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构建的基础及有效策略

时间:2022-04-25 03:44:40

高职院校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构建的基础及有效策略

摘 要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贪大求全、唯招生论、唯就业论、缺乏市场意识,原因是对专业设置影响因素间的关系认识不到位。厘清专业设置的市场化与计划性、细分化与综合性、周期性与灵活性、专业沿袭与发展是构建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的基础。构建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的有效策略是从专业建设和发展角度出发,走特色化发展道路,围绕主干专业构建专业群;跟踪专业发展,建立专业评估制度等。

关键词 高职院校;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5)32-0008-04

专业是高校培养各种高级专门人才的基本教学单位,专业建设和发展是高校办学的基础,专业设置和专业结构直接影响高级专门人才的种类及培养规格。作为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是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的纽带,“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灵活调整和设置专业,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特色”[1]。随着经济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新的行业、新的工种、新的岗位群不断涌现,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日益加快,构建专业设置与动态调整机制是高职院校适应社会需求变化的必然选择。

一、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现状分析

专业设置指专业的新建和设立,专业调整指专业的变更或取消。普遍认为,招生市场和就业市场、高等教育政策和环境及高校自身办学实际是影响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主要因素。基于对各影响因素的认识不同及对各因素间的关系缺乏综合分析和判断,目前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呈现出以下四种主要问题。

一是贪大求全,片面追求规模和综合性。在先期国家推行高校扩张政策和高校自身对于规模效益追求的双重动力驱使下,学费成为学校收入的重要来源,专业扩张变得无序且盲目。再加上我国高职教育没有专业设置的风险补偿机制,使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时过多考虑投入产出比,利益驱动现象明显[2]。在利益驱动下,高职院校争相开设投入成本低、见效快、专业化程度不高、调整灵活的通用专业,导致低水平重复办学,专业设置的趋同度越来越高。

二是唯招生论,盲目地开设所谓的热门专业。忽视自身办学条件,专业设置更多考虑如何有利于招生,一味迎合社会对人才的片面追求,对市场需求缺乏识别、过滤和遴选,专业人才供给与社会需求失衡、同行业就业竞争加剧。

三是唯就业论,随意削弱冷门专业。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是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而通常认为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不一致是造成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根据就业率确定招生专业及规模的一刀切现象,忽视了就业市场的成熟度、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专业建设水平、毕业生择业的务实性和功利化、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不一致性等多种因素对就业率的影响,导致个别招生状况非常好而就业一般的专业被扩张,反之个别招生不好但就业非常好的专业被随意削减或压缩。

四是固守传统专业,缺乏市场意识。原因可能为对社会需求变化的反应迟钝,对市场在专业设置与调整中发挥的基础性作用缺乏认识,现有专业建设基础薄弱,过于追求保持办学的独立性等。其专业设置必然走向另一个极端,固步自封,不愿改变,倒退进脱离社会的“象牙塔”中,拖延了专业调整的时间,使得新专业的数量和品种增长缓慢。

二、厘清专业设置影响因素间的内在关系是构建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的基础

追求规模效益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利益诉求,招生与就业相关指标衡量着学校办学水平和声誉,传统专业是学校专业传承与优势培育的有力支撑,要想建立起科学合理的专业设置与调整机制,必须厘清影响专业设置的各因素间的内在关系。

(一)专业设置的市场化与计划性

市场经济体制下,高校培养的高级专门人才被纳入劳动力市场体系中,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为获取一份理想工作。高校直接为社会服务,劳动力市场和产业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专业结构。高校按照市场机制配置各种内部资源,以增强对社会需求的反应速度和灵敏度,建立起与社会人才需求结构相适应的专业结构以满足自身发展需要。同时高校专业设置接受教育行政部门的宏观调节与指导。教育行政部门通过制订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设置专业指导性目录、审批新专业申请、开展专业质量工程建设、控制专业计划招生人数、毕业生就业报告等方式引导和规范高校的专业设置与建设,把握高等教育整个专业系统全局,以建立满足社会整体需求的宏观专业结构。

一方面,市场调节是一种无形力量自由支配的调节方式,且是一种事后调节,具有盲目性、滞后性和短期性等弊端[3],人才培养过程又不同于一般商品的生产过程,具有周期长、见效慢等特点,再加上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和组织结构具有一定的惯性,使专业结构的调整往往滞后于社会需求的变化。另一方面,高校内部专业结构的合理并不意味着宏观专业结构的合理,高校只有统筹考虑市场机制和人才培养规律,致力于社会人才需求与专业人才培养在社会远期需求和长期发展趋势上的大致吻合,而不是急功近利,满足于市场短期需求和短期利益,才能实现高等教育的宏观专业结构与高校自身微观专业结构的和谐发展。

