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人群:关注12个降压“关键词”

时间:2022-04-23 03:33:37

高血压人群:关注12个降压“关键词”

在我国人群中,高血压是最重要的危险因素。糖尿病是冠心病的等危症,糖尿病患者未来发生冠心病的风险比健康人增加2~3倍,未来10年发生心肌梗死的危险高达20%。如果高血压与糖尿病同时存在,未来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将成倍增加,如果3种危险因素同时存在,未来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将数倍增加。

执行/本刊记者 黄薏

专家支持/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候任主任委员 胡大一

北京总医院老年心内科教授 李小鹰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高血压科教授 郭冀珍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高血压科教授 初少莉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营养学系教授 史奎雄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老年科教授 黄高忠

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高血压研究室教授 刘国仗

广州医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副教授 于汇民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高血压科副主任医师 陶波

专家简介

胡大一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会长,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首都医科大学心脏病学系主任,首都医科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心内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医疗专长:擅长冠心病、心力衰竭、高血压及血脂异常的防治。

李小鹰

北京总医院老年心内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委员及心血管专业组组长,全军保健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央保健委员会会诊专家

医疗专长:多年来致力于老年心血管病(心力衰竭、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等)、老年周围动脉硬化症,以及心血管药物临床疗效的临床及基础研究。

郭冀珍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高血压科教授、主任医师,全国健康教育首席专家,中国健康教育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健康教育协会高血压健康教育(上海)中心主任

医疗专长:擅长高血压的鉴别诊断,各种继发性高血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以及高血压并发脑、肾损害的诊治。

初少莉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高血压科主任医师

医疗专长:擅长高血压病因诊断及顽固性高血压的诊治。

史奎雄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营养学系顾问、教授,上海市营养学会名誉理事长,上海市食疗研究会名誉理事长,中国营养学会老年营养专业委员会顾问

医疗专长:各种慢性疾病的营养治疗及老年营养指导。

黄高忠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老年科主任医师

医疗专长:擅长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心力衰竭及老年病的防治。

刘国仗

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高血压研究室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常委、高血压学组组长,中国高血压联盟秘书长,国际高血压学会会员

医疗专长:从事心血管内科专业30余年, 尤其对高血压的诊治和研究工作有较深的见解和造诣。

于汇民

广东省人民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副主任医师,心血管内科博士、博士后

医疗专长:擅长心血管病,尤其是高血压的诊治。

陶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高血压科副主任医师

医疗专长:擅长继发性高血压、难治性高血压的诊治。

从上述调查数据中,我们不难发现,由于高血压患病率高、诊断不难,故大众对其并不陌生。多数被调查者表示了解高血压的危害,知道高血压是一种无法根治但可以被良好控制的疾病。但在“年轻人高血压需不需要吃药”“老人高血压要不要紧”等问题上,分歧较多。在针对高血压患者的调查中,反映出来的问题还是比较严重的:40.65%的患者表示自己没有自测血压的习惯;53.07%的患者表示自己的血压控制不佳,持续升高或有明显波动;53.84%的患者表示自己平时未能按时服药;在停药问题上,虽然多数患者表示必须遵循医嘱,但仍有超过35%的患者表示可以自行停药或不知道;在控盐问题上,多数患者表示自己口味较重,明显超标……而这些问题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血压不降、心脑血管病“找上门”。

关键词1:限盐

刘国仗、于汇民:限盐能不同程度地降低血压,增强降压药疗效,减少降压药用量。

钠盐与高血压的关系密切。多项研究发现:钠盐摄入与血压水平呈线性正比关系;钠盐摄入少,高血压患病率低,反之亦然;每人每天多摄入食盐2克,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升高2.0毫米汞柱及1.2毫米汞柱;限盐能不同程度地降低血压和减慢血压随年龄增长的升幅,以及减少服用的降压药剂量。

减少饮食中钠盐摄入,已成为高血压防治中的重要共识。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每人每日食盐量不超过6克。而《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指出,我国人群食盐摄入量普遍超标。每人每天的食盐摄入量,北方人为12~18克,南方人为7~8克。

