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农村中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和数学教学质量

时间:2022-10-23 11:49:51

如何提高农村中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和数学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81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兴趣。数学是一门逻辑思维很缜密的学科,如果学生对数学不能产生足够的兴趣,就难以进入数学之门。因此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多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目前农村中学生数学成绩不理想的成因之一,是因为他们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为了提高农村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我在教学生活中,不断的寻找提高农村中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方法。下面浅谈之;

一、农村中学学生学习数学不够自信

对于农村中学生来说数学难学的思想普遍存在,因此降低了学生自信心和学习动机。因此我们在初中数学教学的开始,首先要消除学生“数学难学”的心理,在开始学习数学时多花一些时间,讲清数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的主要方法,与学生说明数学同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数学源于生活,反过来数学也为生活服务。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碰到困难时,教师应当把如何学好数学这一部分讲得更清晰、更生动,可以把自己或他人学习数学成功和失败的经验介绍给学生,从而消除学生畏难心理,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其次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要帮助学生正确归因,找出造成学生学习成功与失败的真正原因;如果成功与失败的原因比较多时,应侧重于那些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原因。比如说引导学生学会将自己的成败归于努力因素,这会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对他们的努力情况给予及时反馈,让他们看到努力有进步,取得了相应的成果,努力是有效的。如果更大的努力仍然不能使学习进步,学生也许就会陷入更大的失望当中。当学生失败时,使他们归因于学习方法不当更能提高学习积极性。因为这既可以使学生继续努力,又会使他们考虑如何加强认知技能,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及时帮助学生消除“畏难”心理,找出学生学习成功与失败的原因,而且要及时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

二、依赖性强

农村中学的学生,从小生活在农村,见识少、所学知识均为书本知识,对于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现象等知之甚少,致使他们在学习比较被动,依赖性较强,往往对数学知识死记硬背,不愿动脑筋,一遇到问题就问老师,甚至扔在一边不管,更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教学中我结合教学实践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要求计算过程重点读。计算教学中不仅要读算式、读法则,更重要的是要训练学生阅读中间过程。数学概念应精读,使其在阅读过程中掌握和理解概念。数学概念应按其结构来精读,要力求让学生学会理解概念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精读概念。要养成准确表达的习惯;让学生有根有据、有条有理地说明算理,分析数量关系,理由充足地与他人讨论数学问题,并能随时纠正别人不正确不严密的数学语言。

三、循序渐进、分层教学

通过了解,我认为数学难学的大多数同学认为听课比较有趣,但平时作业和考试与书上练习的难度差距太大,让人不知所措,因此,如何处理课堂练习与课外作业,平时训练与考试的难度关系是搞好数学教学的另一个关键,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完成课题困难大时,成功后满意度越高。反之,课题容易,即或成功,但满意感未必增高,能力水平低的学生,可能满意;能力水平高的学生,则满意度低。能力高的学生往往厌弃简易的学习问题,喜欢探讨综合性的学习问题。因为简易的问题虽然容易解决,可是缺乏激励性,不足以引起学生的思考。经过努力思考,克服困难,解决了较为复杂的问题,会使人感觉到心理上极大的快慰和满足。这就是说难度过大或过小的课题,都不容易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难度适中的课题最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对学生可以分层要求。循序渐进在教学过程中对于认识水平高的学生提出的要求高一些,作业难度稍大一些,对于认识水平低的学生要求降低一些,作业难度稍低一些。而不能采取全班同学都做同样作业的方法。再者,练习和考试的难度要把握恰当,在平时的考试中把注意力放在对重要概念的理解和基本应用上,到了复习迎考时再加以扩展、拓深,这样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就更清楚了,基本应用方法掌握了对于扩展和拓深的知识掌握起来更自然一些。使不同的学生对数学知识有不同的收获,达成数学教学新理念的要求。

四、学生缺乏主动学习

通过20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我认为学生学不好数学的原因并非是智力因素造成的,而是由于学生缺乏主动学习。例如我们在课堂提问中,如果某个同学不会回答,或者回答得与正确答案有出入,我们教师通常的做法是再提问别的学生来回答同样的问题,直到问题解决,这样使学生养成了反正回答不出来,老师要让别人来回答,学生懒得去思考的习惯,轮到其他同学回答,也以相同的方法来应付,最后问题还是老师自己来解决,这样不利于学生养成自己克服困难的习惯,而使得学生意志薄弱。而老师应该适当地提示、引导、点拨,让被提问同学通过自己思考来解决问题,这样不仅通过解决问题树立了被提问学生的自信心,也对其他学生起到了示范作用,使学生知道碰到了困难必须自己去面对,并且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解决,从而磨练学生的意志。

五、教师教学课堂不够活跃

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是建立在一个平等愉悦、友好亲密的安全心理环境基础上的。因此,教师在课堂中的亲和形象是和谐的课堂环境的源头。要想学生喜欢上数学课,首先学生要喜欢老师。要想学生喜欢老师,首先教师要先喜欢数学、喜欢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只有教师喜欢数学、喜欢学生,学生才会喜欢上数学课、学数学。教师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且是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正所谓认知与情感相互促进发展。作为教师,要心系学生,情系学生,爱优生更爱差生,要为学生的成绩进步而欣喜,更要为学生的落后而焦虑。其次,教师要充分尊重、平等地对待学生。教师要放弃高高在上、唯我独尊的思想,要做学生的"同辈朋友",做学生的"大伙伴"。躬身或蹲下身来与学生对话,师生间才会建立了良好的感情,这样师生间才会坦诚相待,沟通交流,心智交融,敢于自由表达或提出建议。有了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才学得轻松而起劲、迎难而上、乐此不疲。就能不断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再其次,教师要提高个人的教学艺术水平。不同的教师,就有不同的学生。同一门数学,不同的教师,学生的学习水平、喜欢数学的程度,必然是不一样。因此,教师的教学艺术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教师的个人教学艺术水平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一个重要措施。

六、家长不够关注孩子的学习

学校教育固然重要,但家长的配合也不可忽视,农村学生家长对子女在学习上的要求不是很高,相当一部分家长对子女的在校生活和学习方面的情况了解很少,同时绝大部分家长没有能力帮助和指导学生的作业。渐渐的学生因被关注度不够,或疑惑未得到及时解决,积累的难题越来越多,致使学生慢慢的丧失了学习数学的热情。

综上所述,提高农村中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对于农村数学教师来说任重道远,但我相信只要找到其根源,对症下药,从源头抓起,教师教法与时俱进,农村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就会慢慢提高,成绩将会不断优异。

总之,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的产生与教师循循善诱及生动灵活的教学方法密切相关,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应当注意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和激发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才能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学好数学,才能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才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上一篇:体育教学“三位一体”模式探析 下一篇:事业单位基建项目财务管理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