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的基础何在

时间:2022-04-28 12:47:58

基础教育的基础何在

摘 要:基础教育的基础是什么,这是研究全础教育改革的立足点。基础教育应奠定好儿童、少年的健康身体的基础、公民品德素养的基础、专门人才的基础、从事劳动的基础。而这四方面基础的统一点就是文化科学知识。文化科学知识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和轴心。失去基础和轴心,所谓的“五会”、“创新”、“能力”等,皆是虚幻的。学校首先是读书求学的地方,把特定的知识结构教给学生是学校工作实体。失去实体的改革,是与时展趋势不相符的。

关键词:基础教育;文化科学知识;基础

一、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奠定好健康身体的基础

人的一生,大体经过成长、成熟、衰退三个时期。从出生到20岁前后是成长期。20岁至45岁或50岁之间是成熟期。50岁之后开始衰老。儿童(6.7岁—11.12岁)、少年(11.12岁—14.15岁)、青年初期(14.15岁—17.18岁)正处在成长期,是成长的兴旺时期,是长身体的时期,他们在20岁前后,身体的各部位各器官的发育成长基本结束。因此,在小学、初中阶段受教育期间,如何促进身体良好地发育成长,奠定好一个人的健康的身体,应是基础教育基础性的标志之一。我国宪法明确规定,把发展青年、少年、儿童的“体质”,看作是基础教育的基本任务。

使学生身体得到良好的发展应包括“生长”和“发育”两个方面。生长主要指细胞的繁殖和细胞间质的增加所形成的形态上的变化;而发育则指人在成长过程中有机体各器官各系统在形态和机能上变化。体质就是身体的质量,是人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功能和形态上相对稳定的特性。体质好的指标主要包括:

1.在体格方面,生长:发育指数都很正常,体型健美,整体和各部分指数和谐,走、站、坐的姿态端正。

2.在体能方面,表现为力量、速度、灵教、耐力、柔韧等均达到应有指标,并与体能相关的表现在运动器官的活动能力:走、跑、跳、攀登、爬、投、掷等都得到了应有的发展。力量、速度、灵敏、耐力、柔韧不仅是外在的指数,而且是反映内在的身体各部分各器官的质量。

3.健康的身体不仅体格发育健全,体能良好,而且应具有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一个人的适应能力是体质的重要标志。不是在大自然中、风雨中成长,而是在温室中成长的花朵,并非健康的标志。

4.并非体质的标志,但是是保证身体健康的基本条件,这就是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卫生习性(如不吸烟、不饮酒等)和锻炼身体的习惯。因此,就要掌握若干从事体育活动的知识、技能和技巧。

一个学生在成长期要奠定好健康身体的基础,要取决于许多因素,如先天的身体素质要好,后天生活环境、生活条件要有利于身体的发育成长,其中学校卫生、学校体育锻炼也是保证和促进身体发育成长的基本条件。体育活动能为骨骼和肌肉提供足够的营养物质,促进骨骼生长,使骨骼密度增厚,提高抗弯、抗折、抗压的能力。并促进肌纤维变粗,使肌肉粗壮有力。体育锻炼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心脏功能。由于肌肉工作量的加大,必然不断地需要增加氧气和营养物质的供给量,这就加速了代谢的作用,从而使心脏机能达到更高水平。体育锻炼还可以改善呼吸系统的功能。体育运动能使呼吸肌发达,强壮有力,呼吸慢而深,每次吸进较多氧气就能满足机体的需要。同时体育运动可以调节大脑的兴奋和抑制活动,改善神经系统对各器官的调节能力,这些又可使脑细胞得到合理休息并可提高神经活动的灵活性、均衡性。总之,体育可以使人充满活力,使人朝气蓬勃,还可以提高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大家知道,健康的身体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是至为重要的。1917年在《新青年》杂志上所发表的《体育之研究》,就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健康的身体对品德的形成,对智力的发展的重要作用。他说:“体者,为知识之载而道德之寓者也。其载知识也如车,其寓道德也如舍。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他又说:“体强壮而后学问道德之进修勇而收效远。”进而他断言:“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可见,健康对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性,不仅如此,一个人在他儿童、少年时期奠定好他的健康身体的基础,是他未来生活好、工作好、学习好的条件,只有有了健壮的体魄,才能有建设国家、保卫国家的资本,才能使一个人有较好的生活质量,才能幸福快乐。若体弱多病,这不仅不能充分实现人的社会功能,而且个人也要处在郁悒、烦恼、痛苦之中。所以,学生身体好是人生之本,是工作之本,是学习之本。无本则无木,本固则枝荣。这里,我们重温一下在1952年6月10日给《新体育》杂志的题词──“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是十分有意义的。抓住了体育的本质功能,也只有在人民体质好的前提下,才能谈得上“为生产和国防服务”。体育运动的目的,就是为了增强人民的体质。所以,基础教育要使每个儿童、少年、青年的身体都得到良好发育成长,应是基础教育基础任务之一。

