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与高效课堂的联系实践

时间:2022-04-28 01:20:37

心理健康教育与高效课堂的联系实践

[摘要]

目前,多数人对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存在误读,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只需或者只能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进行。然而,在一线课堂中积极地落实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不会损伤教学效益,反而能够从根本上打造一个长期的高效课堂。主要论述心理学理论支持下的教学策略与高效课堂的结合,实现一线课堂传授科学知识与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并举的目的。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策略积极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G6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180084

一、普通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末,经过多年的发展,其从一种偶尔开展的运动进化为长效机制,进步巨大。在这过程中,必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会影响其健康发展,其中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片面认识就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误读

1.片面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只是专业工作者的专职工作

此话有两种理解。

其一,片面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校内心理辅导教师的专职工作,与一般的一线教师无关。随着心理健康教育专职岗位的设置,除此之外的一线教师也逐渐认为“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并且认定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应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平时不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其二,片面认为即使具备着心理健康教育的技能,但不担任心理健康教育者,就无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一线教师教学压力大,并且拘于当地要求的各种教学模式,例如“3・15”课堂,“15+30”课堂等,这使得一线教师在意识层面认为自身没有时间或者不舍得花费时间在课堂上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其实不然,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意识,其完全可以贯穿于一线教学当中,这也是本文的重要观点。

2.片面地认定心理健康教育等同于德育工作

部分教师、学校片面地认为心理健康教育等同于德育,我市个别城区学校存在着让不具备相关技能的政教部门担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情况。客观地说,两者确实存在交集,但互有区别。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均追求健全的人格,但两者之间的区别也是较为明显的,心理问题中的学习压力、人际交往中的偏激、孤僻、注意力不集中等就不属于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的范围,同理,对当今世界的政治经济领域的认知也不能够用心理学的知识来解释。

3.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错误的学科化

心理健康教育确实是一门重要的科学,但严格地讲并不能称之为一门学科,其与心理学科不同。将心理健康教育当作一门学科是不恰当的,一方面,其结果不可实现科学的测量,即使使用量表,但学生若为应付该学科考试,量表的“正确答案”也是不难选择的。另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重在沟通、排解、养成,是一项侧重于实践、经验积累、行为养成的科学事业。

(二)正确认识普通高中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一般泛指学校班级对学生施加的行为规范,系统的心理素质训练,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形成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稳定、持续的积极适应的心理状态,并能协调自己的情绪,较好地适应客观环境。原则有:1.坚持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2.尊重与理解学生;3.预防、治疗和发展相结合;4.全体和个体相结合;5.授之以渔;6.因材施教。心理健康教育的标准很难界定,即使再全面的量表也无法完整测量,但是笼统地讲,我们希望一个人能够敬业、乐观、自我实现。

正确认识心理健康教育,我们可以发现,其实心理健康教育并不一定非要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开展,在平时的一线教学中就可以并且值得我们去实践,其对高效课堂的构建也是非常有益的。

二、 牢固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对高效课堂具有促进作用

(一)何谓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是指教育教学效率或效果能够有相当高的目标达成的课堂。高效课堂的基本理念:高效课堂的核心是教学的高效益,高效课堂追求的是单位时间内学生学习效果的最大化。课堂教学的高效性体现在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自主探究、先学后教、有效互动的教学策略;高效课堂的价值取向在于学生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高效课堂不仅能使学生高效获得知识与技能,而且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高效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思想是“以学论教”――以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的“教”,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呈现的状态为参照,评价课堂教学效益。

高效课堂的基本特征为:1.教学管理科学;2. 教学设计精当;3.讲课精炼高效;4.学习主动有效;5.教学目标达成;6.训练评价及时。

(二)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效课堂中的角色

心理健康教育绝不仅仅应该局限于学校中那少之又少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也不应该下意识地将其交给专职人员,我们在一线教学中就可以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贯穿会使得我们的课堂更加高效,它完全应该成为我们课堂教学中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

1.心理健康教育的心理学理论支持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科学,其具备众多理论支持,按时间顺序,人本主义心理学、建构主义心理学、积极心理学均支撑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各项措施。

