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缓解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压力

时间:2022-05-01 01:34:54

如何缓解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压力

摘 要:教师职业压力是近二十年来兴起的一个热门话题,高校辅导员作为教师队伍中的特殊群体,由于工作的特殊性,职业压力尤为突出。本文针对高校辅导员这个群体,借助相关调查结果对职业压力的现状、高校辅导员职业压力的影响进行综合分析,最后提出针对职业压力影响尽可能采取的有效应对方式,旨在努力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成效。

关键词:职业压力 高校辅导员 应对

自20世纪70年代柯利柯夫(Kyriacou?C.)和苏利夫(Sutiliffe)首次发表文章提出教师职业压力概念以来,这个词一直倍受人们关注。国外关于教师职业压力的研究一直是教育学和心理学研究领域的一个重点。近二十年来,国内教师职业压力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很多专家对教师职业压力进行了调查研究,寻找成因和对策,并力求多角度的分析。

在国内,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曾从北京城区和郊区随机抽取了300份教师调查问卷,发现93.1%的教师感到“当教师越来越不容易,压力很大”,并认为这已成为普遍性的重大生活和生存问题。杭州市教育研究所也作过类似的调查,得到的结果是半数以上的教师觉得压力较大或很大。中国教育报曾公布一组数据:“当今我国中小学教师心态及行为调查”结果显示,有95.5 %的教师认为,现在的精神压力太大;潘欣等对陕西某高校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有80%的高校教师长期感到职业压力太大,有75%的教师长期处在一种慢性疲劳的亚健康状态,而有1/3以上的教师出现明显的生理反应。这既印证了国外学者得出的教师属于高压力职业的理论,也表明了我国教师的职业压力状况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目前,专门针对高校教师中的特殊群体——辅导员的职业压力调查研究和全面分析的数据却是屈指可数。高校辅导员担负特殊的岗位职责,直接进行大学生日常生活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提升综合素质起综合引导和支持作用。因此减缓辅导员职业压力影响,保证辅导员以良好的精神面貌应对学生工作,变得尤为重要。

一、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压力

高校辅导员以其工作时间的连续性,劳动空间的可延伸性,角色的多重性及工作回报相对较低,工作环境不理想,实际社会地位相对较低等因素成为一个高压力职业,并且很难看到相应的回报。这些已经构成了高校辅导员这一职业的固有特点,或者说是固有压力。

1. 角色的多重性导致辅导员情绪出现波动的频率较高

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多重,在学生的学习教育中是老师,日常生活中是朋友,思想教育中是引领者。高校辅导员缺口较大,且大多是刚走出校门的研究生,虽然他们跟学生之间没有年龄代沟,容易沟通,但由于他们生活空间的单纯性,从学校到学校,角色转换时经验不足,在处理问题中容易出现认知偏差,使出现的问题不能得到及时妥善的处理。所以自身常会出现莫名的焦虑、压抑、担忧、受挫感、无助感及缺乏安全感等。这些不愉快情绪看似平常,然而,“小病不医成大疾”,正是它们影响辅导员的情绪状态,对于辅导员身心具有极大的破坏性。

2. 工作时间的连续性导致辅导员消极行为增多

高校辅导员既要处理学生的日常生活事件,又要处理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还要及时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等各方面问题,工作内容比较繁杂,劳动强度大,导致辅导员出现一些消极应对行为,如行为冲动、易激动、情感失常、暴饮暴食或食欲不振、抽烟喝酒等。早在1965年,美国研究人员拉瑟克就发现压力很大的职业中男性烟民比例占46%,而压力小的职业中男性烟民的比例仅为32%。这表明压力的存在是不良行为的诱因之一,这些不良行为损害了辅导员的身体健康,降低了辅导员的生活质量,致使高校辅导员在工作方面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如改行、消极怠工等。

3. 劳动空间的可延伸性,导致辅导员生理疾病增多,损害了辅导员的身体健康

职业压力引起教师心理、情感和行为的变化,这些变化往往会对他们的身体产生消极影响,致使各种疾病出现。高校辅导员往往因学生问题的随时性而得不到正常的休整,再加上各种应激事件的刺激,使得其精神状态基本处于应战状态,辅导员的生活危机事件对身体的负性影响急剧增大。研究人员指出,教师职业压力常常导致心脏病、心理障碍、身体疲劳以及其他各种疾病的产生,而这些疾病又会导致消极行为的产生和心理方面的种种不适。