应该说,我国整体社会环境为保证新生一代的身体良好发育成长,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营养条件的改善、医疗保健制度的发展、体育运动的普及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改革与学校全面实施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为儿童、少年、青年身体的成长提供了保证,总体说,我国新生一代身体状况是良好的。历史地比较是有很大进步的。但由于各种原因,我国国民体质水平并不高。据1997年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统计,我国各种残疾人就有6000万。由于学生的学业负担过重,影响了他们参加必要体育运动,他们的身体状况并不理想。仅从体态来看,脂肪多了,肌肉少了,身高长了,骨骼轻了,也就是变胖了,变“糠”了。总之,应从制度上确定下来,增加学生体育活动的时间是改善学生健康状况的当务之急。

二、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奠定好公民品德素养的基础

基础教育的基本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的基本素质,“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民族素质是个综合概念,其中首要含义是公民素质。公民按通常的语义是具有一国国籍并享有该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和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在现代社会里,公民是国家的主人,在社会生活中是独立平等的一个社会成员。公民享有的权利包括政治上的权利,信仰自由、人身自由、人格尊严、公民财产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劳动就业、休息、退休社会保障、受教育、婚姻自由等权利。同时,公民也要履行法律规定的各种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法纪、保卫国家、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公共秩序、遵守社会公德、纳税、服兵役、接受教育的义务。

当前,人们在谈论我国公民素质时,大多是从公民的社会公德角度,或从公民所应履行的社会义务的角度,指出若干现象说明公民素质较差。如破坏公物、违法乱纪、偷税、漏税、不尽抚育子女和赡养父母的义务等。这些都是应认真解决的。然而,作为公民,最为根本的还是唤起每个公民的做国家主人的意识。这是让每个公民意识到公民应享受的权利,意识到自己的政治权利,人身自由、人格尊严的权利,劳动与休息的权利等,同时也养成尊重每个公民的权利的品德。成有信教授说得对:“使我们公民遵纪守法、安分守己比较容易,因为干百年来我们的人民就是这样生活过来的。但是要使他们能真正做社会和国家的主人就难得多。因为几千年来自然经济、手工劳动、人身依附和专制政治带给人民的遗产是不会做主人,而不是不会做顺民。”[1]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随着政治民主化的进程,随着公民文化素养的提高,公民的主体意识、主人翁意识会逐步形成与完善。公民意识的发展程度是衡量社会现代化的根本性标志之一。

义务教育的性质是国民基础教育,它的基本任务是全面提高国民的素质,即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而在品德方面.应把培养公民意识、形成公民品格当作首要的基本任务。过去在国民学校中有“公民”课。当然,那时的“公民”课反映着当时统治阶级的要求,其内容不可取。然而,将“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形成,当作国民教育中德育的主要内容,这是应该的,当作基础教育的基础性的任务,应是合理的。通过公民教育,教学生学会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做社会的主人,做中国现代化社会的主人。这正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所在。

说到公民素质的基础,如何奠定国民精神的“根底”、“底蕴”、“民族魂”应是首要的。我们常讲德育三要素──即政治思想、思想意识、道德品质,或政治观、人生观、道德观,这是十分必要的。然而,若仅从外在的他律的角度来理解德育,不从内在的人的精神世界去理解德育,那种急功近利的德育观是有弊端的。我们应从维系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底蕴即民族魂的角度来看对学生精神境界的建构。有人讲中华民族是以刻苦耐劳著称于世,同时又是酷爱自由、富于革命传统的民族。有人认为“中国的脊梁”是那些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和舍身求法的人。有人讲中华民族的精髓,一是爱国,一是气节。有人认为《周易大传》上说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是中华民族生息、繁衍、生长、发展、兴旺、昌盛的精神骨架,这些无疑都是对的。我看维系民族生存发展的根底,一是“自强不息”,一是“厚德载物”。有了自强不息就有生存、繁衍之根,有了厚德载物就有了发展发达之源。对一个民族是这样,对一个人来说也是这样。所以基础教育应在公民的权利与义务之上,把建构学生的精神底蕴应当作首要任务。钱理群教授在一篇文章中说得好:“在我看来,中小学语文教育主要应培养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对彼岸理想世界的向往与想象,对人类、自然、宇宙的大关怀,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并由此焕发出内在与外在的激情,生命的活力,坚强不屈不挠的意志力,永不停息的精神的求索,永远不滞于现状的批判与创造的欲求。所有这些宝贵而美丽的精神素质可以概括为‘青春的精神’。它既符合于青少年的生理与心理的发展的特征,同时也是—个人的健全生命的基础。”[2]其实,这就是天天向上的求索创新精神,就是朝气蓬勃的自强不息精神。一个人若在充满生机的儿童、少年时代,奠定了永远向上、自强不息的根底,那就不会发生精神危机,那就会事业有成,那就会在任何不利不幸的情况下,不会被压垮的。

