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类院校战略管理模式浅论

时间:2022-04-30 04:17:37

旅游类院校战略管理模式浅论

摘 要 由于管理体制的缘故,历史并不长的高职院校的发展的战略管理及其作用鲜少被提及或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高职院校的发展越来越多地受到环境的影响,战略管理在高职院校的定位、模式及管理等方面也逐渐突显出其重要性。

关键词 旅游高职院校 发展战略 特色

任何一个优秀的组织,离不开卓越的战略制定和战略执行。目前,对战略和战略管理谈论最多的是企业战略和企业战略管理。传统认为,高职教育战略管理是高职院校最高管理层根据学校的宗旨和对学校内外部环境的分析,确定学校的总目标和发展方向,组织学校的人财物资源,实现学校总目标的谋划。由于受传统管理体制的影响,高等职业院校的战略和战略管理较少受到人们关注和探讨。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高职院校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也在发生着巨大变化。教育内部同属就业教育的各类教育类型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发展中将眼光由短期目标转向长期目标,由日常教育教学的单一化职能管理转向综合的全局性决策和管理。目前高职院校管理的实践和理论研究所重视的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的职能管理。高职院校的战略和战略管理,势在必行。

本文以旅游类院校为例,对目前高职院校的战略制定、实施和控制之重点进行粗略探讨。

(一)社会定位:发展目标

高职院校以教育部制定的“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为标准,并作为近期发展目标,准确社会定位,明确发展目标,保持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的协调发展。

高职院校是适应社会的需要而产生的。社会需要又可分为维持需要和进步需要两种,前者是社会维持现有状态所必须满足的需要,而后者则是实现社会进步所产生的需要。后者以前者为基础而又超越于前者。因此,旅游类高职院校以培养旅游类人才、创造知识、服务社会为基本功能定位,并将服务社会作为满足社会维持需要和进步需要的统一。立足于社会现实,密切关注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特别是旅游行业的动态,按照社会对旅游人才和知识、技能的需求调整专业设置、科研方向和人才培养模式。

社会定位是高职院校战略管理中带有根本性、先导性、全局性意义的问题。大学有三种社会职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国内外大学发展的历史和现状表明,只有很少特别优秀的高校能够同时在三个方面都取得成功。具体到旅游类院校,则以旅游相关专业人才培养为职能作为主攻方向,同时,积极推进诸如行业培训等技术服务,大力促进科学研究。使三者形成以一个为龙头,两翼并驾齐驱的良好发展局面。

(二)专业建设:一业为主,突出特色

1、专业是高职院校的人才生产线,它不仅决定着学校的人才培养类型,更代表和决定着学校的发展方向。近年来高职院校在规模上均实现了明显增长,这其中有理性增长,也不乏非理性的过热增长。专业与市场需求不适销对路,不从实际办学条件出发,招生数超过其办学能力承载。导致学生毕业即失业或毕业生就业不旺,前者的危害尤甚。所以说,专业建设选不对方向,就是先天性地决定了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不能顺利就业,对学校声誉、生存的影响虽是间接和缓慢的,长此以往,也是致命的。所以说,专业建设对于高职院校来讲,不仅是一项全局性工作,更是一项首要工作。

旅游类职业院校,应始终着眼于服务区域经济行业朝阳型、成长型行业既旅游(服务)业,来设置专业,牢固遵循“一业为主”的原则,以旅游类专业为主导,相关专业为辅助,搞好专业建设,为省、市经济建设服务。通过建立、完善、巩固和加强旅游管理专业,将本专业定位于行业主流,并不断进行发展和微调。并以此形成专业规模和质量,树立品牌,减少招生就业等教育成本。同时,积极开拓思路,在经过科学的区域经济调查基础上,适当考虑前瞻性,确定开设与旅游想关的技术、服务类专业,扩大专业规模,加长加深“产品线”。 并形成互为补充、互相促进的专业建设和发展格局。

此外,针对高职教育“高技能培养”的特点,旅游类高职院校应将教育成本在相当程度上投入到实验实训条件的建设和利用、维护上,保证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保证教育质量。