由于国人膳食中约80%的钠来自烹调或含盐高的腌制品,因此限盐首先要减少烹调用盐及含盐高的调料,少食各种咸菜及腌制食品。若北方居民将日常用盐减少1/2,南方居民减少1/3,则基本能接近WHO的标准。

具体建议如下:①循序渐进。对已习惯高盐饮食、口味较重的高血压患者而言,突然实行低盐饮食可能会难以接受,不妨采取逐步减量、循序渐进的方法。北方人首先将每日食盐量降至8~10克,以后再降至6克。南方人可先将食盐量控制在6~8克,以后逐步降至6克以下;②钾盐替代。如果需要咸味,可使用一半氯化钠一半氯化钾的制品,如矿物盐等。③口味多样化。运用醋、糖、姜、蒜、辣椒等加强食物的风味,以减少对钠盐的依赖。④不吃快餐,因为许多快餐中的钠含量很高;⑤将盐“表面化”。烹调过程中少加盐,最后将盐和酱油加在食物表面,或在餐桌上放置盐瓶、酱油瓶,由家庭成员按各自口味添加。

专家忠告:限盐应贯穿于高血压防治的始终。对盐敏感性高血压患者及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的高血压患者而言,限盐带来的益处更大。

关键词2:补钾

郭冀珍、史奎雄:适当增加钾摄入有助控制血压及降低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

中国人的饮食特点除高钠外,还普遍存在低钾(仅1.9克/天),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标准(钾4.7克/天,氯化钠4~6克/天,钠/钾接近1)相差很远。研究显示:钠和钾的代谢之间有密切关系,低钾会抑制钠的排泄,高钠又能抑制钾的吸收,而高钾则能促进钠的排泄。增加钾摄入能降低发生高血压和中风的危险,尤其对盐敏感的老年人及肥胖人群,适当补钾可抵消钠的升压及血管损伤作用。

人体钾主要来自于食物,含钾丰富的食物主要是蔬菜和水果,具体见下表。

专家忠告:由于国人口味普遍偏重、饮食中钠钾比值严重超标,为使钠钾比值达标,必须在增加钾摄入的同时,降低食盐的摄入量,单纯补钾而不限盐是比较困难的。比如,以每天食盐13.3克的食谱计算,为使钠钾比值达到理想的1.1:1,则膳食钾必须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6401.19毫克。以蔬菜中最富钾的草头(497毫克%)计算,每天约需多吃1.25千克草头才能达标!

关键词3:戒烟

胡大一:吸一支香烟,收缩压升高10~30毫米汞柱。

“吸烟有害健康”这句经典式口号在中国可以说是妇孺皆知,但是它对国人的警醒作用却微乎其微。当西方国家人群吸烟率从60年代的60%下降到目前不足10%时,我国的吸烟人数却连年增加,中国男性的吸烟率达66%,是世界上最高的国家。我国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状况,关键是人们对“烟草危害健康”的认识不足。烟草对健康的危害很隐匿,一般不会立即出现不适,常在吸烟10年后,才会发生与吸烟相关的疾病。

很多人都知道吸烟与肺部疾病和癌症的关系,但很少有人了解吸烟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2005年我国烟草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人群中,只有约25%了解吸烟对心血管的危害。真实情况是,每日吸烟3~5支,心肌梗死风险增加40%;每日吸烟40支,心肌梗死风险增加7倍。吸烟不仅通过烟草烟雾中氧自由基的作用直接损伤血管壁,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和急性血栓形成,也通过对血压的直接影响,导致血压异常和心脑血管恶性事件的发生。

吸烟引起血压升高的原因,目前认为主要是烟草烟雾中所含的尼古丁所致。研究发现,吸一支普通的香烟,可使收缩压升高10~30毫米汞柱;长期、大量吸烟,每日抽30~40支香烟,可引起小动脉的持续性收缩,小动脉内膜渐渐增厚,形成小动脉硬化。有学者用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的方法,观察吸烟对血压的影响。结果显示,吸烟可引起正常血压者血压升高和心率加快。在高血压患者中,吸烟者24小时白昼、夜间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高于不吸烟者。此外,吸烟对血脂代谢也有影响,能使血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下降,进一步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另有资料显示,有吸烟习惯的高血压患者,对降压药的敏感性降低,抗高血压治疗不易获得满意疗效,甚至不得不加大剂量。

