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管理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7 05:23:08

物流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ERP源于制造业,它贯穿于产品设计、制造工艺、生产计划、生产作业与控制和财务成本等制造性企业关注的各个管理环节,是将企业的不同环节之间的不同职能如计划和日程安排、采购、生产、融资等的关键数据和沟通信息整合起来。但事实上许多企业没有意识到,盲目相信并采用风险极大的ERP系统,结果得不偿失。

业务流程重组是ERP实施中经常被提及的一个名词,有些企业因业务流程重组强化了管理、提高了效率,但大部分企业的业务流程重组都以失败而告终。业务流程重组有如一剂中药方剂,是平衡企业管理阴阳强化企业体质的,不同企业应辩证地施以不同组方,业务流程重组后的企业管理模式也应各不相同。由于ERP支持的业务管理模式有相对固定性,使得许多企业以削足适履的方式进行业务流程重组,以实施ERP系统,其结果可想而知。业务流程重组受阻和失败,往往导致ERP实施无法进行。

ERP的实施是软件系统、实施服务和企业自身互动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任何一方细小的失误都可能导致ERP系统无法运转。撇开ERP系统实施无法顺利进行这个风险不谈,即便是在ERP系统运转以后,以下几点问题仍然不容回避。

首先,许多企业由于自身所处的行业和具有的管理基础,并不支持使用ERP系统,庞大而复杂的ERP系统不仅不会提高这些企业的管理效率,相反为这些企业增加了巨大的运营成本。应该正视的是,现实中任何企业都不可能达到符合ERP系统所要求的理想状态,而几乎所有的ERP系统为了符合大多数企业需求,基于理想的企业管理状态设计了很多庞杂的功能,需要一套烦琐操作流程支持应用。有一些例子足以佐证ERP的大而不当,这些事例在企业管理基础普遍较好的美国也经常发生:当企业实施完一套ERP系统后,发现实际工作中根本不需要如此复杂烦琐的工作程序和信息处理过程中不必要的精确程度,ERP系统因此成了摆设。

其次,企业面临的是一个瞬息万变的竞争环境,为适用这个环境以便在竞争中取胜,所有企业都可能面临组织结构调整、业务继续优化甚至是管理变革的状况。被誉为管理奇才的GE总裁杰克-韦尔奇曾经谈到:管理变革每时每刻都带来机会而不是危机。在传统管理方式下,企业在管理上的变化可以采取渐近方式,实施ERP系统后,每一个管理上的变化都需要ERP系统作相应支撑,这给企业带来的管理难度是显而易见的。随着外部环境的改变,企业不仅要求对已有的管理工作做相应的调整和变化,有时还会增加新的管理职能,ERP的功能扩充性不足,往往成为制约企业管理工作延伸的重要因素。

再次,ERP的适用性很有限。虽然我们现在不乏听到制造业以外的行业,如金融业、通信业、零售业等企业实施ERP的消息,但这些企业实施从制造业管理思想脱胎而来的ERP系统往往差强人意。企业特别是集团性企业管理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导致ERP已经越来越无法适应企业的管理要求。

ERP所经历的时期从被狂热追捧过渡到被冷静质疑,现在ERP已经面临着一个重新变革的时期。纵览企业信息化思潮的变迁,从人们在ERP之后抛出的众多理论中可以看出,传统ERP的变革已成为必然趋势。在这些理论中,最值得引起关注的,不是CRM也不是ERPII,而是物流管理(LM)及供应链管理(SCM)。有越来越多的倾向表明,物流及供应链管理将领导着这场ERP变革潮流。

物流管理,方兴未艾

美国德克萨斯州一家正在兴起的管理软件供应商宣称,到2005年为客户总共谋求500亿美元的价值。是什么力量使这家公司做出如此大胆预测?正是这家公司在物流管理领域的优势,使这家公司在SAP、Oracle等老牌管理软件厂商强大竞争压力下异军突起,业绩逐年攀升。

物流管理(LogisticsManagement)的定义,源自美国二战期间的后勤管理,二战结束后,后勤管理的内涵和外延有了纵深发展,逐步成为一门独立学科。1986年美国物流协会(C.L.M)对Logistics所做的定义是:“以适合于顾客的要求为目的,对原材料、在制品、制成品与其关联的信息,从产业地点到消费地点之间的流通与保管,为求有效率且最大的'对费用的相对效果'而进行计划、执行、控制”。从此可以看出,物流的含义已经扩大到生产制造领域。物流已不仅仅从产品出厂开始,而是包括从原材料采购、加工生产到产品销售、售后服务等整个物理性的流通过程。

与物流管理一起经常被提及的供应链管理(SupplyChainManagement),是物流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说供应链管理是以市场和客户需求为导向,以核心企业为龙头,以提高竞争力、市场占有率、客户满意度和获取最大利润为目标的一种管理思想,那么现代的物流管理思想更关注企业在整个产业链中的物品流转能力,这个能力体现在采购、销售、库存、生产等主要环节。未来企业与企业的竞争是产业链与产业链的竞争,企业的物流能力是一种决定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战略能力。

在我国,物流管理软件的市场前景犹为广阔,目前已经有80%的企业准备升级自己的物流管理软件,有62%的企业准备重新选择物流管理软件。广阔的物流管理软件市场前景,来源于我国特有的国情。我国多数物流企业和企业的物流部门,是在传统体制下物资流通部门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其工作内容多数仍停留在进销存核算、仓储、运输或搬运上,很少有企业的物流能够做到提供综合性的物流管理,现代物流的功能尚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我国的大多数物流企业和企业物流部门,无论是物流管理的硬件还是软件,与信息化时代要求提供的高效率低成本的现代物流还有较大的差距,信息收集、加工、处理、运用能力,物流的专门知识,物流的统筹策划和精细化组织与管理能力都明显不足。

《计算机世界》所属CCWResearch在物流软件评测报告中援引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数据,指出:“中国与物流相关的年总支出有19000亿元人民币,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为20%左右”。制造业的物流成本也居高不少,据统计物流成本占制造成本的比率达到30%以上,而这个比值可以通过有效管理控制在17%以下。与ERP相比,实施物流管理系统主要有以下几点优势:

比较项目ERP物流

投资回报率低高

实施周期长短

总体拥有成本低高

实施风险性大小

适用的行业以制造业为主制造业、流通业、服务业

目前,物流软件市场仍处在孕育期,CCWResearch在报告中指出:大部分使用了物流软件的企业“只是整个物流环节的一小部分,例如采购管理软件、库存管理软件、票据管理软件等,很少有企业实现了整个物流过程的信息管理”。报告同时也显示“仅有14.3%的用户对自己的信息化建设进行了规划”。

我国从事物流管理思想的研究和物流管理软件的研发虽然起步较晚,但已经有不少国内厂商意识到物流软件的市场前景,推出了一批先进实用的物流管理软件,目前我国国内市场物流软件依据市场占有率排名,主要有:博科、用友、金蝶、金算盘、招商迪辰、亿康、远望。

物流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当前市场上的物流管理类图书分为两类:一类是以满足读者工作需求、实际操作性和借鉴性比较强的物流管理实务类图书;一类是为满足大中专院校教学需求的物流管理教材类图书。前者一般是经管类产品,读者多是行业从业人员;后者多是专业教师编写的教材,读者多是物流专业的学生。从图书市场整体来看,物流管理或仓储管理,由于需求量大,一直是管理实务类图书中的热门产品。从当当网2014年2月数据来看,物流管理类图书超过4000个品种。销售数量虽然不及一般管理类和营销类图书,但因需求有一定刚性,且印张多码洋大,同样成为众多出版机构争相介入的领域。

