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课程理解:教师与课程精神的融合

时间:2022-04-23 09:57:45

教师课程理解:教师与课程精神的融合

[摘要]课程精神是课程的本真和精髓,教师的课程理解即是对课程精神的解读和阐释。当前存在的主客分离的课程理解视角无法实现教师对课程的深层把握,也不能促成课程意义的生成,教师在课程理解中以融合的姿态来处理与课程精神的关系,才能实现课程精神的价值赋予和实践转化。

[关键词]教师 课程理解 课程精神

[作者简介]刘桂辉(1982- ),女,湖南益阳人,东华理工大学师范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教师教育。(江西 南昌 330013)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7-0181-01

教师的课程理解即教师个人对课程的认识和解读。课程现象、课程文本、课程事件、课程价值等是教师课程理解的内容,教师课程理解的出发点是对“课程”概念的理解以及对课程与教师关系的理解。在新课改的引领下,教师由“课程执行者”转换到“课程决策者”,教师与课程不再是主体与客体的单向关系。但在课程实践中,课程理解还没有成为教师自觉的主体诉求,教师在课程理解上存在着偏差,教师的课程理解停留于对课程的浅层认知,没有深入课程的精神内涵,以致教师与课程“貌合神离”,最终导致教师的课程理解没有助益课程实践,反而影响了课程实施的效果。课程精神是课程的精髓,是教师课程理解的核心,教师要寻求个体价值理念和课程精神的融合,才能达到对课程精神的透彻解读和完整阐释。

一、教师课程理解的现实:教师与课程主客分离

1.“我―它”分离关系的课程理解。美国课程论专家古德莱德将课程划分为理想的课程、正式的课程、领悟的课程、运作的课程和经验的课程五种形态,领悟的课程即教师理解的课程,是教师将课程由制度性、文本化的正式课程向可在课程实践中运作的课程转化。可见,教师的课程领悟能力将决定课程的运作效果。教师若置身于课程之外,将课程作为独立于教师本身和学生之外的第三者,使自己与课程处于“我―它”的分离关系,那对课程的理解会走向对象窄化的认识误区。

有教师认为课程理解即领会课程编制意图、解读课程文本,甚至将课程文本限定于“教材”,因而在教学中煞费苦心地揣摩课程的预设价值,钻研教材的文本之意,课程仅仅是教师的认知对象,与教师和学生之间无任何超越认知之外的联系,教师课程理解的结果是将课程简化为明确的、具有直接传授价值的知识。“教师的课程理解是一种个体化理解,是教师基于其已有的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思维方式方法、个人人生体验与感悟等方面对课程理解。”①教师的课程理解方式和结果应具有丰富的个性,但教师会根据课程预设的既定价值将文本理解规约在课程目的的尺度内,课程理解的过程就演化成“解读文本―分析价值―提炼知识”的固定程序。课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课程文本只是课程体系的内容之一,教师的课程理解应是对课程系统的整体领悟。而且就文本理解本身来说,需要教师打破将文本作为“它者”,应将课程文本置于具体的课程情境中进行主体化解读。

2.“我―你”对象关系的课程理解。教师将课程理解视为“自身置入”的事件,认为课程本身是价值无涉的,“课程不过是一种符号,这种符号的意义由理解者根据自身体验而赋予,由理解者创造生成。”②课程价值由教师赋予,教师与课程之间就形成了作用与被作用的“我―你”对象性关系,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和需求对课程进行盲目创生。这种课程理解是教师的教学霸权意识在课程领域中的延伸,教师以主体化甚至带着强权性的思维理解课程,忽视课程本身的属性价值,将课程作为客体角色进行任意解读,课程的价值和功能被人为消解,甚至变得支离破碎,造成在课程实施中不见课程本义,只闻教师个人之声的专断局面。这种课程理解中教师和课程虽已直接面向对方,但由教师到课程的线性思维方式消弭了课程的本真价值。

“理解某物不仅假定了一个对象在场,而且也假定了一个主体(理解者)的在场。”③教师与课程只是在认识上构成理解与被理解的关系,不存在价值和权力的区别。教师的课程理解应建立在对课程价值认同基础上,尊重课程价值是课程理解的出发点,将个体的思想精神融入对课程的理解中,通过课程实现个体经验和价值理念的延展,静态的课程就会变成丰富的实践。

