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创新平台:集群创新的新模式

时间:2022-04-27 02:17:16

产业创新平台:集群创新的新模式

内容提要:产业集群在全球价值链上的发展与升级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经济的重要课题。文章从网络创新范式的角度创新性地提出了集群创新能力的提高在于产业集群内部与外部拥有完善的创新网络,并通过对中国绍兴纺织产业集群的产业创新平台的案例研究,探讨如何构筑产业创新平台来构建整个产业集群的创新网络,从而实现产业集群创新。

关键词:创新网络;产业创新平台;集群创新

中图分类号:F127.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9)05-0058-05

1.引言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 , 经济意义上的“国家状态”日益让位于“区域状态”, 区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利益体 , 关键的商业联系集中于区域范围内 ( Cooke , 1998)。从世界范围来看,如美国硅谷和 128 公路的电子产业、德国的图特林根的外科器械产业、 法国的布雷勒河谷的香水玻璃瓶产业就是典型的区域形态经济。而我国的经济发展与布局也呈现着明显的区域性、集群性,如北京中关村电子产业、 福建的运动鞋产业、 浙江的纺织品产业等。区域经济,尤其是主导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集群已经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

以纺织产业为例,现阶段产业集群是纺织工业组织结构的重要形式, 是在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下社会资本、 人力资本和产业支撑体系基于产业特点、地域特点与网络特性的比较优势, 在纺织服装化纤业积聚的必然结果(杜钰洲,2007)。目前,国内的纺织产业集群的比较优势表现在范围经济与规模经济,一方面,大量的纺织企业积聚在一起,包括整个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分工合作,生产环节的互补使整个产业迅速地发展起来,而共同采购渠道以及销售市场的建立使得企业在供求两端的议价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另一方面,劳动力的密集以及原材料的聚集使大规模的生产成为可能,有效降低了单位产出的成本。然而,这个阶段的产业集群还主要是劳动力与资本密集型的集群形式,其产业增长方式较为粗放低效,处于整个全球产业价值链的低端。

近年来,产业集群赖以生存的规模经济的效用正在逐年递减。表现为以下几方面原因:一、全球制造业开始战略转移,东南亚等国更低成本的制造业产业集群正在迅速崛起;二、全球能源价格的大幅上涨使得企业的生产成本急速攀升;三、产业技术更替加快,新产品的生命周期与市场寿命越来越短;四、全球金融环境的持续动荡与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使得出口大大放缓,而人民币升值压力、汇率波动不断挤压企业的利润空间;五、新劳动法的颁布以及国家对土地与税收的管理日趋严格,使得产业集群内的企业从土地与税收的优惠政策里获得隐性剩余利润的空间趋小,而劳动力成本进一步加大。

纺织产业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机,实现产业集群从劳动力密集型与资本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过渡尤为迫切。在现阶段,唯有通过创新,尤其是整个产业的集群创新,才能实现真正的产业升级。产业集群技术创新优势主要源自于集群内部创新机会诱发的创新灵感、 集群内部激烈竞争产生的创新动力、 集群内部资源的可获性与共享性、 集群内部合作形成的创新范式(张聪群,2005)。

2.产业集群创新相关理论

波特(1998)认为产业集群是某一特定领域内相互联系的企业及机构在地理上的聚集体。在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中 ,产业集群是竞争力构成的基本单元。他的钻石模型论述了产业集群发展的五个基本要素:生产要素、需求状况、支持和相关产业、企业策略、结构与竞争对手、政府。现代视角下的产业集群是以一个主导产业为核心,由多个企业及与其利益攸关的其他社会组织( 如客户、供应商、高校、研究院所、中介组织、政府职能部门、行业协会等) , 在某一个空间区域上聚集、共生而成的有相对专业分工、各类资源流动频率高、区域社会资本共享的群体(苏衡彦,2007)。

产业集群的创新,即是集群各行动主体的创新活动。产业集群的行动主体包括:政府、企业、中间机构、科研单位、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产业集群创新系统的行动主体是从事同一或相关产业的企业及其他地方机构 , 它们在特定的各种正式、非正式制度的协同作用下 , 通过正式、非正式的方式 , 促进知识在集群内部创造、储存、转移和应用的各种活动和相互关系的总和(魏江,2003)。从这个角度来看,现阶段我国的许多产业集群还是不健全的,缺失了部分行动主体或者是部分行动主体的作用被弱化了,未起到应有的效用。具体来说,我国的产业集群很多情况下仅仅是企业主体在唱独角戏,这在以加工制造为主要经营策略的时期并未体现出其巨大的弊端,因为企业不必去考虑知识或技术的获取,只要按单生产就可以了。然而当整个产业需要集群创新时,就迫切需要建立完善的集群创新系统。

