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产业对国际贸易发展的影响

时间:2022-04-28 09:28:35

物流产业对国际贸易发展的影响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市场信息也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顺畅。相比之下物流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却变化不大,在很长时间内商品的运输、仓储、包装等方式没有显著变化,因而物流在当今形势下成为影响国际贸易的主要因素之一。物流产业的演进过程正是国际贸易物流成本不断降低的过程,物流成本的不断降低促进了国际贸易的进一步增长。

物流产业的演进

从产业的特征来看,构成产业有其内在的要求和条件,即必须是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承担着不可或缺的功能,以及足以构成相当规模和影响的单元集合才可称之为产业。物流产业的构成也必须符合构成产业的三个规定性:物流产业构成的规模规定性;物流产业构成的职业化规定性;物流产业构成的社会功能规定性。

一般认为物流活动由运输包装、运输、仓储、装卸搬运、流通加工和配送及信息服务等功能组成,物流规模应是各功能完成工作量的总和,物流产业的规模性可以用物流产业的产值、物流企业的数量和规模、货运量与周转量等数据加以说明。用货运量和货运周转量来衡量物流企业或物流产业的物流规模有一定的科学性。我国物流产业的规模较大、且持续不断增加。目前,不同的研究人员采用6DP的百分之十几到百分之二十等不同的比例估计物流需求,数据有较大的差别,这是因为缺乏统一的统计标准和权威的统计数据,仅仅是从宏观上的简单估算,可靠性较低。至于物流企业的数量、规模以及从业人员等,目前国家尚缺乏权威的物流统计机构,找不到权威的统计数字。对物流企业的界定也缺乏统一的认识或标准,不知是否包括铁道、航空、海运、公路运输等自成体系的物流企业;不知是以“储运为主”的传统物流企业、还是以“物流管理服务”为主的现代物流企业,或者两者之和;从从业人员来看,客货运合一的物流企业如何统计人员数量也无统一的规定。当前,虽然无法准确反映我国物流的总规模,也不能真实反映物流的全貌,但在我国尚未建立以物流产业为基础的统计体系情况下,上述数据也可粗略地说明物流产业的规模,说明我国物流产业似乎已经成为一个具有相当规模和从业人员的社会必不可少的产业,符合了产业构成的三个规定性。然而有两点必须引起注意,一是虽然物流活动的规模很大,但是多分散于生产或流通企业中尚未分立,独立的物流企业数量较少;二是我国多数物流企业是在传统体制下物资、储运企业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企业服务内容多数仍停留在仓储、运输和装卸搬运上,真正意义上的能够提供全方位物流运作服务的第三方物流公司、社会化的物流配送中心等现代物流企业为数不多。

物流产业对国际贸易发展的影响分析

1.主流经济学分析国际贸易的缺陷

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亚当.斯密认为,国际贸易产生于各国生产商品的技术水平的差异,贸易是建立在这种客观存在的差异基础上的,参加贸易的国家都可以从国际贸易中获得利益,但这种基于严格理论假设并通过逻辑推论而得出的理论,跟现实存在一定的差异,因为它没有计入物流成本。

李嘉图通过假设两国劳动生产率的不同,得出一国出口劳动生产率相对高的产品、进口劳动生产率相对较低产品的结论,从而建立了相对比较优势学说。比较优势理论无疑具有国际贸易理论基石的作用,但这不是充分条件,两国能否真实地产生国际贸易还决定于其他因素,如交易费用和物流成本,这是被古典贸易理论所忽视掉的,尤其当前经济全球化的情况下,交易费用和物流成本可能导致贸易格局的改变,这些是主流经济学所忽略的。这说明对贸易问题的研究,如果沿过去的思路,很难更进一步接近现实,必须引入交易费用和物流成本。

2.物流产业对国际贸易中交易费用和物流成本的影响

(1)国际贸易中的交易费用与物流成本与物流成本

物流成本对于外贸的制约作用是指各类商品在世界市场上的可贸易性是不同的。如谷物等普通农产品的运输成本相对其价值来说比较大,所以谷物在国际贸易中所占比重比较小;高附价值的制成品的价值较大,而体积和重量相对较小,所以他们的贸易受到运输距离和成本的限制不大。物流成本的存在使出口国在生产成本方面的比较优势遭到一定的削弱,从而可以给国内的厂商造成一定的有利条件。因此,物流技术和物流成本是影响国际贸易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新制度经济学中交易成本有特殊的含义。简单地讲,交易成本就是价格机制中发生的一切费用,它包括一切直接发生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的成本。交易成本包括鲁滨逊经济中不可能存在的所有那些成本,意思是只要是两个人以上的经济中就会产生成本,它不是直接发生在物质生产领域,这是交易成本中的非生产性成本。在社会经济活动中,除了生产成本,一切资源的消耗都应包含入交易成本中。

