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2-10-03 04:49:02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物质文明的进步给精神文明发展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教育作为立国之本,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在新时期对人才的需求已经上升到全面的综合性人才需求层面。人才不仅要具有丰富、专业的学识,更要具有健康的心理状态。心理健康教育在现代教育理念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心理健康教育在新时期是教育发展的重点任务,是提升学生素质的关键任务。从两个方面阐述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教育理念;基础建设;教育模式

我国是正在发展前进中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教育目标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为基本原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教育对于国家整体实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影响。在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中,教育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教育水平决定了我国社会整体发展的水平。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新时期教育发展的重点内容,加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实现教育平衡、维护国家稳定、融合民族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

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滞后

由于意识的封闭,很多学校对心理学、心理咨询有误解。认为从事心理学或者心理咨询工作的人主要是与思维形态不正常的人打交道,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知不准确或者有局限。在不同的发展区域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对心理健康的理解阻碍了教育活动的实施和开展。很多地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步比较晚,到现在还未能实现每一个学校必须匹配一个心理咨询员的任务,也无法解决编制问题,地方很多学校不重视学校心理咨询室的建立、开展和宣传等工作。学校方面对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的滞后,从基础上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和实施。

2.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缺乏必要的重视

很多学校不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一些学校还没有建立心理健康工作专门机构,管理机构也不完善,而且没有编制,影响专任教师的专业发展。很多学校领导认为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宣传教育工作或健康教育讲座会占用其他课程时间,加重学生的负担。根据2013年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状况调查报告显示,尚有72.7%的中学、22.4%的小学没有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很多学校未能达到每一个学校要配备2~3名心理健康教师的要求,有的大部分是学校医保人员、体育、语文、政治课程教师承担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部分教师虽然参加国家级三级心理咨询师培训并获得证书,但毕竟不是学心理学专业的,所以心理学综合知识和心理咨询综合方面的素质偏低。

3.地区经济发展状况阻碍了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我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经济发展不平衡,对处于经济发展落后的地区,经济发展的困难无法给予教育更多的物质支持。开展心理教育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更主要的是心理教育需要学校的教师和学生都能够保持一种基本正常的心理状态。但是,经济落后的地区,人们的思想和精神面貌受到一定限制,心理教育开展的土壤缺乏健康的元素。

二、有效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途径

1.正确认识心理健康教育对整体教育的积极作用

我国对于学生的教育培养一直以来都是实施长期培养政策,这不仅是我国教育政策的具体化体现,更是对人口素质关心的重要表现。学校开展心理教育,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观念束缚。我国特有的国家形态不同于西方的国家制度,对人才的培养能够影响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多个层面。在学校教育时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学生从小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走向社会后保持一种健康向上的积极心态,能够维护我们多民族国家的安定团结。

2.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建设

在正确认知教育理念的基础上,地区政府需要给予学校建设一定的支持。心理健康教育不只是单纯理论上传授,更需要现代化教育的辅助设置。如丰富的心理健康教材、多媒体教学环境,最重要的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专职教师。众所周知,教师对于教育活动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心理健康教师能够影响学生成长的多个方面。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建设,需要从硬件上入手,更要从软件上做足工夫,使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必要教育科目。

3.建立与地区教育特征相符合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核心问题,就是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一定要适应地区的基本特征,如当地经济发展状况,生活水平高低,社会整体发展状况,区域性的生活习惯等。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培育有利于社会进步的人才群体,那么,心理健康教育一定要遵循各个地区的发展习惯,尊重历史溯源的独特文化,形成心理健康教育与东方文明古国特质的融合,以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给予社会化教育的积极作用。

教育是立国之本,教育是开创未来的基础工作。心理健康教育是我国教育活动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整体发展关系到我国社会和经济建设的各个领域。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我们多民族国家统一思想、共同发展,实现我国现代化社会的整体进步。

参考文献:

韦茂山.民族地区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J].中国教育科研与探索,2006(3).

上一篇:中职学校德育生活化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下一篇:浅析职高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