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传统武术国际化课程教学的实践探索

时间:2022-04-24 05:33:19

高校传统武术国际化课程教学的实践探索

摘要:高校传统武术的国际化发展对高校走向世界、承接国外交流等有着重要的意义。我国高校目前面临着武术边缘化发展特点,很少将中国武术作为国术精髓带出国界,带上国际交流平台。针对当前实际,从武术国际化课程教学实践出发,对武术国际化课程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环境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与研究。

关键词:传统武术;国际化课程;研究

传统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为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在养生、健身和搏击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传统武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已经集中国传统哲学、医学、力学、美学等文化于一身,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文化,享誉世界。武术文化历经千年,不但没有在历史的浪潮中消亡,反而深入民心,成为中国国术代表。这不仅仅是因为武术是冷兵器时代军队的习练术,更是因为中国武术在与养生文化相合后形成了能够修炼身心的养生术,让人达到祛病长生的目的。当今的中国已经将武术运动作为学校的必修课来培养学生道德、磨练学生意志、锻炼学生身体,经过武术历史名人的世界效应,中国武术也备受国外友人的喜爱,成为中国东方古老文明的典型代表。针对高校传统武术对外发展的现状,本文试从高校传统武术课程教学的国际化角度进行论述,提出中国传统武术在高校开展国际化课程教学研究的必要性,并论述具体的教学内容设置和需要的条件等。

一、高校传统武术国际化发展需要建立系统的国际化课程

谈论我国高校传统武术国际化课程教学之前,我们首先界定武术国际化内涵。张茂于在《武术国际化进程的分析与思考》一文中指出:“武术国际化是武术超过国界,超越国家界限的各种活动,在不同民族、国家、和文化背景下进行交流、交往和传播推广。”[1]传统武术国际化其实就是传统武术在世界范围内的交流和传播。高校传统武术要想实现在世界范围内的交流和推广,必须首先要健全和完善课程教学体系。独特、完善的传统武术国际化课程教学体系的建立能够使高校在对外交流平台中脱颖而出,能够为高校传统武术的国际化提供足够的交流空间和内容,也使高校具备一定的能力承担外国人员的入校学习与交流。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校长麦尔干教授曾说,“伟大的大学是世界的大学”,我国高校发展目标也正是向世界知名大学迈进,中国传统武术作为民族文化精髓最应受到高校重视,并向世界发展。因此,高校传统武术国际化课程教学的开展是中国传统武术国际化发展的必要前提,也是高校自我发展的积极路径。

二、高校传统武术国际化课程教学的内容

1.传统武术双语教学是国际化教学内容的基础

双语教学是我国高等教育为适应世界发展而进行的一项必要教学改革内容,高校对传统武术实施双语教学具有优势,首先表现在高校具有双语教学的人才优势,不论是双语教学所需要的武学人才还是双语教学所需的语言型人才都极其充足,为切实开展传统武术的双语教学奠定了基础。

高校要切实加强传统武术双语教学,首先,要培养和规范双语教学师资队伍。传统武术双语教师不但要有较强的外语听、说、读、写能力,而且应能较熟练地表述传统武术专业词汇和专业知识。如有条件,应聘请具有丰富中国传统文化经验的外籍教师,着重专业武术词汇及语言表达,解决双语教学难点。其次,健全武术双语教学教材。教材作为传授文化的介体,能够教育和影响更多的学生了解和学习传统武术和武术专业英语,从而为传统武术双语人才培养建立基础。此外,高校还应该向全校开展双语教学,面向学生开设中国传统武术双语课程,培养更多的武术双语人才,营造校园良好的双语学习气氛,为高校进行对外展示和交流创造条件。

2.传统武术理论国际化是国际化课程教学的灵魂

国际化传统武术理论指以中国传统武术理论为基础,结合世界现代科学,即运动生理、运动力学、西方哲学等文化,将中国传统武术与国际文化接轨。高校进行国际化传统武术理论教学针对对象为本校学生和外国友人,让学生和外国友人充分了解我国传统武术文化的经典神韵。通过国际化传统武术理论的教学充分展现和传播我国传统武术文化内涵,不但能解决传统武术的对内传播,同时还能做到传统国术的对外宣传。

(1)传统武术理论国际化,首先要克服国际化传播的文化差异。中国传统武术历经几千年,在武学方面受中国道家文化的影响提倡“天人合一、顺天应物”;在道德礼仪方面受中国儒家文化的影响,遵循人际关系和谐,习武以“仁”为核心、强调点到为止等。然而,西方文化讲究不断向自然和人的生理极限挑战,追求运动的“更高、更快、更强”。高校要进行传统武术的国际化传播必须认识到中西文化的不同,恰当处理不同思维,利用科学知识阐释传统武术的现代价值。