3.网络化集群创新模式的提出

技术创新已经逐渐由“线性范式 ”向“网络范式”转变,企业的竞争也由单个企业内部的能力寻求转向企业与外部环境的联系与互动。企业技术创新行为方式 ,由过去的“ 单兵作战 ” 向“兵团作战” 转变 ,创新不再是线性过程 ,而是不同参与者和机构间复杂的互动作用的结果。“网络范式”的研究发现外部的信息交换及协调对于创新具有重要的作用 , 它可以有效克服单个企业技术创新时的能力局限 , 降低创新活动中的技术和市场不确定性(丘海雄,2004)。网络不仅使集群在技术、市场多变的情况下得以生存, 更为重要的是通过企业之间的集体学习促进了产业集群内企业的技术创新 (Sternberg , 1999) 。

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即是网络化的技术创新,网络中各节点间的关系链条 ,是信息、 知识、 技术传递和扩散的关键通道,在传递和扩散过程中创造价值。创新网络的成效与创新主体的空间分布有很大的关系 , 地理邻近带来了可以维持并强化创新网络的支撑因素 , 如文化认同和相互信任等 (Baptista , Swann , 1998),这进一步说明了区域性的产业集群创新的网络化特征。

产业集群的创新网络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产业集群的群内网络,即指一定地理区域内的产业集群的五个主要行动主体之间的相关联系与合作网络,包括在基础科研、技术研发、产品设计、原料采购、组织生产、市场营销、售后服务整条价值链上选择与其他行动主体所建立的稳定关系,如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技术合作,市场与渠道网络,企业与科研机构之间的研发与知识学习网络,企业与政府和中介机构的政策扶持、法律支持等服务网络。“新区域主义者”将这种内部创新网络称为“集群的内生长决定因素”,强调这些“内生长决定因素”对集群区域经济的重要推动作用,强调集群封闭系统发展的稳定性和持续性(雷如桥,2005)。产业集群的群外网络主要是指跨地域甚至全球性的集群与集群之间的合作网络。目前对集群创新的研究都主要局限于集群内的五个行动主体,然而随着经济的全球化,纺织产业集群必须不断加强对外的空间拓展和与全球价值网络的连接,纺织集群不再是一个保守而封闭的系统,区域性的产业集群已融入全球产业网络。 由于国内单个产业集群创新体系的不完善,如缺失部分行动主体(主要是技术主体)或者部分行动主体的能力较弱,因此构建集群外部创新网络,整合多方资源就显得尤为重要。总的来说,产业集群的集群创新过程就是在产业集群内外构建网络化的创新体系的过程。

4.创新网络的平台化――产业创新平台

产业的集群创新,需要通过创新网络来足量地获取主导产业相关的经济社会信息、 共性先导技术、 公共软硬技术服务。Erik(2001)认为制造企业希望通过市场途径得到其他企业创造的知识,而购买知识正好可以满足企业的这一需求。在网络化的经济中,很少有企业完全依靠自有的科研来提高企业的产品和服务。然而产业集群中的中小企业主体,由于自身资源与能力的限制,单方面构建整个创新网络来获得创新所需的全部资源显然不合实际,它们迫切需要一个平台来整合。对于行政功能主导的政府来说,也不可能来构建产业集群的创新网络。实际上,地方政府的行为在市场转型过程中 , 在国家(地方政府) 、市场(市场机制)、社会(结构)三者之间的互动过程中逐步演变成通过培育中介组织取代自己的部分功能的“后后地方法团主义” (丘海雄, 2004)。