当前大家都在谈教育的弊端,有人将“应试教育”看作基础教育难以治好的顽症。有人将知识结构不够现代化,学生智能低下,缺乏创新精神,看作是教育“致命”的“关节”。有人将教育经费不足,影响教育健康发展,看作是教育事业发展潜在的危机。这些固然都是教育发展中的问题。但真正的问题何在呢?在这里我想引证香港爱国人士力尔在《重塑民族精神》一文中的见解。他写到:“真正会对教育产生长期危害的倒是教育目标功利化的倾向。平心而论,目前大陆中小学和大学教育质量仍然是比较高的。但这仅限于学生的文化知识的学习方面,这是教育目标功利化造成的误区。所谓功利化就是把教育目标仅看作是培养为经济服务的工具,而不是把它看成是造就有文化、有知识的人,进而提高整个民族素质。这种功利化倾向加上目前学校教育中仍然向学生灌输枯燥无味的政治说教,致使受教育者的素质下降。有些人在学校掌握了一定的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却既缺乏事业心和责任感,也没有必要的涵养。”又写到“放眼世界,近12亿人口的大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仍只占全球的2%左右,即使在经济相对发展的地区,人们的生活质量也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所以,……还应没有松懈自满、贪图享受的理由。中华民族,只有靠一代代人奋发图强,艰苦创业,才有希望实现真正的繁荣富强,民主文明,才能无愧地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要做到这点,就要有无数富有献身精神的时代英雄,民族英雄。”[3]在这里我们不惜篇幅引用力尔的观点,其用意,就是让我们从不同的视角,来看教育的弊端。疏乎教育树人的根本价值而过份地追求眼前功利,应是教育的根本弊端。“基础教育为当地经济服务”,就是这种弊端产生的典型口号。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育人为本;育人大计,塑造民族精神为本。基础教育的基础,就在于培养自强不息的青春活力,就在于培养厚德载物大地一样的宽厚底蕴。有了这样的“根底”铺垫,日后不管遇见什么困难,他们都是不可战胜的。常言说:“发不发,看娃娃!”基础教育奠定好一代新人充满生机,充满积极创新的欲望,同时又具有宽厚、大度、容纳的风度,我们的事业,势必会兴旺发达的。

三、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奠定好专门建设人才的基础

基础教育是整个教育制度的基础。按1995年第八届人代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学制体系内的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的设置、教育形式、修业年限、招生对象、培养目标等方面,保持着学制的统一性、衔接性、整体性。义务教育阶段(包括小学教育、初中教育)、高中教育在整体教育制度中处于基础的地位。小学教育是国家学制中学校教育的第一阶段,它的基本任务是使受教育者打下文化知识的基础,掌握读写算的基本能力,为接受高一级的教育做好准备。初级中学和高级中学的教育,在整个学校教育体系中有继下接上的重要作用。它一方面负有提高广大劳动者文化素养的任务,一方面又要为高一级学校培养合格的生源。这就是说,基础教育的基础地位,是要为高一级学校,专门人才的培养奠定好基础。也就是,基础教育要为学生的升学打好基础。所以,升学率的目标也是基础教育中基础的标志。基础中必须含蕴着高一级专业教育中所要求的基础知识。

这里有一个高等教育、中等专业教育与基础教育的关系问题。大家知道,现代意义上的高等教育和中等专业教育的产生,是工业革命的产物。由于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中、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科学课程、科学系、工程学系在高等教育和中等专业教育中逐渐拓展,至今各国高等教育正发展到科类齐全的完整的体系,科学技术已成为高等、中等专业教育的主体内容,高等教育和中等专业教育的质量直接影响着现代社会,特别是现代生产的发展,而科学课程的质量又决定着高等教育和中等专业教育的质量。为了保证高等和中等专业教育的质量,除了办好高等和中等教育之外,基础教育必须向高等教育和中等专业教育提供优秀的生源。所谓优秀的生源:一是生源的质量要高,有较好的文化基础知识和科学基础知识,因此,基础教育必须重视读写算基本能力的培养,必须抓好文化科学知识的基础。二是要有一定比例的生源,可供选拔,比例过低或选拔不当,都不能保证质量。所以,为高等教育和中等专业教育提供足够的高质量的生源,是基础教育的基本任务。关于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中等专业教育的关系,有些认识问题,需要讲清。