二、结合物流业现状看物流管理出版趋势

1.针对当前物流企业盈利能力和竞争力不足的问题,出版社需要策划更多与物流管理、人力资源等问题相关的经管实务类工具书,提高物流企业工作人员的管理水平。一方面,这类图书要求实用、易用,让物流从业人员切实提高工作水平,加快工作效率。如《采购与供应链管理:一个实践者的角度》一书,在当当网就累计超过4000条评论,销售逾万册。分析其热销的原因,是作者从实践者的角度分析一个个案例,讲细节、讲执行,受到广大读者的肯定。另一方面,出版机构也需要出版更多的高端经管和国外经典经管类图书,以拓展物流行业管理者的眼界与思路。如机械工业出版社于2010年引进《供应链物流管理(第3版)》,这本是由中美知名学者共同完成的,反映了供应链管理一体化的管理理念。这本书虽然内容高端,但仍有不错的销量,很多专业院校、MBA、EMBA和物流管理等相关人员也学习参考此书。这类图书既可以是扩展管理者经营水平的外企高管作品,也可以是行业专家的权威著作。这类图书需要的就是深度与独到见解,装帧上可以适当“高大上”,以满足企业管理者的更高需求。

2.对于企业现代化程度不高的问题,出版社需要策划适宜的专业书籍,尤其是物流行业专业软件的操作和开发书籍,物流专业机械工具的操作与维修书籍。这些图书都是技术类产品,在选题策划上要有所区别。专业软件和专业机械操作类图书的读者对象是一线从业者,这类图书内容要简洁明了,力求实用,装帧和定价符合读者的具体需求。如市面上一些金蝶或用友ERP供应链管理的图书,虽然图书品种不多,但是销售比较稳定。而且同类图书品种不多,读者有刚性需求,此类图书的定价反而较高,比常见的办公软件类图书定价高。专业软件的开发和专业机械的维修类图书,因为读者需求高,所以除了在内容上要求专业性,在定价上也可以适当提高,扩大盈利空间。需要注意的是,当前市场上的物流软件开发类图书寥寥无几,而物流专业机械维修类图书内容陈旧,新品相对缺乏,物流软件开发的图书属于市场空白,出版社可在此领域有所作为。此类图书在铺货问题上需要注意的是,行业的专业软件开发基本是由软件公司来完成的,图书应主要发往高新技术产业发达的大城市,要重点铺货在物流业发展集中的地区。

3.对于物流专业人才匮乏的现状,出版社要联合开设物流管理专业的大中专院校,多出版该行业的精品教材。首先,在教材出版的问题上,出版社要与学校教师沟通,编写的教材要符合当前教学大纲的要求,满足一线教师的需求。其次,出版社要和行业内的大企业沟通,跟上当前行业发展的步伐,避免闭门造车。再次,在图书的装帧上要适当控制,可通过降低纸张和印刷成本来控制定价,避免给学生带来过大的经济压力。如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现代物流装备与技术实务》《电子商务与物流》等图书,定价合理,内容贴合教学需求,被众多相关专业院校作为指定教材。最后,出版社要尝试立体化、数字化出版。除传统的纸质教材外,还可以结合视频光盘的讲解、网站资源的扩充等多种手段,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4.由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物流行业的发展也不平衡,出版商和经销商在铺货的时候要因地制宜地进行主发和备货。对物流业欠发达地区,要控制备货量,并选择基础类图书进行备货,以降低滞销和退货风险。对于东部发达地区,尤其是建有物流产业园的地区,特别是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三个经济圈,应加大铺货量,并全品种备货。如北京空港物流基地、上海西北综合物流园区、浙江传化物流基地等示范性园区,物流园区建设步伐很快,社会和经济效益显著,这些地区的经销商就要重点铺货。也可以借助经销商和大型物流企业联系作者讲座、企业团购等合作,提升当地物流图书的销售水平。

物流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按照国家关于企业物流的相关规定,中国的社会物流总成本包括了流通、生产以及消费等全部过程方面的价值变化以及物品的实体而产生的全部费用。而企业的物流成本核算,首先需要确定核算的对象。根据不同企业的物流活动的不同特点,物流成本核算的对象也是不一样的,成本核算的对象是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而确定的。其次,就需要建立相关的物流成本核算的核算体系;进行物流成本核算的体系是指根据企业的不同特点以及具体的管理情况,然后在确保企业的财务核算不受影响的情况下,在相应的成本费用账户下进行二级账户的设立,从而保证物流成本的二级核算的独立进行。

二、物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物流的整体运作效率低

在当前的企业物流管理过程中,存在着整体运作效率偏低的情况。就零售企业来说,物流运作效率比较低主要是指商品的缺货率高的问题。按照罗兰•贝格与中国连锁经营协会联合对国内的3个城市中的连锁零售企业中的5家连锁零售企业中的12家大型卖场进行相关的市场调查,我们了解到中国的终端缺货率比起国际上的缺货率,还要高出7%左右,中国的缺货率停留在10%左右。而根据零售企业的具体销售特点,商品缺货容易给消费者造成各种不便,引起消费者情绪上的不满,最终导致企业的销售大量减少,不利于企业获得利润。根据不完全统计数据来看,国内的连锁超市因为商品缺货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都能达到830亿元人民币左右。

(二)统一配送率不高

此外,物流企业也存在着配送率不高的情况。就目前我国零售业的发展现状来说,他们没有形成统一的配送制度与配送体系,因而降低了整体的配送效率。另外,在零售业中,许多车辆与仓库并没有充分发挥它们的价值,存在着车辆的空载率偏高的情况,这样就容易造成运动力的大量浪费,导致送达速度的缓慢。此外,零售企业配送的规模一般都偏小,现在投入运营的许多配送中心都没有达到实际需要的经济配送规模,再加上运输都是由分店分别配送的,这就容易出现运输的线路不合理的问题,从而导致城市交通压力的增大。

三、加强企业物流成本控制的对策

(一)实行效率化配送

要想加强企业物流成本的控制,就需要加强企业的效率化配送,实现企业成本的降低。企业应该从运输的数量上进行减少处理,通过合理安排车辆的运输并提高装载的效率,确保运送手段的最佳化,这样来保证物流成本的降低。此外,还要注重效率化配送,企业需要充分利用空车,合理使用车辆,还需要加强对货物在运送途中的情况进行了解与控制。

(二)借助现代化的信息管理系统

传统的手工管理模式受多方面的因素制约,不利于保证各个环节的最优化的控制。因此,借助现代化的信息管理系统有利于将数据及时汇总,并做好相关的分析,从而控制成本。同时,也可以确保各种不同的作业迅速有效地进行。结语通过本文关于现代物流管理与成本探讨的分析,我们了解到通过实行效率化配送以及借助现代化的信息管理系统,能够有效地控制物流管理的成本。相信本文的分析,能够对于现代物流企业节省成本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物流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莆田物流公司致力于向着为发货方和收货方提供物流劳务的第三方物流公司不断发展,结合自身业务特点,开发了一套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实现了物流各个流程的紧密衔接,为客户提供货物从发货地到收货地整个物流活动的服务。下面将以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为中心,结合系统运作的各个环节来对莆田物流公司的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分析。

1.1系统功能模块分析

莆田物流公司现有的管理信息系统从功能上分为办公、运输、车辆、财务、查询、运营和设置7个子系统,其中的运输子系统包含有托单、调度、跟踪、到货等模块。各个子系统以所包含的基本功能模块为主相互协调运行,为莆田物流公司的正常运作奠定基础。下面结合公司业务对运输子系统中的主要模块进行分析。

1.1.1托单管理模块

托单管理是将数据录入系统,保证运作数据在流程中准确无误的模块。该岗位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系统中数据的准确性,因此该岗位的主要责任是将托单信息快速和准确无误的输入系统,为全网数据共享奠定基础。

1.1.2调度管理模块

该模块实时体现本地货物情况,计划安排车辆进行多点接车或拼车配载,并保证车辆的安全性。为登记进场车辆、安排装车、打印装车清单和运输合同等工作提供了一个方便的工具。在选择相关车辆后,由调度确定的需要由该车辆运输的货物信息将全部显示在车辆配载的页面上。

