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地理新课标的开拓和传统教学的继承

时间:2022-05-02 02:27:20

浅谈高中地理新课标的开拓和传统教学的继承

新课程,新理念。地理新课程是在传统地理教学基础上的改革与创新,对传统地理教学的合理部分应该继承和吸收。

一、主导与主体的合理定位

在传统的地理教学中,教师过多地讲解、分析和说明,学生只是充当容器被动接受知识,缺乏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地理新课程强调教师的角色转变,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教学重心从以教师力主转变为以学生为主,实现由重“教”向重“学”的转变。

首先,教师要进行学法指导,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地理基础知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区别地理概念、原理、规律,不断激发学生去探究问题,获取新知识,培养学习地理的兴趣,从而促进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乐于探究、勤于思考的学习习惯,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性与教师主导地位的和谐关系。其次,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和教学内容,特别是新教材的“活动”内容,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进行启发式提问。再次,教师要积极主动地指导学生查找资料,创设情景,设计问题,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同时,教师应密切注意学生的反应,或启发、或旁敲侧击,或讲解、或鼓励,帮助学生“排忧解惑”,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二、探究式与接受式学习方法的灵活选择

传统的地理教学模式基本是“灌输――接受”,教师注重的是如何把知识准确地传授给学生,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缺少学生的参与活动。随着地理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我们重新认识教学过程,改变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探究式”学习已成为当前的主流学习方式。

改变过去强调接受式学习方法,提倡探究式学习,并不排除接受式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不能把接受式学习与注入式教学,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划等号。在一定意义上,探究式学习是一种理念、原则和学习方式,它应渗透于学生的所有学科所有活动之中。学生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趣参与课堂活动,并成为课堂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改变过去强调接受式学习方法,提倡探究式学习,并不排除接受式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不能把接受式学习与注入式教学,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划等号。在一定意义上,探究式学习是一种理念,原则和学习方式,它应渗透于学生的所有学科所有活动之中。在采用探究式学习时,选题一定要明确恰当,教师的引导和点拨要准确,师生活动要做到“放”得有度,“收”得及时,达到引发学生探究学习的欲望和自主思维活动的统一。

三、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果的和谐统一

传统的地理课堂教学,学生主要是“听中学”和“看中学”。地理新课程积极倡导教学结果与教学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既要关注学习结果,也要关注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行为的变化,即教师不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在教师组织、指导下,学生通过合作探究,自己发现问题,自行解决问题。“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多一批好学生”,教师要善于用欣赏、鼓励的眼光去看待学生,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帮助学生学会在实践中学,在合作中学,为其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在地理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因为要重过程而搞形式,表面看课堂气氛异常活跃:讨论热烈、回答准确、学生参与面广,而实质上,不需要学生讨论或者学生没能力讨论的内容被设计成讨论题,虽然学生活动时间长,却没有学到真知识,根本无法解决实际问题。地理新课程提倡的是用探究的过程来探究知识,教师应在认真钻研的基础上设计教学方案,使学生既能参与讨论、相互学习,又能学到知识和方法,真正达到地理新课程的教学目标。

四、教材与其他课程资源的有机结合

传统的教学观念把“课本知识”作为惟一的学习资源,而根据新的教学理念,课程资源除教材外,还包括学生生活中以及学校、社会和自然界一切有利于课程实施、有利于达到课程标准的教育资源。

新课标规定:乡土地理是必学内容,乡土地理学习是初中阶段较为特殊的地理学习。在帮助学生认识学校所在地区的生活环境,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增强爱国,爱家乡的情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等方面,有着重要特殊的作用。乡土地理所研究的对象就在学生身边,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践,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参与,便于学生开展野外考察和社会调查等地理实践活动,并能很好地促进课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的联系。因此,地理教师要充分利用乡土地理,组织地理教学活动。

地理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教材,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吸收新的地理科学营养,补充新的地理信息,让学生学到鲜活的、具有时代感和生活情趣的地理知识。

上一篇:巧用函数性质妙解抽象函数问题 下一篇:尊重生命 第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