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临床护理的带教体会

时间:2022-04-25 09:33:32

糖尿病临床护理的带教体会

【摘要】目的:总结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疗效的带教经验。方法:根据护生的特征,进行一对一的有针对性的带教,加强对糖尿病患者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护生很快适应环境,学习方向明确,提高了护生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疾病的认识。结论:针对性带教,使护生能全面系统的进行学习与训练,提高带教质量,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提高病人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糖尿病;护理措施;带教体会

Abstract:Objective summarize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diabetes self-management skills and efficacy of teaching experience. Method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ursing students , one on one teaching targeted,enhance diabetes care interventions. Results nursing students quickly adapt to the environment , learning a clear direction,improve the independence of nursing students to solve problems as well as awareness of the disease. Conclusion targeted teaching , nursing students can make a comprehensive system of learning and training,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 effect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improve patient self-management skills and quality of life.

Key words:Diabetes;Nursing intervention;Teaching experience

【中图分类号】R45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5-0170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以多饮、多食、多尿及消瘦、疲乏等为主要特征。临床病程持久、缠绵难愈且并发症多,给患者不论从生理上、心理上都带来了极大的损伤。针对糖尿病的护理干预,做好护生的带教工作,既可以有效地预防和延缓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又可以锻炼护生,让护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尽快适应工作环境,掌握护理技术,以便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一般资料

我院自2011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172例糖尿病患者,其中男102例,女70例,年龄最小24岁,最大78岁,平均51岁,病程1~18年。

2糖尿病特点

向护生介绍早期糖尿病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不易觉察,在我国有大量的糖尿患者未能获得及时诊断和治疗。由于糖尿病的并发症很多,久病可引起多系统损害,导致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组织的慢性进行性病变,引起功能缺陷及衰竭,病变严重或应激时可发生急性代谢紊乱,如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向护生强调如果缺乏有效的预防措施,任其发展,将成为不可逆性的改变,可导致患者病残或死亡。

3护理措施

3.1心理护理: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需终生治疗且须严格控制饮食,患者因此出现焦虑不安、恐惧和失望心理。护生应理解和关心患者,给予耐心疏导,告诉患者糖尿病并非不治之症,合理的生活起居,良好的心理状态,配合饮食、适当的体育锻炼及药物治疗等综合措施,可以纠正代谢紊乱和消除糖尿病症状,并对预防慢性病变的发展有一定的效果。劝慰患者保持良好开朗的心情和稳定的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2药物护理:合理用药是控制血糖的有效方法。教导护生控制患者按医嘱服用降糖药物,注意药物的用法和配伍禁忌,如磺脲类药物宜在饭前30min服用;双胍类药物应于进餐时或餐后服用;胰岛素不能冰冻,避免温度过低或过高(不宜30℃),不能剧烈晃动,注射前1h自冰箱取出,升温后普通胰岛素饭前30min皮下注射,鱼精蛋白锌胰岛素在早餐前1 h皮下注射,长短效胰岛素混合使用时,应先抽吸短效胰岛素,再抽吸长效胰岛素,以免鱼精蛋白锌胰岛素混入普通胰岛素瓶内发生反应。教会患者注射方法及掌握注射部位。

3.3生活护理

3.3.1控制饮食:教导护生强调控制饮食在糖尿病治疗上的重要性。现代医学表明节制饮食可以减轻胰岛素β细胞的负担。进餐定时、定量,以促进胰岛素功能正常发挥,而控制饮食的关键是调节饮食结构和控制总热量,合理分配碳水化合物,平衡膳食以达到足够营养。每日3餐的比例应该是1.5、2.5、2.5或三餐各占1.3;也可每日4餐,比例为1.7、2.7、2.7、2.7。食物应以谷类、豆类、粗粮、绿叶蔬菜或含糖成分低的水果为主,避免高糖和肥腻。以清淡、高纤维、定食定量进餐为原则。

