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怎样当教师

时间:2022-10-08 01:07:28

今天我们怎样当教师

“今天我们怎样当教师”值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去关注,去思考。因为,教育是与我们每个人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的事业,而教师是教育事业中的脊梁,这对于所有教师而言都是需要倾尽一生来完成的题目。

平等地对待孩子,给他们宽松成长的环境

大凡到过荷兰的人,都会觉得那里是个田园国家。在荷兰,即使上最好的中学也是公费,还有一点让人羡慕的是,荷兰的孩子喜欢上学。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在荷兰的学校,孩子们不必为不及格感到耻辱,每个人都能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量力而行。结果是:从最差学校毕业的学生,至少也都会说英语和德语。在好学校里,学生们可以学五门语言,不仅是学,而且能学好。每个到荷兰的人都会发现,不管是列车员还是酒馆老板,全都会外语。其实,荷兰孩子不比别人聪明,只是在宽松的环境下,调动了他们自觉自愿的积极性。年轻人上大学并不难,但是谁能够毕业要看本事,至少政府给每个人提供了均等的机会。

荷兰给我们教育工作者提供的启发是:尽可能给学生平等、自由和选择的权利。反观我们“只以分数论英雄”的陈旧教育观就会导致出“优等生”和“差生”的区别。

有些考试成绩不理想、调皮捣蛋的孩子,很可能就是可造之材。为“导师”者,不要以“朽木不可雕也”视之,而应要千方百计雕之琢之,并呵护其成为参天大树。在大自然中,每一朵花都有独特的芳香与美丽;在学校里,每一个幼小的学童都潜藏着优于他人的智慧。作为教师,我们的工作宗旨就是鼓励每一名学生,让他们最大限度地发掘自己的潜能,在宽松、公平、自由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善待每一个孩子,给他们发挥特长的空间

在美国,有个年轻老师刚上任,就被校长叫到了办公室。校长说:“作为老师,你一定要对孩子好。考试得A的学生你一定要对他好,因为他将来能成为科学家,对我们的国家做出很大的贡献;考试得B的学生,你一定要对他好,因为他将来能当老师,可能成为你的同事;考试得C的学生,你一定要对他好,因为他可能会成为老板,为我们学校投资……”应该说对A、B、C三类学生的预期很恰当。对于我们教师的启示就是,一定要对每个孩子好,要给他们发展的空间,他们将来都会对社会有贡献。

“其实,都是孩子,再差能差到哪里去?”上海浦东三林中学老师刘云龙说。有30年教龄的刘老师带了好几届所谓“差生班”,最了解“差生”的心理。

陈玉琨教授最反对给学生排座次、贴标签,“全班50人,你排出了前3名,并极力表扬他们的成功,那么剩下的呢?是不是会得到这样的心理暗示――你们是失败者?”

南京大学教授卢德馨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有教授要招他的学生为研究生,请他评价谁是第一名。有教授拿着小张的材料来了,卢教授说:“这是我们班最好的学生,我喜欢。”另一教授拿着小李的材料来,卢教授也说:“这是我们班最好的学生,我欣赏……”一连肯定了4个。教授们奇怪地问:“到底谁是第一啊?”卢教授说:“小张思维敏捷,小李思考问题有深度……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优点,为什么一定要排出名次,强调他们的弱点呢?”

几个鲜活的例子告诉我们,这个世界上并不缺少好学生,缺少的是发现学生优点和特长的老师。作为一名教师要相信学生的潜能,诊断学生的优势智力,并且激励其发展成才,不仅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而且要真正做到对学生个性特质的尊重。

引导每一个孩子,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

在知识日益更新的今天,教师根本不可能成为知识的全权代表,教师也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更需要与学生平等、开放的交流,教学相长。而长期以来,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教师具有绝对的权威。学生只是单方面的被动地接受教育,并且其中需要改进的往往只是学生,这是不合理、不平等的交流,所以谈不上真正的沟通,盲目服从的学生永远生活在权威、老师的阴影里,成为知识的奴隶。同时,也导致教师为了更好地“师范”,而掩藏了真实的自我,塑造了完美而不可侵犯的形象,这无疑在教师和学生之间筑造了一道不可逾越的围墙,也使教师受到了压抑。

