。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一直以来受到万众瞩目,它关系到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的方方面面。曾有观点指出“大学生就业是我国就业问题中带有战略性的核心问题”。近年来,浙江传媒学院越来越重视学生人生、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工作,本文试图通过对该校学生在后危机时期就业心态的调研分析,研究影响学生就业的社会、学校、家庭和自身等四方面因素,找到疏导学生就业心理、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合理对策。

一、学生存在的不良就业心态

(一)依赖心理

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一些学生在面试、找工作时存在较强的依赖心理。浙江传媒学院是艺术类院校,许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个别学生家境优越,自小在父母的呵护下成长,从未经历过任何风雨,追求安逸。他们往往不敢也不想主动求职,大多寄希望于家庭,等待父母安排,而不是根据自身特点积极分析应对,寻找合适的就业岗位。

(二)从众心理

从众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许多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对知名度高的热门单位和报名人数多的优越职位盲目追逐。有的学生特别是专业相对优秀的学生,在选择就业城市时趋向大城市,甚至表示非大城市不考虑。还有的学生则人云亦云,看见同学准备考研,也跟着购买复习资料备考,但其实并未做好足够心理准备,一段时间后便放弃考研念头,又跟着其他同学去面试找工作……从众心理反映了学生缺乏独立自主的意识,择业过程中不考虑自己的性格、爱好、特长等特点,没有对自己进行全面的分析,将来到底是从事何种工作或人生方向怎么拓展,完全没有自己的想法,而总是在“随波逐流”。

(三)焦虑心理

焦虑是指机体对环境中某些即将来临或者需要做出努力去适应新情况时,在主观上引起紧张、不愉快乃至恐惧的期待情绪。适度的焦虑会帮助人们提高能力,但是学生在就业中出现的焦虑大多属于过度焦虑。过度焦虑会干扰人的正常学习生活,严重者甚至会产生心理障碍或疾病。前两年蔓延全球的经济危机,使人们的就业压力增大,一些学生只记住“毕业等于失业”的失败案例,对走入社会产生恐惧心理,对前途过于担忧。他们往往担心是否能够找到合适的岗位,担心找到的工作是否适合自己发展,担心自己曾经的梦想是否能够顺利实现。调查发现,就业焦虑现象不仅仅出现在毕业班学生中,甚至非常普遍地出现在大三学生中。

(四)自我认知不当

自我认知是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包括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自我观察是指对自己的感知、思维和意向等方面的觉察;自我评价是指对自己的想法、期望、行为及人格特征的判断与评估,这是自我调节的重要条件。如果一个人不能正确认识自我,只看到自己的不足,觉得处处不如别人,就会产生自卑,丧失信心,做事畏缩不前……相反,如果一个人过高地估计自己,也会骄傲自大、盲目乐观,导致判断的失误。这就是自我认知的两个极端:自卑和自负。表现在就业方面:自卑的学生总觉得自己各方面不如别人,缺乏自信,不能向心仪的用人单位充分展示自己,从而错失一个个机会;自负的学生处处以“天之骄子”自居,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无法对自己准确定位,怕吃苦怕奉献,专挑工作轻松、环境优越的岗位,结果最后造成“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

(五)攀比心理

攀比即人们发现自身与参照对象发生偏差时产生负面情绪的心理过程。通常产生攀比心理的人与被选作为参照的人之间往往具有极大的相似性,导致自身被尊重的需要过于夸大,虚荣动机增强,甚至产生极端的心理障碍和行为。攀比心理也是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非常容易出现的不良心态。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常会不由自主地与别人比较,看别人找到知名度高、效益好的单位,或进入大城市工作,就会感到心理失衡,认为自己在各方面并不比对方差,也应该能找到与此相当的工作。在发现自己无法找到与对方相当的工作时,一些学生往往就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感到强烈的失落和不满,无法保持平和的心态面对挫折。

二、学生就业心态成因分析

(一)社会因素

1.全国高校招生规模扩大,毕业生数量增加,社会就业竞争情况加剧。

我国高等教育从1999年开始大幅度扩招,据资料显示全国高校毕业生2001―2009年分别为115万人、145万人、212万人、280万人、338万人、413万人、495万人、559万人、611万人,2010年毕业生将达到630万的高峰。毕业生人数连年激增,但社会需求毕竟相对有限,这无疑使得就业形势愈加严峻,就业竞争日益激烈。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就业市场的供需矛盾将长期存在,这些矛盾对学生的就业心理产生较大的冲击。仅从浙江传媒学院来看,广电艺术类的行业和专业优势虽依然存在,但当前全国开设广电艺术专业的高校大幅增加,普通文史理工类专业更是面临各大高校毕业生的挑战。同时,随着浙江传媒学院升本成功,本校招生人数也进一步扩大。综合以上几个方面因素可知,毕业生就业压力势必逐年增大。

