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型企业专利价值评价模型构建

时间:2022-04-27 03:06:35

技术创新型企业专利价值评价模型构建

一、引言

我国长期坚持自主创新道路,已经为专利工作从重数量向求质量转变奠定了坚实基础。在这一过程中,我国企业自主创新的主体地位日益突出,国内企业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量已连续十年以高于20%的速度增长,企业自主创新持续发力。

从经济学意义上来讲,专利价值是指专利预期可以给其所有者或使用者带来的利润在现实市场条件下的表现。Harhoff et al.(2003)认为对于一个参与技术竞争的企业而言,专利的价值能最好地解释其资产的价值;方曙等(2007)以华为为例,对技术创新型企业的专利产出与经济产出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二者存在非常显著的正线性相关性。但是,有研究表明,专利的价值分布具有很大偏度,5%~10%的专利代表了专利总体价值的一半。因此对技术创新型企业来说,并不是每个专利都能给其带来利益,即不同的专利对企业的价值是不一样的。专利是企业自主创新的重要方式,是技术创新型企业的重要创新成果和创新产出,只有从价值和利润的角度出发,识别专利价值,将专利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才能将企业的创新行为落到实处,才能保护企业知识成果,并不断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研究技术创新型企业的专利价值评价,不仅可以使企业重视该项专利,还能使企业客观地运用专利,从而在某种程度上为决策提供依据,保证企业管理决策的正确性。

二、文献回顾

国内外均有一些对专利价值评价的研究,学者们提出了一些评价指标,有些学者甚至建立了综合评价体系。如Markus Reitzing(2002)从商业化角度提出了包括专利寿命、市场价值、专利战略、所有权、申请者数量、法律纠纷等在内的13个著名指标;Hirschey和Richardson从技术的角度提出了基于科学的三个维度的指标,包括当前影响指数(CII)、科学关联系(SL)、技术生命周期(TCT)。我国学者对专利价值的评价也做了一些研究,如黄庆等学者(2004)认为专利的价值可以采用广义技术实施类、技术周期类和对外申请专利类指标来进行评价;葛仁良(2006)认为应从专利活动的特征上来研究和设置评价指标体系,整个评价体系应由专利的投入、专利的产出、专利的运营、专利的保护和专利的效益五个模块组成;李清海等(2007)从专业性指标和综合性指标两大类指标构建专利的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对专利的价值进行一个评价;汪雪峰等学者(2008)提出可以用技术生命周期(technology cycle time, TCT)、引证指标(Ci ted Index, CI)、科学关联性(Science LinKage, SL)、专利实施率(Actual izat ion Rate of Patent, ARP)、专利族大小(Family Size)5个指标评价专利价值;万小丽等人(2008)将层次分析法和模糊评价法综合起来,通过技术价值、市场价值、权利价值三个一级指标,创新度、市场化能力、专利独立性等17个二级指标对专利的价值进行评价;李春燕等人(2008)筛选了29个指标对专利的质量进行评价,29个指标被分为应用指标、科学指标、内容指标、国际指标、时间指标和其他指标六大类;李秀娟 (2009)给出了影响专利价值的因素,将影响专利价值的因素分为技术因素、市场状态、技术转移、法律因素四大类。

综上所述,可以将大多数学者对企业专利价值的评价分为以下几类:从宏观方面分为技术、市场和企业三个方面来评价;从专利自身来评价;从专利引用来评价以及一些其他衡量专利价值的指标。我们可以看到,现有的对专利评价的研究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其一,大多数研究是从宏观角度对专利价值进行评价的,即都是评价一个企业或地区甚至是国家的专利水平;其二,对专利本身的价值进行的研究多集中在专利的经济价值上,而专利其他方面的价值少有触及;其三,缺乏衡量专利对企业尤其是技术创新型企业的价值的评价研究;其四,有些指标难以获得,可能会影响评价结果的正确性。

三、理论分析与指标体系开发

(一)理论分析 技术创新型企业是指具有健全的技术创新体系和机制持续技术创新,并取得显著技术创新效果的有活力的现代企业,持续技术创新是技术创新型企业的本质。其内涵包括两个当面:一是要持续进行技术改造或新产品研发等技术创新活动;二是将技术开发置于企业的核心地位,不满足这两个条件的企业都不能称之为技术创新型企业。专利是知识产权的一部分,它作为一项无形资产对技术创新型企业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合理评价技术创新型企业的专利价值,对保持企业的技术优势、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并持续地进行技术创新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专利作为一项技术创新成果,本身的价值具有模糊性的特点,难以精确量化,因此,本文拟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为技术创新型企业专利价值的评价提供一个科学、适用性强、操作性强的方法。

专利作为一项资产,其价值不是仅仅由自身价值孤立确定的,而是取决于它对其他相关资产或整体资产的价值贡献,即对企业而言,主要表现在对企业的技术、市场、经济、战略等方面整体的利益贡献。彭灿等(2009)认为技术创新能力与创新战略选择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在近几年国内外对专利价值评价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及结合技术创新型企业自身的特点,本文认为,对于技术创新型企业而言,专利价值的评价应从几个技术、市场、收益、风险和企业自身5个方面来进行(图1)。

(二)指标体系开发 根据上述的理论分析及框架设计,本文需建立一套具有层次结构的指标体系来科学地评价技术创新型企业的专利价值。指标体系的设计过程,是一个从上层到下层、从抽象到具体的思维过程,在明确评价目标、研究大量文献及对象属性后,本文开展了对校企专家的访谈,在多项工作的基础上设计开发了技术创新型企业专利价值的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其中,各二级指标的具体含义如表2所示。

四、模型构建

由于指标体系中既包括定性指标也包括定量指标,所以本文采用Saaty教授的层次分析法对指标进行权重设计。层次分析法(简记AHP)是将复杂决策问题的本质、影响因素及其内在关系等进行深入分析之后构建层次结构模型,从而提供一种简便决策。