教师究竟应以何种姿态出现在学生面前呢?我想这是彻底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提高教育教学效果的关键。今天的教育以培养有个性、全面发展、有创新精神的人才为目标。教师以教学生“学会学习”为最重要职责。正如卢梭指出,教育不在告诉人真理,而在于教人怎样发现真理。学生只有具备学会学习、善于学习,善于及时更新知识结构的能力,才能适应时展的要求。这样的教育显然要把“学习”的主体交给学生,要使学生的人格受到尊重,个性自由发展,主动参与教育全过程,学生与教师享有平等人格,相互尊重、相互包容。

教师还应始终持有“终身学习”的理念,这样不仅有利于不断学习、吸收新知识,而且也会与学生保持一种平等的学习心态,互相促进,共同进步。

蔡元培先生提出:“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给抱有他种目的的人去应用的。”因此,教师要抛弃传统教育的枷锁,平等地看待学生、引导学生,做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合作者、指导者、 建议者。以真实的人格、满腔的热情、高超的智慧去感染学生、教育学生、激励学生!

提高自己的教学压力承受能力,加强教师心理健康

中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曾作过一个调查,这个课题组对辽宁省168所城乡中小学的2292名教师进行了检测,采用国际公认的SCL-90心理健康量表这一工具,由心理学专业人士对教师实行检测,结果令人难以置信:69%的教师自卑心态严重,觉得社会地位、经济实力都不如同学。另外,还存在嫉妒情绪突出、焦虑水平偏高等突出问题。有心理问题的教师,小学多于初中,初中多于高中,城市多于乡村。教师的心理健康,当然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

据陈玉琨教授介绍,上海也曾作过一份相似的调查,受调查教师心理障碍发生率高达48%。而目前我国正常人群心理障碍发生率在20%左右。陈教授将此归于社会对教师的压力太大,“尽管国家强调素质教育,但实际工作中,谁也没有因此而放松对升学率的追求。”“升学的压力甚至扭曲了教师的人格。”张连聿说。他曾亲眼见过这样一件事,为了使班级考试成绩高,老师在安排座位时,有意将成绩好的学生和差生搭配,鼓励学生作弊。

家长对孩子过高的期望,也加重了教师心理负担。很多家长常对老师说:“对孩子严格点。孩子调皮时,尽管替我打骂他。”陈玉琨教授带的研究生曾经对广西一位小学语文教师进行跟踪调查,发现当年轻教师的教育理想和社会现实发生冲突的时候,他们很快向现实妥协。这位学过现代教育心理学、曾经雄心勃勃要进行教育改革、追求与学生平等交流的年轻女教师,像一滴水融入大海,没了自己的追求。她很快发现,训斥、责骂竟是立竿见影的教育方式。至于对孩子长期带来的心灵影响,却顾不上了。可见当今社会教师的心理状态是不容忽视的,没有健康心理状态的教师,教不出有健康人格的孩子。

作为教师,要善于与学生顺畅地沟通、协调,管理好学生,必须要有代入感,站在学生的角度理解别人,领悟对方的感受,平等待人。优秀教师善于理解学生,把学生的需要放在第一位,从学生的个性心理特点和成才的角度谋划自已的工作。学生的喜爱,是师生融通和良好教育效果的前提,而且随着教育的改革发展,学生对教师的认可,将直接影响到教师的教育生涯的幸福与否。

时代越是发展,任务越是繁重,压力越是巨大,广大教师越是不能忘记自己所肩负的责任。我们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师德水平,反复研究教育技巧,灵活处理各种矛盾,做一名受人尊重、人民满意的教师。

上一篇:提高数学教学效率“三法” 下一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积极创建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