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心理压力的成因分析

时间:2022-04-24 05:26:26

中学教师心理压力的成因分析

所谓压力是指一个人意识到外界对其要求超出了其承受能力的一种心理反应。心理学研究表明:适度的压力是有益的,它有益于人们的成长,增加人们的生活情趣,激发人们奋进;有助于人们敏捷地思考,勤奋地工作,增强人们的自尊和自信,更好地做好工作。但过度、持续时间过长的压力会导致人们身心失调,免疫能力下降,工作失去效率,抗压能力下降,加速衰老,威胁人的身心健康,甚至丧失自尊和自信,失去生活的勇气。教师心理压力,就是教师在工作中产生的消极情感的反应症状。大家都知道,教师是一种耗费情感最多的职业。由于教师工作情境的多变性,教育对象的复杂性和社会认知范围的广泛性,其职业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势必会给教师带来越来越大的压力。其压力形成的主要原因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

1.传统文化理念对教师过高的道德要求

长久以来,教师一直生活在“敬业”、“奉献”的道德花环中,一直戴着诸如“人类灵魂工程师”、“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等桂冠。教师必须“为人师表”,必须有无私奉献精神。教师必须以榜样的姿态,以标准化、典范的形象出现在社会群体之中。因此,教师必须时时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这些传统的文化理念,已成为全社会对教师职业的道德要求,也成为教师的基本思维方式。而这种文化理念无形之中将教师职业理想化、神圣化了。加里宁曾比喻教师每天仿佛都蹲在一面镜子里,外面有几十双精细的、富于敏感的、善于窥视的眼睛在不断盯视着他。如此,教师被模式化了,不可逾越规范。要知道,教师也是普通的社会人,在社会生活中也有喜怒哀乐,也有与他人意见不同的时候,也有对社会不满的时候。然而,教师传统的文化理念又迫使教师要时时加倍严格自律,控制自己,不能随意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这样,也就在无形之中使教师的精神负担高于其他职业人群,使教师职业缺乏生活性和主体性,难怪有些教师一离开学校,就摘下校徽,在社会交往、生活中不肯暴露教师的身份了。

2.社会对教师职业素质的要求比其他职业更高

要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必须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前提,这就自然地要求教师要有较高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和业务素质。社会对教师的期望角色的全面和高要求,需要教师努力去承担。但教师的实际角色水平总难跟上不断发展的形势的要求,教师实际角色与社会期望角色之间总会有些差距。正如美国心理学家威尔逊所说的:“所有对他人高度负责的角色,都要经受相当多的内在冲突和不安全感。”教师在这些方面必然存在内心冲突,形成巨大的心理压力,甚至会产生心理疾病。目前,中小学教师队伍中有不少中老年教师的学历不符合国家规定的要求,而他们往往又是学校教学上的骨干,工作负担本来就很重,但因为学历问题事关职评、晋级、提干,甚至上岗就业,所以必须克服一切困难,参加各种各样的培训学习,务必拿到学历,殊不知这些教师不少是时期的初、高中生,又担任很重的教学任务,尤其是农村中小学教师,有的是复式教学,任务更重。据对我市某乡镇中小学调查,40岁以上的教师中,近年来通过自学、函授等途径达到规定学历的有42.8%。可想而知,这些教师承受了很大的压力。

3.社会、家长的期望值过高

社会期待学校培养更多的人才,家长期望子女有出息,这些都压在了教师的身上。如果教师通过努力,学生的成长结果与社会、家长的期望相一致,那么不仅能告慰社会的方方面面,教师本身也会得到满足感和成就感。但事实上,教育效果是受到多种因素影响的,学生的发展水平也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学生并不像家长、教师所期望的那样,故期望与事实之间的差异就会使教师产生一种压力。我国教师在学科教学的同时还要兼顾学生的生活和思想,教师的工作量和压力已经很大,再加上教育本身存在一些问题,学生厌学,因而,不管教师如何尽力,学生的学业成绩也不能满足社会和家长的愿望。学生的学业成绩不理想,教师本身就缺乏一种成就感,形成一种压力,更何况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以学生的成绩来考核教师,社会和家长以学生的成绩来看待教师,可想而知,教师的压力更大。而且有的教师的努力和贡献长期被忽视,或主客观评价差距过大,也会带来心理的不平衡、不满足。

4.学生的管理难度增大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繁荣了,社会发展了,导致社会上一些不良的思想冲击着学校。由于全球的信息化和学校的封闭教育的矛盾,再加上独生子女的增多,学校对学生的管理难度越来越大,而这些任务又重重地压在教师身上,尤其是班主任,不仅要教学,还要管理学生。早上六点钟到校,晚上六点钟离校,一天工作早已超过八小时,可晚上睡觉时还是在担心学生。如此下来,教师精力疲惫,身心受到严重的影响。某校一教师,忙了一天的工作,刚回到家,学校校长就打电话告诉他有一学生没参加晚自修,他连忙打电话到学生家里,发现学生不在家。于是,他和家长一起寻遍兰溪城,终于在一家网吧里找到了他,此时已晚上十一点多了,可这位教师连晚饭也没吃,最后终于病倒了。有一位教师说,来自教学的压力并不是很大,因为毕竟得心应手了。感到压力最大的是班主任工作,有时候,一会儿要搞卫生检查,一会儿要搞纪律检查,一会儿又得处理各种琐碎的杂事,一切事务都要班主任负责。每天都在担心学生出问题,真的感到压力很大。

5.教育评估体系的不合理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还没有建立一个较为合理的教育评估体系。不少教育行政部门,口头上说的是素质教育,可对学校的评价还是看升学率,以为升学率高可以一俊遮百丑。于是乎,学校对教师的评价也是看数字。这样就导致教师们只好舍命教书。有人曾用“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来形容演员,事实上教师的工作也是这样,教师一节课的教学,至少要有1―2小时的课前准备,而要掌握和巩固这一节课的教学内容,还得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学生进行课后辅导和作业批改。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学生的学业成绩并非如教师所愿,教师的心理压力已经很大了,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又要以此来考核,而且考核结果与教师的晋级,甚至工资、奖金挂钩,因而教师的考试压力绝不亚于学生,一方面考试直接影响教师的生存,另一方面考试结果还关系到教师的荣誉和面子。难怪有些教师会说,考试考试,其实是考教师。

教师承受的巨大的压力,不但影响了教师的身心健康,还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我们要千方百计地减轻教师的压力,确保教师身心健康和谐地发展。首先,教育行政部门和社会各界都要重视和关心教师心理健康,进一步推行素质教育,切实减轻教师的升学压力和心理负担。要立足于全体教师,促进教师健全人格,发挥潜能,使教师工作愉快、生活幸福;要提高教师对心理健康含义的理解,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调节,减少和避免心理疾病的产生;要确定教师心理健康状态,尽早发现教师的各种心理问题,采取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对于已有明显心理问题的教师,要促使其积极治疗,帮助其恢复健康。其次,学校领导要转变管理观念,给教师营造宽松的工作环境,制定有助于学校发展的教育评估体系,对教师的工作进行全方位的实事求是的评价,使教师在公平、公正、宽松、有效的环境中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校本教师培训过程中增加教师心理训练,增强教师的心理抗压能力。此外,教师也要学会自我保健、自我修正、自我放松、自我愉悦,提高心理素养。

上一篇:略谈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 下一篇:概念隐喻理论与《圣经》中习语的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