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一场美丽邂逅

时间:2022-04-27 05:09:24

“制造”一场美丽邂逅

一次教师节我收到学生送出的一张贺卡,上面用娟秀的字体写着一句话:“老师,谢谢您给我们讲的山人。”此景此情,心中几许感慨。读画先读人,通过读人,读画更丰富,更立体,也更准确。读人,其言其行,其情其性,都了解于心,对应到作品中,画家的情趣、追求、理想、笔墨、抱负诸此种种,都能找到着眼点。以为例,他对于学生的吸引力,也许并不是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更有的倔强与孤傲的性格,出家为僧的遗老身份,复杂的人生情绪。正是这种学习读画读人的学习形式,帮助学生很好地记住了这位在中国画坛影响深远的大师。法乎其上,得乎其中,以名家养兴趣,以兴趣提素养,学生的眼界和判断力就会不同。

艺术教育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是提高审美还是启迪人生?重点当然在后者。有人说高明的画家抒发灵性、表情言志,不卖弄技巧。同样,高明的老师塑造心灵,不会将审美教育简单理解为一种专业术语的使用或知识技巧的学习。传统美术教学着眼在欣赏名家作品,一件作品的风格、艺术价值、历史价值,对高中生而言,了解美术的语言流派固然是走上审美之路的必经途径,我却坚持以读画读人生的方式,带给学生更多的智慧与思考。如果做一个调查,你就会发现不论是齐白石还是徐悲鸿,不论是达・芬奇还是凡・高,只有把画家作品和他们的故事联系起来,我们才能看到一个多维度完整的艺术过程,这样的大师才能在孩子们的心灵中驻扎下来。在美术鉴赏课中,我更喜欢以邂逅名家的形式,解读不同历史时期的艺术风格及其特点。

一、艺术鉴赏课读大师的必要性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美育最重要的任务是教会孩子能从周围世界的美中看到精神的高尚、善良、真挚,并以此为基础确立自身的美,以画家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悟人生。画的境界体现了人的境界,画的完善过程就是画家自我完善的过程。西方艺术家罗丹曾说:“做一艺术家,须先做一堂堂之人。”只有了解画家的思想,才能看到一幅名画背后的故事、画家的技法形成,画家的创作思路和画家的个人风格,才能真正读懂一幅作品。

读人丰富了知识面,对中学生而言,用故事引入,用兴趣出境,在自觉不自觉中提高审美情趣和能力。让学生了解到:优秀的画作是不朽的;艺术的流派是多元的;艺术家是率性的、独立的甚至是偏执的;好的艺术作品是艺术家的灵魂再现;艺术与政治、经济、文学、哲学等许多知识是相通相融的。艺术鉴赏教学如果只停留在技法层面,研究作品的构图、透视、色彩、明暗、意境,对学生而言好比上一节形而上的科普课,看了形式丢了灵魂。由此,坚定了我在艺术鉴赏课中制造各种美丽邂逅的方向。

二、制造一场美丽邂逅

“制造”一词包含刻意性,这就是授课者对课程的认识和把握。以介绍西方十七世纪的绘画为例,我选择荷兰最伟大的画家伦勃朗,安排一场学生与画家的华丽邂逅。

(一)审美的意义:爱上大师的理由

一六六九年十月四日,“伦勃朗贫病潦倒而死”。这位伟大画家的不幸逝世令荷兰的历史在反省时感到尴尬。就艺术成就而论,他与同代法兰德斯画家鲁本斯、西班牙画家委拉斯开支可以并称为十七世纪欧洲画坛三颗巨星,后两者生前享尽艺术名望带来的富贵荣华,死时举国震悼,而伦勃朗的死,则如下夜陨灭在旷野的流星,几乎没有引起当时人们的注意,他死于穷困、凄苦,死于晚景的寂寞孤独。法国著名艺术理论家丹纳尝这样评价伦勃朗:“倘把人比做一根链条,那么他是铸造了一头,希腊人铸造了另一头,所有佛罗伦萨、威尼斯、法兰德斯的艺术家们都在这两者之间。”研究油画的人,惊讶地赞叹是他创造了最丰富的表现技法,最独特的绘画语言方式。研究素描的人发现,是他使线条在欧洲绘画中产生了前所未有的个性力量和无比丰富的表情。就可读性影响力,在介绍十七世纪的荷兰绘画时,我选择伦勃朗以重磅出击在艺术课堂之上。

大师在左,学生在右,怎么相见,在于你――施教者。文似看山不喜平,巧妙安排会见的方式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审美的过程:爱上大师只在瞬间

有人说爱上一个人是瞬间的事,也许就在第一眼,无关时间。

第一场:贩卖神奇,悬念的魅力。

首先是神秘的开场白,罗伯特・特拉佛斯说,教学是一个独具特色的表演艺术,区别于其他任何表演艺术,这是由教师与那些观看表演的人的关系决定的。老师是中间人牵起课的两端:学生和准备欣赏的那个人。简练的语言,平缓的语调,诗一样的旋律:

十七世纪的荷兰,

一位画家,年岁已高,满脸沧桑

画,一幅巨作,一幅本该挂在市政府大厅的巨作,

昏暗,混乱,独眼的人,高举的酒杯,

画家抡起刀

把自己的心血戳穿

那刀,行同戳在自己的身上。

这样的介绍一下子抓住了同学们的心。这绝对是一位与众不同的画家,他为什么要毁了自己的作品,为什么他的作品可以挂在市政府大厅,为什么画一个独眼的人?种种疑问,种种好奇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样的设计充满神奇的色彩,孩子们期待与这样一位不同寻常艺术家的相遇。