1.1.3跟踪管理模块

该模块主要是对运输的货物及回单进行全程的跟踪,并记录相关的状态。跟踪管理员岗位的主要责任就是记录有关状态,并在发现问题时及时向相关领导进行反映。跟踪本地发出的运输车辆,记录车辆跟踪时的地理位置,根据延误情况修改车辆到达收货地的时间,记录车辆事故。

1.1.4到货管理模块

到货管理是运输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对到达的车辆进行货物验收入库处理,然后安排工人对到达车辆上的货物进行卸载,卸货完成后进行确认。在实际工作中,接车验收货物时,应对中途卸货的签收单进行验收,以避免出现监管漏洞。

1.2系统业务流程分析

莆田物流公司现形成以“莆田往华南、莆田往华东”为主的精品运输线路,以及在国内设立各大网点来完成莆田至全国境内的配送服务,各大网点均通过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来实现跨公司数据交换,实现了物流信息的无纸化传递。

1.2.1货物托运流程

该系统业务从发货地的托单管理模块出发,利用托运单将货物从发货地托运到收货地。托单录入完成后进行货物交接,收取相应的运费后货物进入配载管理,由工作人员进行货物配载装车确认后安排发车,随后进行车辆全程跟踪。若有安排下线运输,则货物交接时进入下线管理,选择承运方安排发货并进行发货确认后再进行车辆全程跟踪,到达车辆货物将回单寄回发货地。

1.2.2货物到站流程

车辆到达收货地后进行接车验收工作,由到达部提领员电话通知客户提货或者安排司机配送货物上门。自提客户提货时确认收货人身份并签收,若有提付运费则收取相应运费后将相应回单寄出。若客户需要提供送货上门的服务,则交由调度人员安排车辆进行货物配送。

1.2.3货物配送流程

当货物到达收货地后,按发货客户的要求将已签收的回单进行整车寄回发货地,连同下线物流公司已签收的回单也一并签回发货地。发货地收到签回的回单后按下线回单和整车回单分类,在系统中进入回单管理,确认收到的回单详细信息后进行财务结算。

2建立系统评价指标体系

莆田物流公司管理信息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结构。该评价指标体系是综合考虑莆田物流公司目前系统的运行现状,并结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从系统技术水平、性能、效益价值、和操作四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2.1系统技术水平

(1)目标规划实现度:在评价时根据最终建成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对预期规划目标的实现程度;(2)软件质量:在评价时针对系统所使用的开发软件在使用过程中是否达到预期成果;(3)资源利用率:可根据系统在对数据库、软件、硬件、外部设备等各类资源的利用程度进行评价。(4)先进性:在评价时根据系统在总体开发设计上是否具有先进性以及在软件技术上是否先进。(5)经济性:在评价时可参考系统从开发至运行所需消耗的资源大小等。

2.2性能

(1)系统可靠性:在评价时依照系统在使用过程中的容错能力来判别。(2)可维护性:在评价时依据系统对出现的错误进行确定和可修正的能力。(3)安全保密性:在评价时可根据系统网络抵抗干扰破坏和保护自身安全的能力以及数据是否加密。(4)可共享性:在评价时可依据系统内数据是否可跨公司跨部门共享。

2.3效益价值

(1)直接经济效益:在评价时比较系统的使用过程对整个物流运作所带来的经济利益。(2)系统利用率:在评价时从系统从设计到运行中各模块功能的实现程度方面考虑。(3)用户满意度:在评价时主要考虑是在适当的时间、地点将货物送达或客户投诉情况。(4)社会效益:在评价时主要考虑系统使用后所达到节能降耗的程度。

2.4操作

(1)输入、输出标准化:在评价时可根据系统内输入的信息与输出是否存在出入。(2)界面友好与方便:在评价时主要考虑系统操作界面是否遵循以人为本。

3系统评价方法与模型系统综合评价比较成熟的方法

有关联树法、层次分析法、灰色关联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可知系统的评价指标是一个多层次、多目标的复杂化体系且大多为定性指标,指标评价标准具有模糊性需要进行量化处理,因此选择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来实现对系统的评价。

3.1确定评价对象因素集和评语集

该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所包含有两级指标,其中一级指标因素集为X=(X1,X2,X3,X4),X1表示系统技术水平指标、X2表示性能指标、X3表示效益价值指标、X4表示操作指标;各二级指标因素集为Xn=(Xn1,Xn2,…,Xni),,其中i为各二级指标的个数。评价等级的制定是为了实现定性指标的定量化。专家以10分制评分标准将定性指标量化,从而确定具有连续等额标度的评语集V=(9,7,5,3),其中“9”表示优、“7”表示良、“5”表示中、“3”表示差。

3.2确定指标权重

在指标权重的确定上选择应用层次分析法的方根法来计算。其中准则层为元素Bi指标,而方案层则为元素C指标。以A-B表示准则层元素Bi(i=1,2,3,4)对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综合评价A的重要程度的判断矩阵,以Bi-C(i=1,2,3,4)表示方案层元素C对准则层元素Bi(i=1,2,3,4)优劣程度的判断矩阵。在构造判断矩阵时,根据表1所给的重要性标度值来确定,并通过设计调查表以问卷的形式发给评价人员。回收问卷进行数据处理后再根据方根法求出各层指标的重要性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最后根据公式C.R.=C.I./R.I.进行一致性检验。当C.R.<0.1时,认为判断矩阵的一致性可以接受,否则应对判断矩阵作适当修正。

3.3确定模糊矩阵

模糊矩阵的确定是通过邀请莆田物流公司中10位具有丰富物流从业经验的专家来对该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评价指标进行逐个评价,按照给予评语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建立隶属度,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后得到价值隶属度指标。对莆田物流公司管理信息系统各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建立综合评价模型!B=W•!R,其中W为上步骤层次分析法算得的权重向量,!R表示相应指标层的隶属度矩阵。

3.4二级指标综合评价

通过计算结果可知,莆田物流公司管理信息系统的综合评分为7.2分,表明该系统评价为良,体现了该公司根据自身的经济实力,设计出可实现物流运作基本功能的管理信息系统。其中操作得分最高为7.6分属良好,具体观察隶属度评分表可发现,各评分人员对于系统是否操作方便、输入输出是否标准化较为满意,体现了该系统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系统技术水平为6.8分是其中最低,问题出现在软件质量和先进性未能得到评价人员较高的满意度,由此暴露了该系统在技术上亟待提高,需要提升软件质量并增加对信息技术的研发和使用。性能得分7.3分,其中可维护性未能得到专家的好评,需要不断对系统进行更新维护来提高作业效率。效益价值得分7.4分与性能不分伯仲,一定程度上达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平衡,正体现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是以为顾客服务和企业管理为主的原则。

4结语与讨论

通过系统的分析与评价发现,莆田物流公司管理信息系统技术水平落后主要表现在:公司采用人工手写方式完成托运单的录入工作,不可避免地发生了托运单信息出入;而且拣货管理缺乏信息技术的支持,导致货物在装卸过程中频繁丢失等。因此该公司应不断加强信息化建设,开发一套多功能高效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从订单开始,在经济可行的前提下引入条码技术,减少人为误差;在货物管理方面可采用RFID进行货物识别跟踪,最大程度上避免丢货窜货现象的发生。在配送管理方面,可采取最优路径进行货物配送,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建立和发展第三方物流系统,对于企业向网络化、信息化和系统化方向发展有极强的促进作用。莆田物流公司在向着第三方物流不断发展的道路上,需要不断引进和学习先进的物流管理经验,提供更加高效优质的信息化物流服务,从而保证企业自身的稳定发展。