4. 工作回报和实际社会地位相对较低导致了高校辅导员队伍稳定性降低

高校对辅导员工作的重视程度虽然不断加大,但是落实到行动需要有一定的过程。由于辅导员工作的特殊性,它的工作涉及面和专业教师也有很大的差别,教师的侧重点是教学,而辅导员的侧重点则是针对人的思想及日常生活。在高校中职称是教师价值体现的一个窗口。高校教师的职称评定标准倾向于教师的条件,而辅导员的职称评定参照教师系列,因此不能达到一定的课时,往往导致辅导员的职称评定受到限制。教师的薪酬标准是以课时为基数,而辅导员的薪酬标准就比较笼统、模糊,这些因素都导致高校辅导员流动性比较大,对学生工作管理的连续性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二、缓解高校辅导员职业压力的途径

当代高校大学生的思维活跃、富于挑战、善于接受新鲜事物、叛逆性强、集体意识薄弱、抗挫折能力差。而高校辅导员负责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辅导员积极健康的思想和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个学生。他们的心理健康状态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所以应该积极关注职业压力对高校辅导员的影响,合理应对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压力,以提高思政工作成效。

1. 减少来自生理性和社会性应激源刺激,提高心理性刺激的应变能力

每个社会人都存在各种各样的外压力,高校辅导员也不例外,由于生活环境的特殊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各种负面行为,需要辅导员第一时间到场,导致辅导员的心理性应激源刺激最为多见。学校应尽力从人性化角度出发,妥善解决辅导员生活环境,尽可能减少生理性、社会性应激源刺激。以减轻辅导员由于经常面对心理性应激源带来的压力,提高工作中心理性刺激的应变能力,在危急关头能冷静面对。

2. 善于适时放松自我,积极应对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力求圆满解决学生问题

应对可以分为主动认知、主动行为和回避型应对三种。心理学研究表明,主动认知和主动行为应对能缓解压力时间所造成的不良影响,回避型应对会加重压力时间对身体的消极影响。所以辅导员在面对职业压力时,要理性看待压力,认真分析,主动采取放松、宣泄、转移目标等降压措施,用主动认知和主动行为积极应对压力。

辅导员的压力应对方式还可分为情绪定向应对和问题定向应对,情绪定向应对与个体内在的自我防御机制有关。问题定向应对比情绪定向应对更能减少心身症状和疾病。所以,辅导员在应对方式上,不能一味情绪控制,长此以往,辅导员会处于情绪的焦虑与困扰之中,要学会分析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充满教育智慧地将问题解决在情绪爆发之前。

3. 掌握应对策略,降低生活事件的影响力,提高思政工作成效

在应对方式中,应对策略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考科伯恩通过研究发现,辅导员自身意识到应对职业压力的策略有许多种,其中被认为最有效的应对策略依次是:确保自己能理解自己所从事的教育工作,进行更充分的课程准备,在压力情境中发现其幽默的一面,放弃进行不下去的事情,优先解决当前的最大压力事件等。

4.寻求社会支持,提高自我应对的能力,切实保证思政工作顺利开展

大量研究表明,在高压的情景下,得到较多心理或物理支持的人,比受到较少支持的人身心更加健康。由于辅导员职业压力的产生是外在压力源与辅导员个体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辅导员对压力的评估和自我缓解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个人方面,辅导员要有意识地加强心理保健、自我调整的意识和能力,在专业人员的指导和支持下,学习和尝试有效的压力管理和应对方式。在学校管理方面,学校领导必须考虑辅导员压力的特殊性,并给予有效支持。学校要推行帮助辅导员应付压力的压力管理计划,通过改善外在压力环境来缓解辅导员的职业压力。在教育行政方面,应高度重视辅导员职业压力问题,在进行学校教育和发展改革的同时,要考虑到政策对辅导员工作的可行性,为辅导员提供专业的心理辅导与咨询场所,这对辅导员缓解压力,维护健康有很大的作用。此外,为辅导员提供各种技能培训也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支持。

(作者单位:蔡金君,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蔡素君,浙江台州市路桥实验小学)

上一篇:加强职业指导 促进高校学生全面发展 下一篇:中等职业学校如何加强人力资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