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低音提琴教学质量的融通路径

时间:2022-04-30 09:30:38

提高低音提琴教学质量的融通路径

【内容摘要】在低音提琴的教学中,教师必须对教学方法不断地检验和研究,必须以严肃认真的教学思维,善于思考、因材施教,准确了解学生的特点,使学生准确地分辨自己演奏的音响效果,并加强培养学生的声音美感意识和创造性思维,不断提高学生的演奏技能和艺术修养,达到教学目的。文章通过作者在教学过程中总结出的几点建议,旨在为提高低音提琴的教学质量及艺术教育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启示。

【关键词】低音提琴 教学质量 融通路径

作为低音提琴教师,对于来自学生方面的技术性问题,应一语中的地予以解答,深入细致地查验在授课时学生所出现的问题,并强调学生要认真地将每一个动作(左手按弦、右手持工)做重复式的练习,直到找到一个最适合的解决问题的方案为止。然而,作为教师不仅要攻克技术难关,还要把注意力投向精神方面,善于考查学生思维活动中的不足,还要时刻自我检验教学的成效如何。合格的教师不是自我显示,而是善于利用正确的教学思维和方法施教,更应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到因材施教,为培养优秀的音乐人才而不懈努力。

一、为音乐与技术之间架起桥梁

教师在教学中,切不可自我炫耀,比如说:“这段音乐应当表现的是离别时的哀愁”,或者“这乐句应当是表现重逢时的欢乐”等。作为教师,应立足于筑路架桥的角色,即在学生用乐器塑造的音响形象与实际音响之间筑起一架桥梁,为学生奏出正确的音响而提供有效的帮助。

有一个达・芬奇的传说:他有一天骑着驴子来到一个村子,在那里发现了一件希腊雕塑。他走到雕像旁,用一根绳子度量了雕像的比例,村民见此情形就嘲笑他是否发疯了,然而他是以此手法获得他想获得的知识。只要你能找到一条绳子,你就能设法再创作(即重新体现)一部作品,无论是雕像或音乐大都如此。

由此推论,有两个方面可以继续下去:一方面,琢磨出理想的音色;另一方面,要确知这种音色所必备的技能。在实际的教学中,一些教师却缺乏这两个方面的深入考查,没有将技术理论做彻底地探究和正确地应用。

二、训练学生的听觉能力

无论是在课堂上或是在课外,学生对于自己所塑造的音响很难做出正确的判断。因此,引导学生辨别以前所未闻的音响与自己所塑造的音质之间的细微差异是十分必要的。教师一旦觉察出可疑或毫无个性的音质,应立即叫停学生的演奏,并阐明此时所想获取的理想音质。这样做有助于专心致志地设想自己所欲塑造的音质,否则将会提起弓子来而感到茫然,并且所演奏的音乐是平淡而毫无音乐价值的。

三、音乐表现能力的培养

某些学生在拿到新作品时总会显得有些犹豫,这是因为他们总觉得教师会让他们对该乐曲做出准确的情感判断。教师应对学生的进步给予肯定,鼓励他们着眼于作品的情感特点,即能祛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学生有时会自问一些莫名的问题,比如,“这音乐给我的感觉应是怎样的?”若换之“这音乐是怎样的特点?”问题即可解决。

音乐曲线的上下、节奏形态、抑扬的交替及强弱变换均是眼观即明,学生则不会为该作品是怎样的情感特点而担心。一般来说,声音所给予人们的信号基本一致,如音乐的曲调线做上行时则表现出高昂;无序的节奏或强劲的和弦听起来要比一个空洞的八度更有情趣。我们也可以着眼于大局,对于音乐的曲式结构、速度、高潮以及音乐的结束等力求做到心中有数。

四、培养学生“听”总谱能力

用眼睛“听”音乐,用耳朵“看”音乐,这是音乐人应当具备的能力。学生应该获取用眼睛“听”总谱的能力。教师应在学生用听觉辨别作品结构的同时,还应训练学生在看谱时用眼睛“听”到总谱的音响效果,多数学生此项能力较弱。一般情况,拉低音提琴的学生(演奏者)没有把注意力放到阅读整个总谱上去,只阅读自己的声部。这样就像话剧演员只顾背诵自己的台词而忽略其他演员的台词一样危险。只要坚持不懈地练习,定能获取用眼睛“听”总谱的能力。

五、技术对表现的关系

其实,拉低音提琴并没有大多数人所认为的那么难,在教学实践中易出现的问题,即教师根据学生的技术优劣来评判他们的音乐表现才能。如果经过对作品做细致的分析之后,再去寻求最佳的表现技能会更加有利。当然,任何教师都喜欢发现学生有显著的进步。此外,教师也应当关注学生对作品领悟能力的增强。

六、制定学习规划

教师在教学中应对学生的学习制定出可行的规划,而不是任由学生“自由”发展。教师应在弓法、指法、音准、音色、力度及风格等项目上,按照难易程度予以合理安排,循序渐进、因材施教,而不应采用“统一”标准进行训练,否则将无法实现人才培养的既定目标。

七、扩大音乐视野

当下,在所有的音乐人群中,基本上是各自只注重本专业知识的积累,而对于专业之外的知识却少有人能够做到全面深入地了解。比如,从事声乐工作的人不去关注器乐作品的配器手法;从事器乐工作的人不去关心歌唱的发音原理。在练习一首乐曲时,如果能够对作曲家的生平、创作背景等进行了解,这有助于艺术水平的提高。演奏莫扎特的作品,我们如果发现他对罗马文化的兴趣如何,无疑对了解他的音乐是大有裨益的。作为音乐专业的学生,可以不知道作曲家的所有作品,但不能不知道作曲家的代表作,而这些作品未必就是低音提琴独奏曲。

八、判断音乐价值

有时学生演奏一首没有个性的乐曲时会问笔者:“你不认为这乐曲很美吗?”因为笔者从不挫伤任何学生的热情,所以每当遇到此种情况笔者都以微笑做“答”。学生对作品的音乐价值很难做出正确的判断。怎样才能判断出作品的平庸或伟大,这是一个需要经过长期的实践经验才能寻到的答案。只要长期聆听伟大作曲家们的典范作品,定能提高自己的音乐鉴赏能力。

九、建立师生相互信赖关系

教师的大忌,即是“恶”语伤人。教师最喜欢进步显著的学生,但对于进步缓慢的学生也要给予鼓励、安慰,不应以训斥、打击、嘲讽的口吻来刺伤学生,否则,学生的自尊心就会受到严重的伤害,以致会造成学生的心灵障碍,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习会受到严重的影响,更为严重的是易出现“破罐子破摔”的后果。教师与学生之间一旦建立了相互信赖的良好关系,能使课堂产生融洽的气氛,使得教学顺利地进行下去。因此,教师应当在帮助学生提高技术能力的同时,还要注重与学生建立起相互信赖的良好关系,使学生的技术、心灵、智力、情感等得以全面、健康的发展。合格的教师常会给人留下技能、精神等方面的深刻印象。“伟大的教师”这个称号是需要付出一生的努力而获得的。

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声音美感意识和创造性思维,以此实现最终的教育目的,使我国低音提琴艺术教育得以有序地发展。

作者单位:洛阳师范学院音乐学院

上一篇:海南黎族鼓舞的源起与发展 下一篇:论双簧管哨片对双簧管演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