2.我国社会经济处于转型期,又遭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就业渠道发生改变。

就业问题归根结底是经济问题。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也出现了一系列不平衡的现象,主要是地区发展不平衡、行业发展不平衡和城乡发展不平衡。一些原来吸收毕业生的“大户”(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都纷纷采取减员增效措施,招聘门槛一高再高,以当下传媒学院学生本科毕业的水平很难进入这些单位。同时,金融危机淘汰了一批东南沿海的中小企业,也淘汰了一些原本可以吸纳大批就业人员的劳动密集型岗位。而学生在毕业求职时的心态却正与实际相反,他们往往更愿意在东南部经济较发达城市工作,更希望进入“安稳”的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而不愿到经济较为落后的中西部地区,甚至是相对发达省份下属的欠发达地区共合作。这就导致了人才流动出现结构性的矛盾,学生想去的地区和单位不缺人,而紧缺人才的地区和单位却招不到毕业生。同时在整体经济环境下,另外一部分想要通过自主创业找出路的学生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3.就业市场不完善,人才使用存在浪费,影响学生就业心态。

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发展,本着“公正、公平、择优、自愿”的原则,形成了由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模式。但由于就业制度改革还处在继续深化中,就业市场机制还不健全,存在不少问题,如就业制度改革不配套,供需信息不顺畅,就业公正性不够,等等。不同产业、地域、专业人才需求的差异,人们对不同的社会分工和职业还存在偏见。另外,用人单位也存在不合理使用人才的现象,盲目提高用人标准,造成了严重的人才浪费现象。

(二)学校因素

如果把学生作为产品的话,毕业生就是商品,而高校则是制造商和销售商,产品质量如何,商品销量情况怎样,这些都与制造商和销售商密不可分。所以,当前学生遇到的就业问题,学校也存在不能推辞的责任。

1.课程设置欠合理

随着学校学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深入,传统教育体制弊端也暴露出来,学科专业设置不合理日益突现。学校需要重视学科设置和培养模式这些立足之本。扩充专业、扩大招生,需要充分论证学科和专业结构的合理性。有的院校争相开设所谓的热门专业,导致供过于求,大大增加了学生就业难度,也带来了他们的心理问题。另外,有些课程内容不能与时俱进,与市场需求脱轨,导致学生走入社会后无法适应岗位需求。

2.职业指导待完善

当前学校越来越重视学生就业问题,纷纷建立相应的信息咨询和指导服务体系。但纵观整体就业指导工作还存在经费投入不足、专业人员不足、机制不健全等制约因素。有针对性地培养和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心理素质的课程设置不够合理,且有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这些严重影响了学生就业能力,导致毕业生在求职时缺乏自信,竞争力不强。

(三)家庭因素

家庭期望对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有重要影响。有些父母抱有陈旧的就业观,认为国家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的工作较为可靠和稳妥,民营企业缺乏保障。还有的父母对于就业地域观念也没有解放,总认为沿海地区才是适合发展的地方。殊不知沿海地区涌入人才太多,而中西部急需人才,更有发展空间。家庭和父母在就业方面的错误观念,会影响学生的就业观念,阻碍学生找到真正能够发挥才能的岗位。

(四)学生因素

1.缺乏自我认识

“知人者明,自知者智”,然而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自己缺乏必要的了解和认识。虽然了解自己确实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几乎没有人能百分之百准确认识自我,但这是高校学生在就业中必须努力做好的事情。有的学生高估自己,择业期望值很高,把工作待遇、工作地点和工作环境放在择业的首要位置,不愿意从基层做起。也有的学生则是低估自己,不敢主动推荐自己,不敢参与竞争,表现得被动、缺乏自信,白白错失许多就业的好机会。

2.就业观念陈旧

许多大学生就业观念还受传统束缚,存在一定的偏差,期望值偏高。他们始终以“天之骄子”得意自居,对自身和现实都缺乏客观评估。很多学生在择业时把物质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工资待遇、生活环境作为选择工作的主要标准,不考虑自身职业的发展趋势。在地域选择上,他们只关注东南沿海地区,认为经济发达地区机会多,报酬优厚;在城乡选择上,他们偏好大中城市,认为大中城市各方面条件胜于县市或农村,发展空间大;在单位选择上,偏好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知名企业,认为这些企业工作环境优越、收入高……由此造成了“扎堆就业”的现象,甚至出现了几千比一的残酷竞争场面。

3.个人素质有待提高

通过与用人单位的沟通交流我们发现,部分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并不令人满意。部分学生适应环境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外语及计算机应用能力较弱,从事实际工作必须的思想素质和心理素质,如爱岗敬业、敢于吃苦、乐观自信、诚实守信等不够。造成这样结果的原因,我们认为主要有两方面:一是随着高校不断扩招,学生人数急剧上升,学生素质相对下降;二是学生自身缺乏忧患意识,不能静下心学习,不能把主要精力放在职业生涯规划和人生规划上。

4.缺乏心理准备

当学生面对就业没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和心理准备时,就不能在就业压力面前及时调整心态,不能正确对待择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一旦遇到困难就容易产生各种不健康心理。另外,学生的自身角色转换不充分,不能清楚地认识自己所处的真实地位和残酷的社会现状,无法及时摆正自己的位置进入求职状态。