2、专业特色是办学和学院发展的关键因素,特色决定过程、决定品牌、决定声誉。特色是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的,本校特有的,优于其它学识独特优质风貌。特色应当对于优化人才培养过程,提高教学质量作用重大,效果显著。

目前,高等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市场化趋势已越来越明显,各高校之间在生源、毕业生就业市场和高素质师资等方面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面对激烈的竞争,旅游类院校应充分挖掘自身在旅游专业教育方面的潜力,以优势的德育培养为抓手,努力形成自身特有的、明显区别于其它高校的特色,建立起竞争的战略优势。进一步加强国内外校际间合作、有效整合社会教育资源。同时,加强与旅游企业的合作,与企业联合办学,开展职工培训并实行“订单式”才人培养模式,建立起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专业体系。此外,院校应始终坚持在办学目标上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培养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知识、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

(三)教学办学:教服结合,实行二元化

1、一所院校的产、学、研比例决定着学校的类型,为行业一线提供技术人才服务是高职院校区别于其他高等学校教育类型的本质特征,这就决定了高职院校自身定位在“教学型”上,教学工作是高职院校的中心工作与重点工作。

教学与技术、成果服务等可以有主次之分,但不应过分偏颇,出现功能缺项。旅游类高职院校应秉持国家对高职教育的社会定位“为行业一线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新人才”的指导思想,对教学科研进行全面的理解。坚持既要为学生提供一定高度的现代科学技术、文化管理知识及其学科的教学基础,进行高智力含量的职业教育,为行业一线提供高素质的人才服务、实用性的技术服务和针对性的成果服务又加强科研,努力开展广泛前沿的科研工作,积极促成一定数量的成果转化,加强教育与行业的有效交流,保证教师的理论创新及广泛深入的社会服务,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水平,实现高职教育与行业的共同促进和同步协调发展。

2、旅游类院校在办学模式上,应充分了解政府对经济社会、行业发展的规划,把握旅游行业发展的趋势,研究旅游企业的人才需求,与政府、行业、企业紧密结合,通过人才培养、技术支持及成果共享等多方位形式,不断加快实现从学校主体式向校企二元式过渡。通过和行业内各种企业的合作,转换教学育人思想,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平台。从一个执行部分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的社会角色向独立的市场主体转变,实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良性发展。最大限度地避免教育的盲目性,提高教育服务的有效性。

(四)实践教学:高职教育的生命线

相较于其他高等院校,高职院校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实践教学环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其教学内容占到整个教学内容的相当比例,教学方式多样化。高职教育必须牢固树立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教学工作的关键环节的理念。

旅游类高职院校应确保实践教学工作的应有地位和质量,强化思想建设、制度完善和条件改善等保障。进一步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以加强基础、发展个性、提高素质为指针,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根本目标;建立实践教学质量制度保障体系和评估保障体系,强化管理,切实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确保对实验室和实训基地建设的资金保障,使实验实训条件随学科、专业建设不断得到充实和加强,使实验实训条件和水平随行业发展不断得到更新,确保不低于甚至高于行业水平;不断探索创新,构建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

同时,不断更新实践教学手段和方法,加强实践教师技能培训,提高实验队伍层次,最大限度发挥实验室在教学和科研上发挥的作用。

“德育为先,教研结合,注重实践,二元培养”,旅游类院校积极灵活地适应市场需求,认真开展市场调研,积极调整、优化、升级专业设置及教学方式、方法、手段,遵循“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善创新”的原则,力争培养更能适应旅游行业需求的人才,在竞争日益激烈的高等教育市场中求得生存与发展。

(作者单位:郑州旅游职业学院)

作者简介:牛亚飞(1983- ):男,籍贯:河南济源,学历:本科,职称:助理讲师,专业:旅游管理,研究方向:旅游经济学,在校从事旅游专业教育。

参考文献:

[1]伯顿·R.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殷企平等译[M].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

[2]弗雷德大卫.战略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3]尚慧,王志勇,高鹏.试析我国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教育与职业[J],2008(1)

[4]胡弼成,张卫良.特色追求:大学创新之髓[J].高等教育,2004(10).

上一篇:用科学的态度和行之有效的方法创新思想政治工... 下一篇:浅谈新媒介环境下的广告效果表现出的新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