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徐汇区中学师生艾滋病相关知识与态度

时间:2022-05-03 01:51:39

上海市徐汇区中学师生艾滋病相关知识与态度

【摘要】 目的 了解上海市中学生及中学教师的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建立健全学校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上海市徐汇区城区和城郊2所中学学生1696名,教师237名,采取匿名自填式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中学生对艾滋病知识总体知晓率为73.3%,大部分中学生对艾滋病感染者持正确态度并对艾滋病防治表示支持;多数城区学生知识、态度得分高于城郊学生。性别、年级为艾滋病知识得分的影响因素,学校与知识得分为艾滋病态度的影响因素。中学教师对艾滋病相关知识了解较全面,艾滋病相关态度优于学生但仍存在歧视现象。结论 徐汇区中学师生对艾滋病的认识已达一定水平,但仍存在薄弱环节,应有针对性地开展学校艾滋病健康教育及师资培训。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健康知识,态度,实践;对比研究;学生保健服务

【中图分类号】 G 479 R 512.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10)08-0906-04

HIV/AIDS-Related Knowledge and Attitude Among Middle School Students and Teachers in Xuhui District, Shanghai/SHAO Xiao-dan*,ZHANG Tie-jun, YANG Mei-xia,et al.* Department of Epidemiology,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Fudan University,The Key Laboratory on Public Health Safety, Ministry of Education,Shanghai(200032),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HIV/AIDS-related knowledge, attitude and its influential factors among middle school students and teachers in Shanghai, and to provide bases for establish school-based HIV/AIDS health education mode. MethodsA randomly cluster sampling method was applied to recruit subjects from both urban and suburban middle schools in Xuhui district, Shanghai. And anonymous questionnaire interviews were administered among all the study subjects. ResultsAverage awareness rate of HIV/AIDS-related knowledge among middle school students was 73.3%. Majority of them showed positive attitude to people infected with HIV and HIV/AID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Most urban students got higher score on HIV/AIDS-related knowledge and attitude than suburban students. Gender and grade wer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HIV/AIDS-related knowledge score; school and HIV/AIDS related knowledge were correlated with the attitude score. Middle school teachers showed a more comprehensive knowledge and better attitude to HIV/AIDS than students, while discrimination still existed. ConclusionCurrently middle school students and teachers have got general idea about HIV/AIDS, but some aspects of knowledge and attitude are still scarcity. Therefore, school-based HIV/AIDS health education and teacher's quality training should be carried out.

【Key words】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Health knowledge,attitudes,practice;Comparative study;Student health services

【基金项目】 卫生部艾滋病防治应用性研究项目(编号:WA2005-02);上海市优秀公共卫生青年人才计划(编号:08GWQ053)。

【作者简介】 邵晓丹(1984- ),女,江苏苏州人,硕士在读,主要研究方向为艾滋病与流行病学。

【作者单位】 1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公共卫生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032;2 上海市徐汇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通讯作者】 张铁军,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公共卫生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032。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的数据[1]显示,截至2008年底,全球3300多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有200多万是15岁以下青少年,仅2008年就有430000名青少年感染艾滋病病毒。而我国的数据[2]显示,截至2007年底,全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10~20岁青少年占3.5%,且这一比例有上升趋势。中学生正处于性意识与行为、生活习惯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既是艾滋病病毒的易感者,同时又是迎战艾滋病的主力军,是艾滋病防控工作的重点人群;教师是知识的主要传授者,其艾滋病知识掌握、需求及对艾滋病教育的态度直接影响到学校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为了解上海市徐汇区中学学生和教师艾滋病知识掌握、需求及认知情况,为学校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进行了本次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在上海市徐汇区随机选取包含高中部和初中部的城区中学和城郊中学各1所,每个年级随机选取2个班级,班级内全部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同时选取当日上述学校在校任课的全部教师作为调查对象。本次调查共回收学生有效问卷1 696份,初中部(包括预初一)占54.7%,高中部占45.3%;学生年龄最小10岁,最大20岁,平均年龄(14.74±1.92)岁;其中本地户籍占92.7%。共回收教师有效问卷237份,女性占67.7%;教师年龄最小23岁,最大62岁,平均年龄(38.61±9.85)岁;文化程度大多在大学本科以上,占99.1%;教龄大多在10~30 a,占57.1%;已婚居多,占84.4%;本地户籍占96.9%。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1.2 方法 问卷参照国内外有关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问卷,结合我国中学生特点自行设计。采取自填式问卷以不记名的方式进行调查,调查对象独立填写问卷,发放问卷30 min后由调查人员负责回收。学生问卷包括一般情况4题、艾滋病的基本知识与传播途径24题、对待艾滋病感染者及艾滋病防治的态度15题、情况1题,共44题;教师问卷包括一般情况8题、艾滋病的基本知识与传播途径知识24题、对待艾滋病感染者及艾滋病防治的态度14题,共46题。

