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论微创新

时间:2022-04-26 10:20:42

教师论微创新

评判一名成功教师的角度是多元的,比如有爱心,负责任等。除此之外,有思想,能创新,同样是一名好教师不可或缺的“硬件”,尤其是在今天这样的时代。

那么,教师“思想”从何而来?同志说:人的思想,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作为教师,思想只能从教育教学实践中来。

所以,做一名勤于实践、善于创新的教师,应该成为我们的追求。因为,富有创新的实践因子,方可产生另一种收获,这另一种收获,就是思想。

今日社会,知识不一定是力量,但思想肯定会转化为力量;做好常规固然可以成就事业,但善于创新更容易造就卓越。

近期,有两件事让我颇有感触。一是《中国教育报》2013年12月发起的“首届全国教育微创新案例征集活动”,一是《光明日报》自2014年1月起,在“基础教育”专栏增设“智慧教师”栏目。该栏目要求教师把自己平时教育教学中富有创意的“绝招”写成千字短文与读者共享。这两家主流媒体的不谋而合,还有郭涵校长此前“要关注微创新”的倡议,给我们以诸多启迪。

启迪之一:当代教育急切呼唤微创新。面对呼唤,我们首先要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呼唤?其背景是什么?答案很明确,如果我们从全球视野反思中国基础教育,可以发现,长期以来,我们国家基础教育领域存在太多弊端。而最严重的弊端在于:学生付出太多,学得太苦太累,但创新意识与能力远不尽如人意。这种弊端的持久与严重,必然会对基础教育改革与创新形成巨大的“倒逼”力量。

之所以在这里强调全球视野,是因为今日社会是一个“文化全球通”与“文化神州行”并行的时代,世界范围内,全国范围内任何一种进步思想、思潮都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范围呼啸而来,教育、科技、军事、医学等所有领域概莫例外。于是,我们的选择只能是:主动适应,必须适应。我们平时所主张的教育敏感性、职业敏感性也好,我们平时所担忧的可能落伍、可能出局、可能被淘汰也罢,概莫源于此。。

有了这样的思考,我们即可明白,响应微创新这一时代呼唤,恐怕就不是以我们个人意志为转移的事情了。

其实,单就微创新这个概念的内涵而言,它并不新。长期以来,教育领域不少仁人志士一直在致力于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此前盛行一时的“教育叙事”、“教育案例”,包括在郭校长倡导下一零一中的“教育智慧”征集活动等,与微创新均可谓殊途同归。那么,微创新“新”在何处? 主要新在社会对教师个体的教育创新有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倡导与期待,新在由以往的散兵游勇而成为群体性动作,新在由时尚为常态,并且,这种常态或具不可逆转性。认识至此,很有必要。

启迪之二:微创新可以适应并推助大创新。种种现象表明,在当下以及今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教育领域的改革与创新必将持久进行,且具有更为实质性的拓展与深化,其力度或将超过以往任何一个历史时期。无论是高考形式、高考科目还是考试内容,无论是课程建设还是教育评价,无论是高校还是中学招生制度,都必定会有大的甚至前所未有的变革。这种变革涉及他山攻错与自主创新,涉及教育公平与教育可持续发展。

最重要的是,上述变革与我们一线教师息息相关,任何人都难以逃离。因此,作为教师个体,不断激活自己的微创新意识,视微创新为常态,那么,面对宏观的教育改革创新,将会大大地提高适应能力,从容应对,游刃有余。否则,落伍、出局,淘汰均有可能,这或许不是危言耸听。

启迪之三:微创新妙在“微”。我们知道,教师职业没有惊天动地。但是,它有精雕细琢(备课与课堂教学),它有润物无声(教学生做人)。这些事情,都在“微过程”中进行。越是“微”,我们越是要用心;越用心,越容易闪现微创新的火花。这“微火花”的不断聚合,一定会燎原成“思想”的火炬,散发出耀眼之光。无论是著名教育家还是我们普通教师,莫不皆然。苏霍姆林斯基之所以有思想且历久弥新,更多的是因为他在帕夫雷什中学精雕细琢二十年;叶圣陶之所以有思想且活力常在,更多的是他在任中小学教员的岁月里用心做事。在我们周围,在一零一,我们所认为有思想的优秀教师,也一定是在一线精微耕耘、创新耕耘的辛勤劳动者。