物流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当前,我国制造业企业的现状是:买方市场已经形成,但是,在这个过程中,经济结构性过剩、机械工业结构性矛盾逐渐开始凸现;战略性结构调整实施条件日渐成熟;在整个世界范围内,物流市场的竞争非常激烈,给物流企业发展带来巨大的压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不断深化发展,多种经济结构形式已经确立;国外物流企业给我国传统物流企业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也带来了难得的机遇。现在,我国制造业经过几年的改革发展和技术改造,其市场生存能力和区域竞争能力都已经比较强,而且,现代工业化发展进程的加快和世界范围内的经济环境的变化,以及我国加入WTO、国内发展规划等,都为我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回顾我国制造业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78~1993年是第一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计划经济开始向市场经济转变,在卖方市场条件下,企业投入大量的生产设备,以促进生产能力的提升。1994~1998年为第二阶段,在此时期,原来的卖方市场开始向买方市场转变,企业也开始转变生产经营方式,产品生产从大批量、少品种转变为多品种、小批量或大规模定制生产,与此同时,企业开始引进先进的生产经营管理技术,很多企业开始采用JIT、MRP、KANBAN、MRPII等来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进行管理,有的企业还采用ERP等技术。在这个阶段,资本运营和低成本规模扩张是企业发展的重点;1998年至今为第三阶段,在这个阶段,制造业在传统生产销售领域的竞争优势已经逐渐弱化,价格竞争不再是制造业之间竞争的重点,如何适应市场需求、采用先进的理念和物流管理技术、做好客户服务工作,是现代制造业发展的重点。

二、提升制造业企业物流发展水平的对策

1.企业成长战略

(1)企业要不断地成长。对于传统企业来说,资源型成长是其成长方式,在这种成长方式条件下,企业的生产规模的盲目扩大,销售收入是企业唯一关注的重点,结果是产品质量不高,低价甚至使亏损竞销,表面赢利,实际亏损,最终导致企业销售回款周期过长,而且回款效率低,企业逐渐走向衰落。2)企业成长的内容。企业成长分为近期成长和长远成长两种。3)企业如何成长。企业实现成长有两条途径:一个途径是,企业通过核心业务的上线(销售收入)和底线(实际利润)来实现成长;二是企业通过对企业进行改造、重组、再造或并购等方式,来增强企业核心能力,使生产经营实现多样化,从而促进上线和底线的成长。如果企业自我成长空间比较大,而且企业发展能力、竞争能力、并购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升,同时,在生产经营领域也没有合适的并购对象,企业应选择内部发展战略。如果企业能力已经趋于强大,可以选择外部发展战略。在我国制造业中,大部分企业都属于第一种情况,只有少数明星企业属于第二种情况。在第一情况下,企业需要不断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产品结构,并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体制、流程进行改革,健全和完善企业内外部物流系统,进行物流技术革新、人事管理制度与利益分配制度改革、经营管理机制创新等,此外,还要积极引进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以此来实现企业发展的进一步提升。对于企业生存发展来说,现代物流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支撑,能够极大地提高企业在国内外史上上的生存和竞争能力。因此,改革和创新企业物流,是当前制造业改革与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增强企业的物流能力,也是发展现代物流的根本。

2.企业物流管理的一体化战略

(1)企业内一体化。对于企业来说,其内部部门繁多,有生产部门、营销部门、采购部门、回收与废弃部门等,对这些部门要进行统一管理。按照企业的实际情况,采用MRP、MRPII或ERP等先进管理模式,卓有成效地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物流能力,目的是使企业内部物流与生产工艺链实现有效配合,在企业内部形成完整的供应链条。在完善企业内部供应链的基础上,也要做好与外向供应链的有效衔接。2)企业前向一体化。在前向一体化条件下,企业向前控制供应商,与各供应商形成稳定的战略联盟结构,进而实现生产和供应一体化,这种制造供应链是一种拉式单向供应链模式。3)企业后向一体化。在后向一体化条件下,企业向后控制营销系统内的各个销售主体,比如批发商、商、零售商等,实现生产和销售一体化,这种销售供应链是一种推式单向供应链模式。4)企业前后向一体化。这是一种整合供应链,在这种条件下,企业向前控制供应商,与其形成生产供应一体化;向后控制各级销售商,形成生产销售一体化,这是一种完全的供应链模式,涵盖了企业制造供应链、内部供应链及销售供应链全部环节。5)企业外横向一体化。在这种方式下,企业与市场上生产同类产品或相关产品的企业,进行合作,建立松散或密切的战略合作联盟,以规模化优势抢占产品市场。实现横向一体化,就要对企业物流发展战略、组织结构体系、业务流程、资源管理等方面入手,有针对性地进行改革和创新,将管理功能向管理过程转变、管理产品向管理客户的转变、管理存货向管理信息的转变,使传统的买卖关系转变为新型伙伴关系,以集成供应链物流系统,来实现创新发展,实现物料流动效率最优。

三、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制造业企业物流正发展迅猛,在促进制造业发展的同时,也还存在很多不可忽视的问题与不足,必须要予以高度重视并有效解决,以促进企业物流实现健康、良性、规范发展。在社会转型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化发展的新形势下,要大力发展企业物流,就要从两个方面来努力,从企业内部来看,要立足实际,不断深化改革物流体制、加强物流基础建设、提高物流管理水平;从企业外部来看,要不断引进国内外成功的物流发展经验与理念,结合企业自身客观实际实现创新发展。

物流管理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网络营销物流新需求营建方案

网络营销环境下一切商务活动的实现,都要依赖于一个良好的网络营销物流系统的运作。物流系统在网络营销环境中处于供应商和网上用户之间,在这个供求关系中物流起着规划与调度作用。由于网络营销的运作环境、工具等诸多方面与传统营销不同,所以网络营销的物流也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与需求,这就要求从事网络营销的企业一定要充分认识与了解这些特点与需求,并根据这些特点与需求营造适合自己的物流体系。

物流与网络营销的关系

现代物流是网络营销发展的必备条件

网络营销是各参与方之间以电子的方式借助网络这一媒介完成的各种业务交易行为。每笔成功的交易都须具备三个基本的要素:即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其中,物流是基础,信息是桥梁,资金是目的。每天在全球范围内发生着数以百万计的商业交易,每笔交易的背后都伴随着物流和信息流,贸易伙伴需要这些信息一边对产品进行发送、跟踪、分拣、接收、存储、提货以及包装等。在信息化高度发展的网络营销时代,物流与信息的相互配合变得越来越重要,在供应链管理中必然要用到越来越多的现代物流技术。

合理化、现代化的物流,通过降低费用从而降低成本、优化库存结构、减少资金占用、缩短生产周期,保障现代化生产的高效进行。相反,缺少现代化的物流,生产将难以顺利进行,无论网络营销是多么便捷的贸易方式,仍将是无米之炊。

物流是网络营销概念模型的基本要素

网络营销中的任何一笔交易,都包含几种基本的“流”,即信息流、商流、资金流和物流。其中的信息流包括商品信息的提供、促销行销、技术支持、售后服务等内容,也包括诸如询价单、报价单、付款通知单、转账通知单等商业贸易单证,还包括交易方的支付能力、支付信誉等。商流是指商品在购、销之间进行交易和商品所有权转移的运动过程,具体是指商品交易的一系列活动。资金流主要是指资金的转移过程,包括付款、转账等过程。

物流是实现网络营销的保证

在网络营销交易过程中,消费者通过网上购物,完成了商品所有权的转移过程,即商流过程。但网络营销的活动并未就此结束,只有商品或服务真正转移到消费者手中,即只有通过物流过程,商务活动才得以终结。因此,在整个网络营销的交易过程中,物流实际上是以商流的后续者和服务者的姿态出现的,是实现网络营销的保证。没有现代化的物流技术,无论网络营销采用多么便捷的形式,商品生产和交换都难以顺利进行。

网络营销中物流的新需求

信息化是网络营销物流的核心

网络营销的核心是信息化,这个信息化不仅体现在选择商品及电子支付上,也充分体现在物流的整个过程中,物流信息的表示、传递、存储及使用等方面与传统物流过程相比较有革命性的变化。这种变化可以概括为物流信息表达的数字化,物流信息收集的自动化,物流信息处理的电子化及计算机化,物流信息传递的标准化和实时化,物流信息存储的数据库化,物流信息管理的系统化,物流信息查询的个性化等。显然网络营销中的物流是与电子化信息流密不可分的。