构筑产业的创新平台,将创新网络平台化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从而推动产业的集群创新。产业创新平台是指在产业集群地区建立的有针对于本地区中小企业的公共服务体系,它的建立体现了地方政府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服务力度,为产业集群地区的中小企业创造生存空间。衡量产业创新平台的作用主要看它是否能够解决产业集群地区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是否受到中小企业的欢迎,是否为产业升级创造良好的手段和条件。然而国内部分地区的产业创新平台流于形式,运作手段单一,没有着力构建为整个集群服务的创新网络,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本文将重点对位于浙江绍兴的现代纺织技术及装备创新服务平台――浙江现代纺织工业研究院做具体的案例研究,分析其创新性的运营手段和在构建产业创新网络方面的成功经验。

5.产业创新平台案例分析――浙江省现代纺织工业研究院

5.1 背景介绍

浙江省现代纺织工业研究院于2006年10月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是“浙江省现代纺织技术与装备创新服务平台”的实施单位,坐落于浙江省绍兴县柯桥中国轻纺城。绍兴县是全国商贸市场大县之一,已经从一个农业大县、资源小县,迅速发展成为全国经济十强县和第一纺织大县,2006年纺织业的产值1 278亿,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68.8%,是“托在一块布上的经济强县”, 纺织业主要有化纤、织造、印染和服装,形成了一个典型的区域纺织产业集群。

5.2 平台架构

平台的总体架构以绍兴轻纺科技中心为主体,联合浙江理工大学、浙江大学等院校合资共建;建立理事会,理事单位90余家,企业占80%,高校和国内外研究机构占20%;成立专家委员会,邀请专家23名,其中院士6名。平台下设九个企业服务中心与八个研究院,韩国首尔(浙江)花样艺术设计中心、轻纺技术培训中心、流行面料设计中心、现代艺术设计中心、数码喷印技术中心、花样分色制版中心、纺织品分析与检测中心、小样制作中心,为企业提供各项服务,而纤维新材料、纺织服装工程、染整技术、纺织装备、信息技术等研究所,承担着一批如国家重大科技支撑计划、省部级的重大重点科技项目和企业委托开发项目,并有相应的实体运作。

5.3 特色服务

一个完善的纺织产业链往往还需要研发中心、工程技术中心、检验检测中心、重点实验室齐头并进。在这种行业背景下,浙纺院作为专业的技术服务机构,提供研发――中试――产业化――技术服务一条龙推进的全程服务体系。

纺织产品创新设计服务:从纤维原料、织造工艺、印染技术为一体的纺织品创新设计服务;面料花型原创设计、数码印及个性化小批量试样生产服务;梭织物、针织品的小样、中样、大样试产服务。服务业绩:面料创意设计制造服务8 510人次;上百家面料、家纺、服装企业购买了近1 000张原创花样设计作品,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

纺织信息技术服务:建立行业信息中心、ASP服务平台,提供计算机辅助设计、辅助制造,花样资源库共享服务,提供国际流行面料信息查询及订购服务。为纺织企业提供管理信息系统、监测和自动控制系统。服务业绩:信息技术咨询和交流5 720人次; 建立具有

40 000多个花型的网上花样库;发展信息化服务会员企业1 600家; 为127家纺织企业进行信息化技术改造;纺织CAD设计软件市场占有率一般在60%以上。

纺织产品质量检测服务:纺织品理化测试、面料工艺分析、织物病疵分析。承担部门:纺织品分析与检测中心。服务业绩:纺织品设计、分析、试样、检测4 650人次,能提供40多个检测项目,并不断的扩充。通过(CNAS)评审,出具的报告在美英、香港、台湾等46个国家和地区相互认可。

纺织新技术推广服务:集成院校技术资源、促进成果转化,开展技术交易技术推广服务。承担部门:纺织新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服务业绩:接受信息技术咨询服务5 720人次;承办八项大型展览推介活动;组织了四场技术研讨会;聘请德国、意大利、香港、台湾专家提供国际纺织面料流行趋势活动十余次。

人力资源培训服务:开展技术管理人员先进适用技术培训和生产第一线员工业务素质培训,联合纺织院校开展技术人员学历教育,通过参与项目研发和专家、名师指导等形式培养高级人才。承担部门:轻纺科技培训中心 、技术研发部。服务业绩:已培养专业技术人才1 130 名,培养高级人才22名。

纺织共性技术的研发服务:开展纺织环保材料、功能性材料、智能型材料、数码织造技术、节能环保等工艺技术的研发服务。服务业绩:牵头承担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纺织用合成纤维;功能化及产业化关键技术研发”;承担纵向项目共10项;承接横向委托项目7项。