3.3.2适度运动:运动可以增强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加肌肉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从而使血糖下降。运动是糖尿病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所以,患者应根据自己的体质选择力所能及的运动,如散步、做操、打拳、做糖尿病养生功等。但应注意循序渐进,持之以恒,要指导患者注意以下几点:①避免空腹活动时间过长。②避免饭后立即运动,一般饭后1~1.5h再活动为好。③坚持适度原则。运动与锻炼一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频率不可过快,运动量不可过大,以不感觉到疲劳为度,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3.4症状及合并症的护理

3.4.1酮症酸中毒的护理: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注意神志、状态、呼吸变化及呼气有无酮味等。 绝对卧床休息,保持病室安静,注意保暖,并给予氧气吸入。及时准确记录24h出入液量,按医嘱定时静脉补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应用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持续滴注,使血糖稳步下降。做好血糖、血酮、尿糖、尿酮、血电解质、血气分析等各项检查,按照结果调整输液速度和剂量。

3.4.2心血管并发症的护理:糖尿病患者因脂肪代谢障碍,大、中动脉硬化主要侵犯主动脉、冠状动脉、大脑动脉、肾动脉和肢体外周动脉等部位,如发生冠心病,按冠心病护理,如脑血管病按脑血管病护理,如肾病变按慢性肾炎及肾功能不全护理。肢体外周动脉硬化常有下肢疼痛、感觉异常,严重供血不足可导致肢端坏疽等,因此,对足的保护需特别注意。接触高温、受冻、外伤等,均可成为发生坏疽的诱因。

3.4.3眼部病变的护理:眼部病变主要表现,早期为视网膜小静脉扩张和微血管病,随后出现视网膜出血、水肿、渗出等,新生血管破裂可致玻璃体出血,晚期可出现视网膜剥离导致失明,故应减少活动,卧床休息,保持大便通畅,否则发生和加重视网膜剥离,此外尚可有白内障、动脉硬化、眼底病变。应积极治疗糖尿病。

3.4.4皮肤病变的护理:①保持皮肤的清洁,要勤洗澡,勤更换内衣。 内衣要以棉质为好,要宽松、透气性好。②皮肤瘙痒的患者要避免搔抓皮肤,以免抓伤皮肤。戒酒、勿用浓茶及辛辣食物。③洗澡的时候要注意水的温度,不可过热,温热水即可;香皂要选用中性的,不可用碱性太强的香皂清洗。④要勤剪指甲,以免伤到皮肤,剪指甲时不要剪的太深,避免伤到皮肤。⑤如果皮肤出现真菌感染,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给予抗真菌药物。⑥如果出现皮肤的化脓性感染,如痈、疖等,不能自己挤压,应去医院就诊换药,以免感染扩散。⑦皮肤如果出现水泡,面积较小的,可以用无菌纱布加压包扎,面积较大的,应在医院无菌技术操作下,穿刺水泡减压后再包扎。

3.3.5感染的护理:糖尿病患者易患感染,而感染又可加重糖尿病,甚至诱发酮症酸中毒,故糖尿病患者一旦发生感染,除积极治疗外,尚需认真护理。具体如下:①结合病情严格执行饮食治疗。②加强口腔黏膜护理,保持皮肤清洁,预防压疮。③仔细观察病情变化,记录神志状态、呼吸、气味、血压、脉博、体温及出入量。④定时测尿糖、尿酮体及血糖、血酮体。 注意观察各种药物的不良反应和过敏反应,做到及时处理。

4带教体会

临床的针对性带教,使带教老师了解护生,实行因人施教,激发护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熟知糖尿病目前尚不能根治,需要终身治疗,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其焦虑及抑郁心理,使血糖易于控制,减少费用,减少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形成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叶任高.内科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2]冯正仪.内科护理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3]张建桥.糖尿病肾病的健康教育.中华临床护理学杂志[J],2008,5(99):4435.

[4]郑素萍.老年糖尿病病人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护理研究,2007,21(12):3320-3321.

[5]范丽凤.糖尿病护理进展.中华护理杂志[J],1996,31(2):7.

上一篇:浅谈普外护理的安全因素及应对措施 下一篇: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产后出血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