专家忠告:高血压患者吸烟,不仅会使降压难度增加、降压药物应用增多,还特别容易发生恶性高血压、蛛网膜下腔出血、冠心病及心肌梗死等威胁健康和生命的疾病。更值得一提的是,吸烟者发生高血压的机会也大大增加,有高血压家族史者再吸烟,今后发生高血压几乎不可避免。奉劝所有吸烟者,为了健康,下决心戒烟!

关键词4:危险因素

郭冀珍:对高血压患者而言,控制血压是改善预后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的因素,若不注意控制其他危险因素,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依然很大。

研究显示:高血压患者若合并3种或3种以上危险因素,即使血压降到正常范围,依然有较高的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

除血压外,常见的影响高血压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有:①年龄,男性>55岁;女性>60岁;②吸烟;③总胆固醇>5.72毫摩/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下降、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④腹型肥胖(男腰围>90厘米、女腰围>80厘米);⑤合并糖尿病;⑥C反应蛋白≥1毫克/分升;⑦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发病年龄男性<55岁,女性<60岁;⑧有靶器官损伤,如左心室肥厚、颈动脉斑块或内膜增厚≥0.9毫米、血肌酐轻度升高或有微量白蛋白尿等。

上述危险因素,除年龄、性别及家族史不可改变外,其余均可通过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或使用药物来改善或消除。具体措施包括:①遵医嘱服药,平稳控制血压,减少血压波动;②改良生活方式,多运动、控制饮食入量、调整饮食结构、戒烟、少饮酒;③治疗与高血压相关疾病,如控制血糖、降血脂,有动脉斑块者应长期服药稳定斑块等。

专家忠告:高血压患者应坚持定期体检,包括体重、血脂、血糖(空腹及餐后2小时)、肾功能(肌酐、尿酸等)、尿常规及尿微量白蛋白定量、C反应蛋白(高敏法)、心超、颈动脉及下肢动脉多普勒血管超声等检查,以了解危险因素控制情况及靶器官受损程度。

关键词5:自测血压

黄高忠:与动态血压监测相比,家庭血压监测价格更为低廉,应用更为方便,有利于血压达标。

准确测量血压是提高高血压诊治水平的前提。以往测量血压,多在门诊或病房进行,称为偶测血压。由于血压具有较大的波动性,容易受到心理、情绪、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偶测血压的可靠性不高。更值得一提的是,随着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的逐步开展,人们发现部分患者存在“白大衣高血压”(诊室内测得血压升高,而在诊室以外的地方,血压正常)或“白大衣效应”(诊室外血压也高于正常,但诊室内更高),部分患者存在隐蔽性高血压(又称“逆白大衣高血压”或被掩盖的高血压),即诊室内测得血压正常,但动态血压监测发现白昼平均血压水平升高,还有些患者存在夜间高血压(夜间与白昼血压均值相比下降小于10%)和血压晨峰(早上清醒前后血压呈现明显的上升高峰)现象。上述情况与高血压的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密切相关,但仅靠偶测血压,常难以发现。由于动态血压监测技术要求高,在我国广大城乡尚难普及,故自测血压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最近,英国高血压学会指出:与动态血压监测相比,家庭血压监测价格更为低廉,应用更为方便,有利于诊断疾病、评估疗效、节省医疗资源和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从而更好地使血压达标。世界高血压联盟也指出:了解血压升高的唯一方法是测量血压。

家庭自测血压适用于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尤其适用于可疑白大衣高血压、隐蔽性高血压、难治性高血压、老年高血压、妊娠期高血压,以及合并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传统的水银柱血压计价格低廉,测得的血压值较准,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熟练操作,尤其是听力不好的老年人。对这些患者而言,电子血压计是不错的选择。使用电子血压计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姿势:取坐位,上臂仅保留内衣,安静休息几分钟后测量;②袖带要绑紧,不能太松,袖带下缘位于肘弯上两横指处;③测量3次,每次间隔1分钟,取平均值。