人本主义心理学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代表人物马斯洛提出了五层需要理论(后于20世纪70年代演变为七层需要):一是生理需要,多指物质等保障生存的需要;二是安全的需要,主要指免于身体危险及被剥夺生存权利的恐惧的需要;三是社交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四是尊重的需要,希望自己的劳动能够得到积极的评价,以及相应的地位、名誉,得到外界的尊重;五是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者敬业、乐群,因而他们易于接受民主的价值观,能平等待人。从马斯洛的需要理论中,我们大致可以看出一个心理健全者的大致标准。另一代表人物罗杰斯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自我教育的过程。首先使自我开放,其次是要重视生活、身边的事物,然后达成自信,最终能够实现无条件的积极看待自我。

建构主义心理学在人本主义心理学上得到了发展,其更为强调主动性、互动性、情境性。要求能够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认知”和“体验”的关系;个体与群体的关系;情境性和抽象性的关系;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的关系。建构主义希望能够积极地建设情境,让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并接受信息,通过不断锻炼,使学生最终能够在无情境的情况下也能接受并建构知识。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由Martin E.Seligman于1998年出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时提出的,其认为“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的科学”。积极心理学以多种心理学理论为基础发展生成,在以人为本的原则上,积极心理学与人本主义心理学一致,同时,积极心理学在人类进程和潜力开发方面与建构主义心理学是相同的。积极心理学要求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人不是病理学家,而是心理健康的促进者。相对于其他两种理论,积极心理学更为科学、可行,其采用了包括量表、实验、现象观察与经验总结等手段,其研究的主题包括以下几方面。(1)积极的体验。在学习中,持“敷衍”态度的学生幸福感较低,“尽力”并具有“创造力”的学生幸福感较强。(2)积极的个人特质。其希望个体能够具备自主、能力、关联性3个特质,因为在此3种特质具备时,行为动机最为强烈。(3)积极的社会环境。营造友好、开放式的环境,有利于个体自我开放、交流、自我实现。

2.在高效课堂中如何贯穿使用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在一线课堂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看似互相矛盾,其实不然,只要教师掌握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课堂的各个细节均可以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在此,以课堂的构成成分将心理健康教育策略分为:(1)课堂行为管理策略;(2)人格养成策略;(3)积极体验过程的策略。

(1)课堂行为管理策略

a.改良表达方式

传统课堂中,教师“一言堂”,权威式的惩罚与强化手段是十分多见的,尤其在义务教育阶段,此种方法较为有效,而到了普高年龄段时,学生对教师的敬畏和依赖程度大大降低,此时的惩罚和强化往往换来学生的仇视与抵触。

美国心理学家汤玛斯・高登在教师效能训练(teather effeetiveness training)模式中提出来的“第一人称信息表达”方式在针对普高学生行为管理时就十分有效。举例而言,第二人称信息表达为“你的作业做得太差了,太让人失望了”,第一人称信息表达为“我太失望了,你的作业做得不好”等等。

b.尊重、客观地对待

简言之,即就事论事。不论学生的课堂行为是好是坏,教师都应保持无条件的积极对待的态度,并加以客观的评价。即便对于表现优异的学生,也不应过于褒奖,如“你的努力为我们班级带来了新的面貌,感谢你的工作”;同理,对于行为习惯欠佳的学生,也应保持尊重客观的态度,如“你需要多注意文明礼貌方面的细节”。对事物做出客观评价,尽量避免对学生的性格作出评价,可以帮助学生更容易接受批评,并创造一个认识自我的机会,形成自我价值观。