1.从教育发展的历史考察,也只有将自然科学逐渐纳入学校教育课程之后,严格意义上的现代教育才产生了。

由于工业革命的客观需求,才将科学与生产,科学与教育结合起来了。19世纪以后,学校课程才逐渐改变了以“装饰性”知识为主体的课程体系,改变了脱离生产、生活实际的“绅士教育”课程和古典文科中学的课程体系。科学作为课程首先是从大学开始的,在大学里开设了科学学系,而后又开设了工程学系,后来才辐射、发展到中小学教育。由于大学的科学学系、工程学系的需求,基础教育中才把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理学、天文学、数学等列为了基础课。进入20世纪后,科学已成为学校教育主体内容。随着自然科学的新发现,随着一系列的高新技术在生产和各领域的广泛应用,随着大学教育新专业的开设,新学科的增设,基础教育对新三艺(数学、物理、外语)的重视与对新课程体系中自然科学的要求,日益突出。可见,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对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具有导向作用,对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激活作用。当我们谈高考的“指挥捧”对基础教育发展所产生的弊端时,切不能不看到高教对促进基础教育的发展与质量的提高,具有激活作用。当我们谈基础教育是一个“独立”阶段时,说它有“独特”任务时,切不能不认识高等教育的发展对基础教育的发展制约的必然性与关联性。

2.现在推行“素质教育”,强调要面向全体学生,强调要面对每个儿童都尽职尽责地去培养,而不是只对少数人的特别关心。

提示“不要教师去做伯乐”,而要求“教师应当是园丁”。这种观点其积极意义在于克服了由于升学考试的竞争而导致对一部分因学习较差的学生的关心不够的弊端。然而这决不意味着“面向全体学生”就是“平均对待”,就是“你有、我有、他也有”,就是机会均等,否则就是权利不平等;同时,它也不意味着教师只能是“园丁”,而不应做“伯乐”,好像“千里马”是自然跑出来的,而无须伯乐的慧眼去相,伯乐也不再是“善驭马者。”浅化“选拔意识”,并不是不要选拔。这里有三点应说清楚。一是学生的天赋并不是相同的,体力、智力的不同,性格、气质的不同,其中有聪颖者,也有愚钝者,有人是千里驹的胚子,有人只能是一般的马驹。尽管我们相信后天教育主导人的成长、成才,但教育并不是万能的。对不同学生施以不同的教育是应该的,因才施教是教育共认的原则。二是所谓权利平等。公平,必须赋于它特定的含义,否则在当前我国多种经济成分的情况下,在多种分配形式下,权利只能是不平等的。这正像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说的:“权利永远不能超出社会的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所制约的社会的文化发展。”[4]三是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优秀的学生,应是基础教育本有之义,并非关心了优秀的学生,就是不面向全体学生。每高一级的学校招生人数,总是少于下一级学校学生人数的。优秀学生升入高一级学校,一部分毕业生被“淘汰”是正常的。被淘汰并非他们无用,并非他们不好,而是招生人数的有限性。我想我们总不能不分优劣而采用抓阎的办法升学吧。

3.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除了要依靠数以亿计的有文化、懂技术、业务熟练的一般劳动者之外。我们还特别需要数以千万计的具有现代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知识,具有开拓能力的厂长、经理、工程师、农艺师、经济师、会计师、统计师和其它经济技术工作人员。还需要数以千万计的能够适应现代科学文化发展和新技术革命要求的教育工作者、科学工作者、医务工作者、理论工作者、文化工作者、新闻和编辑出版工作者、法律工作者、外事工作者、军事工作者和党政工作者。

这支队伍的培养,首先取决于办好一批高等学校。然而提供高等学校优秀的生源仍是一个前提。在科学技术已成为现代社会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已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最具有决定性因素的今日,人才的作用,杰出人才的作用,显得更加突出。因此,基础教育在奠定好所有受教育者科学知识的基础的同时,对出众的优秀学生给以特别关心,应是事业大局的需要。我们不应以长期形成的“均等主义”思想非难“面对少数高才学生”。当前,在全面提高所有中小学校质量的要求下,办好重点小学、中学仍是时代的使命。(未完待续)

参考文献:

[1]北京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j]1996(5).

[2]钱理群.以“立人“为中心[j].教育参考.2000(2).

[3]力尔.重塑民族精神[j].镜报.1994(4).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2.

上一篇:浅析新课程理念下有效引导学生学习的策略 下一篇:谈加强高等学校管理队伍建设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