(二)专业设置的细分化与综合性

高等职业教育的“高等性”要求人才培养体现学科性,同时,努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而“职业性”要求人才培养立足于职业岗位,强调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强调专业教育与职业岗位工作的针对性。现行的2004版《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设置19个专业大类、78个专业二级类,共532种专业。2014年,教育部下发征求修订意见的《高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中,设置专业二级类增加至98个,专业种数增加至740种,专业种数增长了39%。这种调整变化趋势反映了教育理念上的变化,即按照实际岗位需要细分专业设置。细分化的专业设置充分体现“以就业为导向”,有利于增强专业性和深度,有利于实现学校与企业的“零距离”对接和“对口”培养。从学校角度,提高了生均成本,降低了学校资源使用效率,投入产出比小。从学生角度看,造成学生知识面窄、知识结构单一,对复杂多变的劳动力市场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变差,就业面窄、职业流动性差。人才培养是高校的首要职能,培养综合素质高、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毕业生应是高校的价值追求,而“专业综合”、“一专多能”面临着学制、学情、学生认知能力等诸多限制,建立起“专业口径可宽可窄,宽窄并存”的灵活适应机制是高职院校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的重要内容。

(三)专业设置的周期性与灵活性

目前高职院校按专业招生,学生专业一旦确定,调整的空间和弹性很小,而大多数情况下,专业学习决定了学生毕业以后的工作领域和职业方向,专业与职业高度关联。但一所学校培养的人才结构和规模不可能完全与社会的需要对接起来,而只能是模糊地对接,大范围地对接[4],这意味着专业和职业之间不可能做到一一对应。主要原因有三方面:一是社会需求对人才培养的反馈具有滞后性,正如先有知识才能有知识的传播,教育肯定要滞后于教育的内容。二是专业发展有其自身规律,专业性教育资源的汇集和配置、专业性培养能力的形成需要较长的时间,尤其是教师的成长需要时间。三是专业转换成本高。取消一个专业常常受制于既有的各种利益关系产生的种种阻力,而新设一个专业需要大量的初始投资,且缺乏经验。职业是社会分工的产物,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不断地新陈代谢。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预测:50%的职业可能在一代人的时间内发生变化,每3~5年就有约50%的职业技能需要更新,21世纪人类的职业大约每过15年就要更新20%[5]。因此,专业应面向职业群,为分布在不同行业中的同类职业群服务,根据职业分布行业面的大小,调整课程内容、拓展和优化专业方向,以此提高专业对职业的适应力和通用性。

(四)专业的沿袭与发展

每所高职院校都有自身的发展起点、发展机遇、发展周期。与高职院校发展相伴相长的是专业的沿袭与变革,在专业沿革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稳定的专业结构、稳定的师资队伍、稳定的资源配置模式、稳定的社会地位和认知度、相对固化的办学理念。在高职院校的发展历程中,社会及经济发展变化、高等教育大环境和政策变迁等外部环境始终是推动和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高职院校必须树立稳中求变、求新、求特的理念,钻出“象牙塔”,正确处理好外部需要的多变性、多样性与高校内在条件和教学工作的相对稳定性之间的矛盾,客观分析和评价自身优势、整体实力和专业特色,在尊重专业基础与传承的同时找准专业建设与社会需求的对接点,提高专业优势与区域经济发展方向间的匹配度,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高校发展的双赢。

三、高职院校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构建的有效策略

(一)树立基于专业建设与发展构建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的理念

“从整体上看,专业设置滞后、专业定位不准、专业内涵不深等问题直接影响到高职教育特色的形成”[6]。从专业建设和发展的视角构建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将有助于避免专业设置的盲目性,有助于高职院校在尊重专业沿革基础上继承和发扬专业优势,有助于提高专业的投入产出效益等。一是要更新专业设置理念。在考虑招生、就业及市场需求的同时,重点考虑如何通过专业设置来改善学校的资源配置,引导学校专业发展方向,使专业设置与调整成为高职院校对社会需求变化的一种主动适应行为而不是不得不为之的一种被动应付。二是明晰专业设置与专业建设之间的关系。专业设置既是专业建设的基础,又受制于专业建设水平。三是转变专业发展观,专业建设由规模扩展转向质量提升。在专业建设过程中发现问题,动态解决问题,培优汰劣,挖掘和培植专业的生命力和竞争力。在严密的科学论证基础上,找准专业定位。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依托,紧紧围绕增强专业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制定长期的专业建设目标和具有前瞻性的专业建设方案,提高专业集中度,打造品牌专业,突出特色优势,增强专业吸引力。