网络化是网络营销物流的基础

物流的网络化包含两层含义,一是物流信息的网络化,即物流信息传送、存储的网络化,包括物流配送中心与供应商或制造商的信息传递与存储要通过计算机网络,另外与上下游顾客之间的信息传输与储存也要通过计算机网络;二是组织的网络化,也就是所谓的企业内部网,即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在企业内部管理中的应用,通常由企业内部网络系统与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两部分构成。自动化、智能化是网络营销物流的双翼

自动化的外在表现是无人化,效果是省力化,同时还可提高劳动生产率、扩大物流作业能力,减少物流作业差错等。自动化的基础是信息化,其核心是人机一体化。自动化的设施很多,包括自动分拣系统、自动存取系统、条码/语音/射频自动识别系统等,很多发达国家已将这些设施普遍用于物流作业流程中,而我国由于物流业起步较晚,发展水平低,自动化的普及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智能化是物流的一种最高层次的应用,物流作业过程中大量的运筹和决策都需要借助于大量的知识才能解决,物流的智能化涉及很多的技术难题,国际上已经有比较成熟的研究成果,为提高物流的现代化水平,物流的智能化已成为网络营销物流发展的一个新趋势。

整体化、系统化是网络营销物流的最终目标

网络营销物流应是信息流、货币流、物流的整合体。网络营销作为数字化生存方式,代表未来的贸易方式、消费方式和服务方式,因此要求整体生态环境要完善,要求打破原有行业的传统格局,发展建设以商品和配送为主要特征,物流、信息流、商流有机结合的社会化物流配送中心,建立网络营销物流体系。这个体系的建设,不仅仅是一两个企业的事情,即使是实力雄厚的跨国大公司,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组建覆盖全球的配送网络也是不现实的或是低效率的。

营建网络营销物流的具体方案

组建物流联盟

物流联盟指货主企业选择少数稳定且有较多业务往来的物流公司形成长期互利的全方位的合作关系。货主企业与物流企业优势互补,要素双向或多向流动,相互信任,共担风险,共享收益。

对于已经开展普通商务的公司,可以建立基于互联网的网络销售系统;同时可以利用原有的物流资源,承担网络营销的物流业务。拥有完整流通渠道的制造商或经销商开展网络营销业务,比ISP、ICP或互联网站点更加方便。国内很多制造商、销售商的物流设施普遍比专业物流企业的设施先进,这些企业完全可以利用现有的物流网络和设施支持网络营销业务。另外区域性或全国性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具有物流网络上的优势,在达到一定规模后,随着其业务沿着主营业务向供应链上游或下游延伸,第三方物流企业转而进入网上购物的经营,有着相当的经营优势。因此,组建物流联盟是最合理发挥制造业企业和专业物流企业的自身优势的一条捷径,在生产企业已有的物流设备的基础上,结合专业物流企业的物流理念和制度安排,共同建立企业的网络营销物流系统。

物流中央化

物流中央化模式强调“整体化的物流管理系统”,是一种以整体利益为重,冲破按部门分管的体制,统一从整体进行规划管理的方式。在市场营销方面,物流管理含分配计划、运输、仓储、市场研究、为用户服务五个过程。在流通和服务方面,在物流管理过程中包含需求预测、订货过程、原材料购买、加工过程,即从原材料购买直至送达顾客的全部物资流通过程。

物流

这是渠道中的专业化物流中间人,以签订合同的方式,在一定期间内,为其他公司提供的所有或某些方面的物流业务服务,从广义的角度讲,它包括一切物流活动,以及发货人可以从专业物流商处得到的其他一些价值增值服务。提供这一服务,是以发货人和物流商之间的正式合同为条件的,这一合同明确规定了服务费用、期限及相互责任等事项;狭义的物流专指本身没有固定资产但仍承接物流业务,借助外界力量,负责代替发货人完成整个物流过程的一种物流管理方式。物流公司承接了仓储、运输后,为减少费用的支出,同时又要使生产企业觉得有利可图,就必须在整体上尽可能地加以统筹规划,使物流合理化。

物流管理论文范文第7篇

他们是啤酒中的领袖青岛啤酒、家电中的领袖TCL、体育用品中的领袖李宁……,事实上,除了一个市场中的领袖企业,很难有人有这样的实力,能够把自己的销售员派到祖国各地的每一个小县城,把自己的产品直接送到每一个小店铺。

既然称深度分销,那么也有“浅度分销”。就象啤酒中还有百威啤酒、家电中还有飞利浦、体育用品中还有耐克,他们也是市场中的领袖,他们的产品也能够在小店铺中买到,只不过他们没有那么多销售员,他们并不直接把产品配送到千家万户,他们依赖经销商来做这些事情。

两种渠道模式并不存在优劣之分,因为以跨国公司为主的经销模式和以国内企业为主的深度分销模式都塑造了非常成功的行业领袖。同时,宝洁这样的跨国公司曾经希望扮演中国的乡村小货郎,结果很失败;长虹这样的国内企业曾经依赖郑百经销,也差点丢了性命。

无论是哪一个方面的管理变革,大家都不希望摸着石头过河,都希望采用被证明的行业“最佳做法”,“Bestpractice”。但是,把跨国公司在经销模式下演练出的最佳做法用在国内企业的深度分销模式上,就象中国的谚语说的“猪鼻子里插葱”,不能变成大象,而猪也会很难受。

深度分销模式的“最佳做法”包括很多方面,客户管理、价格管理、组织管理、财务管理等等。本文只是对深度分销模式中的物流体系进行一个系统的探讨。

为什么深度分销

实际上,在致力于消费产品的中国制造企业中,80%以上的行业领袖均采用深度分销模式,应该有其道理。

为了理解这样的道理,让我们来想象如下一幅幅场景:

1995年的春天,某个阳光明媚的早上,东北某个中型城市的一个小旅店里,一位年轻的销售经理正在认真地打领带,准备出门。

他昨天刚刚到这个城市,脑子里不断地回响着临行前公司销售公司总经理的嘱托,这是一个有300万人口的城市,按照公司的策略,这样的城市就应该建立一个销售点,公司销售的彩电已经颇有市场形象,质量也不错,在这里他一定可以大干一番。

两周之后,他已经办好了所有工商手续,雇了一个帮手,从旅店里搬出来,住进了一个临街的办公室,公司的第一批货也到了,库房就在办公室的后面。

两个月后,他已经跟这个城市十家大百货商场的采购经理都喝过酒,成为称兄道弟的朋友;

半年后,他手下已经有十个销售员,其中7个销售员负责这个地区的14个县,这些销售员每周都去拜访辖下那两个县城的家电一条街中销售能力最强、关系最好的那个小老板,给他安排进货,帮他布置店面,把自己刚刚学到产品知识教给他,给他的孩子卖些糖果……,在城里的每个大商场,都有他的导购员,她们会想尽一切办法让走过身边的顾客买自己的产品,因为每买一台彩电,导购员就能挣20元。

两年之后,这位年轻的经理在年终总结中写到“我们已经建立了一流的渠道网络,我们的销售额已经超过了5000万元……,”

五年之后,这位年轻的销售经理将自己的印章交给业绩最好的一个销售员,打点行李,到省会城市当上了公司东北地区的销售总监。

这样的故事就象“才子佳人”一样,老套而动人。动人是因为结局很好。

这样的故事大同而小异一出出发生的过程,也是中国制造企业建立深度分销网络,并成为明星品牌的过程。

现在不是1995年,而是2003年了。很多事情发生了变化。当年的百货商场倒闭了一半,县城家电一条街上的小老板则加盟了全国最大的家电连锁公司。而那个年轻的销售经理已经升任公司的销售总经理,并且还在国内口碑最好的中欧管理学院上过了MBA。

