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内局部注射化疗治疗胃癌肝转移

时间:2022-05-05 01:55:06

肿瘤内局部注射化疗治疗胃癌肝转移

【关键词】 肿瘤

5-氟尿嘧啶+阿霉素或表阿霉素+顺铂全身化疗方案即fap方案常用于治疗消化道恶性肿瘤,但对肝转移癌疗效差。我们将fap方案以经皮肝穿刺肿瘤内直接注射的方法治疗胃癌肝转移,取得良好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0年1月至2004年6月收治18例胃癌肝转移患者,其中男15例,女3例;平均年龄59岁(40~73岁)。患者原发灶均手术切除,无原位复发,其中胃窦癌7例,胃体癌4例(腺癌),胃底贲门癌7例(腺癌6例、鳞癌1例)。本组均经影像学和病理学确诊。单发转移灶1例,一叶多发转移灶7例,两叶多发转移灶10例,均无肝外转移。

1.2 治疗方法

1.2.1 药物:按患者体表面积给药,5-氟尿嘧啶500 mg/m2,阿霉素或表阿霉素40 mg/m2,顺铂60 mg/m2,以上药物用生理盐水稀释并混匀,根据转移瘤体积和数目配成40~80 ml混合溶液备用。

1.2.2 给药方法:(1)经腹部螺旋ct扫描明确肝内肿瘤大小、数目、位置;计算多发转移的各瘤体两个最大垂径乘积的比值,根据比值来分配向各瘤体内注射混合药液的量;(2)在ct定位或b超引导下经皮肝穿刺,将配好的药液直接向肿瘤组织内注射;(3)每4周局部注射化疗1次,4周为1周期,6周期为1个疗程。

1.2.3 观察方法:(1)每月1次腹部ct扫描;(2)每2个月1次胸部x线检查;(3)每3个月1次胃镜检查;(4)每2周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cea,ca19-9。

1.2.4 疗效评价:根据who标准评价化疗近期效果,who分级标准评价化疗毒副反应。

2 结果

2.1 近期疗效

化疗6个周期后患者完全缓解3例(图1);部分缓解10例;病变稳定3例;病变进展2例。完全及部分缓解者判定为治疗有效。

2.2 毒副反应

本组中6例自第3个化疗周期开始出现wbc减少,最严重时低于3.0×109/l。3例化疗后alt、ast升高(均低于150 u/l)。所有患者经正规水化治疗,肾功能未见受损。毒副反应均控制在2级以下,不影响继续治疗。

2.3 远期疗效

中位生存期22.0个月, 1、2、3年分别有14、9、3例生存。

3 讨论

胃癌转移的发生率为6%~11%,预后差[1]。当前主流学术观点认为肝切除是转移性肝癌患者惟一有可能得到治愈的手段,但仅10%~20%胃癌肝转移适宜肝切除术[2]。本组中,能手术切除而患者拒绝有4例,其余14例由于一般状况差、心功能不全、肝功能不良、肿瘤靠近肝门部或两叶多发转移等原因无法手术。

对于无手术机会的胃癌肝转移,寻求有效的非手术治疗至关重要。fap方案常用于胃癌术后辅助化疗,疗效较好。但该方案静脉应用对肝转移癌疗效差,通过改变给药途径以提高疗效是本研究的主要目的。观察结果表明fap方案肿瘤内局部注射化疗对13例胃癌肝转移有效,中位生存期达22.0个月,高于国内同行报道的15个月[3]。多发转移灶局限于一叶与两叶,其生存期相近。这表明局部注射化疗疗效不受转移灶在肝脏分布的影响。18例无肿瘤原位复发及肝外转移,1例完全缓解者2年后又出现肝转移瘤,用相同方法治疗肿瘤再次消失。本疗法优点是:(1)药物在肿瘤局部浓度高,滞留时间长;(2)不受肿瘤在肝脏的分布、血供及治疗次数的影响;(3)不增加药物剂量,化疗药首先在肝脏代谢,全身毒副作用较小;(4)便捷、经济,患者依从性好;(5)能延长患者生命,提高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陈俊强,詹文华.胃癌肝转移的特点和肝切除术的作用.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5,8(1):93-94.

[2]张茂申,毛伟征,陈峻青.胃癌肝转移早期诊断及预测的研究进展.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04,7(6):327-329.

上一篇:护理干预对肝动脉灌注化疗术后康复质量的影响 下一篇:普通外科临床实习的教学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