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添动力 激活力 促发展

时间:2022-04-27 01:27:48

改革添动力 激活力 促发展

《乌海日报》的起步比较晚,正式出版发行是在1981年6月份,至今只有28年。但是,在这短短的20多年里,经过报社几届领导班子的不懈努力,《乌海日报》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回顾与思考《乌海日报》20多年的发展历程,我们深深体会到,它之所以能实现超常发展,是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好时代,是报社领导班子和全体职工紧紧抓住了这难得的发展机遇,敢为人先、大胆探索的结果;是开拓创新、不断深化改革的结果。可以说,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乌海日报》的今天。

深入思考,准确判断,找到深化改革的正确价值取向和最佳途径,确保改革成功进行

任何改革都是件大事,牵一发而动全身,决不能轻率为之;必须对改革的价值选择、内容和方式等重大问题进行深入思考,找到明确答案。

回顾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历程,从改革的领域来说,农村和企业的改革走在了最前头,其后是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文化体制改革是近些年的事,相对滞后。而对于报业单位而言,由于长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生存,部分地市级党报缺少改革动力,在干部人事制度、用工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等制度改革上推进得比较缓慢,没有能够很好地调动起职工的积极性,造成报社的经营规模不大,市场份额不高的局面。对待这样的局面,可以有两种态度:一是维持现状,观望等待;二是主动出击,抢先试水。乌海日报社勇敢地选择了后者。2004年报社新领导班子组建后,针对创办时间短、基础比较薄弱、现行体制机制不能有效适应形势的发展等现状,决定不等不靠,主动探索改革的新路子,改革由表层大胆向深水层推进,并以此为突破口,闯出一片改革发展的新天地。

但改什么?怎么改?从哪里入手?这一系列重大而又十分棘手的问题实实在在地摆在了报社领导班子的面前。而这些问题并没有现成的答案,在这种情况下,继续改下去是要冒很大风险的。怎么办?报社一班人没有动摇,决心迎难而上,改下去,而且还必须改成功!他们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和思考。经过三个月的艰苦探索,从理论层面找到了解决问题的答案。他们认为:

报业单位改革要用辩证的思维方式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认识和思考,实事求是地看待改革;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选择符合客观实际的、与社会发展规律相吻合的改革价值取向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改革模式和路径。价值取向是改革成败的关键,必须首先得到解决。某些领域的改革之所以没有取得完全成功,核心问题出在价值取向的选择上,要认真汲取这些教训,以此为鉴,降低改革成本,确保改革成功。

地方党报的改革应该选择什么样的价值取向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内容、路径、方式、方法呢?他们认为,地方党报的改革既不能像经济领域那样,以商品化、市场化为主要价值取向,按市场的游戏规则进行运作,也不能以行政机关改革的价值取向来进行,按行政机关的运行模式来改革,这两种价值取向都不利于地方党报的改革与发展。这是由党报的性质、地位和作用所决定的。一方面,党报是党和人民的喉舌,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党和党的事业服务的,要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从这一点来说,地方党报的改革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决不能走完全市场化的路子。另一方面,地方党报不是行政机关,没有社会管理职能,而是一种特殊的商品,是社会、文化事业的组成部分。因此,地方党报改革的价值取向必须把它的上层建筑属性与经济基础属性、社会事业属性与商品属性紧密结合起来,形成有机的“二元价值取向”,并按这一价值取向进行改革。具体来说,就是在领导体制和办报方向上要充分体现其上层建筑的属性,坚持党管媒体,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这一点不能变;而在版面结构、稿件形式、收入分配、人事、经营管理等方面则充分体现其产业和商品的属性,选择市场化的价值取向,走市场化的道路。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使地方党报的改革不走或少走弯路,沿着正确的改革方向前进,保证改革成功,从而有效地推动地方党报的发展。

注重改革的方式方法,选准突破口和重点,既要“稳”又要“准”地加以推进

按照以上的理论思考和设想,从2005年元月份起,乌海日报社正式拉开了新一轮改革的大幕。重点进行了四个方面的改革:

(一)以量化考核为改革的主要操纵杆,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打破传统的平均主义、吃大锅饭的分配体制,适当拉开收入差距,实现人尽其力、人尽其能、人尽其才,充分体现劳动与人才的价值。

他们的主要设计是:将所有职工全部纳入量化考核范围,考核的方式分两个层次,采编人员为一个层次,行政后勤人员为一个层次;职工收入的多少按每月所得分值(分两部分,其一是基本任务分,其二是超任务分)计算,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按照上述设计,他们制定了《乌海日报社内部工资分配办法》、《乌海日报社采编人员考核办法》、《乌海日报社采编人员量化考核评分标准》、《乌海日报社非采编人员量化考核办法》、《乌海日报社采编审校质量管理办法》,对采编人员和行政后勤人员的考核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其主要步骤和做法是:

采编人员的考核步骤和方法。

首先,按职称级别核定任务量(分数),初级及以下职称为90分,中级职称为100分,副高以上职称为110分。其次,对每天见报的各类新闻作品和版面按照评分标准进行打分,稿件分为六大类,每一类又分若干等级,好坏稿件得分差别非常大,最差稿件仅得1分,而最好的稿件可得180分,相差180倍。第三,对于采编过程中出现的差错,执行《质量管理办法》,该办法对错误类型、每个环节的差错率、见报未见报差错的处罚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采编人员出现什么样的差错就要接受什么样的处罚,并实行连带责任制,扣除相应的分数。第四,以月为计算单位,采编人员每月完成任务发基本工资,超额完成部分发稿费,未完成基本任务扣除相应的收入。第五,加大奖励激励力度。为鼓励采编人员对业务精益求精,采写高质量的稿件,报社建立了“六好”作品(好稿件、好标题、好图片、好版面、好专栏、好策划)和全月无差错奖励制度,每月评选奖励一次,并纳入全年考核。

行政后勤人员的考核办法。

对于量化难度较大的行政后勤人员,他们专门制定了《乌海日报社非量化人员考核办法》,具体考核方法是:把行政后勤人员与采编人员紧密联系起来,以岗位工作量完成情况、采编人员对行政后勤人员服务的满意度来核定每月所得分数,由此确定月收入的多少,填补了行政后勤人员不参加量化考核的空白。

(二)以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为价值取向,深化机构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科学合理的机构架构和竞争激励机制,明确岗位职责,变人员管理为岗位管理,使干部能上能下、职工能进能出,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在机构设置上有硬性规定,一一对应,不能少;在人员管理上,以人设岗,以人定编;在用人上基本是铁交椅,能进不能出,能上不能下。这种体制造成了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等种种弊端,严重阻碍了事业的发展。对此,报社痛下决心,2007年1月,继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之后,乌海日报社又进行了机构和人事制度改革,制定了《乌海日报社改革“五定”方案》、《乌海日报社部室岗位设置、岗位职责》、《乌海日报社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乌海日报社实行全员聘用制实施方案(细则)》、《乌海日报社采编人员岗位职责》等一系列配套文件,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主要内容和方法是:

机构设置以提高工作效率和采编质量为前提,将原有部室进行撤并整合,按实际需要重新进行设置。

按照“公开、公平、择优”的原则,所有中层干部一律实行竞争上岗,职工双向选择。在中层干部的使用上,彻底打破了干部与职工的界限、正式人员与非正式人员的界限、资历长短界限,一切让能力、群众公论和工作实绩说话。通过公开演讲答辩、职工民主测评和专门评委小组评定,报社先后有12名职工被聘为正科级干部,有13名职工被聘为副科级干部,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干部职工争先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改革人员管理方式,将人员由身份管理转变为岗位分类管理,建立以“事”为中心的岗位管理制度。

根据市编办批复的“五定”方案,结合报社的职能职责,按照科学合理、精简高效的原则设置工作岗位、明确职责。

全体人员按照公平竞争、择优任用、双向选择的原则竞聘上岗。

(三)以读者满意为目标,坚持党的新闻工作方针,深入落实“三贴近”原则,尊重新闻传播规律,改革版面内容结构和稿件形式,增强宣传报道艺术和效果,提升新闻舆论的引导力、吸引力、说服力、影响力和公信力。

在报业的产业链条中,报纸无疑是主导产品,其质量的高低、影响的大小,关系到它在党和政府中的位置和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从而决定报纸的有效发行量、市场占有率和其它相关产业的发展,最终影响报业的生存与发展。

有鉴于此,1992年以来,他们进行了三次比较大的改革:

1996年,在保持报纸原有特色的基础上,推出了《科教周刊》、《企业周刊》和《双休周刊》,1998年又把《双休周刊》扩为4开8版。三个专刊推出后,受到广大读者的普遍欢迎。改革的实践与经验曾在自治区作过专题介绍,并被自治区《新闻出版月报》评为1996年内蒙古新闻出版界十件大事之一。

2001年为增加报纸的信息量,他们先由4开4版扩为4开8版,而后又扩为对开大报。2004年,对版面和栏目再一次进行改革,第一版和第二版重点调整栏目结构和宣传报道形式,而将第三版改为专版,推出了金融专版、法制专版和三区专版等三个专版,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

2005年的1月份,他们正式出版发行了《乌海日报・晚报版》,4开16版,有14个固定栏目,以社会新闻为主,面向大众,既优化了报纸的品种结构、内容结构、栏目结构,满足了不同阅读阶层、群体的需要,增强了可读性,提高了舆论引导水平,填补了乌海地区没有生活类报纸的历史空白。

(四)以市场化价值取向为导向,深化广告、发行、印刷等经营体制改革,创新发展机制,努力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和有效增长,开创经营发展新局面。

