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男子篮球运动员临场心理特点及调控

时间:2022-04-28 10:11:10

青少年男子篮球运动员临场心理特点及调控

摘要:目的 为探明青少年男子篮球运动员临场心理特点,并紧密青少年男子篮球运动员自身特点,找出其临场心理调控策略。方法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青少年男子篮球运动员临场心理特点及调控进行研究,在分析其临场心理特点的基础上,紧密结合青少年男子篮球运动员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青少年男子篮球运动员临场心理调控建议,为青少年男子篮球运动员临场发挥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结果 寻找心理调控策略,培养青少年运动员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其自我调控能力。结论 (1)赛事级别越高,紧张焦虑越突出;(2)运动员参赛经验越少,心理情绪变化越大;(3)运动员水平越低,越易受外界干扰;(4)受自身心理素质的影响较大。调控策略(1)恢复体力和脑力的心理训练;(2)自信心训练;(3)念动训练;(4)念动训练;

关键词:青少年;男子篮球运动员;临场心理特点;调控

1.前言

篮球是一项对抗很激烈的竞技运动,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竞技体育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竞技运动比赛已不单单是比技术水平的比拼,而比的是技战术水平和心理素质的综合。篮球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心理变化是影响全队在比赛中发挥的一个重要因素,这种运动员的临场心理变化甚至是决定比赛胜负的关键。运动员在心理状况良好的情况下,一般都会发挥出良好的技战术水平,但是,在临场比赛中运动员的心理状态是不稳定的,这就容易出现技战术水平发挥失常的现象。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由于心理发育水平和自身经历等方面的影响,在临场比赛中心理变化更加强烈。本文通过对青少年男子篮球运动员临场心理特点的研究出发,结合青少年男子篮球运动员实际心理状况,制定了临场心理调控策略,为青少年男子篮球运动员临场发挥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2.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文以青少年男子篮球运动员临场心理特点及调控为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数据库收集相关资料,了解现代篮球运动员临场心理特点的相关研究,为研究做充足的资料准备。

2.2.2 专家访谈法:

对运动心理学相关专家教授以及经验丰富的篮球教练员就青少年男子篮球运动员临场心理特点及调控策略进行访谈。

2.2.3 逻辑分析法:

运用归纳、演绎、类比、综合等逻辑分析方法,对各种信息进行分析和探讨

3.结果与分析

3.1 运动员临场心理表现的特点等

3.1.1 赛事级别越高,紧张焦虑越突出

在篮球比赛中级别越高,对手往往越强大,比赛的不确定性因素就越多,这会直接导致运动员心理负担的增加。青少年男子运动员由于自身年龄的因素,心理水平相对较低,很难对一些场上影响因素做到恰如其分的处理,加之参与比赛的次数较少,比赛经验少等各方面也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经常会在比赛前、比赛中出现心理异常,特别是在处理关键球的时候,更容易出现紧张和焦虑情绪,主要表现在心绪紊乱、动作迟缓,比赛失误率高,视野范围相对缩小,技战术水平难以正常发挥等现象,此类紧张焦虑会随着赛事级别的增高而变大。

3.1.2 运动员参赛经验越少,心理情绪变化越大

在篮球运动飞速发展的今天,不仅仅是运动员和裁判的水平在提高,现场的观众对篮球比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球员的现场发挥与裁判员的临场判罚和观众的态度有直接的关系。如:裁判员在判罚过程中一个不公平的判罚,或者观众在观看过程中的唏嘘呐喊声,对青少年运动员都会产生直接的影响作用,而这种影响多会立刻体现在情绪变化上。另外在比赛中队员出现失误而导致出现劣势时,时常出现队员之间相互指责、埋怨,缺乏必要的团队精神,由此给全队带来情绪上的波动。

3.1.3 运动员水平越低,越易受外界干扰

在青少年男子篮球运动员临场心理特点中,运动员水平越低,越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往往表现在直接影响投篮命中率以及技战术的发挥。在临场比赛中往往水平越低的运动员所变现出来的心理品质越差,当遇到外界干扰时往往表现出意志不坚定、情绪焦躁等特点,从而导致出现失误、发挥失常等现象。

3.1.4 受自身心理素质的影响较大

在篮球比赛中青少年的心理素质主要表现在自信力、果断判罚、临场注意力、沉着冷静、抗干扰能力等方面,心理能力水平对运动员的临场发挥具有非常大的作用[4],很多运动员对技战术掌握较为熟练,但是在临场发挥过程中却表现非常一般,分析其原因还是因为其临场心理因素所致。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运动员自身心理素质对竞技水平的发挥影响较大,尤其是抗干扰能力和沉着冷静较差,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自信力和果断能力也相对较差,不能在场上完全发挥自己的篮球水平。

3.2 青少年男子篮球运动员临场心理调控方法

3.2.1体力与脑力恢复的心理训练

在竞赛前后的体力恢复措施只需要通过充足的睡眠和合理的营养就可以完成,但是赛前后的脑力恢复措施确却需要专门的心理恢复措施。但是在竞赛期间,运动员大多会出现身体的提前兴奋或者紧张,这种兴奋或者紧张对身体能量的消耗相当大,比单纯的身体消耗要大得多,而且会直接产生神经性疲劳。所以说在心理调控过程中我们更应该注重运动员的心理调节,可以让运动员在赛前做一些轻松愉快的活动,转移运动员的注意力,减轻这种心理消耗所带来的疲劳。

3.2.2自信心训练

运动员自信心对于竞赛的发挥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自信心强的运动员往往在临场比赛中技战术发挥水平更高。从运动训练学角度来看,运动员的自信心可以通过训练来获得,在训练中养成正确的技术动作定型,在技术动作达到自动化以后可以提升自身的自信心。如在训练中进行实战训练,两人对抗或者多人小比赛等方式。运动员自信心对于发展运动能力具有直接的作用,如果自信心不足,那么在赛场上运动员会有拘束,处理球会犹豫不决,那么在投篮中很难掌握投篮的精确度,另外肌肉僵硬等会直接影响运动员的移动速度。

3.2.3 念动训练

念动训练是一种运用运动表象结合自我暗示进行训练的方法,在篮球运动中运用念动训练能够促使运动员在产生正确的动作记忆表象,从而影响肌肉神经感觉,此种训练对于培养运动员的注意力和消除运动员临场紧张具有明显的作用。在训练过程中可以反复运用此种方法,在运动员多次重复的正确感觉获得以后,有助于在肌肉神经系统形成正确的动作感觉,对于运动员自我控制动作的形成和对错误动作的自我检查有明显的帮助,从而促使运动员在临场比赛中提高投篮命中率。

4.结论

4.1 赛事级别越高,紧张焦虑越突出。

4.2 运动员参赛经验越少,心理情绪变化越大。

4.3 运动员水平越低,越易受外界干扰。

4.4 受自身心理素质的影响较大。

4.5 调控策略主要有:恢复体力和脑力的心理训练;自信心训练;念动训练;念动训练;专门化感觉训练。(作者单位:成都体育学院研究生部)

参考文献:

[1]马启伟,张力为:《体育运动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5月版

[2]张力为.赛前情绪的因素结构、自陈评定及注意特征[D].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3]尹青山,尹晓峰.关于篮球运动员焦虑情绪的分析及对策[J].高师理科学刊 2005.11.

[4]刘青.篮球运动员临场不良情绪产生的原因分析及心理训练[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2(4).

上一篇:走出“特殊人群”的雾霾 下一篇:浅谈体验式教学法在大学非英语专业口语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