二、教师课程理解的走向:教师与课程精神的融合

1.课程精神是课程理解的核心。有学者提出“课程精神是课程所蕴含的核心理念、思想及其所反映的主要意义。”④课程精神是课程的本真和灵魂,贯穿于课程活动的全过程。泰勒以课程目标作为课程开发的核心,杜威“课程即生活、课程即生长、课程即经验的持续不断的改造”的课程理念体现的皆是课程精神。课程设计者通过课程的设计开发,将课程意图、课程理念体现在课程内容之中,形成课程精神。课程实施者通过领会课程的精神内涵,并将课程精神以主体理解的方式转化为课程价值,指导课程实施。课程精神并不是静止地预设在课程中,它通过教师的课程理解实现二次开发,成为具有生长性的精神。据此,我们可以将课程精神分为本体精神和价值精神。本体精神是预设的课程精神,内含于课程内容,以文本概念形态存在,体现了课程的本质,确定着课程的价值理念,并为教师课程理解提供方向指引和理论基础。价值精神是生成的课程精神,是课程精神从文本概念形态转化为价值生成形态。教师的课程理解是实现课程精神由本体精神向价值精神转化的途径,教师理解课程时首先要解读课程的本体精神,把握住课程的价值内涵,避免陷入个体理解“主观随意化”的误区,继而将社会的价值理念、教师个人的价值观念、学生的价值需求融入课程理解中,使课程精神突破本体精神的局限,并具有发展性和现实性。

2.教师是课程理解的行动者。伽达默尔曾言“理解并不是一种复制的过程,而总是一种创造的过程。完全可以说――只要人在理解,那么总是会产生不同的理解。”⑤课程理解本质上是教师的认识活动,必然会带上教师个人化的“理解印记”。教师并不是一片空白地进入课程,而是带有诸多与课程相关的先有观念和前在经验,如教师的课程观、知识体系、个人经验、自身素养等都会影响教师的课程理解。教师在课程理解中应有行动者的角色意识,课程本体精神是以静态方式存在的,不会自发地进入教师的观念之中,教师应将自己视为课程精神的意义发现者和价值生成者。首先,教师应虚心接受课程,教师要以学习者的态度认知课程,将理解课程作为深化观点、拓展知识的学习过程。其次,教师应以开放的视角看待课程,从整体上把握课程的精神实质,协调好教学价值理念与课程精神的关系,寻求课程精神与教师、学生的融合点。最后,教师应主动理解课程,做一个积极的课程研究者,用课程精神指导自身的课程实践。

3.教师与课程精神间的“我与你”融合关系。教师和课程精神之间不是单纯的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的关系,教师课程理解包含着解读课程文本精神和生成课程价值精神的双重意蕴,教师和课程精神之间是融合共生的关系。课程精神的价值赋予和实践转化需依靠教师的课程理解和课程实施完成,而理解课程是教师教育生活中的重要内容,在与课程的深入接触中,课程精神必然融入教师的精神理念,影响教师的课程理念和行为。

教师在课程理解中实现主体价值,需要教师超越对课程表层概念的认识,深入把握课程最本真的精髓,即课程精神,并寻求自我价值理念与课程精神的视界融合,最终将课程理解转化为课程行为,实现课程精神的价值赋予和实践转向。教师与课程精神同在、共生,是“我和你”融合的关系,教师依然是课程主体,在与课程精神的对话中,彰显教师的主体价值,生发课程精神。随着当前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教师和课程精神的融合是教师准确把握课程理念,深入理解课程精神的必然要求,“我和你”的关系是教师和课程互动共赢的关系转向。

[注释]

①陈丽华.教师课程理解:意蕴与转向[J].全球教育展望,2012(3):32.

②李树军.教师课程理解:现实问题与应然取向[J].教育发展研究,2009(12):15.

③(芬)冯・赖特.知识之树[M].陈波,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292.

④孙宽宁.教师课程理解:课程精神的个性化展现[J].当代教育科学,2010(13):24.

⑤(德)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M].夏镇平,宋建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53.

[参考文献]

丛立新.课程论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上一篇:协调工作 多拉快跑 下一篇:浅议初中语文教学中多媒体手段的有效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