1.3 统计分析 采用EpiData 3.1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对一般人口学特征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分析不同地区间的差异、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的影响因素。

2 结果

2.1 中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情况

2.1.1 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 大部分中学生对艾滋病基本知识及传播途径有所了解,总知晓率为73.3%。65%以上的学生认识到艾滋病是一种病死率很高的传染病,首先损伤人体的免疫系统并且目前无有效疫苗预防。对于艾滋病3种重要传播途径,中学生的知晓率均在84%以上;对艾滋病非传播途径如蚊虫叮咬、握手、同桌吃饭、共同游泳不会传播艾滋病的知晓率分别为49.1%,87.5%,78.6%和74.4%;44.8%的中学生认为每次过性生活都使用安全套可以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23.7%的中学生认为定期口服或注射抗生素可以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

2.1.2 艾滋病相关态度及行为 大部分中学生对艾滋病人持积极态度并且愿意接受艾滋病宣传教育。70.0%以上表示愿意帮助艾滋病病人及感染者并认为应给感染者以适当的工作,54.0%表示愿意和感染者一起学习,61.5%表示愿意和艾滋病感染者家人一起学习,但仍有25.2%的中学生表示应该公布感染者以避免与其接触。在艾滋病防治方面,75%以上希望了解更多有关艾滋病的知识并愿意接受1次艾滋病感染的血液检查,84.3%认为有必要在学校开展预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方面,64.0%的中学生认可婚前,3.2%的中学生有过。

2.1.3 城区学生和城郊学生比较 在24道艾滋病相关知识题中有11题城区学生的知晓率与城郊学生的知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基本均以城区学生的知晓率高于城郊学生,只有在“艾滋病是否属于性病”及“艾滋病是否可以治愈”2题上,城郊学生的知晓率高于城区学生。在15道艾滋病相关态度回答中,有8题城区学生持正向态度的比例高于城郊学生,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2。

表1 城区与城郊学校师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正答率比较

问题城区学生(n=842)城郊学生(n=854)城区教师(n=130)城郊教师(n=107)

艾滋病基本知识

病死率是否很高744(88.4)722(84.5)*114(87.7)96(89.7)

是否由艾滋病病毒感染引起675(80.2)666(78.0)122(93.8)100(93.5)

是否首先损伤人体的免疫系统670(79.6)614(71.9)**126(96.9)103(96.3)

是否属于性病467(55.5)545(63.8)**66(50.8)60(56.1)

无症状者是否没有传染性718(85.3)684(80.1)*108(83.1)99(92.5)*

是否有有效预防艾滋病的疫苗536(63.7)573(67.1)98(75.4)94(87.9)*

感染者与正常人看上去是否一样590(70.1)574(67.2)90(69.2)69(64.5)

正确的检查方法720(85.5)738(86.4)127(97.7)106(99.1)

艾滋病是否可以治愈459(54.5)510(59.7)*92(70.8)85(79.4)

艾滋病传播途径

蚊虫叮咬413(49.0)420(49.2)82(63.1)68(63.6)

母婴传播737(87.5)703(82.3)*123(94.6)101(94.4)

母乳喂养617(73.3)611(71.5)89(68.5)67(62.6)

输血或血制品780(92.6)759(88.9)*127(97.7)99(92.5)

献血是否应检测艾滋病病毒785(93.2)784(91.8)122(93.8)92(86.0)*

未经消毒的针头、针管760(90.3)705(82.6)*128(98.5)105(98.1)

不安全756(89.8)778(91.1)127(97.7)105(98.1)

握手748(88.8)736(86.2)124(95.4)91(85.0)**

同桌吃饭678(80.5)655(76.7)104(80.0)84(78.5)

接吻485(57.6)477(55.9)53(40.8)45(42.1)

共同游泳622(73.9)640(74.9)95(73.1)88(82.2)

共用注射器753(89.4)721(84.4)*128(98.5)103(96.3)

不洁器械剃须、纹身、穿耳454(53.9)424(49.6)114(87.7)98(91.6)

每次性生活都使用安全套可以预防吗417(49.5)342(40.0)**96(73.8)86(80.4)

定期口服或注射抗生素可以预防吗470(55.8)414(48.5)**94(72.3)82(76.6)

注:()内数字为正答率/%;*P

表2 城区与城郊学校师生艾滋病正向态度比较

问题城区学生(n=842)城郊学生(n=854)城区教师(n=130)城郊教师(n=107)