体制陈旧、观念落后、资金短缺、渠道不畅、经营单一是阻碍报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为在激烈的竞争中抢占发展先机, 2005年,乌海日报社果断采用市场化操作机制,运用市场手段,引入竞争机制,对报纸发行、广告业务实行承包经营。其特点一是承包人的选择在全市范围内进行,而不仅仅限于报社内部;二是承包人确定后,广告部经营人员、发行部发行人员,由承包人自主聘用,合同签订、工资待遇及社会保险由承包人依法依规办理,报社只对承包人进行考核。广告部、发行部目前各有工作人员20多人,全部按照合同化管理,人员可进可出,工资收入能高能低。将市场化运作机制引入报社的经营管理,可以将责、权、利紧密地统一起来,把承包人的风险和经济收入直接与任务完成情况、回款情况挂钩,从而提高了发行、广告承包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扩大有效发行、提高广告收入,提高报纸的经济效益。2008年乌海日报社广告承包费是2004年改革前广告收入的3倍。2009年,在全国地市党报发行量普遍下滑的形势下,《乌海日报》印量却做到了稳中有升,取得了每39人一份《乌海日报》的好成绩。

改革取得的主要成效

乌海日报社收入分配制度、干部人事制度、新闻宣传内容形式和经营体制机制的改革,极大地推动了报社事业的发展,职工的工作积极性空前高涨,精神面貌更是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

一是使报社的整体发展实力由弱到强,进入快速发展时期。通过经营体制的改革,广告发行等经营性收入大幅增加,为报社事业发展规模的扩张奠定了坚实基础。正是有了这样的基础,2005年,在财政没有增加投入,人员、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创办了《乌海日报・晚报版》。2006年,又对《晚报版》进行扩版,由创刊时的4开16版周3刊扩为4开12版周5刊,全年增加了624个版面。2008年,他们对《晚报版》再次进行扩版,由4开12版扩为4开16版,进一步优化了报纸的品种结构和内容结构。

《晚报版》的出版发行,加快了乌海新闻事业的发展,填补了乌海多年来文化生活的空白,抢占了舆论宣传的另一块高地。同样是因为有了这个基础,2008年,《乌海日报》实现了彩色印刷。如果没有改革积累的实力,这是难以想象的,也是不可能实现的。

同时,改革又为报社的进一步发展储备了大量的人才资源。改革给职工以压力和危机感,但同时也给他们提供了动力和施展才华的舞台。通过改革,报社的职工队伍经受了考验、得到了锻炼,一大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成为报社继续发展壮大的重要力量。

二是各部室由“要人推任务”到“减人要任务”。分配制度的核心是按劳取酬。不管多少人干活,在质量相同的情况下,一定的工作量只能取得相应的报酬。要闻部原有编辑5人,另外还有划版、组版人员,改革之后该部只用2人就实现了版面策划、编辑、划版、组版一个完整的编辑流程。为保证完成任务,不影响每月收入及季度、半年、全年奖,现在报社职工请假次数明显减少,95%的职工都能出满勤、出全勤。分配制度改革起到了减人增效的作用,在不增加人员、经费的情况,通过改革调动了全体人员的积极性,用办一张报纸的人员和经费办出了两张报纸。

三是记者由“推脱采访”到“主动采访”。改革前,报纸版面少,记者任务轻,一些边远地区的采访、夜间采访,常常有推脱不去的现象。改革后,抓住新闻线索积极主动采访已经成了报社记者的习惯。只要发现好的线索,不论白天还是黑夜,不论城市还是矿山,不论路途远近,都会有报社记者的身影。今年,远离市区的梁家沟办事处书记向报社反映,以前邀请记者采访需要提前安排,往往还要派人来请,现在只要有新闻线索,记者都会主动上门采访。过去记者部主任的主要职责是“派活”,现在忙采访、忙策划,新闻策划成为经常性的工作。

四是由“只看数量”到“质量、数量并重”。改革后实行了稿件打分制,好的稿件可打到180分,质量较差的稿件只能打1~3分。长稿件质量不高得不到高分,短而精、新闻性强、有新意的稿件得到高分。对编辑的打分不仅要考核版面数量,还要考核编得精不精,编得好不好。

五是后勤人员向采编一线转移。多年来,报社后勤人员比较多。改革后,按工作任务量评定工作,由于工作压力较大、收入较低,原有的秘书、打字员、档案管理员等能够承担采编任务的后勤人员主动要求调到采编岗位,使报社行政后勤人员由20人减少到9人。这样既缓解了采编人员紧缺的问题,又通过增加工作量提高了他们的收入。报社原来的秘书、打字员等都是在改革时主动竞聘到记者岗位的,由于工作勤奋,新闻敏感性较强,他们现在的收入是原岗位的2倍多。

六是涌现出一批作风硬、素质高、能独挡一面的优秀采编人才。通过改革,队伍变得精干了,每个人身上的担子重了。为了适应高效率、高质量的工作要求,每个人必须不断充电,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养和业务能力,比学习、比贡献、比荣誉蔚然成风,一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记者部有几位记者是在改革中因校对岗位撤销而竞聘到记者岗位上的。走上全新的岗位后,他们将压力转变为动力,通过勤奋学习、不懈努力,现在已成为能够承担重要采访任务、可独挡一面的新闻记者了。许多改革后走上记者岗位的同志感慨地说:是改革为我们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让我们走上了成功之路。

(作者为内蒙古大学赴乌海日报社见习记者)

上一篇:推动报社科学发展迈上新台阶 下一篇:浅议“二”与“两”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