自测血压的时间和频度建议如下:①初始阶段:连续测量血压7 天,每天早(6~9 时)、晚(18~21时)各测量1 次。②治疗阶段:坚持每天自测血压,每周就诊一次,将自测血压结果供医生参考,指导药物治疗。③随访阶段:若血压得到良好控制,可每周自测血压1次(早晚都要测)。④若需了解24 小时血压波动情况,可增加自测血压次数,早上(6~8时)、中午(12~14时)、下午(16~18时)、晚上(20~22时)间各测1 次,连续自测2~4 周。⑤长期观察:每周自测血压1 次(早晚都要测),每3个月重复一次初始阶段的自测血压频率。

专家忠告:目前市场上大量销售的指式、腕式电子血压计测量数据的可靠性较差,经权威机构认证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值得推荐。购买电子血压计时,患者应认准该产品是否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MC),或者英国高血压协会(BHS)、美国医学仪器进展协会(AAMI)的检验合格证。

关键词6: 血糖筛查

胡大一:半数以上的高血压患者合并有血糖升高。高血压与糖尿病同时存在,未来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将成倍增加。

高血压、高脂血症和高血糖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通常,医生通过测血压、验血脂,很容易发现血压和血脂的异常。但是,糖代谢异常却不容易被发现,原因有三:一是高血糖在早期常没有症状,容易被忽视;二是部分糖代谢异常患者,尤其是老年人,早期常表现为餐后血糖升高,空腹血糖正常,若仅测空腹血糖,这类患者就会被漏诊。三是目前血糖筛查通常在内分泌科进行,心血管内科医生还没有形成对高血压患者常规查血糖的概念。

我国2006年的一项调查显示:53.3%的高血压患者同时有高血糖;中国心脏调查(针对冠心病住院患者的血糖调查)也显示:近80%的冠心病患者合并高血糖,如果单纯检测空腹血糖,2/3的高血糖人群会被漏诊。由此可见,高血压患者合并高血糖是非常普遍的,但漏诊情况很严重。本次调查结果同样反映出这样的问题:53.58%的高血压患者表示从未查过血糖,24.92%的高血压患者表示只查过空腹血糖,不知道餐后血糖情况。明确表示查过糖耐量试验,了解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情况的人,不到1/4。高血压、冠心病患者应该意识到血糖筛查的重要性,尽早去医院做一次糖耐量检测。

专家忠告:糖耐量异常是糖尿病的“前奏”,如果能早期发现、早期干预,不仅可以减少糖尿病的发病率,还可以降低发生心血管恶性事件的风险。经糖耐量检查被确诊为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积极采取各种方法,在改变不良生活方式的基础上合理应用降糖药物,努力将血糖、血脂、体重、血压降至正常范围,以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研究证实,糖尿病患者在降糖的同时,如能将血压降至120/80毫米汞柱以下,血浆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坏胆固醇)降至1.82毫摩/升(70毫克/分升)以下,就能显著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关键词7:治疗趁早

黄高忠:降压治疗越早越好,但永远都不晚。

如今,高血压治疗的总的趋势是重心前移。千万不要等到发生了心肌梗死、中风等心脑血管事件后才去治疗,那时已是“亡羊补牢,为时已晚”。即使能保住性命,但致残后的生活质量下降及巨额的医疗支出,会给患者、家庭,以及国家带来极大的负担。

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高血压学会(WHO/ISH)经过许多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后规定:正常人的血压要小于130/85毫米汞柱,最理想的血压要小于120/80毫米汞柱;当血压大于或等于140/90毫米汞柱时,称为高血压;介于正常血压与高血压之间的(130/85~140/90毫米汞柱),称为正常血压高值。研究还发现,即便在正常血压范围,从115/75毫米汞柱开始,每升高20/10毫米汞柱,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就增加一倍。血压越高,患心肌梗死、心力衰竭、中风、肾脏疾病,及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就越大。

