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学校发展要把好“勤、能、新”三大关

时间:2022-05-04 12:52:15

职业学校发展要把好“勤、能、新”三大关

升学与分数,仍然是当下评价教育质量和学生优差的最主要标准,这导致初中学校一味注重升学率,学生家长不惜重金进普高。这不但造成了中职教育生源数量与质量的双下降,也使中职教育不断被边缘化。出于自身生存与发展的考虑,中职学校在招生环节往往来者不拒;同样处于自身利益和业务运转的需要,企业在招工环节同样照单全收。宽松的“进口”、粗犷的“出口”,让不少学生认为“读书无用”,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也就失去了原动力。

一边是高就业率,一边却是招生难;一边是职业学校因生源素质整体培养层次有限,一边却是高技能人才的缺口很大。这样的矛盾逾演逾烈,必将影响地方经济的发展进程和发展质量。因此,通过加大职业教育资源整合、加强学校与企业合作力度、强化职业学校教师技能培训等多种措施,共同来推动职业教育健康发展日益成为中职教育阵线急需解决的课题。结合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笔者认为“中高职一体化”发展和跨地域招生是促进中职教育健康发展的两大推手。下面,笔者就围绕这两个议题,结合学校的工作实际,就“勤是根本,有勤才会精;能是基石,有能才有劲;新是出路,有新才能进”来谈谈自己粗浅的感想。

一、勤是根本,有勤才会精

俗话说得好:“勤能补拙”。古往今来,凡有所作为者,无一不具备吃苦耐劳、开创进取的品格。而职校学生却普遍自信心不强、兴趣面狭窄、厌学情绪大。这使他们往往很难在社会上立足、持之以恒地工作并做出优异的成绩。因此,注重内化,丰富教育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动力,让学生循序渐进地克服惰性思想,培养他们勤勉、吃苦耐劳的创业意识非常重要,当然,任务也很艰巨。那么如何通过有益的教育活动激发学生潜在的能量,提高技能培训的成效?

1.高技能人才现身说法

邀请相关专业的岗位能手、劳动标兵、技工楷模来校作事迹报告。让他们以朴实的语言、真实的事例、翔实的数据来讲述自己成长奋斗的历程、成功的经验和深切的感悟,引导学生要用实际行动诠释什么叫“学一行、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

2.邀请行业专家作专题讲座

专家通过联系实际来介绍现代企业的内涵,介绍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势,介绍新兴产业发展的前景,来拓宽广大师生视野,增进他们对于现代企业文化、现代企业管理、现代企业对技能人才的要求等方面的了解,将师生视野

转向市场。

3.组织学生参观对口专业的相关企业

让学生通过参观科学的管理方法,先进的设施设备,熟练的操作技能,高技能含量的产品,去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同时也让他们平添几分压力,促使他们意识到:只有加倍努力学习,苦练技能,提高综合素养,才能掌握新技术,适应新时代,才能成为新时期的优秀技能人才。

4.将企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

在进一步推进校企合作过程中,将合作企业的文化与校园文化有机结合,提高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对企业文化的适应度和融入度。同时,在文化建设中要牢固树立劳动光荣的思想,关注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素养教育,培育学生较高的综合素质。

5.实现技能“复合化”

学校要千方百计地鼓动、帮助学生形成“一专多能”的知识结构和技能结构,以适应自立自强、自主就业的需要,使学生毕业后不至于走入择业的“死胡同”。

二、能是基石,有能才有劲

俗话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其实,倘若一个人具有较强的数学能力,也就意味着他具备了缜密的思维习惯和严谨的逻辑推理习惯,这对于在岗位上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很有帮助,且后劲十足。围绕这一能力培养目标,我们也需要数学教学给予协助。另外,如学生自觉的规范能力、独立的动手能力、勇敢的创造能力、灵活的公关能力、进入市场的竞争能力等等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的成长,职业学校都要有意创设载体加强上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职业道德高尚、知识丰富扎实、技术熟练精湛、竞争意识强烈、随机应变力强,有效发挥潜能、工作成绩显著。

三、新是出路,有新才能进

针对目前职校发展的种种困境,笔者认为还要在“新”字上下功夫,创新才有出路,更新才能跟进自身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1.进一步拓展招生的新路子

由于绍兴市民要求在市区新建一所普高的呼声很高,一旦成真,这对生源本就紧张的中职教育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大力推进跨地域招生,确保生源数量和质量即成为职业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之举。实现跨地域招生,甚至是面向全省及全国的跨地域招生,不少兄弟职业院校都已经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和成功的尝试。经过绍兴市区职校专业设置的宏观调整,同专业学校间的生源竞争已成为历史,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更要有大局意识,资源共享、以点带面、共同出击、协同作战,这样既能降低恶性竞争所造成的招生成本,又能在当地形成绍兴市区职教和谐发展的良好口碑,让出远门求学的孩子家长选有余地、送得积极、送得放心。

2.高技能人才培养需要更新定位

在确保安全稳定的前提下,笔者学校着实加强了学生的技能培训。一方面通过组织全校性的技能比武,给学生创设施展才华的舞台;另一方面则组建技能培训强化辅导班,帮助学生在考证考级中提高成功率。近几年的实践工作经验告诉我们,提高学生技能需要把握好一个面,既不能局限于精英教育,使想学的同学失去信心;也不能鱼龙混珠、全面铺开,影响强化培训的气氛和效果。例如,2011年上半年,学校组织了商品经营、会计电算化、计算机操作等技能考级,在日常培训中我们就改进了操作办法,通过平时一次次不定期的筛选,不断净化培训环境,积极营造培训气氛,保证考核通过率均在95%以上。

3.教学计划、专业设置需要新的调整

根据笔者学校的办学模式,70%的学生将留校参加高复班学习,第二年10月参加全国成考后,有90%以上的学生将会进入高职院校进一步学习。这些数据充分说明,中、高职一体化在学生、家长层面有很大需求。但对于中、高职教育联办模式来说,往往有培养目标不衔接、课程内容不衔接、职业资格证书不衔接等问题,而且联办高职院校为了扩大生源,并未严格按专业对口招收中职毕业生,这对学生高技能的培养影响很大。同时,职业教育需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模式,重视实训、突出技能才是职校的人才培养特色。而对于高复班的学生来说,这种联合办学模式缺少了教师指导下的专业对口的实习时间,加上学校的实训设施又相对匮乏,造成部分学生大专毕业后虽有不同专业的两张文凭,但并非“一专多能”,市场竞争力不强。

为了加强学生专业对口的实习实训,学校借鉴国外的一些做法,有了调整教学计划的设想。即将专业不对口的学生实习期提前到二年级或在二年级开展定时轮训的方式,以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弥补缺少实践锻炼的不足;对生源整体素质较好、适宜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专业则争取开设中、高职一体化的“3+2”学制模式,以整合教育资源,提高教学效果,造就高技能人才。

4.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

中职教师要牢固树立“惟有夯实‘双师型’教师队伍基础,才能更好地满足职业教育发展的教学需求,才能打造出高技能、高素质、高就业型人才”的理念。围绕这一点,笔者学校做了很多改进,如督促老师勤下企业把握发展脉搏,积极参加高一级的技能培训提升技能素养,主动参与各级各类技能比武岗位练兵等等。

(作者单位:浙江省绍兴市中等专业学校)

上一篇:浅谈中职学生考试改革 下一篇:如何成为受学生欢迎的职教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