以他的老经验,深度分销模式有很成功的历史。

以他的新知识,那些采用经销模式的竞争对手付给经销商的折扣其实比他自己的销售网络成本还高。

以他的现实体验,拥有深度分销的渠道网络使他敢跟国美、佳乐福这些大型零售商在谈判中把桌子拍得山响。

以他的远见,自己在任的时间内,中国的地区差异如此大,农村如此广阔,市场一定不会只剩下几家大零售,渠道一定是多元化的。

所以,他一定会坚持深度分销!问题只是怎么能够在深度分销模式下实现更快的市场反应及周转速度,实现更好的服务水平及成本水平。

深度分销的物流平台

从成本上的角度,深度分销的销售体系中,库存费用、财务费用、仓储运输费用三个方面经常构成了总费用的80%以上。库存费用和仓储运输费用取决于物流管理方式,而财务费用取决于财务管理方式。

如果把库存周转从60天下降到30天内,企业的资金回报率就提升1倍;如果把一个经营点的独立核算该为办事处,每年平均节省30万……这样的如果有非常确定的答案。

把分散在经营点的库存管理、仓储管理、配送管理等等物流功能都从经营点剥离出来,建立一个集中控制的物流平台来运转整个分销体系中的所有库存管理、仓储运输、配送问题,是将这些如果变为现实的基本手段。

问题是,从上个世纪末形成的那一套人、财、物、销售都以地区经营点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出发,怎么实现这个变革呢?

首先,变革要有一个量化的目标:把物流而商流分开是很好的想法,因而物流分离出来就不一定要每个经营点配置一个仓库了,那么将来需要多少个仓库?这些仓库布局在什么地方?原来由经营点分散管理物流的情况下,谁也说不清物流服务的水平是如何的,现在集中到总部来管理,要有一个非常明确的服务水平,简单些说,从客户下单到配送到货,要多长时间?同时,物流运作集中管理,物流费用也必然集中了,那么新的模式到底要做什么样的费用预算?库存周转到底能够缩短到多少天?

这些问题在今天已经很容易回答了,容易到基本上是物流专家的一个数学问题。当然,物流专家解出这个数学问题需要一点点时间来了解销售量及需求的分布情况。这里有一组典型的答案:在全国建立30个直接配送到门店的仓库,90%的订单在24小时内配送到位,仓储及运输配送费用控制在销售额的2%;库存周转天数达到18天以内。即便面对中国最复杂的深度分销网络,这组答案也仅仅需要花费1-2个月的时间。

有了这些目标,还需要有人去做。这时候公司的战略策划部门往往说,应该把物流外包,所以应该让物流公司去做,所以我们不应该操心物流的事情。听起来很对,所以,真的有些公司的老总们打着灯笼在全国遍寻能够委以重任的物流公司,一年半载后发现,无论多么大的物流公司都不能在短期内实现全国范围的、与深度分销模式相适应的深度配送;无论多么先进的物流公司都没有一套物流信息系统可以处理来自数万个零售商户的订单和履约。

因此,有人去做,不折不扣地,就需要成立一个物流部门。这个部门至少要处理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从老的物流管理模式到新模式,这个部门要去领导、落实每一个区域的这种管理变革,尤其是落实订单流程的变革;

其次,从长途运输到区域配送中心的管理、到区域配送,每一个环节的物流运作都需要寻找到服务可靠、价格合适的外包物流服务商,这个部门要去选择、评估、监控这些外包物流服务商;

第三,计划部门、财务部门、经营点、客户乃至物流服务商都需要库存信息、配送信息、结算信息、成本信息等等不同形式的上下游物流信息来支持他们的运作,这个部门要维护一个统一的规则及流程,来确保这些信息一致、实时、准确,从而能够使各个环节的运作能够集成在一起,实现从产品下线到客户手中的系统总效率。

第四、库存管理集中后,经营点要货,总部发货的简单关系不存在了。经营点要做预测,总部则要根据预测制定库存及分拨计划,在下端销售预测及上端产品计划之间,这个部门要能够协助落实滚动计划的制定、调整。

显然,上面每一个方面的事情都得自己来做,并且每一个方面的事情都需要信息系统的支持:

落实新的订单流程,必定需要信息系统来实现流程在不同地点之间的衔接。否则,经营点既不管实物库存,又不能知道订单的执行情况,没有办法应对客户;

物流运作外包,必定需要信息系统来把订单执行指令与物流作业的衔接。否则雪片般的订单集中在区域配送中心,分都来不及,别说配送了;

计划更需要信息系统,否则,没有销售数据、库存数据,预算数据的自动化处理,数百种产品、数十个配送中心的计划不知从何而来。

当然说到信息系统,必定大家异口同声地说:ERP。听起来也很对,ERP有分销模块,可以处理订单,有高级计划模块可以处理计划,并且业务与财务集成,正好管我们上面说的事情。并且,有很多人会端出宝洁、飞利浦的ERP成功案例来诠释行业“最佳做法”。然而,当我们拜访了很多成功应用ERP的企业才发现:迄今为至,在中国没有一个深度分销的企业实现了基于ERP来管理物流!针对那些还没有建立集中化物流平台的企业,ERP仅仅在管理从总公司到分公司的订单、库存、财务关系;而针对那些已经建立集中化物流平台的企业,ERP则成为后台的财务系统,而订单的全过程处理、物流运作、预测计划等等均通过建立在ERP之外的物流系统完成。ERP通过订单的交易结果来与物流系统集成。

究其原因,其实是一目了然,在分散物流管理的方式下,分公司或者经营点独立核算。订单管理实际上仅仅处理经营点向总部的要货,订单主要体现内部的交易过程,而物流过程主要是长途运输,非常简单。因而,ERP作为一个财务系统,能够非常轻松地处理所有的库存、订单问题。对于所有经销模式的制造业客户,情况是完全一样的,只不过分公司换了经销商而已。而要实现深度分销模式下的集中物流管理,总部的系统需要直接面对所有的零售门店,订单处理一方面体现为公司与客户的交易,是一个财务过程;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一个包含多个环节,经过多个外部、内部机构的物流过程。这个订单履约的物流过程对于财务驱动的ERP来说非常难以处理,因为物流过程的逻辑是物流效率;而ERP的逻辑是财务控制,用财务控制的逻辑实现物流效率当然是对牛弹琴。

下面的信息系统体系结构,是针对深度分销模式下集中物流管理的典型方式,体现了上述的基本思想。

物流管理论文范文第8篇

针对该企业现状,要求物流管理人员掌握编程能力,不如将所需要完成工作转化为各种具体的模板,作为解决问题的工具,培训工作人员如何使用更实际可行,同时借助工具可以极大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制定各种工作模板后,大幅度减少了员工培训所需时间,有效缩短因为员工变动引起的工作延误。

1.1规范Excel功能,提高企业工作效率首先,建议企业将Excel区分为两类表格:源数据表和分类汇总表。其次,源数据表是中规中矩、填满数据的一维数据表。源数据表是通用表格,无论是销售、物流、财务数据,都可以用完全相同的方式存在于源数据表中,而仅在字段名称和具体内容上有所区别。源数据表中无空白(如果表格数据是0,务必以“0”填满),不合并居中,也不需要添加表头(可以用工作薄的名称代替表头),否则无法进行以后的数据统计与分析。最后,分类汇总表通常是需要打印出来,用于决策分析的表格。我们使用Excel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得到各式各样用于决策分析的分类汇总表。分类汇总表来源于源数据表,是根据企业管理层的需要,利用Excel操作技巧,从源数据表中提取出来,整理打印成不同标准的报表。源数据填写规范,Excel才能帮助我们高效完成数据的分类汇总工作。