5.4 运营模式

与传统的创新服务平台不同,浙纺院采取公司化的运作模式,绍兴轻纺科技中心、浙江理工大学、浙江大学和东华大学四方共同占有公司股份。实行“政府主导、企业主体、院校支撑、市场化运作、社会化服务” 的运行机制,逐步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自负盈亏的运营机制,培育自我造血功能,促进平台良性发展。其提供的产品与服务采用市场化运作,使研究院的员工利益能与产品效益直接联系,极大地提高了研究院的生存能力以及市场应变能力。运行两年来,运营绩效显著,提供各类技术服务25 257人次,服务面涵盖省内2/3的纺织企业,超过6 000余家。

5.5 集群内创新网络

浙纺院立足浙江绍兴,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集群内部创新网络。绍兴轻纺科技中心、浙江理工大学、浙江大学和东华大学的共同持股使浙纺院迅速地整合科研机构与高校的资源。而绍兴政府将浙纺院定位为当地纺织产业的杠杆角色,利用浙纺院从政府层面动态地调节行业的发展,并通过其了解行业的技术需求以及最新进步,从而确定其技术扶持政策。当地企业从浙纺院获得行业的共性技术,同时也与浙纺院开展研发合作,这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企业隐形知识向创新平台的转移,企业可以通过浙纺院这个创新平台寻求与其他企业的共同研发合作,实现研发的双方互动到研发的三方甚至多方互动的转变。平台还不断发展产学研合作联盟,目前共有20余家高校和几百家纺织企业加盟,在企业和高校间搭建了合作与交流的桥梁。在整合集群内中间机构以及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时,浙纺院运用了灵活的整合方式。比如与杭州天勤知识产权有限公司共同发起组建绍兴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该中心作为独立事业单元存在,使其提供的服务更为专业,更能符合用户需求。同时,研究院利用自身在纺织行业的资源积累,整合先进的电子商务平台,共同打造纺织面料第一网络平台,与阿里巴巴合作共同推出的面料世界频道于2007年12月1日进行试运营,12月3日正式开通。这次合作是国内第一次研究机构和大型 B2B网站共同为网商提供最前沿、最专业的面料及面料上下游产业链信息服务,具有重要的意义与现实价值。浙纺院最大程度上整合了集群内的行业资源、技术资源、渠道资源,真正意义上地构建了较为完善的群内创新网络,走在了国内产业创新平台的前列。

5.6 集群外创新网络

马歇尔最早引入了产业集群的能力的概念,Lawson(1999)认为产业集群与企业一样,也是一个能力系统。不同区域产业集群的能力有所不同,因此加强区域与区域之间的联系,建立集群与集群之间的创新网络,从而形成能力互补就尤为关键。浙纺院自成立至今,积极开展跨省市,跨区域的产业集群与集群之间的合作。一方面,纺织行业的行业关联度较大,与机械电子、化工等行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另一方面,实现纺织产业升级是每个产业链的升级,绍兴纺织产业具有突出优势,但是外省如江苏、广州等省市有很多优秀龙头纺织企业和知名纺织院所,实现产业集群的全面创新,就需要联合各方优势力量,实现跨越式发展。浙纺院为了有效整合外省资源,成立江苏吴江纺织创新中心,新技术推广现年服务企业达到2 000余家,年服务达到 20 000余人次。同时参与共建张家港市纺织服务平台,并与张家港市10余家纺织行业龙头企业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其中与张家港安顺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的珍珠纤维产业化项目已通过验收。浙纺院积极地将外省资源引入绍兴,为跨省的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技术合作牵线搭桥。