空间上的距离就要增加交易上的成本。经济主体为了组织异地交易,必须在寻找伙伴、产品定价及检验等活动中花费物流费用和通信费用,这些费用都是交易成本的组成部分。

(2)物流产业的演变及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和促进

物流产业的演变发展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在物流产业萌发的初级阶段,物流活动呈现完全分散化的状态,以仓储、运输、配送等物流活动分散于企业的生产和管理的诸多环节中。每个企业也基本上采取自给自足的方式,各自独立完成自身的各项物流活动。

企业内部分工阶段,随着企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水平的提高,竞争日趋激烈,利润日益减少,通过降低生产成本而获得的利润空间变得越来越窄。此时,企业开始转向改变企业内部的分工结构,通过新的分工,实现专业化带来的报酬递增。一些企业通过企业物流机构及其管理的独立,集成化管理运输、仓储、配送等物流活动,达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

第三方物流企业成长的阶段,当企业内部分工达到一定水平后,由于受到企业组织边界的限制,就需要将企业内部分工延伸至外部市场,即延伸至企业采购和销售活动中的物流环节,进一步提升物流专业化的分工水平。随着企业日益重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及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物品的供方和需方逐步将原本自己承担的物流活动交给专业的物流企业完成。这样,一种专业化的分工组织,第三方物流企业成长起来。随着企业进一步注重核心竞争力和物流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开始转向上下游企业进行分工和协作,即实现供应链管理。

通过深化整个供应链上各个企业之间的分工,提升专业化水平,进而提升生产效率,这时对物流方案设计和组织协调提出了

更高的要求。同时,第三方物流企业也不断将其内部的物流设计和运作之间的分工转向外部市场,进一步提升专业化水平,提高效率。作为产业分工深化的结果,第四方物流开始产生。

在物流产业演进的过程中,企业的制度变迁和组织创新对物流产业的形成和深化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国际贸易的理论基础一比较优势理论,是建立在物流成本为零的假设上,而分工和专业化所带来的效果就在于交易费用和物流成本的节约,物流产业的演进过程正是国际贸易交易费用和物流成本不断降低的过程,交易费用和物流成本的不断降低使现实的经济环境不断接近比较优势理论物流成本为零的假设,实现国际贸易的增长。上述关于物流产业的演进对在国际贸易增长的影响,从本质上揭示了物流产业的演进对交易费用和物流成本节约的重大影响,并进一步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政策建议

转变传统物流观念、发展第三方物流和供应链管理。我国相当多企业仍然保留着传统的经营组织方式,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销售过程中的一系列物流活动,主要依靠企业内部组织的自我服务完成。生产企业必须首先明确和发展自己的核心能力,生产企业必须明确物流成本对企业产品的销售和国际贸易有重大的影响,而物流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应从知识技能的积累,技术体系的完善,组织管理体系的建设等入手。要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优化资源配置。

提高专业化物流企业的服务质量和经营管理水平。目前,我国物流企业服务方式和手段比较原始和单一,物流企业组织规模较小,缺乏必要的竞争实力,物流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较低,物流服务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为此需要从两方面着手:首先能为货主企业提供高效率的物流服务;其次,物流服务还要具有个性化,适应个性化消费和服务的需要。

加强物流基础设施、物流技术装备及其标准化建设。我国的物流基础设施和装备条件,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物流效率的提高,不利于物流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要加快物流标准化建设步伐,在做好物流用语、计量标准、数据传输标准、物流作业和服务标准等方面基础工作的同时,加快标准化协调,全面梳理现行标准。

培养物流专业人才。物流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引入我国,虽有一些专家进行研究,也有许多大专院校设置了物流相关课程,但相对而言,我国在物流研究和教育方面还非常落后,从事物流研究的大学和专业研究机构还很少,企业层面的研究和投入更微乎其微。物流企业不仅需要大力引进专业人才,而且需要建立完善的培训和激励制度,吸引并留住优秀人才,促进企业的发展;应鼓励高校按市场需求开办和设置现代物流专业及课程,培养高级管理人才和专业人才;借鉴国际经验,由行业社团组织来执行现代物流产业从业人员执业资格制度,建立我国物流行业从业人员职业教育、培训和从业资格认证制度及相应的认证体系。此外,物流是一个大概念,分技术和管理;分企业生产的物流管理和社会流通的物流管理;分内贸流通的物流管理和外贸流通的物流管理:分铁路、航空、海运、内河、公路等独立物流部门和第三方物流、货运等物流部门;其技术及装备涉及的领域较广,即包括运输、装卸、包装、仓储、配送等机械,也包括自动识别、信息传输、PLC、计算机监控和管理等装备,还包括各类自动化仓库、配送中心、物流中心、物流园区、机场、港口、车站、货场等设施。如果没有明确的界限、定义,任何统计数据、人才和企业名称,有时会使人难以理解。

上一篇:双伸位堆垛机设计 下一篇:冷链物流系列讲座之五 冷链市场的规范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