第二场:渲染情感,扎实的基本功。

伦勃朗擅长人物肖像画,伦勃朗的肖像画数量之多,艺术成就之高,为世人瞩目。他通过画自画像研究人物的表情,在画中做种种精神和心理分析。他的大量自画像则折射出画家灵魂深处的思考,间接反映出他一生经历的世态炎凉。在伦勃朗的肖像画中,孩子们感受到这位大师过人的洞察力,娴熟的艺术表现力,不同身份的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伦勃朗通过画笔、色彩缓缓向我们道来,在这个环节中孩子们初识伦勃朗,对这个“人”有了最初的好感,他很厉害,画画得很棒。

第三场:角色替代,进入彼此。

学生以角色的身份进入角色的审美情景,带着角色的情感和思维进行审美活动,并获得与角色相似的审美认识,增强了学习自主性,使教学过程更愉快、更有效、更立体。伦勃朗最有名的代表作《夜巡》作于1642年,是为阿姆斯特丹城射手连队画的一幅群像。射手们每人出一百弗罗仑(荷币),各自认为自己理所当然地与别人站在同等的位置。然而,伦勃朗却没有按照这些人的要求和趣味,把射手们安排在豪华的宴会或欢快的娱乐中,表现每个人物多少带有些做作的豪情和风姿,画家对构图进行了精心设计,尽量使每个人都能看见又安排得错落有致,同时还使中心人物斑宁柯克中尉及副手极为突出。

在这个环节上,我先亮出订单:1642年,班宁柯克连长和手下17个人每人出了100盾请伦勃朗画一幅集体像。

活动设置请一位同学扮演画家伦勃朗,请出18位同学,让他们扮演射手连队成员,学生“伦勃朗”想象着大师如何安排这些队员,组成画面。在活动中同学们积极思考着,开动脑筋,有传统毕业照式的平稳安排,也有充满趣味和创意的想象,通过这些铺垫,再对比伦勃朗的《夜巡》,同学们有诧异,有惊喜,更多的惊叹写在脸上。夜巡的乱中有序,夜巡的光影对比,夜巡的强烈戏剧性,无人不感慨大师的想象力和掌控力。

同学们被这位伟大的画家折服了,他们很庆幸能认识这样一位功底深厚、想象力一流的画家。但同学们也在这幅作品之后看到了伦勃朗命运的转折与不公。

第四场:重复亮光点,魅力再现。

《浪子回头》是伦勃朗晚年的作品,画成于他逝世那年。这时的他已经失去了一切,非常潦倒。虽然他没有解释为什么选择这个主题,但是,我们可以猜想,在他的心目中,那个跪在地上的浪子就是他自己,这位走投无路的伦勃朗,此时最需要的是上帝的抚爱。光线明暗的强烈对比,柔和的色彩,生动的表情,画过浪子回头的人很多,但是没有人捕捉慈父的心情,能够像伦勃朗那样传神,那样夺人心魄。我们能够勇敢地面对叛逆和贫乏,像浪子般谦卑地来到上帝面前吗?用这样一件经典之作,作为我们结识伦勃朗的结束篇,在这件作品前,我们感受到画中不可动摇的父爱,给人以力量,给人以希望。在这件作品中,学生了解伦勃朗的坚持,伦勃朗的勤奋,伦勃朗一颗诚恳的心。

(三)审美的意义:让爱永留心间。

凡・高曾崇敬地说:“你知道吗?我只要啃着硬面包,在伦勃朗的画前坐上两个星期,那么即使少活10年也心甘。”我想学生经过由好奇到认识、由揣摩到相知的历程,完成了一个审美内化的过程。爱上一个人,恋上一幅画,这是一场美丽的邂逅,读懂的不仅是大师的作品,更有一颗艺术的心,对人生的感悟,对美的追求,才是最大化的课堂,因为只有这样的课堂才能让审美教育真正做到如涓涓溪流滋润心田,做到让美的教育驻扎心间,做到恒久远。灵活运用教材,选择重点,让艺术之光在孩子的心灵中闪亮。

一节美术鉴赏课,用伦勃朗的少年才华,伦勃朗的中年破产,伦勃朗的“夜荧虫”称号,伦勃朗的“伦勃朗光”,让学生在画中看到十七世纪荷兰这个最早的资本主义最发达国家人们的喜怒哀乐和风俗风情。用伦勃朗对艺术孜孜以求的坚持,用伦勃朗直面惨淡人生的信仰,让孩子们感受到艺术的力量,感受到坚持的美。

三、小结:用艺术打造一座支取不尽的心灵宝库

艺术审美教育作用的第一个特点是“以情感人”,第二个特点是“潜移默化”,第三个特点是“寓教于乐”。在读人的过程中,通过人对人,大师对学生的魅力,我们完全了解了艺术审美的三个特点。有魅力的文章,别人就愿意多读,有魅力的人,别人就愿意与之交往。课堂的魅力在于内容,在于过程的设计,在于为师者赋予课堂的内涵,课堂教育中细微的火花能在孩子身上绽放,开出生命璀璨之花。在课堂中安排与大师的相遇相知,便是与大师心对心的交流,更有利于学生读懂作品,提高鉴赏能力,完善自我。

以这样的模式,我们在艺术课堂上可以邂逅激情近于疯狂的凡・高,现代绘画之父塞尚,原始性狂人高更,憨厚的梦幻骑士野兽派的泰斗马蒂斯;也可以遇见浑厚端庄宋画第一人范宽,最诗情画意皇帝画家赵佶,一生落魄才情横溢的徐文长。一画一作一人生,用艺术家对美的诠释和感悟,为孩子们打造一座支取不尽的心灵宝库。

艺术长河中,一颗颗闪亮的明珠将在我们生命中闪耀流传。

上一篇:语文有效预习带来的三个转变 下一篇:恰当留白,体现品德课堂意境的深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