微创新之妙,还妙在你行,我也能行,它属于每一位勤奋者的专利。一次别具匠心的课堂设计,一次新颖别致的理化实验,一次触及灵魂的师生对话,一次简洁精美的课堂板书,以至一次灵感顿生的作业批语,或一句一石激起千层浪的课堂提问。如此等等,莫不是微创新灵感的生动显现,莫不是微创新青鸟的飘然而至。它展现的是教师的思想和才情,引发的是学生的思考与探究,促进的是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此类“微创”若能持之以恒,微创新将由“微”而“宏”,教师个体原有的教学模式或将被打破并重构。

启迪之四:微创新不是空心概念。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满足于喊空口号以招摇过市,造空概念以忽悠众生,沙化的,是实际效果。此类虚空,不能再持续下去了。如何规避?正确的路径在于,一线教师应当确立“与微创新同行”的职业理念,进而生成职业自觉。我们应当发自内心地关注微创新,向往微创新,践行微创新。惟有发自内心,才有自觉行为外显,才有“实心”收获。不做则已,做则做实,应当成为教师行为的基本准则。多少年来,人们导演并演出了太多虚假空泛的幽默剧、荒诞剧。须知,教育的幽默与荒诞,直接危害是误人子弟,间接危害则是荒芜了我们教师自己。

启迪之五:微创新只能顺应不能逆袭。唯有善于创新,才能适应时代之需,这是为人师者必备的职业敏感,万不能迟钝。我们不妨静心想一想,看一看,今日时代,无论你从事何种职业,因循守旧,墨守成规,最终将会衍化为走向平庸之门的通行证。有思想,能创新,才能合成为迈进现在或未来成功殿堂的邀请函。

是的,相对于社会精英而言,我们或许都在“平庸”之列,这是人类阶层的“正态分布”,是上帝的旨意。所以,平庸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甘于平庸,或溺于平庸不能自拔。于是,著名作家王蒙和华为老总任正非最近说的两句话就太值得我们玩味

了。有感于当下文学艺术的繁荣与困惑,王蒙说:“平庸无罪,但如果只剩下平庸就危险了。”

面对华为内部的“创新焦虑”,任正非说:“四面八方唱响创新,就是我们的葬歌。”

相信,我们每一位教师都会从这些教育局外人的经典话语中读出我们自己的“思想”:如果我们还习惯于固步自封,视创新为路人,那么,我们必然会在平庸的胡同里永远走不到尽头。

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著名诗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与王蒙任正非之言可谓异曲同工。无论是一个人,一个团队,一个国家,争得“万木春”中的一树,“千帆过”中的一舟,都理所当然地是一种理想与追求,这是人的正常状态,人的基础境界,人之精气神的自然体现。著名学者任继愈老先生在他90岁高龄时,对《老子绎读》进行第四次修订,他在“前言”里写下这样的话:“现在这个译本是我九十岁时的修订本,如果再过几年学有长进也许还要在性修订。”90高龄还期待“再过几年”“学有长进”,这是怎样的精气神,直让人荡气回肠。也许,我们很多人成不了“任继愈”,但若有其精气神于万一,微创新岂非小菜一碟?

教师有思想,能创新,除了实践以外,就是读书与思考。我这里所说的读书,不仅仅指图书,还包括报刊、网络。我们既要读教育类专著,又要读教育类报刊、网络。阅读兴趣广泛的,还可以读一点其他书籍和报刊。比如,4年前,一位已参加工作的学生送我一份《北京青年报》订报卡,我读了一年的北青报后发现,这份报纸不只是“青”,它还有文化,有艺术,有历史,颇有一些看头。此后我自费订阅至今。上文所引用的王蒙之言,就是我从该报(2014.1.14)王蒙的谈话录中读到的,报纸的通栏标题就是《平庸无罪,但只剩下平庸就危险了》。

至于其他一些大报纸,我已有几十年“阅龄”了。

教师的思想从哪里来? 从教育教学实践中来,从读书学习中来。但无论是实践还是读书,都离不开人的主体性思考与应用。离开了这一点,实践和读书的价值就会大打折扣。

不知从何时起,人们便呼唤教师读书。作为一线教师,最让我们无奈的,莫过于读书重要读书难。于是,“想读书而苦于没时间”似乎就成了不读书的最充分理由。是的,没错。我自己在中学算是待了一辈子,前前后后做了二十余年管理,但从没有离开讲台。对一线教师之苦之累,我无切肤之痛,但有“切肤”之感。尽管如此,这几乎没有影响我的读书与思考。

