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旅游类人才培养和就业问题的相关调查研究

时间:2022-04-29 10:29:01

高职院校旅游类人才培养和就业问题的相关调查研究

摘要: 我国高职教育起步较晚,旅游学科本身发展历史较短,又属于边缘学科,旅游类专业课程设置还处于探索阶段,很多问题仍制约着高职类旅游教育的发展。该论文以西安SVT学院为样本学校,通过对其近三年来旅游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追踪调查为切入点,对高职类旅游专业的专业设置、课程设置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Abstract: China's vocational education develop slowly, history of tourism science is short and it is boundary science; so, the tourism course offered is at the primary stage,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restricting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tourism education. Taking Xi'an SVT College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starts from investigating employment about tourism graduates for three years, analyzes and discusses the problems in profession offered and course offered of vocational tourism major, and put forwar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关键词: 高职教育;旅游人才;培养就业

Key words: vocational education; tourism talent; cultivation and employment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8-0209-02

1西安SVT学院旅游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

1.1 初次就业状况初次就业采取离校前全体毕业生问卷调查方式进行,具体情况如表1。

毕业生初次就业的总体情况:从毕业生行业流向所占的比重来看,从事旅游方面工作的学生比重在逐年降低,而其它行业(职业)所占的比重在逐年增加。毕业生所选择的单位性质,到中小民营、私营企业就业的学生占大多数,到国营单位和行政事业单位的人较少。

1.2 再就业状况针对已经工作一年以上的毕业生,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来获取相关信息,抽取旅游毕业生人数的10%作为样本数,即369×10%=37人。共发放问卷37套,回收问卷37套,其分析如表2所示。

被调查的37人中,目前工作基本稳定的共10人,占被调查学生人数的27%;正准备换工作的有6人,占被调查学生人数的16%;已经变换过工作的21人,占被调查学生人数的57%,其中变换过至少2次的人有10人,占被调查学生人数的21%,占变换过工作学生人数的47.6%。这些数据说明,在被调查的37人中,有一半以上毕业生都曾经有过跳槽行为,并且跳过2次以上的毕业生占了几乎一半,这还不包括那些准备变换工作但是还没有变换的学生,能够保持工作基本稳定的毕业生只有不到三分之一。这些被调查的毕业生中,仍然坚持在旅游行业工作的只有19人,占被调查人数的51%。

综上可以看出,旅游专业毕业生毕业后在本专业的就业情况不是很乐观,有的学生一直从事旅游行业工作,而有的学生根本没从事过旅游方面的工作,还有一部分学生,先从事旅游方面工作,后又转行去了其他单位。此外,只有极个别人获得了晋升,大多数毕业生从开始工作至今,还一直停留在服务岗位,而没有晋升到更高一级的管理岗位上来。

2旅游专业毕业生就业不理想原因分析

2.1 培养目标不明确、专业设置不规范目前国内各高校旅游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几乎都集中在同一层面上培养相同类型的人才,即技能型的服务人才。造成的结果是大批旅游企业缺乏中高级管理人才,而高等旅游院校的毕业生又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同时,很多高职院校在专业经验、师资力量、实训场地等条件都不完善的情况下就开设新的旅游类专业,往往先设专业先招生,然后再制订培养方案、教学计划等。造成专业之间界面不清、专业内涵混乱、专业意义模糊等问题出现。

2.2 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教学条件限制旅游类课程结构包含的基础知识量一般较大,基本能够满足行业从业需要,但在培养学生职业意识和能力方面有欠缺,运行的基本模式也仍往往不是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模式。同时由于实践教学设备和设施落后、实训教学时间短等问题,在实践性教学中无法营造出让学生参与实践、体会实践的逼真的教学情境。这些对于旅游这样一个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而言,就会导致学生在职业意识和职业能力培养方面先天不足。

2.3 师资力量薄弱我国目前的高职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问题,如教师数量不足、教师学历普遍偏低、初级职称人数较多、“双师型”教师偏少等。这是与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市场需求不相适应的。要想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加快师资问题的建设和发展迫在眉睫。

3提高实用型旅游人才就业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3.1 专业课程设置突出高职特色通过了解旅游企业对于人才需求所存在的差异,要求高职旅游院校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上,必须有针对性的形成自己的专业特色,使培养方向更明确和具体。高职旅游院校在专业设置上应有所区分和细化,避免大且全的人才培养模式。高职类院校应分析自身办学的优势劣势,根据自己的优势项目,建设品牌专业。

3.2 课程设置突出职业特色高职旅游专业应以应用为主旨来构建课程和教学体系,依据旅游业的发展状况和人才需求状况来更新课程的设置。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除了要教授旅游的专业课程外,还应该着力于提高学生的承受能力、人际协调能力,同时要积极推进高职教育特色,以学生的专业技能为框架,涉及课程模式、教学模式,突出技能实训。

3.3 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加强课堂教学的实践性内容。例如针对课堂教学,可以采取案例教学方法,这是一种启发式的教育方法,教师在教学中针对典型的事件或问题为学生提供背景资料,由教师组织学生开展讨论。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帮助学生开拓视野培养思维,发展专业技能技巧,巩固专业思想,树立职业意识。再者应建设高起点、高利用率的实训室。从而丰富实践教学的内容,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操作性。组织学生到旅游相关企业如旅游景点、旅行社、酒店进行参观和考察,了解旅游行业的现状及各岗位的工作内容,使学生对旅游行业产生较为直观的认识,进而结合专业课程的要求,利用各个实训室,进行模拟实习,加强学生的操作技能。

3.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要提高对于师资建设的认识,改变传统的人事管理而转变为人力资源管理。要重视人才资源的组织价值,重视人才资源的个体需求,重视人才资源的使用,重视人才资源的开发管理,将教师人力资源管理的地位认识提高到战略性的高度。要重视高职教师的培训与进修,改变“重学轻工”,“重科学轻技术”的传统观念,重视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与紧迫性。

参考文献:

[1]周兰.完善旅游管理实践教学的思路[J].科技咨讯,2007(23):147.

[2]张金霞.湖北省旅游人才培养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旅游学刊,2004(10),125-128.

[3]谭凤兰,姜莉.旅游职业教育的思路[J].承德职业学院学报,2007,(2):6-7.

[4]张培茵.论旅游高等教育的课程体系重构与教学模式转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6):20-22.

[5]冯平,殷剑.浅谈高职旅游案例教学模式[J].高职教育研究,2007(25):84-85.

上一篇:新型军械装备器材联储联供模式研究 下一篇:一体化以太无源光网络网管系统的研究及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