三、当前学生就业心态对策探讨

(一)社会角度

1.加快经济发展,合理体制转型。

在我国经济大力发展的进程中,地区、行业发展目前还不平衡,从而导致大学生的流向不合理。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就是全面发展经济,促进各地区、各行业平衡发展,加快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加快中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减少区域间经济不平衡。同时,大力发展有利于就业的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的发展。

2.规范就业市场,完善人事制度。

目前我国已经颁布了《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相关就业法规制度,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到了保护。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如用人单位对于性别、户口、年龄等方面加以限制,侵害学生的就业平等权。可以探讨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来优化就业环境。同时,政府要积极调整政策,制定相应的激励措施,加大力度鼓励大学生到中西部地区、欠发达地区或基层工作。完善大学生创业扶持措施,鼓励大学毕业生发挥才能自主创业。

(二)学校角度

1.改革培养模式,积极与市场接轨。

在解决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上,学校应更多地思考如何提高教学质量,灵活转变培养模式和目标,以市场为导向进行专业和课程的设置、调整,加强基础学科、应用学科的建设。注重锻炼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努力培养知识面宽,综合素质全面的人才。培养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明确职业方向,避免盲目追求。

2.进行“全方位”、“全程化”职业指导。

把职业指导贯穿于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全过程,加强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针对各年级学生不同特点,合理安排指导内容。将就业指导渗透到教学中,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增强实践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在指导就业的同时,高校还要加强毕业生就业心理辅导,针对求职过程中出现的迷茫与困惑,及时进行心理咨询与辅导,帮助学生改变消极心态,疏导不良情绪,调整就业理念,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学校还需要重视就业指导队伍的建设,培养一批理论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专职职业指导教师和心理咨询师,长期、专业并系统地开展工作,全面培养学生职业素养。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有经验有能力指导学生自主创业。

(三)家庭角度

学生家长应该多了解当前经济形势,了解就业市场情况和国家出台的各类就业政策,主动关注学校就业网站,主动与辅导员、班主任沟通,可取得第一手的专业发展和就业趋势信息,同时也可更全面地了解学生在校期间发展情况。与学生进行深入交流,了解其自身愿望,帮助他冷静分析、认清形势,与学生一起及时制定科学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人生规划。

(四)学生角度

1.正确认识自我,准确职业定位。

“目标是生命的航灯”。学生要给自己准确定位,明确发展方向。大学生应该摆正心态,正确认识自己,积极、乐观地面对就业。服从社会需求,调整就业期望,真正具有“先就业后择业”的思想。全面客观地给自己的人生价值定位,不单纯地追求获取,要有社会责任意识,将自身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在就业时拓宽道路,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并在人生道路上越走越顺利。

2.转变旧有观念,从容应对挑战。

学生要顺利求职就业,就必须改变传统就业观念,树立“不等、不靠”的思想,加强竞争意识,增强择业的主动性。主动推销自己,取消依赖心理,树立勇于挑战的理念。首先,要调整自己的就业观和期望值,放弃不切实际的虚荣心,正确对待就业问题。其次,应认清就业形势,及时调整就业心态,敢于到艰苦地区去磨练自己。最后,有能力的可以选择自主创业。现在国家对大学生自主创业有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和措施。

3.认准当前形势,正视就业困难。

大学生还需要时刻关注社会的发展,关注社会需求的变化。例如2008年爆发全球金融危机,经过危机后我国经济逐渐步入正规,经济体制正在慢慢转型。危机,顾名思义就是危险与机遇并存。很多学生具有危机意识,在校期间努力学习,用知识来武装自己,毕业后找到了一份称心的工作;有些学生通过调整心态,找到了适合的工作;也有很多学生选择继续深造,来提高自身素质。

4.增强综合素质,不断完善自我。

随着经济迅速发展,社会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学生个人素质是参与就业竞争的核心竞争力,用人单位特别注重这一点。所以在校期间,学生不仅要学习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而且应该多参加实践活动,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增强竞争实力。在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的同时,塑造健全的人格品质和心理素质,培养敬业爱岗、勤奋自强、善于合作的精神。

学生就业问题涉及面广,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必将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关注。但我们相信在积极引导和帮助下,高校职业指导体系将逐步走向完善。学生能够更好地调整就业心态,从多方面培养综合素质,认清形势,转变观念,精心准备,勇敢地迈向求职市场。

参考文献:

[1]李书友.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33.

[2]林华坤.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及其对策[J].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3):71-74.

[3]许德镇.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相关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12):137-138.

[4]郑淑蓉.金融危机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问题探讨[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12):81-85.

[5]苏益南,张敏.论金融危机背景下大学生的就业心态[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9,(5):96-98.

[6]王建中.大学生就业障碍性因素及成因分析[J].煤炭高等教育,2005,(4):86-88.

上一篇:时尚之花开满校园 下一篇:儿童安全型依恋形成的影响因素及其培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