对艾滋病病人的态度

愿意帮助艾滋病病人或感染者647(76.8)569(66.6)**90(69.2)90(84.1)**

应公布感染者以免与其接触吗516(61.3)512(60.0)92(70.8)71(66.4)

应将感染者象犯人一样关起来吗721(85.6)700 (82.0)*115(88.5)101(94.4)

应同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属断交吗708(84.1)694(81.3)113(86.9)98(91.6)

应给感染者适当工作629(74.7)573(67.1)**105(80.8)79(73.8)

愿意和感染者一起学习/工作吗478(56.8)438(51.3)*50(38.5)58(54.2)*

愿意和感染者的家人一起学习/工作吗542(64.4)501 (58.7)*71(54.6)67(62.6)

对艾滋病防治的态度

是否愿意接受艾滋病感染的血液检查665(79.0)618(72.4)**94(72.3)71(66.4)

是否愿意改变自己的行为预防艾滋病631(74.9)620(72.6)107(82.3)89(83.2)

希望了解更多有关艾滋病的知识672(79.8)650(76.1)120(92.3)99(92.5)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健康教育是预防艾滋病最有效的方法567(67.3)538(63.0)86(66.2)96(89.7)**

有必要对全民进行宣传教育750(89.1)733(85.8)*129(99.2)105(98.1)

学校健康教育中是否要讲解451(53.6)401(47.0)**94(72.3)65(60.7)

是否有必要在中学开展预防艾滋病教育711(84.4)719(84.2)123(94.6)97(90.7)

您对婚前发生持何态度393(46.7)388(45.4)--

注:()内数字为正答率/%;*P

2.1.4 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的影响因素 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共设39题,每答对1题记1分,将答对题目分数相加得艾滋病相关知识得分(满分24分)、艾滋病相关态度得分(满分15分)。将艾滋病相关知识得分分为3个档次:0~13分不合格、14~18分合格、19~24分优秀,将其作为应变量,性别、户籍、年级(单因素相关分析筛选获得)作为自变量建立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将艾滋病相关态度总得分分为3个档次:0~8分不合格、9~11分合格、12~15分优秀,将其作为应变量,学校、户籍、艾滋病相关知识得分(单因素相关分析筛选获得)作为自变量建立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不同性别、年级的中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不同艾滋病相关知识得分对艾滋病相关态度的得分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表3 中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及态度多因素分析

因变量自变量 OR值

知识性别男性(以女性为参照)0.68**

户籍本地(以外地为参照)1.43

年级初中(以高中为参照)0.33**

态度学校城区(以城郊为参照)0.83

户籍本地(以外地为参照)1.11

艾滋病知识不合格(以优秀为参照)0.08**

合计0.31**

注:**P

2.2 中学教师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调查情况

2.2.1 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 中学教师对艾滋病基本知识及传播途径的知晓率高于学生,总知晓率为82.2%。80%以上的中学教师知道艾滋病病毒首先损伤人体的免疫系统并且目前无有效疫苗预防,但只有53.2%的中学教师知道艾滋病也属于性病。对于艾滋病3种传播途径,中学教师的知晓率均在94%以上;对艾滋病非传播途径如蚊虫叮咬、握手、同桌吃饭、共同游泳不会传播艾滋病的知晓率分别为63.3%,90.7%,79.3%和77.2%;74%以上的中学教师知道每次过性生活都使用安全套可以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同时定期口服或注射抗生素不能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

2.2.2 艾滋病相关态度及行为 大部分中学教师对艾滋病病人持正向态度并认为有必要在学校开展预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75%以上表示愿意帮助艾滋病病人及感染者,并认为应给感染者适当的工作,但愿意同感染者或其亲属一起工作的比例仍然较低,分别为45.6%和 58.2%,且仍有21.9%认为应把感染者公布以避免与其接触。在艾滋病防治方面,82%以上表示希望了解更多有关艾滋病的知识并改正自己的相关行为,69.6%表示愿意接受一次艾滋病感染的血液检查,67%以上认为目前健康教育是预防艾滋病的最有效方法,同时认为应将讲解如何使用安全套作为健康教育的一个环节。

2.2.3 城区教师和城郊教师比较 在24道艾滋病相关知识回答中仅4题城区教师的知晓率与城郊教师的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3 讨论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上海地区的中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及传播途径均有一定的认识,有着较高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但与《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06-2010年)》(行动计划)中所要求的“2010年校内青少年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达到85%”的目标仍有差距,提示中学生的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仍然有必要进一步加强。调查中也发现,中学生对艾滋病3种传播途径有比较清楚的认识,但对握手、吃饭等非传播途径的知晓率相对较低,特别是“蚊虫叮咬能否传播艾滋病”知晓率仅为49.1%,与以往的研究结果[3-5]一致,表明中学生在这些方面仍存在着认识误区。