1.2简化Excel工作表根据上述原理,ABC企业的物流管理报表可以简化为三张工作表:参数配置表、源数据表和分类汇总表,其中参数配置表服务于源数据表。参数配置表应该包括企业部门列表、供应商列表、库存材料列表、数量单位列表、仓库列表、运费标准等。根据参数配置表,可以通过行数自动关联关系实现源数据表中的部分内容自动填写。源数据表相当于是操作表,Excel中一切与数据录入相关的工作,都在源数据表中进行,企业物流管理日常工作最主要内容就是做好源数据表。一个好的源数据表应该满足以下条件:一维数据、一个标题行、字段分类清晰合理、数据属性完整、数据连续、无合并单元格、无合计行、无分割行或列、数据区域中无空白单元格。分类汇总表是Excel工作的最终目的。此处的分类汇总表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泛指所有通过函数关联关系,从源数据表自动汇总获得的所有表格。经过上述改进后,ABC企业从事物流数据录入与分析的人员从3人缩减为1~2人。其中物流经理Excel运用水平比较高,负责Excel模板的制定,以及员工培训等工作,还有精力进行一些成本规划工作。

2利用Excel进行决策分析

利用Excel可以进行决策分析,比较典型的就是物流配送中的网络优化问题。ABC企业下有3个生产基地,分别坐落在滨海区、滨江区、滨湖区。有4个仓储中心,分别在西洼、南柳、东关、北镇。经过测算,从滨海基地运到西洼仓库,每车需要200元,运到南柳每车需要500元,运到东关每车需要800元,运到北镇每车为100元。从滨江基地运到相应仓库每车分别为:100元、300元、400元、200元;从滨湖基地运到相应仓库每车为800元、400元、200元、100元。滨海基地现生产了120箱,滨江基地生产了35箱,滨湖基地生产了80箱,为了维持总库存的均衡,同时需要从相应仓库向销售地发出的数量分别为40箱、85箱、50箱、60箱。那么,如何制定生产基地到仓库的运输策略,从而既满足生产需要,又能实现运输成本最低?可选择运输路径如图1所示。这里涉及到物流配送网络优化问题,即要求以最小的代价完成货物的配送,并满足一定的约束条件———运输的货物正好满足生产经营需要。物流配送网络优化问题,可以通过数学模型解决,但算法复杂,计算误差大。如果运用Excel建立模型来解决此类问题,不需要复杂的运算,更方便快捷,运算结果更准确,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2.1决策所需要的数据

①该决策的目标找出合理运输路径,使得运费金额最小;②该决策的变量是各生产基地向仓库的最佳运输数量;③该决策的约束条件是各生产基地的产量等于各仓库的销售量。

2.2运用Excel实现物流配送网络优化分析及最短路径选择

2.2.1录入初始数据设计Excel表格,将初始数据录入单元格中。如图2所示。

2.2.2设立可变单元格和目标单元格图3所示,其中($B$10:$E$12)是可变单元格,用来存放“规划求解”推测出的各生产基地向各仓库的运输量,即决策变量。($B$15)为目标单元格,即目标函数。它是一个计算公式,用来保存“规划求解”的返回值。本例中的目标函数为总运输费用的计算公式“=SUMPRODUCT(B2:E4,B10:E12)”。另外,销量合计和产量合计均是以可变单元格公式来表示,其中:B13单元格的计算公式“=SUM(B10:B12)”,C13的计算公式“=SUM(C10:C12)”,D13=“SUM(D10:D12)”,E13=“SUM(E10:E12)”,F10单元格的计算公式“=SUM(B10:E10)”……。如图4所示。

2.3规划求解

2.3.1输入相关数据,添加约束条件在Excel2007中加载“规划求解”功能,工具栏中出现“规划求解”功能按钮。单击“规划求解”,根据前步骤设立的单元格,依次在“规划求解参数”对话框中设置目标单元格($B$15)到“最小值”,设置可变单元格($B$10∶$E$12),并添加约束条件为整数,$B$10:$E$12>=0,$B$13:$E$13>=$B$5:$E$5,$F$10:$F$12<=$F$2:$F$4,并选择“使无约束变量为非负数”和“单纯线性规划”。

2.3.2规划求解单击“求解”按钮启动求解程序。可以在屏幕上观看这一过程,Excel很快就会告知已经找到一个解,并将运算结果显示在可变单元格和目的单元格内。通过规划求解,我们可以很容易做出决策:滨海基地的产品运往西洼仓库40车,运往南柳仓库20车,运往北镇仓库60车;滨江基地的35车产品全部运往南柳仓库;滨湖基地的产品运往南柳仓库30车,运往东关仓库50车。此时,企业的物流成本最小,为56500元。

2.4规划求解模型的应用

需要说明的是,规划求解模型在具体运用过程中,约束条件的确定使得问题更加符合现实情况,也更有难度。如果遇到Excel规划求解无解的情况,可以检查可变单元格是否选对,目标区域是否缺公式等等。在上述物流配送网络优化模型建立以后,如果企业物流配送的具体情况发生变化,相关工作人员仅需在此模型的基础上修改相应的数据即可,大大简化工作难度,提高决策效率。而且,Excel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针对越庞大的数据和越复杂的计算,其优势越明显。

物流管理论文范文第9篇

1EPC/RFID技术EPC技术

与传统的条形码有着很大的不同之处,增添了域名管理者、分类对象和序列号三段数据。该技术的使用可以有效表示每一件商品,并将每一件商品都采用唯一的编码进行标示,具体的信息中包含了产地、生产日期、有效日期和具体的流通环节,并在流通过程中不断更新,在全球范围内,都可以查询到商品从生产到销售的整个过程。RFID技术是通过无线射频技术达成双向通信识别法,在商品的物流供应链管理中,可以方便快速的进行更深更广的商品识别。由于其特有的优点,在如今这个信息时代,逐渐成为了物流供应链管理中必不可少的应用技术之一,达成了全自动识别的目标。通过EPC/RFID技术构建起物联网以后,物流供应链管理得到了良好的发展。首先,通过EPC技术将各个商品进行实体编码,从而每一个商品都有了唯一的标识。商品从生产到销售所有的环节都有这个标识,进而在物联网上便可以查询到产品的信息,并通过该标识查询商品的具体物流信息进行全球定位跟踪。然后,当商品进入到配备了RFID技术天线工作区域时,可以产生对应的感应电流,电子便签便可以将自身的编码通过内置的标签发射出去。随后,物联网系统接收到信息以后,会通过调节器传到阅读器中解调解码,发送到后台的主系统处进行进一步处理。主系统判断出得到信息的合法性以后,可以进一步处理控制。

2物联网在供应链物流管理中的应用

很多企业为了追求高额利润,往往都会选择生产畅销的产品,但是畅销产品并不能实现永久畅销,企业生产了过多的产品,库存大量增加,但是无法销售出去,只能降价销售以收回一定的成本。但是,企业并不一定要降低产品价格,也可以通过组合的方式与市场上的畅销品抗衡,抢占份额,这就是长尾效应。那么,要有效利用长尾效应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就需要在商品供应链中时刻监控商品的流通,将物联网应用到供应链管理中,保证各个环节都是透明的。

2.1采购环节

在采购环节采用物联网技术可以将不同生产厂家、不同原料、不同生产日期的产品有效识别出来,进而科学合理的安排采购数量和次数,并保证商品的质量,提升采购效率。原料和配件都经过统一标识登记以后,后期的管理和识别也会更加方便,方便日后进行后续的售后服务。另外,物联网还能将供应商的实时信息监控起来,并根据其具体表现进行分类管理,对于不同类型的供应商要采用相对应的策略,保证企业的采购质量,提升供应商的信誉度和忠诚度。

2.2生产环节

采用EPC/RFID技术以后,在商品生产中便可以保证自动化的实时生产,并通过射频识别技术准确的找到生产用的原料和配件,减少人工识别造成的错误,同时还能帮助安排生产管理人员的工作,保证生产进度,并根据实际状况决定是否需要添补货物。另外,采用物联网还可以帮助调度生产用的设备,提升设备的使用效率,进而保证企业固定资产的应用效率,实现稳定均衡的生产,控制产品质量。