(二)走特色化发展道路,围绕主干专业构建专业群

一所高校在实施多样化办学的同时要保证办学质量,就不可能服务于所有行业,必须在准确定位自身类型和层次基础上,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走特色化发展道路。高校的特色是由专业的特色来实现的。特色专业是学校传统、现实资源、社会需求和科学规律结合的产物[7],也是学校文化和专业文化积淀的结晶,体现着高校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重点领域和基本发展方向,在一个较大的区域内具有比较优势和较好的带动效应。以若干特色鲜明的优势专业作为学校整体专业建设和发展的支撑点,围绕优势或特色专业,按照基础相通、技术相近、岗位相关、资源共享的原则,将依托基础学科相近的、专业协同发展性高的、所服务的产业关联度较高的、教育资源共享程度和科研成果共享程度较高的专业构建成专业群,在专业相互促进的基础上巩固和加强优势与特色,既避免了主干专业的盲目拓展,又保证了主干专业发展的稳定期。同时以主干专业群为龙头,推动专业的交叉与融合。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新的专业增长点。在主干专业群构建和建设的经验基础上,渐进拓展出新的专业群。通过构建专业群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提高办学效益。

(三)跟踪专业发展,建立专业评估制度

专业的办学水平是专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根本依据。专业评估是有效评价和衡量专业办学水平的工具,是高职院校在一定的质量管理思想指导下,以专业(群)为对象,依据预设评估标准,采用科学的评估手段,对专业(群)建设的过程和绩效进行价值判断,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寻找解决问题之方法的过程[8]。建立和完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是专业评估的重要目标,是专业评估功能和作用的重要体现。

专业评估主体应涵盖参与专业(群)建设各个环节的作用者,包括高职院校职能管理部门、骨干教师、学术机构、行业企业协会、用人单位及社会团体等。他们是一组利益相关者,通过各自不同的方式在专业评估过程中发挥着作用。因为他们参与专业建设过程的意愿和能力不同,使得他们在专业评估中获得的控制权和影响力不同。通过专业评估,找寻各评估主体利益诉求的结合点,以谋求各自利益的最大化,促进专业水平的提升。专业评估的核心内容应包括专业定位与人才培养规格、专业对社会需求的满足度、专业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专业与行业企业的合作紧密度、专业的就业竞争力和发展力、用人单位对专业的满意度、专业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等。评估方式上,应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并侧重于定量分析。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数据、第三方独立机构采集分析数据、用人单位采集数据、政府机关数据等均可以作为专业评估信息源。

通过专业评估这一杠杆,鉴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判断专业建设与社会、市场及个人需求之间的吻合度,检验教学资源的配置和整合效果等,从而促进专业的深入反思、有效改进与持续发展,并为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的构建提供决策依据,使人才培养在适应社会需要的同时,能更加契合未来职业发展的趋势。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不仅仅是学校内部的事情,很大程度上是科技进步、社会发展和高等学校适应社会变化等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9]。一方面,高职院校要按照社会需要、学生发展和教学资源等要素,推进专业内涵建设,开展专业评估,逐步建立和完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在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基础上,努力在办学规模与质量、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实发展与长远追求之间建立起动态平衡。另一方面,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加强人才需求预测与人才预警,及时人才市场的供求信息,进一步落实高校专业设置的自,为企业参与高校专业人才培养创设制度性条件,为高职院校参与市场竞争提供有效指导和监督。

参 考 文 献

[1]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EB/OL]. [2006-11-18]. http://.cn/web/articleview.aspx?id=2008091800005&cata_id=N012.

[2]胡家秀.高职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适切性研究――以浙江省为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8):107-110.

[3]杨二辉.我国高校专业设置与调整中的市场机制分析[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1):34-36.

[4]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高校专业设置:实现高等教育育人理念的载体――访北京师范大学社科处处长、高等教育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周作宇教授[EB/OL]. [2006-03-09]. http://.cn/web/articleview.aspx?id=11260&cata_id=N123.

[5]蒋乃平.文化课应该让中职生“用得上”――来自一线的报告[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7):5-10.

[6]黄宏伟.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专业建设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09(Z1):31-34.

[7]马陆亭.关注学科专业调整 优化人才培养结构[J].中国高等教育,2007(Z2):12-14.

[8]陈寿根,万里亚.高职院校内部专业评估制度的设计[J].职业技术教育,2010(17):5-8.

[9]杨德广.高等教育学概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58.

On the Foundation and Strategies for Building a Dynamic Specialty Adjustment

Mechanism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Yang Zhuo

Abstract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re beyond their ability to set up the specialties, narrowly focused on employment or enrolment and lacked market awareness, the reason for which is that they cannot adequately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lements impacting specialty setting. It is the foundation for constructing a dynamic specialty adjustment mechanism to clarify the marketing and planning, subdivision and integration, periodicity and flexibility,and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specialties. The effective measures are to star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pecialties’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define the development way with characteristics, build specialty group centering on the main specialties; and track the specialty development, and establish the evaluation system for specialties.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pecialty; dynamic adjustment mechanism; strategy

Author Yang Zhuo, lecturer of Jiangsu City Vocational College (Nanjing 210036)

上一篇:提升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下一篇: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学策略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