浙纺院深知一流的设计理念来自西欧、日韩等国家,着力整合全球资源,提升当地纺织产业集群的设计能力。成立了“国际流行面料流行趋势工作室”,工作室引进欧洲设计专家,与国外众多知名设计工作室开展合作,并且在全球20多个国家布点,搜集最新的流行资讯与创意,为当地纺织行业带来了时尚的创意理念。同时,浙纺院也着力引进国外先进的设计公司,直接为绍兴的纺织产业集群服务。2007年6月,研究所与韩国首尔纺织品设计公司共建韩国首尔(浙江)花样艺术设计中心。旨在推动国内花样设计水平的提升和纺织品创意产业的发展。 韩国首尔纺织设计公司是一家创建于20世纪70年代的专业纺织设计机构,是韩国首选之设计公司,在世界范围内亦属顶尖水平。浙纺院投资固定资产以及初始启动资金,韩国方面以人才技术入股的形式参与合作,双方分别占有50%股份。此种合资形式反映出了研究所在引进外来优势资源上的不遗余力。迄今为止,设计中心成立一年多,由于其强大的设计能力以及韩国母公司较好的业内口碑,前六个月已经达到收支平衡,后六个月开始逐步盈利,为当地企业提供了优质的面料设计方案。同时,该设计中心还承担着为当地纺织行业培养优秀的本土设计师的职能,一名韩国设计师往往带着几名年轻的国内设计人员,一起参与项目的设计开发,无形当中为当地纺织业制造了新鲜的设计血液。

浙江纺织工业研究院凭借其创新性的运营机制以及在构建集群创新网络方面的努力实践,发挥了产业创新平台的作用,推动了绍兴当地纺织产业集群的产业升级,其模式值得思考与借鉴。图2为绍兴纺织产业集群网络的平台化过程。

6.结论

企业的竞争是产品的竞争,市场的竞争,技术的竞争,而这些都要落实在企业的创新能力上。产业集群的发展以及升级也依赖于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由于受技术生命周期更迭的影响 , 产业集群也有其生命周期 , 能否动态地创新将决定产业集群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定位和其生命力的长短 , 也决定了它对区域经济影响的持续时间和价值贡献的大小(夏若江等,2007)。产业的创新能力主要来源于产业集群内外的知识的交流和积累,而当代企业的竞争能力、创新能力也已经从“Know what”和“Know how”向“Know who”过渡。这就意味着单靠企业个体的技术创新模式已经逐渐被淘汰,产业集群的创新也必须从群内创新走向开放式的群外创新,不仅要整合群内的优势资源,更要注重集群与集群之间,集群与全球产业价值链之间的互动,而这一切都需要建立一个多元化的集群网络,通过集群网

络进行知识的交流,共性技术的扩散转移以及优势资源的共享互补,最终使整个产业集群创新产生协同效应,实现集群创新绩效的最大化。产业公共创新平台已经在国内相关产业出现多时,然而如何发挥产业平台的作用一直是困扰人们的重大命题。将产业集群的创新网络平台化,搭建一个以促进集群内企业创新能力为宗旨,以构建产业集群创新网络为行动纲要的产业创新平台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Cooke P.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The Role of Governances in a Globalized World[M]. London: LUCL Press, 1998.

[2] 张聪群.集群创新:优势与知识溢出所产生的双重影响[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18,(5):38-42.

[3] Michael.E.Porter. Clusters and the New Economics of Competition [J].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98, 76 ,(6):77-90.

[4] 苏衡彦.构建公共创新平台,推进产业集群发展[J].特区实践与理论,2006,(5): 43-45.

[5] 魏江.产业集群――创新系统与技术学习[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6] 丘海雄,崔强.剖析集群创新――西樵纺织产业集群的案例研究[J].学术研究,2004,(7):22-28.

[7] Sterberg R., Tamasy C. Munich as Germany’s No. 1 high technology region: empirical evidence, theoretical explanations and the role of small firm/large firm relationships [J].Regional Studies, 1999, 33(4):367-377.

[8] Baptista R., Swann G. M. P. Do firms in clusters innovate more? [J] Research Policy 1998, 27(5): 525 - 540.

[9] 雷如桥,陈继祥.纺织产业集群创新网络形成演化机理研究[J].天津工业大学学报,2005,24,(2):69-72.

[10] Eric A.Borg. Knowledge, information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 implications for marketing relationships. Technovation, 2001, 21,(8):515-524.

[11] 丘海雄,徐建牛.产业集群技术创新中的地方政府行为[J].管理世界,2004,(10):36-46.

[12] 马歇尔.经济学原理[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13] Lawson C. Toward a competence theory of the region [J]. Cambridge Journal of Economics, 1999, 23,(2):151-166.

[14] 夏若江,吴宇茜,谢威炜.基于共性技术的产业集群合作创新机制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7,(6):205-207.

上一篇:河南省财政社会保障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 下一篇:基于GRANGER因果检验的进口贸易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