所以,我一直觉得,教师长时间不读书,他思想的绿洲可能会枯萎。而有了读书与思考,有了用心的教育教学实践,我们的工作会变得生机盎然,微创新也就水到渠成。

闲来无事,常生遐想:做一名有思想能创新的教师,是谁的指令?校长?教育行政部门?是。但从根本上讲又不是。是谁?是社会,是国家,甚至是全世界,是世界各国之间看不见但又硝烟弥漫的竞争格局。于是,我们可以化用上文任正非的那句话——如果全世界基础教育都唱响创新,我们是否感到“葬歌”之悲凉?从这个角度看,做一名有思想能创新的教师,将会成为今天和未来教育的必然需求。再微观一些,如果我们周边都在唱响创新且成果迭出,我们又该有何感想、感慨?我们会不会危机感顿生?

这些年来,国家为什么特别强调改革与创新?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改革与创新的重视为什么前所未有?我想,这还可以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去看。

先看历史。往近处说,至少1840年鸦片战争一直到新中国建立之前,中国所有领域几乎都没有呈现一个正常国家应有的有序发展态势。建国以后与以往不可相提并论,但接连不断、旷日持久的“运动”、尤其是“”十年,把神州大地搞得伤痕累累,甚至元气大伤。

西方世界呢?仅以德国和中国教育的简单比较为例:德国,18世纪就成立了国家教育部,1386年就成立了海德堡大学,物理系化学系生物系一应俱全。

可是,咱们国家呢?现代意义上的物理化学生物这样的概念,在当时恐怕还没产生呢。

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教育,其实就是语文教育。

即使是这简单的历史对比与反思,我们也明白了许多。

再看现实。我十分认同国防大学乔良2013年秋来学校演讲时所阐述的观点:美国,西方世界,不是“亡”我之心不死,而是“弱”我之心不死。他们要千方百计处心积虑地从战略上搞垮中国。这是中国任何一个历史时期都没有面临的民族性困境和战略性挑战。

上两大因素,对中国的改革与创新形成了强大而持久的“倒逼”态势:不做不行,缓做不行;缓做则殆,不做则亡。这两大因素非常清楚地表明:今天的中国,所有领域的改革与创新都是必须的,必然的,持久的。没有改革与创新,就没有中国的未来。

这样看来,整个基础教育、包括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创新也就注定是必须的,必然的,持久的。没有改革与创新,就没有中国教育的未来。

当然,这种改革与创新必须是有价值的,是实心的。

所以,我时常想,我们在基层工作,真得有点高位的、甚至是战略性认识与思考。我们不能总是觉得国家的大政方针距离我们很远,不能总以为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悬在九天。须知,当代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便是:高端与草根之间是零距离。基于这样的思考与认识,我们的视野会开阔得多,站位会高得多,北京一零一中会办得更好。

由此看来,我们或许什么都没有,但是我们要有思想;我们或许成不了思想家,但是我们要学会思想,进而拥有思想。我们或许什么都不会,但要学会创新,至少要学会微创新。教育和教学,我们平时做得最多的是常规。但是,越是常规的,越是需要改革与创新。如果习惯于在常规中按部就班,甚至信马由缰,那么,日久天长,我们真有可能“只剩下平庸”了,那就真的危险了,教师这个职业也就真的没什么意思了,久遭诟病的“教书匠”,正此之谓也。

年轻教师尤其要警惕。年轻惕厉,当会发愤不已,早日迈进成功的殿堂。

让有思想能创新成为我们的职业追求,我们的生命之树就会常青。在思想的园林中采撷,在创新的芳草地播种,我们的生命之树就会永葆生机。

用教育者的思想和创新造就强大的人力资源,中国将会无敌于天下。

有人说,内心常有一盏明灯,世间哪有黑暗。我们想说,内心常有思想跃然,创意萌动,生活中哪里没有明光?

一零一富有思想,一零一富于创新;一零一应当更有思想,一零一应当有更多的微创新、大创新。

一零一需要守正出新。

行文冗赘,且源于个人胡思乱想,难免谬误丛生。吾姑妄言之,君姑妄听之。

上一篇:规范教师聘用合同 下一篇:浅谈住房按揭贷款纠纷案的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