(2)传统武术理论国际化,需要培养更多的传统武术专业人才。中国传统武术在民国时期已经达到鼎盛,并被国家命名为国术,这一时期的繁盛发展为中国传统武术储备了大量的人才和资料。然而,到新中国成立,伴随着全国武术的普及和西方文化的影响,中国竞技武术占据了世界的舞台,一味地追求武术的美丽和高难度,忽视了传统武术的养生和技击核心,直至现在大部分人对中国传统武术的认识仍然未能改变,导致了传统武术的失真,特别是伴随着老一辈武术前辈的去世和“”中对中国武术典籍的销毁,导致中国传统武术人才越来越少。高校要进行传统武术理论的国际化发展,必须承担起拯救国术文化的历史使命,更多的聘请传统武术知名前辈前来授课或外派培养专业教师进行传统武术的专业学习,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在高校创出特色,继承国术精髓,发展实实在在有价值的传统武术。

3.特色传统武术技战术是国际化教学内容的实体

传统武术的核心是技击,其技术的养生和技击价值对现代人们有着重要的意义。中国传统武术技术上讲究“内外合一、整体协调”,追求以小力胜大力,以柔弱胜刚强。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中国传统武术技术丰富,发展到目前,全国有约132个拳种派别,这大大丰富和充实了传统武术技法。高校发展传统武术在技术方面具有选择性,选择符合自我特点和优势的拳种技术是高校国际化发展的特色。高校传统武术要想走上国际舞台,必须要在技术上下功夫,传统武术重在搏击和养生,技术搏击和技术养生是高校运用传统武术开辟国际化市场的两个发展方向。

传统武术技术在长期的历史长河中不断与中国兵法相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战术方法。如:传统武术讲究“以静制动”的击打战术,陈式太极拳名家陈长兴在《用武要言》中有“察来势之机会,揣敌人之短长,静以待动”。只有“意念专注,静中有动,动中有静”,才能保持自身的稳定、平衡,以不变应万变。诸如此类的战术还有“虚实相间、直取强攻、制长击短、欲擒故纵等”。高校传统武术研究者应系统整理传统武术战术内容,通过技术交流和竞赛获得武术战术的学习。只有传统武术技术和战术内容的结合才真正体现中国传统武术的灵魂和特色,也是中国传统武术国际化发展的实体内容。

三、高校传统武术国际化课程教学条件需不断完善

国际化课程教学的条件在不同发展时期有着不同的发展需求,高校传统武术要想在新时期谋求发展,就必须适应新的国际化发展要求。

除上述传统武术国际化所需求的实体内容外,在传统武术师资力量方面还需要高校更加重视。高校要为传统武术专业教师提供学习平台,特别是对中国传统武术的发展有意义有价值的学科知识的培训。要逐渐培养和建立起一支能胜任对外交流的国际化传统武术师资团队,通过加强对传统武术教师的专业技术和理论培养,为将来承接传统武术国际交流活动作出精彩展现;高校在学生专业队组建及传统武术国际化课程普及方面也应加大力度,积极开展国际化传统武术教学、训练等,不断培养国际化传统武术文化和技术性人才。高校要不断选拔表现优秀的传统武术技术和文化优秀者组成专业队伍,以代表高校进行传统武术的对外交流和宣传,扩大学科方面的影响力。高校要通过传统武术专业队的组建以提高本校传统武术技术水平,通过国际化课程的普及为全面承接国际化交流奠定校园文化基础。在对外国际交流方面,高校要积极开展国际性的对外校际交流,对外校际交流不但有助于增进校际间的友谊、合作与交流,而且能够丰富办学内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共赢发展。高校要通过对外校际文化交流与合作建立对外文化交流平台,相互交换学生进行特色和先进文化学习,扩大本校在国外发展影响,才能为将高校建成国际知名院校创造条件。

此外,高校还应积极保证传统武术场馆、器材等硬件设施的齐全,合理开发运用网络技术,组建对外共享的传统武术网络教学和宣传平台,更好地为中国传统武术走向国际提供网络支持。

四、小 结

高校传统武术国际化课程的建立推动了高校的对外交流与发展,同时也为中国传统武术的国际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高校要想实现传统武术的国际化发展,必须要建立完善的武术国际化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中树立全球化课程理念,在课程内容中增加国际化科学内容,坚持以双语教学为手段,以传统武术理论和技战术文化为实体,坚持建立高校传统武术国际化平台、紧抓传统武术人才培养、创造更多的国际性校际文化交流机会等。

参考文献:

[1] 张茂于.武术国际化进程的分析与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9).

[2] 周庆杰.武术国际化发展过程中若干问题的探索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5).

[3] 王继娜.武术国际化发展的对策研究[J].体育科学研究,2007,(3).

[4] 朱东,马克蒂姆,姜熙.中西方不同视角下武术国际化发展的现状与未来[J].体育科学,2010,(6).

[5] 张桂铭.传统武术国际化发展辨析[J].搏击·武术科学,2005,(1).

[6] 王国志.新世纪武术国际化发展探析[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6,(9).

[7] 杨留忠,李翠含.中国传统武术国际化研究[J].山西体育科技,2012,(3).

上一篇:童心写出童趣让想象飞翔 下一篇:提高服装专业毕业生就业能力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