(一)构造判断矩阵 本文的研究聘请了技术创新和专利研究领域的学者、企业高管和实务工作人员共7名,制作专家打分表对指标进行两两比较评判,给出相对重要性的定量结果。比较标度采用了著名的1-9标度,将7位专家的打分进行加权平均,构造判断矩阵X、X1、X2、X3、X4、X5如下:

X= 1 3 1/3 5 1/21/3 1 1/4 3 1/5 3 4 1 5 1/21/5 1/3 1/5 1 1/4 2 5 2 4 1 X1= 1 2 1/3 1/4 31/2 1 1/4 1/5 2 3 4 1 1/3 3 4 5 3 1 41/3 1/2 1/3 1/4 1

X2= 1 1/4 3 4 1 51/3 1/5 1 X3=1 1/3 1/53 1 1/25 2 1

X4= 1 2 51/2 1 31/5 1/3 1 X5= 1 2 1/7 1/6 1/51/2 1 1/8 1/7 1/6 7 8 1 1/3 1/3 6 7 3 1 2 5 6 3 1/2 1

(二)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与权重向量 在得到判断矩阵后,接下来开始计算比较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W和特征值max(可以得知该特征值是矩阵的最大特征值),这一步骤主要是得到同一层次要素对于上一层次某要素的相对重要性排序权值。但是,比较判断矩阵是由评价者通过两两比较得到的,只是个人的一种主观估计,如果在估计时偏差过大,出现严重的思维不一致的情况,就必须对比较判断矩阵进行修正。随机一致性指标CR≦0.1时,比较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当CR﹥0.1时,比较矩阵不一致,则必须进行修正。

经过计算,判断矩阵X的特征向量W=(0.190,0.088,0.301,

0.053,0.368)T,特征值λmax=5.038,一致性指标CI=(λmax-n)/(n-1)=0.082,CR=0.074﹤0.1通过了一致性检验,比较判断矩阵X具有满意的一致性;判断矩阵X1的特征向量W=(0.139,0.088,0.252,0.452,

0.069)T,特征值λmax=5.279,CI=0.069.,CR=0.062﹤0.1,通过一致性检验;判断矩阵X2的特征向量W=(0.231,0.665,0.104) T,特征值λmax=3.087,CI=0.043,CR=0.084﹤0.1,通过一致性检验;判断矩阵X3的特征向量W=(0.110,0.309,0.581) T,特征值λmax=3.004,CI=0.002,CR=0.003﹤0.1,通过一致性检验;判断矩阵X4的特征向量W=(0.581,0.309,0.110) T,特征值λmax=3.004,CI=0.002,CR=0.003﹤0.1,通过一致性检验;判断矩阵X5的特征向量W=(0.057,0.039,

0.215,0.404,0.285) T,特征值λmax=5.382,CI=0.095,CR=0.085﹤0.1,通过一致性检验。所有矩阵都通过了一致性检验,因此,可将其特征向量作为权重向量。

(三)结果与讨论 通过对以上权重向量的计算,得出技术创新型企业专利价值评价指标的权重,结果如表3所示。根据表3可得如下的结论或建议:首先,从一级指标的权重来看,企业应首先从自身能力出发,结合企业的发展战略及主要业务开展专利的研究开发,同时,科技创新型企业往往是以专利来获取风投,因此,企业要重视专利实际能为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其次,从二级指标的权重来看,技术创新型企业专利价值的评价在技术、市场、经济、风险及企业这5个方面应主要将着眼点放在技术适用性、市场需求度、综合经济效益、投资风险以及战略契合度这几个方面,从而实现专利的经济价值。

五、结论

专利是技术创新型企业的重要创新产出,其价值贡献的大小对该类企业而言尤为重要。本文主要研究了技术创新型企业专利价值的评价问题,并建立了以AHP为基础的评价模型。在进行文献综述及专家访谈后,提出了本文理论分析的框架,并在此基础上开发设计了技术创新型企业专利价值的指标体系,随后进行专家打分,以层次分析法计算了指标体系的权重。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以为技术创新型企业甚至是我国企业在开放创新的环境下对专利的研发和利用提供参考,使企业重视专利、科学的运用专利,为企业管理实践提供了相关理论指导,在某种程度上保证管理决策的正确性。但是,本文仅从理论层面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模型运用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还有待进一步的实证分析和检验。后续研究将针对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类型进行,以进一步开发通用和完善的理论模型。

参考文献:

[1]万小丽、朱雪忠:《专利价值的评估指标体系及模糊综合评价》,《科研管理》2008年第2期。

[2]D. Harhoff, F. Scherer, K. Vopel, Citations, family size, opposition and the value of patent rights, Research Policy 32 (2003) 1343–1363.

[3]方曙、武振业,、朱月仙、高丽丹:《技术创新型企业专利产出与其经济产出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7年第4期。.

[4]SCHANKERMAN M, PAKES A. Estimates of the value of patent rights European countries during the post-1950 period [J] The Economic Journal, 1986, 96(384):1052-1076.

[5]Yu-Jing Chiu, Yuh-Wen Chen. Using AHP in patent valuation[J]. Mathematical and Computer Modelling, 46(2007)1054–1062.

[6]王雪峰、刘晓轩、朱东华:《专利价值评价指标研究》,《科学管理研究》2008年第6期。

[7]葛仁良:《我国专利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与构建》,《统计与决策》2006年第15期。

[8]李清海、刘洋、吴泗宗等:《价值评价指标概述及层次分析》,《科学研究》2007年第2期。

上一篇:计算机软件开发的规范化探析 下一篇:成都高新区 将建成中国首个绿色精密环境产业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