2.3仓储环节

通过物联网我们可以在仓库中的货架上安装阅读器,当商品送入库中时,便能自动识别盘点,将实时数据传递到数据库中,控制产品的进出时间,实时监控仓库中商品的数量和位置,帮助企业快速了解自身的仓储水平。采用物联网技术以后,仓库中的库存量可以有效降低,商品出入库的准确性得到了保证,配送出现错误的几率有效降低。仓库储存管理实现了自动化管理,人工操作的重复性和错误率有效降低,库存管理成本也可以适当减少。

2.4配送环节

在配送环节应用物联网可以提升配送效率,减少错误。EPC技术的应用可以辨别出货物的真假,实现自动通关,保证商品在配送环节中是安全而且可视的,能够追踪货物流通的全过程。货物在配送过程中,需要进行分拣、包装、运输、堆码,这些操作都需要强大的高科技技术作为支持,保证其准确率,并有效降低成本。应用物联网以后,配送过程中可以有效减少人工成本,保证货物的准确度,减少运输中可能造成的损耗。

2.5销售环节

顾客取走货架上贴有EPC电子标签的商品以后,便可以自动生成系统报告,告知物联网系统及时补充货物,并提升结算速度。企业通过物联网可以将商品的销售状况统计出来,提升商场的利用空间,帮助生产企业了解商品的销售状况,细分客户市场,找出针对性的销售策略。

2.6售后环节

顾客将商品购买回家以后,可以通过商品上的标签查询商品从生产到销售整个过程的详细信息,放心产品质量。另外,企业也可以跟踪消费者对商品的评价,及时改正不足之处,提升商品的市场竞争力,将报废的商品回收实现循环再利用。

3结语

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到供应链物流管理中以后,实现了商品的透明化管理。但是,目前物联网技术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还不够成熟,需要进一步研究探索。

物流管理论文范文第10篇

第一,增强物流岗位意识。

每个物流岗位都有自身特有的作用,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这是一种物流岗位责任,也是物流行业用人单位非常注重的职业品质,同时,这种岗位责任也是一名物流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走向成功的秘籍。要增强这种物流岗位责任,就必须要深入到物流工作第一线进行脚踏实地的实习工作,只有这样,才能磨练和增强学生的物流岗位责任感,这也是现代物流行业对物流管理本科毕业生的基本要求。

第二,增强社会经验。

增强社会经验是指增加物流相关工作经验和人际沟通经验。当物流管理毕业生面对用人单位的面试时,大部分的面试官都会考虑培训成本,很自然地问到是否有过物流相关工作经验,而这道门槛确实使很多优秀的物流管理毕业生望而却步。因此,物流管理专业实习不仅仅是一种劳动锻炼,更重要的是通过物流工作实践增强工作能力,增加物流工作中的人际沟通和适应能力,即实践出真知,实践长才干。因此,有了适当的专业实习,并顺利拿到专业实习单位给予的优良评价,对今后走向社会,应聘物流管理专业相关岗位时,无疑是非常有益处的。

二、学生在专业实习工作中表现的主要问题

第一,实习就业观念存在误区。

部分学生的自我定位和实习就业观念存在一定的误区,他们的自我定位较高,对物流实习单位也有较高的期望值,一旦现有的物流实习单位所提供的岗位、环境、薪酬待遇等不能符合其心理预期,便找寻跳槽机会,再重新寻找新的实习工作。

第二,工作作风不够扎实。

学生到物流企业或企业物流进行专业实习,目的是为了在物流工作实践中得到各种能力的锻炼和提高,最终为毕业后走上正式工作岗位打下坚实基础。但少数学生在实习工作中缺乏朴实的工作作风,虚心和认真程度不够,不能踏实工作,甚至有消极怠工、敷衍了事的现象。

第三,心理、工作适应能力较差,人际交往能力欠缺。

心理适应能力较差。部分学生对于物流企业或企业物流加班加点的工作感到枯燥无味、身心疲惫,对于所得的较低报酬感到压力徒增,因此,厌倦情绪油然而生,甚至对物流工作产生抵制情绪等。工作适应能力较差。物流行业是劳动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相结合的行业类型,工作持续时间较长,体力和脑力劳动强度大,休息日较少,学生们的体力和脑力消耗要比在学校多出很多倍。虽然很多学生在工作表现上是非常出色的,但面对拥有高强度体力和脑力工作性质的物流工作,很多学生无法适应。人际交往能力欠缺。从单纯的校园人际关系环境转变到复杂的社会人际关系环境,学生要学会适应,并努力开拓物流工作中新的人际关系网络。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是物流管理专业实习中加快工作效率,提高工作质量,并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的基础。但在实际的专业实习中,部分学生缺乏必要的人际交往能力,工作中抱怨跟同事学不到东西,跟领导请假得不到批准等等,这些都是人际交往能力欠缺的具体表现。

三、针对物流管理专业实习生的工作建议

第一,认清实习意义,转变就业观念。

物流管理专业实习可以使每一个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尝试物流行业中不同岗位的工作,通过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逐步完成职业化角色的转化,发现自己真实的潜力和兴趣,以奠定良好的事业基础。同时,也为学生的自我成长丰富了阅历,促进整个社会物流管理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通过专业实习工作内容,可以使学生了解到物流工作的实际需要,使得学习的目的性更明确,得到的效果也相应的更好。物流管理专业实习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专业实习不是学习的结束,而是实践学习的开始,希望实习学生能够降低实习就业期望值,摆脱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改变实习就业过程中普通存在的“就东不就西”和“就高不就低”现象,摆正自己的位置,处理好实习与就业的关系。

第二,端正工作态度,扎实工作作风。

中国有句俗语:“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一个管理严谨的物流企业或企业物流,从管理效应上来说,他的员工对工作也必然是严肃认真的,这是物流行业对员工的必然要求。物流企业或企业物流的每一项工作都需要依靠员工和机器设备去完成,因此,在工作实施的过程中,不能敷衍了事,粗枝大叶,否则轻则会造成货损货差,重则会严重损害企业财产和员工的生命安全,其成本是令人痛心的。因此,在专业实习中,学生首先就要从基层做起,从小事做起,认真做好每一件事,才会得到物流企业或企业物流的认同,得到同事们的尊重,获得职业发展的机会。

第三,加强能力锻炼,提高职业素养。

心理适应能力方面,要学习爱岗敬业的精神。爱岗敬业是物流企业或企业物流稳定发展的基础,也是物流行业对员工素质的基本要求。每一个物流岗位都有其设置的具体目的,每一项工作都有不可忽视的特定作用,因此,即使实习学生承担着简单的物流工作任务,也要本着爱岗敬业的精神,发挥好物流企业或企业物流“螺丝钉”的作用,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调整好自己的心理状态,培养自身心理适应能力。工作适应能力方面,要学习吃苦耐劳的精神。一个优秀的人才,必定是劳其筋骨,磨其心志,最终才能脱颖而出。物流管理专业实习工作岗位大多都具有体力和脑力相结合的特点,而且工作持续时间较长,更需要实习学生具备迎难而上、奋发努力的品质。吃苦耐劳、艰苦奋斗,都是在逆境中磨练人的意志,鞭策人们走向成熟,只有脚踏实地、辛勤耕耘的员工才能成为物流企业或企业物流骨干,得到领导重用,最终走向物流管理职业生涯的顶峰。人际交往能力方面,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培养。首先,要培养良好的表达能力。物流管理专业实习岗位多扮演承上启下的工作角色,因此,与上级和同事的交流和沟通是不可避免的工作任务。这就要求实习学生要掌握一定的社交口才技巧,遵循适时、适量、适度的沟通原则。此外,要培养人际融合能力。要融合与社会,勇敢地面对现实,接纳并融合于自己实习的物流企业或企业物流,接纳同事,融合与非正式组织。最后,要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处理好日常实习工作中的各种问题,清楚地定义并理清问题本质,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列出可能的解决方案,选出影响力最大,实施起来最容易的方案立即推动其实施,并不断地追踪行动结果,为下一次解决问题积累经验教训。

上一篇:医学教学论文范文 下一篇:实验设计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