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林业建设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时间:2022-04-26 11:45:10

浅谈林业建设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中图分类号:S8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林业是指保护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平衡,利用林木的自然特性以发挥防护作用的生产部门,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林业建设在人和生物圈中,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手段,从事培育、保护、利用森林资源,促进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协调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和社会公益事业建设。

2012年11月,党的十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做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成就、重要地位、重要目标,全面深刻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各方面内容,从而完整描绘了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蓝图。林业建设已全面开始了由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的历史性转变, 林业建设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林业建设的目标。建立中国的林业可持续发展,是中国林业在本世纪努力实现的长远。但是,中国林业现在还不具备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物质基础、技术基础、环境基础、经济基础等。中国林业当前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较低层次,是国家建设的薄弱环节,森林资源总量不足,质量低下,林区社会发育程度不高,人的思想观念陈旧,林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远远不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的需要,森林资源增长缓慢与社会发展对林业日益增长的多种需求之间的矛盾正逐步成为林业的主要矛盾。为了使我国森林资源快速发展,审时度势,高展远瞻,必须在较短时间内实现林业的跨越式发展,使林业建设的步伐上一个新的台阶、新阶段,实现林业建设速度的跨越、技术的跨越、观念的跨越和阶段的跨越。

一个森林资源分布不均,数量贫乏、质量较低的国家是不可能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林业需要有高新的技术基础、经营理念、经营技术、信息化的现代管理、数字化的平台;可持续发展林业需要有全社会各部门的大力协作和支持、共同的生态理念;可持续发展林业需要有持续不断的投入运作机制、法律法规体系、社会保障机制等等。

二、林业建设的道路。中国林业如何实现跨越式发展?中国林业走什么样的建设道路?中国过去林业实践主要以木材生产为中心,而森林多功能利用阶段就要求充分利用资源的各种效益为社会服务,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森林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已成为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内容。森林是农业和国土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基础产业和公益事业,这是中国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对林业的新的要求。林业建设新的社会地位就决定了林业实践必须走由过去木材生产为主转变为以生态建设为主的道路。国外林业实践走生态建设的道路已经几十年,取得了巨大的成效。走生态建设的道路是中国林业跨越边建设边破坏阶段到森林多功能利用阶段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符合中国“保护环境,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

三、林业建设的举措。中国林业建设应采取什么样的方式进行生态建设?以大工程带动大发展,用重点工程建设带动林业生态建设的大发展,使中国林业建设在较短的时间内高速度、高质量地完成林业事业的复兴,适应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升国家生态安全保障体系,是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林业建设的必然需求。天然林保护、风沙源治理、防护林建设、野生动植物及自然保护区建设、速生丰产林建设等六大工程建设的内容,都是促进森林资源的增长,降低森林资源的消耗,发挥森林资源的多种效益,已经脱离了过去边建设边破坏的轨道,也正是由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的转变过程,由以发挥森林资源的木材效益为主向以发挥森林资源的多种效益为主的多功能林业的开始。实现林业的跨越式发展是中国林业新阶段建设的近期目标,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中国林业将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实现中国林业跨越式发展的载体,标志着中国林业进入了在明晰思路指导下,加快发展的新阶段,带动了林业建设的跨越式发展,在发展的进程中全力推进林业的历史性转变。

总之,大力推进林业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通过增加科技投入大力植树造林、建设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加强林业资源保护,以达到完善防洪减灾保安体系及创建生态文明建设总体目标。

上一篇:谈谈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合作学习 下一篇:人才市场面临的困难与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