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小学作文教学目标之比较探究

时间:2022-05-04 03:45:19

中日小学作文教学目标之比较探究

【摘 要】

进入新世纪,中日对两国母语教学都进行了改革,而在作文教学方面,两国都对不同学段的作文教学目标做出了相关规定。中日两国小学作文教学目标可以从读者意识方面、情意方面、表达方面、修改方面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取之所长。

【关键词】

中国 日本 小学作文教学目标

一、中日写作目标的异同

(一)小学低年级(1-2年级)

1. 读者意识方面

读者意识顾名思义是假想的阅读群体。我国2011年的《课程标准》并没有明确指出或者规定写作的读者意识。日本《指导纲要》中第二条:“考虑写作的对象和目的,搜集要写的题材所需的材料”。低年级阶段是学生写作的启蒙阶段,这一阶段在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和写作习惯上是非常重要的。

2. 情感方面

2011年《课程标准》指出:“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日本的《指导纲要》提出类似的指导目标:“培养学生的积极愉快地表达的态度”。低年级在情感上主要是让学生乐写,培养一种写作的良好态度。

3. 表达技巧方面

《课程标准》中指出:“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指导纲要》:“为明确自己的想法写出简单的提纲,写作时注意事物的次序、词汇和句子的连接”。在表达方面,《指导纲要》对低年级的学生提出了写提纲的要求,且强调表达中事物顺序和词语句子之间的连接。

4. 修改方面

2011年《课程标准》,在1-2年级的写作目标中没有出现修改的要求。日本《指导纲要》中1-2年级的写作目标中提出:“培养反复读自己文章的习惯,注意文章中的错误”对低年级的学生写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培养一种积极的写作态度,同时也要学会修改自身的作文。

(二)小学中年级(3-4年级)

1. 读者意识方面

2011年《课程标准》中,没有明确提出读者意识。日本的《指导纲要》在3-4年级提出:“依据对象和目的进行写作,并且收集、选择要写的题材所需要的资料”。如果说日本在1-2年级已经提出了读者意识,那么在3-4年级的读者意识的提出并不是一种重复,是一种强化。

2. 情感方面

2011年的《课程标准》中,情感方面的写作目标:“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在日本的《指导纲要》中,并没有规定情感方面的内容,在3-4年级的写作目标规定中,更多是一种写作技巧指导上的规定。

3. 表达技巧方面

3-4年级,我国2011年《课程标准》规定:“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交流”在文体上提出新的要求,学生要会写感受性的文章,且要会根据现实需要写书信和便条,学生在意识上感觉到写作不仅抒发自己所见所闻,写作也可以为现实服务。

4. 改作文方面

2011年《课程标准》“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日本的《指导纲要》提出了写作修改方面的规定:“学会发现文章写得好的地方,改正文章中的错误”。

(三)小学高年级(5-6年级)

1. 读者意识方面

2011年《课程标准》提出读者意识:“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在此阶段的写作意识,涵盖了两方面的读者意识,一个是他人,一个是自己。日本《指导纲要》在小学高年级读者意识方面没有相关规定。

2. 情感方面

2011年《课程标准》提出:“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小学高年级阶段能写令自己感动的事和人,会写纪实性的文章,会写想象的文章。文体上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日本《指导纲要》在小学高年级没有过多规定。

3. 表达技巧方面

2011年《课程标准》提出:“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日本:“深入生活和社会,调查自己的课题”,虽然是课题形式写作,但表达上强调真实性和应用性。

4. 改作文方面

2011年新课标小学高年级阶段提出:“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根据表达需要,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对修改方式也提出了要求,自己在写作中注意正确使用词语和标点符号,也可以在文章完成之后与他人交换修改文章。小学高年级阶段,日本在《指导纲要》中并没有修改方面的要求。

二、思考与启示

(一)在读者意识下的思考

2011年《课程标准》规定:“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日本的《指导纲要》在小学低年级阶段1-2年级提出了写作的读者意识:“考虑写作的对象和目的”。我国低年级写作教学中很少考虑写作的对象是谁,这样的写作慢慢使学生的写作走向一种虚假性。读者意识在写作中是至关重要的,你假想的读者不同,写作的内容就会不同。明确读者意识,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例如学生所写的习作是写给父母看的、同学看的、或者兄弟姐妹看的,这样有了明确的目的,就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写作的内驱力。

(二)在写作技巧下的反思

2011年《课程标准》中,我国的小学写作阶段并不强调培养学生写作技巧。日本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就让学生学会构思写作提纲,中年级和高年级对段落的连接和详写以及略写提出了写作技巧方面的指导。写作纵然要真实,但是写作同样需要技巧。日本的作文教学重视写作技巧指导,这是日本作文教学与我国,甚至与美、英、法等西方国家写作教学的一大区别。

【参考文献】

【1】范锦飘.中日小学作文教学目标的比较研究【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12)

【2】吴忠豪.外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上一篇: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体验学习探讨 下一篇:发散式初中语文教学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