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早读课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时间:2022-04-26 10:47:19

语文早读课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摘要】当前语文早读课存在着盲目性、单一性、低效性的几大问题,造成了语文早读课根本无法体现出其存在的客观价值,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担忧。笔者尝试着引导和组织学生从课前确立早读目标、及时检查目标的完成程度、做到读和记的有效统一、对内容要进行精选等几个方面入手,让语文早读课优质、高效。

【关键词】语文早读课存在的现状问题对策研究

一般来说,早读课一开始,绝大部分同学都能大声朗读课文,学习氛围极浓。但十几分钟后,读书的声音就渐渐小了下来。有的同学开始默读课文,有的同学则毫无目的地翻书,甚至有的同学讲话、做小动作,更有甚者利用早读时间抄袭作业。

针对这种现状,笔者开始有意识地找来部分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访谈,有针对性地询问了一些问题。有些悲哀的发现:有80%以上的同学不喜欢早读课,因为读的内容太没有趣味,反复读同样的东西也很容易感到厌烦,长时间都大声地读的话太累,还有一部分同学是抱着无所谓的态度,有人读那就跟着读,没有人读就不读;剩下的近20%的同学只有极少数是真正喜欢读书的。这样的现状不能不让教师们担忧。

如今语文早读课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盲目性:主要表现为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目标不明确。布卢姆曾指出:有效的教学始于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而目前早读课的最大弊端就是不知道早读课要完成什么样的学习目标。

(2)单一性:主要表现为办法不多,手法单一。在早读课上,除了读课文,还是读课文。学生就条件反射般地拿出语文课本,漫无目的的开始“读”。

(3)低效性:教师的不作为,直接导致语文早读课的低效性。由于早读课属于“自习课”,教师不应干预,但学生既不能做其它学科的作业,也不能复习其它学科。早读课的最大特点就只能“读”语文。但学生这种自发自在的“读”语文是低效的,早读课变成“齐读课”。教师让学生把课文从第一课齐读到当前进度讲授的新课,如是循环反复。在全班的齐读中,学生容易“跟着感觉走”,注意力得不到集中,更有学生怀着“滥竽充数”的心理,装装样子而已。其结果是学生读的昏昏欲睡,索然无味。

面对这一现状,怎样才能让语文早读课优质、高效呢?主要还是得靠老师的引导与组织,使早读课更加有效实用。

一、课前确立早读目标

语文早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早读课前,教师要让学生明确读什么,如今天学习《马说》,学生就要背诵这篇课文。成功的语文教学,常以解决语感为标志。而朗读教学正是培养语感的先决条件,新课标提出的重视语文朗读教学相当及时,也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趋势。没有明确的早读任务,早读的实际效果不会很大。目标的呈现应该循序渐进,具体实效(有时间、鼓励语、检查人员――),利于学生操作。清晨,空气清新,记忆力强,是读书的最佳时机。通过一夜的休息,学生很少受“前摄抑制”的干扰。同时,清晨为一日学习之初始时间,也不受“后摄抑制”的干扰。

二、及时检查目标的完成程度

有安排就要有检查,否则时间长了学生就会流于形式,效果打折。检查方式可以多样化,如教师抽查、学习课代表检查、对子互查、承包人检查、换组检查――通过各种方式最大限度的检查每一个学生晨读效果。笔者要求每个学生向老师背诵,每背完一篇文章后,老师都作记号,对于完成情况,教师一清二楚,学生也会很主动地背诵。对那几个懒惰读书的学生,他们是不大会主动找老师的,老师要偶尔点名背诵,这样他们在早读时也不敢放松,更不会讲话影响同学了,早读效果就能得到有效的发挥。

三、做到读和记的有效统一

光读不记等于白读,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记忆精彩的短语和句子,由少到多,逐步积累,进而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储备,在实践中逐渐做到灵活运用。对于学生而言,除去必背的课文之外,其实还有很多东西需要学生去积累记忆,比如成语、文言文的实词、虚词等一些知识性的要点。为了丰富大家的阅读美感,每隔一段时间会找来几篇优秀的散文来给学生范读,请同学们品味,再让大家自己读,再品再读。如此既能进一步陶冶学生的情操,也能帮助学生进行阅读训练。

四、对内容要进行精选

第一,要安排背诵内容。背诵自古以来就是读书的一种好方法。通过背诵,可以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把别人的好作品融会贯通后,变成自己的东西,逐渐形成自己的能力,才能得心应手地掌握和运用好语文这个基础工具。

关于背诵的内容,既可以背诵课内文段,也可以背诵课外自选文段;既可以背诵文情并茂的诗歌;也可以背诵脍炙人口的散文。常年累月地积累下来,只要“读书破万卷”,就会“下笔如有神”。

第二,要安排熟读内容。主要是熟读一些优美的经典诗文和精美的时文。熟读文本的选定最好能根据教材单元教学主题、结合教学进度来选择,这样既增大了阅读量,又增加了课堂教学的容量,使之成为课堂教学的有益的补充和拓展。

第三,还应该安排一些泛读内容。为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视野,应让学生多读一些各类文体的文章。如新闻、故事、科学小品、笑话、杂感、游记等,凡是思想健康,艺术性强的文章都可以读。

作为语文教师,在早读课上要指导学生的朗读、诵读,切实提高学生的朗读、诵读水平。要指导学生在朗读中揣摩,在诵读中品味。揣摩语言的精妙,品味情感的韵味。

早读除了读教科书外,教师还可以有计划进行课外阅读。像好的诗词、文言文、小短文等精彩文章,从中吸收新的词汇、短语,同时能熟练背诵精彩句子,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早读虽短,如果教师能积极引导学生重视和充分利用这有限的时间,学生读的水平一定会有较大的提高。伴随他们的学习成绩也会取得较大进。

上一篇:作业背后藏玄机 下一篇:平行四边形的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