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勤工助学工作研究

时间:2022-05-02 10:56:58

高校勤工助学工作研究

[摘要]勤工助学是高校资助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和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有效途径,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本文通过对高校勤工助学的功能分析,结合勤工助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高校 勤工助学 育人功能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10-0178-01

勤工助学是新时期素质教育、实践教育及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优秀人才的主要途径和方法,在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培养、知识完善、意志磨练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高校组织学生参加勤工助学活动,在让学生获得相应报酬的同时还使得他们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这不仅是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一种有效的资助办法,更是对学生安心完成学业的有力支持。

一、高校勤工助学的功能

(一)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实际困难

学生通过自己的劳动,取得相应的报酬,用来改善生活和学习条件,从而减轻了一些学生的家庭负担和经济压力。

(二)强化学生的思想教育

少数学生从小在家受父母溺爱,自我意识很强,甚至从来没有在艰苦环境一线的俭学经历,通过在学校做勤工助学,他们可以接触社会,锻炼意志,提高思想品质,促使其产生自觉树立尊重劳动、服务社会的观念。

(三)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人格

部分学生因为家庭经济状况不好,存在一定的自卑心理。高校提供助教、协理、体测工作人员等岗位,能使学生体会到国家的关心和高校的温暖,从而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利于增强学生的自我认同感。

二、高校勤工助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当今,高校实施勤工助学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这一形式有一定成效,但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一)勤工助学的育人功能不突出

在实际工作中,有些高校的工作人员简单地认为勤工助学只是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改善生活,所以总是想着如何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并未深层次地挖掘勤工助学的育人等功能。

(二)勤工助学的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目前,我国各高校都建立了相应的勤工助学管理机构,也对大学生勤工助学活动实行了统一的组织和管理,但少数高校在勤工助学工作人员的配备上、制度上的完善等方面还不够健全,导致了勤工助学的整体工作效益低,资源共享得不到实现。

(三)勤工助学的社会参与度尚不规范

勤工助学工作在从校内向校外岗位的延伸过程中出现了学生合法利益受损的现象。有些学生在劳动时间和报酬等方面因事先未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务合同而发生一些纠纷,导致学生的合法劳动权益受到损害,陷入被动地位。

三、结合工作实际给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强化教育,加强指导

由于学生是勤工助学的载体,与学校宽松的学习生活环境相比,社会的约束性更强,因此,在学生上岗前,各用工部门负责人需对其进行一些必要的培训与指导,学生通过岗前培训后才能上岗。对于少数技术性要求较高的岗位,学院会指派专人给予技术上的专业指导和监督。总之,要教育学生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的同时还要认认真真工作、踏踏实实做人,遵守职业操行,给校外企业留下积极美好的印象,使得校企之间的合作能够达到一种良性循环。

(二)完善勤工助学管理制度

我院制定了《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指派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勤工助学工作,根据不同岗位的特点,由相关用工部门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对各岗位提出了不合格、合格、良好、优秀四项标准,同时采取考勤和考核相结合的方式,使勤工助学管理有章可循。

(三)适时规划,全过程引导学生职业定位

在与勤工助学学生的交流中,多数学生都表现出对今后该从事哪项工作存有困惑。正因此学校可以对即将毕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给予必要的就业指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和信心。

(四)多开发智力型勤工助学活动

目前我院勤工助学岗位多数以体力型为主,主要是实训教室的仪器整理、校园文明督察等,应积极开发一些智力型勤工助学岗位,尤其要开放一些与学生专业相关的岗位,激发学生专业学习的积极性。我院刚成立的大学生信息网络中心正是这方面的有力体现。目前本中心已经实现新闻采编、媒体制作、文档编辑、数据处理等项目,今后还会朝着远程招聘、营销服务、技能训练等方面拓展。开设信息网络中心不仅可以使有能力、有专业技术的学生施展自己的才华,从而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工作协调能力,更能使他们的专业知识得到充实,为日后的就业多开发一些新的途径。

四、结语

勤工助学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关心与支持。随着高校改革的逐步深入,这项工作必将日益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这样一来,在解决学生经济困难的同时还培养学生形成完善的知识结构、独立自主的精神和健全的组织管理能力以及社会实践能力,学生的综合素质终将得到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杨红波,林西平.从输血到造血――关于高校勤工助学市场化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9(01).

[2]夏金元.高校贫困生勤工助学的困境及对策研究[J].教育探索,2007(6):11-12.

上一篇:试论高职院校班级管理者的管理效能感 下一篇:关于医学影像学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