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循环功能治疗并瘫肢电刺激对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时间:2022-05-03 04:03:10

脑循环功能治疗并瘫肢电刺激对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时使用脑循环仪以及电脑按摩仪疗效。方法: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在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发病3d内给予脑循环功能治疗并瘫痪肢体电刺激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在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第20d进行临床神经功能(NIHSS)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Barthel评分。结果:临床神经功能评分及日日常生活活动Barthel评分比较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给予脑循环功能治疗并瘫肢电刺激治疗,有助于功能康复。

【关键词】脑循环功能治疗;电刺激治疗;偏瘫;急性脑梗死

The efficacy of Cerebrovascular Function Therapy and Transcutanc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or in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infraction

ZHANG guifang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icacy of Cerebrovascular Function Therapy (CVFT) and hemiplegic limbs Transcutanc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or(TENS) in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raction. Methods 60 cases of acute cerebral infractio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reated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30cases each group).The patients of the treated group had been treated with CVTF and Tens-21 on the base of routine medical treatment within 3 days of onset .The control group only received routine medical treatment .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NIHSS)and Barthel Indices were summed up in pretreatment and 21 days after treatment .Results Differences of NIHSS or barthel Indices between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ere of significance statistically after treatment. Conclusion CVTF and TENS treatment as early aspossible after acute cerebral infraction promeote rehabilitation of function.

【Key words】Cerebrovascular Function TherapyTranscutanc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orHemiplegiaAcutecerebralinfraction

【中图分类号】R55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11-0029-02

近年来,脑梗死的发病率逐渐增多,后遗症发生率很高,由此造成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使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下降,早期进行有效的康复治疗,可最大的程度促进肢体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我院应用脑循环功能治疗并瘫肢电刺激治疗急性脑梗死,取得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病便选自2005年我科住院患者,共60例,所选病例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1]制定的诊断标准。入选标准:①发病时间在72h以内的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②CT检查排除颅内出血。③患者年龄18~80岁。④有明确神经系统定位体征,意识清醒或轻度嗜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平均年龄69.97岁,对照组30例,男15例,女15例,平均年龄69.03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既往史及发病至开始治疗时间均十分接近,故具有可比性。入院时两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无明显差异。

1.2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采用内科常规治疗,控制血压、血糖,活血化淤,促进脑组织功能改善等治疗,治疗组应用上海仁和医疗设备有限公司CVFT-011M 脑循环功能治疗仪(小脑电刺激仪)。方法为电极安置于两侧乳突,每次通电治疗30min,一次/d,10d为一疗程。参数设置:模式1或3,频率为136%~198%,强度70%~110%。脑循环功能治疗与瘫痪肢体的肌电刺激同步进行,瘫患肢体电刺激采用上海好玛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的Tens21神经机电促通仪,电刺激剂量以患者耐受性为准,患侧上肢15min,下肢15min,一次/d连续10d为一个疗程。

1.3 疗效评定:入选患者均按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标准,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两个疗程(20d)后进行NIHSS评分,同时观察日常生活活动Barthel评分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各组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数据用SPSS10.0统计软件处理,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2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见表1、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有显著差异(P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的药物治疗往往难以取得满意的效果,故急性脑梗死的治疗应为包括多种措施联合应用的综全治疗。研究表明,电剌激不同脑区可改变局部脑血流,其中以脑网状结构,脑干蓝斑核、中缝核以及小脑顶核等脑血管活动起着主要作用,这些核团主要分于后颅窝区域。脑循环功能仪(CVFTT)作用于小脑顶核区域,发挥小脑顶核对脑缺血区域血流的调节功能,使缺血半暗区血流增加,血管阻力下降,提高局部脑组织血流量,血管阻力下降,提同局部脑组织血流量,并且没可减轻缺血区白细胞浸润及脑水肿,减少脑细坏死及凋亡,缩小梗死灶体积,起到神经保护作用[ 2],动物实验表明,在大鼠脑梗死模型上使用硕核电剌激治疗,可以增加缺血区脑血流,减轻局部脑损伤[ 3]。

同步作用于瘫痪肢体的脉冲电流,可直接兴奋外周神经、神经一肌肉接头部位及肌肉体身,有助于恢复正常肌力和久周神经元的传导功能,并通过交互抑制原理反射性缓解痉挛肌的张力;对缓解肌肉紧张,防止关节变形起到很大的作用。另外在不完全瘫痪的肌肉中尚有功能的神经末梢可增加分支,以支配邻近失神经支配的肌纤维使其恢复[ 4]。有研究[ 5]表明,电剌激一段时间,急性脑梗大鼠脑内坏死边缘区,突触数目增多及结构改变,而在远隔区及镜区无明显变化脑内存在一些神经导的旁路,电剌激偏瘫肢体,引起神经冲动,经完整的外周神经传导至中枢神经(脑),经平时少起作用的旁路剌激大脑皮层,引起坏死边缘区的突触数目及结构发生可塑性变化,从而影响了瘫痪肢体的运动功能,对其神经功能的再次恢复起到积极的作用。

急性脑梗死后,中枢神经元损伤变性,脑细胞不断凋亡,脑细胞多涌分裂再生,但其具有可塑性,即随着内外环境变化而不断地修饰和重组的能力。一般认为,脑卒中发病第3d后,即可出现神经的可塑性变化,发病1~3个月为自然恢复期,该期的可塑性变化尤为显著[ 6]。

本研究表明,在药物治疗基础上,早期(3d以内)加用脑循环功能治疗并瘫痪肢电刺激治疗,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有明显恢复,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份(NIHSS)标准,它包含每个脑动脉病变可能出现的神经系统检查项目(如视野评测大脑后动脉梗死),有两个项目补充精神状态检查。增加了感觉机能、瞳孔和足底反射项目。该表使用简便,内容一致性好,具有很好的效度。治疗组日常生活活动Barthel评分明显提高,对照组Barthel评分亦有所提高,但没有治疗组明显,反映经治疗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有明显改善,对他人依赖程度减轻,且此方法简便、安全、有效,为急性脑梗死提供一个有效的治疗途径。

参考文献

[1] 周洪语,沈建康,罗其中。电刺激小脑顶核治疗缺血性脑损伤(J),国外学脑血管疾病分册,2000,8(4):216~218。

[2] 董为伟.缺血性脑卒中的神经保护治疗(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1。34(5):261~263

[3] ZHANG F ,LADECOLA C .Fasligial Stimulation increases ischemic blood flow reduces brain damage after focal ischemia (see Comments)(J).J Cereba Blood Flow Metab, 1993,13(7):1013~1015[4] 范振华.运动疗法基础(J).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1996,1:60

[5] 张艳,黄如训,等.电刺激对大鼠脑梗塞运动功能及突触的影响(J),中山医科大学学报,1998,19(2):89~93

[6] 胡永善.新编康复医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43

作者单位:518105 深圳市宝安区松岗人民医院

上一篇:银杏达莫与盐酸川芎嗪治疗急性脑梗塞临床疗效... 下一篇:来氟米特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