(2)人格养成策略

a.自我价值观的培养

一方面,对于歪曲的价值观,教师大多可以采用言语强化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但只应停留在言语强化的层面,如果加以惩罚,则会关闭学生自我开放的大门。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利用教材、试题等内容,选择相应的正反价值观的对象让学生学习,从而塑造正确的价值观。例如,提问学生:“鲁提辖打死郑关西事件,你如何看待?”学生若回答“打得好”,则应进行相关教育,分析问题本质,并进行客观评价“你是一个具有正义感的人,可是郑关西的错误还不至于丢了性命”。在这样一种客观评价、不对其产生刺激的过程中,学生更容易主动接受信息。

b.建构新价值观的能力培养

普通高中各个阶段的学生心理差异大,大部分学生在高一阶段心理状态较好,但随着年级的上升,升学、今后人生事业的选择等问题接踵而来,其面临着转变为“小大人”角色的阶段,学生原有的价值观将与其不断面临的新事物新情况产生摩擦,而这种摩擦较容易引发心理健康问题,因此,培养学生不断建构新价值观的能力十分重要。建构主义心理学就要求心理工作者处理好情境性与抽象性的关系,具体地讲就是在培训初期,我们要多建立情境来帮助学生接受新知识,并吸收成为其自身的知识,到了某一阶段,要求学生能够在抽象环境下,如幻想环境中接受新知识,并实现知识的重构。这样,当学生在课堂外独立面对新知识时,就可以自主建立情境,自主接受新知识。

c.建立开放式的环境

人本主义学家罗杰斯认为需要对个体无条件的关注。在无条件积极关注的氛围中成长起来的儿童,不会对反应做出功利性的判断。无条件积极关注意味着对个体的所有行为都积极看待,在上文中已介绍过,这样有助于学生自我认识的形成。而有条件的积极关注,即根据价值观来评判个体行为,符合价值观则提供积极关注。有条件积极关注会阻碍个体自我形成的过程。在课堂中,学生为了得到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会迎合教师的价值观,做出教师可能做出的判断,从而失去了自我形成的机会。

(3)积极体验过程的策略

积极心理学的重要研究内容――积极的体验,是指个体幸福地回忆过去、乐观地感受现在并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一种心理状态。通过对积极的情感的研究,我们认为满足、兴趣和乐群等情感,都能有助于强化其行为动机。在此基础上,如果其还具备自主特性、相应能力、外界关联性等,动机将是十分强烈的。在上文中,已经提过在学习中“敷衍”的学生幸福感低,促进其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是首要任务,而不是惩罚与强化。

a.选择合适的心理机制

对于课堂而言,抑制不利于教学的心理机制(自我封闭、嫉妒等),而强化另一些心理机制(友谊、合作性小组等),可以增加学生的愉悦。愉悦是影响人心理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直接影响着人类的行为模式。人类对其关注的过程,也是自我改良的过程。

b.鼓励自由、创造性的思考

积极心理学是助推研究创造力的主要理论支撑。在这方面,我国的成果不多,主要借鉴国外的经验,比如sternberg 等人依据创造力投资理论提出的发展创造性的12 种策略,包括鼓励假设性的提问、允许笼统含糊的回答、容许犯错、鼓励个体对问题本质进行分析等等。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即是促进学生自我实现的方法之一。

c.开展合理归因

归因主要是指人们对发生的与自己有关的事的原因的解释。在面临失败和挫折时,乐观的人会认为失败是在特定情境下由外部原因引起的;而悲观的人则会把失败和挫折归咎于在普遍性的情境下加以自身内在原因引起的,并且失败会影响其他行为。因此引导学生注意科学归因十分重要,主要策略为更多地关注客观与非智力因素,如努力、粗心等,并要求学生加强心理暗示,科学地进行归因。

三、 总结

诚然,在学校中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十分必要,但面对学生日益严重的心理问题,我们在一线课堂中贯穿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十分必要并且可行、有益的,如果仍然将心理健康教育寄希望于寥寥几节心理健康课或等待学生上门求助,那么将会发生更多的悲剧。

[参考文献]

[1]林崇德. 积极而科学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3(1).

[2]王健, 张大均. 论人本主义心理学与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J].心理教育研究, 2005(12).

[3]杨延昌.基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有效教学策略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4]麻彦坤.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的启迪[J].教育探索,2009(8).

[5]周嵌,石国兴. 积极心理学介绍[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20).

上一篇:晋东南晋语圪头词研究 下一篇:纵观沈从文作品中的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