大部分中学生对艾滋病感染者持正确的态度并支持在学校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但愿意同艾滋病感染者或其家属一起学习的比例较低,且仍有25.2%的中学生认为“应该将感染者公布以免与其接触”,表明部分中学生对艾滋病和艾滋病感染者仍然存在一定的恐惧和歧视心理,一方面可能源于中学生对艾滋病知识了解的不全面,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对艾滋病的错误化认识。因此,纠正学生对艾滋病人的消极和歧视态度不仅需要依靠学校健康教育,更需要被纳入整个社会艾滋病防治教育框架之中,充分利用社区动员和政策改革[6],营造一个政府主导下全社会参与防治的宽松环境。

有高达64%的中学生认可婚前,远高于张德勇等[7]所调查的36.4%;而有过的中学生占3.2%,低于同类研究[7,8],考虑到学生对于此类敏感问题可能有一定程度上的隐瞒,实际的发生率可能比问卷显示的结果要高。青少年正处于生理发育期,对性知识充满了迷惘,如果缺乏正确的引导,很可能误入歧途,因此,在中学生开展学生性伦理道德和性生理卫生的健康教育迫在眉睫。

城区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普遍高于城郊学生,对艾滋病及艾滋病感染者持正向态度的比例也大多高于城郊学生,同时城区学生也显示出更好的艾滋病防治态度,这与以往研究结果[8]类似。提示可能存在城区学校艾滋病相关健康教育更加完善和充分,城区学生有更广阔的途径来获取艾滋病相关知识等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中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掌握女生好于男生,与刘翠英等[9]的研究结果不同,但与汪玉琴等[10]的研究结果一致,可能与女生卫生保健意识强,重视对相关知识的学习有关。而在不同的年级间,高年级学生的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高于低年级学生,与以往的研究结果[4,11]一致,一方面可能由于高年级学生与低年级学生相比,接受的艾滋病相关教育更系统,另一方面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面拓宽,中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了解也更加深入。

相关研究[3,12]表明,教师是学生获得艾滋病知识的主要渠道之一,在中学生艾滋病知识的传授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不同学校的中学教师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差别无统计学意义;教师对艾滋病基本知识及传播途径的了解较为全面,但对于个别知识点如“艾滋病是否属于性病”、“蚊虫叮咬是否传播艾滋病病毒”知晓率仍然较低,提示这些内容应作为今后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师资培训的重点;而在态度方面,中学教师明显优于中学生,但愿意同艾滋病感染者或其家属一起工作的比例较低,且仍有21.9%的教师认为“应该公布感染者以避免接触”,表明在教师内部同样存在对艾滋病感染者的歧视态度,提示应把反歧视教育也提上师资培训日程,促进教师对艾滋病的态度向积极方向转变以推动学校相关健康教育的有效开展。

4 参考文献

[1] UNAIDS and WHO.AIDS epidemic update.Geneva:WHO,2009.

[2] 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联合国艾滋病中国专题组.北京:中国艾滋病防治联合评估报告,2007.

[3] 叶晟,黄咸月.大冶市中学师生艾滋病防治知识及需求调查.中国学校卫生,2006,27(11): 981-982.

[4] 詹志强,吴态顺,张强,等.深圳市某区中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的调查.现代预防医学,2008,35(15):2920-2924.

[5] CHAMP.AIDS-related knowledge,attitudes,behavior and practices:A survey of 6 Chinese cities.Beijing:[s.n.]2008.

[6] SALEH EI-Gadi, ABDULHAFID A, MIHAMED S. HIV-related knowledge and stigma among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Libya. Int J STD & AIDS, 2008,19(3):178-183.

[7] 张德勇,施淑珠,俞栋棋,等.丽水市学生艾滋病相关因素调查分析.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08,14(2):27-28.

[8] 张雪,郑英杰,王学财,等.德清县中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调查.中国公共卫生.2006,22(11):1313-1314.

[9] 刘翠英,潘献慧,王友.2005年忻州市部分中学生艾滋病只是态度调查.预防医学论坛,2007,13(8):711-713.

[10]汪玉琴,蔡志芳.某农村中学高中生艾滋病只是态度和性观念调查.中国校医,2004,18(6):574-575.

[11]王超,马迎华.北京市部分中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和技能行为现状.中国学校卫生,2007,28(4):309-311.

[12]薛芳辉,孙智霞,林素芳,等.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中学生艾滋病认知水平及调查分析.疾病监测,2008,23(10):610-612.

(收稿日期:2010-01-26)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上一篇:上海市中小学校周边道路交通环境状况 下一篇:都匀市乡镇中心学校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