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裁判的请求权方法研究

时间:2022-04-24 12:52:21

民事裁判的请求权方法研究

摘 要: 民事裁判的请求权方法是民法研究中比较抽象的理论问题,尽管它应该是一个实践性的问题,是一个法律的操作问题,研究民事裁判方法具有特别的意义。阐述了民事裁判的请求权的含义和体系、请求权的方法以及我国现行的民事裁判方法进行进行了粗浅的分析,提出了我国应借鉴请求权的方法完善我国的民事裁判方法。

关键词: 裁判; 请求权; 方法; 借鉴

中图分类号: D9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9-8631(2010)07-0104-02

一、民事裁判的请求权方法的涵义及具体思路

1.民事裁判的请求权方法的涵义

民事裁判的请求权方法也叫请求权的法律基础方法,我们简称请求权的方法,是指处理实例应以请求权基础或请求权规范基础为出发点。王泽鉴教授在说到这个方法的时候说:“请求权基础的寻找,是处理实例题的核心工作。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实例解答,就在于寻找请求权基础。请求权基础是每一个学习法律的人必须彻底了解,确实掌握的基本概念及思考方法。”

2. 民事裁判的请求权方法的具体思路

请求权的思路,是德国人采用的一个最基本的方法。具体如下:

(1)应当确定原告有没有请求权以及请求权的性质。我们在对一个具体案件审判的时候,我们首先要确定当事人是否享有请求权,享有请求权就受理,不享有就不受理,其次,要分析请求权的性质。

(2)确定请求权的法律基础。这个请求权的法律基础,就是说这个请求权指向的法律条文,就是处理这个请求权纠纷的规则。

(3)运用法律规范对请求权作出裁判。

比如:A于4月1日借某名贵照相机给B,B于4月3日擅行让售该照相机于善意的C,C再将之让售于恶意的D,并即交付之。问D是否取得该照相机的所有权。现按请求权方法的分析步骤是这样的:A要能够向D请求返还照相机的话,必须满足两个条件:A是该照相机的所有人;D是无权占有。

首先分析A是否是该照相机的所有权人。如前所述,A于4月1日借某名贵照相机给B之后,A仍为照相机的所有人;B于4月3日擅行让售该照相机于善意的C之后,C的占有受到法律保护,而取得照相机的所有权,A对照相机的所有权因而消灭。

其次分析D是否是无权占有。如前所述,C再将照相机让售于恶意的D属有权处分,D能取得其所有权,因此其占有该照相机为有权占有。结论:A因B无权处分其照相机所有权,由C善意取得而失去照相机所有权,D自C取得照相机所有权,不属无权占有,所以A不得向D请求返还照相机。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请求权方法就是从要分析的某个是否成立的请求权出发,对其请求权基础进行分析,如果请求权基础成立,则请求权成立,反之,则请求权不成立。当分析某一案件时发现可能存在多个请求权基础时,除非该案件所提出的问题已经指明特定的请求权基础,否则应当依照下列顺序加以通盘检讨:契约上请求权、无权等类似契约关系上请求权、无因管理请求权、物权关系上请求权、不当得利请求权、侵权行为损害赔偿请求权和其他请求权。之所以特别强调应依据此顺序检讨各项请求权,避免凭直觉任意寻找一个请求权基础的理由在于:首先,非如此不足以养成缜密深刻的民法思维方式;其次,惟其如此方可避免遗漏;第三,可以确实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因为各项请求权的构成、要件、诉讼时效、举证责任、法律效果等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这是需要我们在具体应用时加以注意的。

二、我国现行的民事裁判的方法

我国现行的民事裁判的方法是民事法律关系的方法。我国法官在办理民事案件中,基本的思路就是法官在接受了一个具体的民事案件以后,第一步要对这个案件“定性”,确定这个案件到底是什么性质的案件,然后,不同的民庭在审理案件的过程当中,进一步确定这个案由定得对还是不对。这个“定性”就是对这个案件的法律关系的性质在作认定,之后就按照定性适用法律了。这种思路就是民事法律关系的方法。这就是说,在研究民事裁判方法的时候,我们在看民法的时候,法官在看民事案件的时候,要抓住一个最基本、最核心的东西,这个东西就是民事法律关系。但是这种通行的民事法律关系方法并不是很完善的,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 它是一个法官职权主义色彩浓厚的裁判方法,当事人之后,就由法官依照职权审查、确定法律关系的性质;

2. 这种裁判方法不够尊重当事人的意志,忽略了当事人的积极性和选择权;

3. 这种方法对于原告的依据,更多的是按照《民事诉讼法》关于条件的规定进行,缺少从实体法上对请求权的审查。当然,请求权法律基础的方法也存在缺点,主要是对民事法律关系方法的“定性”强调的不够。

三、完善我国民事裁判方法的几点思考

为完善我国民事裁判方法,使法官在办案的时候就能够更准确地寻找法律,作出准确的裁判,在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和发展中,发挥更好的法律调整作用。我们应该把这两个不同的裁判方法结合起来,用民事法律关系的“定性”方法给请求权法律基础的方法作补充,就会取长补短,形成一个新的、科学的、更具有可操作性的民事裁判方法。具体思路如下:

1. 发现请求权。首先,要解决的是发现的原告是否享有请求权。其次,如果的原告享有请求权,接下来要按照请求权的体系来观察,原告行使的这个请求权是不是民事权利保护的请求权。如果是原告的请求权仅仅是本权请求权,则不是民事权利保护的请求权,法院还不能对此行使裁判权。只有当事人享有的这个请求权是权利保护的请求权,才能够确认当事人可以向法院,法院有权来管辖这个案件。这是第一步。

2. 给请求权定性。这是第二步,结合民事法律关系的方法,对请求权进行“定性”,看它到底是个什么样的请求权。对请求权“定性”,要按民事法律关系的来确定,即确定具体的民事法律关系。比方说这个争议案件是个债权纠纷,但债权还有三种不同类型,有不当得利之债,有无因管理之债,有合同之债。如果是个合同之债的话,根据不同的合同之债的特征,一点一点把这个纠纷最终确定下来,确定法律关系是个什么样的性质。

3. 确定请求权的行使要件和构成要件。这是裁判方法当中的第三步。在民事纠纷中,就加害人来说,他是有责任的,就权利人这一方,他是享有请求权,请求权具备行使要件或者构成要件以后,才能向责任人去请求,让他承担民事责任。在请求权中,行使要件是针对原权请求权的,这是因为,原权请求权是本来就在那个权利中就存在的权利,因此,它不是一个构成的问题,而是具备什么样的要件,权利人就可以行使的问题。构成要件是针对侵权请求权等新生的权利,较为严格。比如侵权请求权,就要具备违法行为、损害事实、因果关系、主观过错的要件。可见,说请求权的行使要件和构成要件,有助于区分两种不同的权利保护请求权。

4. 寻找请求权的法律基础。这是裁判方法的第四步。这个法律基础,包括裁判规则,也包括行为规则。除了裁判规则中的特别规定外,行为规则是请求权的重要法律基础。比方说,一个合同行为是不是构成违约责任,那就看债务人是不是违约了。确定违约,法律基础是合同法的行为规范的规定,以及当事人的约定。在如何承担责任的问题上,则是裁判规则是其法律基础。就说一个违约责任,当中包括预期违约责任、加害给付责任、实际违约责任以及后契约义务不履行的责任,把这些违约的性质确定下来以后,法官就直接找到了具体适用的法律条文,就找到了请求权的法律基础了,按照这个请求权的法律基础来确定怎么处理这个纠纷。

5. 依法作出裁判。这是裁判方法的最后一步。针对不同的法律规范性质,有以下三个方面的法律适用方法:

(1)请求权的法律基础是强制性法律规定的,裁判就应该严格按照法律的规定作出,不得违反强制性法律规范的规定。在这种方法中,当出现不同的强制性法律规范冲突或者不一致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以下两点:第一,强制性法律规范的规定发生冲突,按照传统的法律适用规则,依照“特别法优于普通法,新法优于旧法”的规则适用法律。第二,强制性法律规范的规定不一致,应当尊重权利人的选择权,由权利人选择适用的法律规范。

(2)请求权的法律基础是任意性规定,应当特别尊重当事人的约定。按照当事人的合意作出裁断。如果当事人没有特别约定,或者约定内容不明确,或者发生争议无法确定的,应当依照任意性法律规定裁判。因为没有约定,那么任意性规范是示范性规范,把任意性规范推定为当事人的真实意思,应当是合理的。在这种情况下,法官没有按照任意性的规范裁断,而是自己提出一个办法裁判,那就是一个违反法律的裁判,也是错案。

比如,一个当事人购买一套商住楼,一年以后才发现少了40多平方米面积,到法院,请求开发商对不足部分的面积予以退款,或者补足不足的面积。他买的这一部分是4000元一平方米。法院判决,开发商用7000元一平方米的另一间房替换,并且不找价。当事人协商一致的约定是什么?是4000元一米的价格,法官有什么权力将被告7000元一平方米的房子去补足原告的4000元一平方米的面积呢?这是明显的错判,是不尊重当事人意思自治的典型案件。

(3)请求权的法律基础没有成文法规定,应当依照民事习惯或者法理作出裁判。在很多情况下,民事争议的基础并不是成文法的规定,也就是说,争议的案件并没有成文法作为其请求权的法律基础,但是确实是民事权益的争议,当事人的权利确实受到了侵害,享有请求权。这就涉及到司法的一个重要原则:有法律依法律,无法律依习惯,无习惯依法理。

总之,民事裁判的请求权方法是民法研究中较为重要的理论问题,也是司法实践中非常重要的法律的操作问题,研究民事裁判方法具有特别的意义。只有从理性的角度上来对它进行总结,使我们的法官自觉地采用科学的方法办案,就会有更高的效率,更好的办案效果,使我们的裁判更加公正合理,从而使审判更好的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 刘敏.裁判请求权研究――民事诉讼的宪法理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 蔡彦敏,洪浩著.正当程序法律分析[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3] 江伟.民事诉讼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 (日)中村英郎.新民事诉讼法讲义[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

[5] 王泽鉴.法律思维与民法实例[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50.

上一篇:人身保险合同中受益人法律问题思考 下一篇:浅谈《哦,荒野》中自然与艺术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