正常血压高值者,首先应从改善生活方式入手,包括减肥、限盐、运动、戒烟限酒、减压等,将血压控制在130/85毫米汞柱以下,甚至120/80毫米汞柱以下。糖尿病患者一旦血压超过130/85毫米汞柱,就应该开始在改善生活方式基础上,给予药物降压治疗。当确诊有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心衰)、肾脏疾病(蛋白尿、肾功能降低)时,一旦血压高于120/80毫米汞柱,就可以开始药物治疗,以阻断疾病进展。

不少人认为老年人血压偏高是正常现象,不需要治疗。事实并非如此。老年人血压(主要是收缩压)确实可随年龄增长而升高,60岁以上老年人的收缩压,每10年可升高10毫米汞柱,但仍不应超过上述标准。老年人群的这种收缩压和脉压升高,是比单纯舒张压升高更为重要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近年来完成的大规模临床试验(HYVET研究等)也证实,年龄本身不是拒绝降压治疗的理由,即使是高龄人群,开始降压治疗也为时不晚,更没有理由中断耐受性良好的降压治疗。有选择地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进行适度降压是能获益的。

专家忠告:高血压的严重程度与症状轻重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没有症状的患者因血压长期得不到控制,后果反而更严重。因此,一旦发现血压超标,无论年龄大小、有无症状,都应该尽早开始降压治疗。

关键词8:降压达标

初少莉:确保血压达标是性命攸关的大事,但在我国,高血压治疗达标率极低。

调查发现,血压控制不达标的人群比血压达标的人,发生心脑血管事件风险要大得多。因此,国内外所有高血压治疗、管理的相关机构与组织都积极呼吁高血压患者一定要积极控制血压,将血压尽早地控制达标,这是性命攸关的大事。然而在我国,许多高血压患者以为只要服点降压药就行了,平时不监测血压;甚至许多患者明知自己血压高,却“视而不见”,根本不把降压当回事。我国血压达标率仅占治疗人群的10%左右。也就是说,我国绝大数高血压患者面临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

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高血压学会规定:普通高血压患者,没有心、脑、肾器官损害,也没有除高血压外的其他危险因素(如糖尿病等),应将血压控制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同时患有冠心病、心功能不全、中风(卒中)、慢性肾脏疾病(如蛋白尿、肾功能降低)或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需将血压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

老年人同样也需要积极地控制血压,但降压力求缓慢,不宜操之过急。由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老年高血压患者常表现为收缩压很高,舒张压较低,脉压大。收缩压高,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性大;但舒张压太低,也会影响冠状动脉的血供,加重心肌缺血。因此,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规定:一般情况,老年人应将血压控制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但当舒张压低于70毫米汞柱,特别是有心、脑缺血症状时,收缩压控制在150毫米汞柱以下,也算达标。

专家忠告:所有高血压患者均需确保血压达标,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而言,降压力度不宜过大。双侧颈动脉有动脉粥样斑块、狭窄的患者,血压不宜降得过低,以免导致脑供血不足,诱发脑梗死。

关键词9:减少波动

郭冀珍、陶波:血压忽高忽低比血压持续升高更容易引起心、脑、肾等器官损伤。

人的血压在昼夜24小时内会出现一种生物钟似的节律性波动。一般清晨时血压较高,下午3~7时血压亦较高,中午和晚间睡眠后血压较低,心率较慢。此外,血压还会随气候、情绪、环境等影响而变化,如冬季高、夏季低,安静、休息、心平气和状态下较低,劳动、运动、情绪变化、进食、吸烟、饮酒、喝咖啡、排便时较高。高血压患者由于植物神经功能失调,交感神经处于激活状态,更容易出现血压波动。

多项研究显示:在决定靶器官损伤(心、脑、肾、血管)的各项因素中,血压水平固然重要,但血压波动性更重要。血压波动大者,器官损伤严重。究其原因,主要与忽高忽低的血流长期冲击血管壁,容易造成内皮破损和内皮功能紊乱,内皮破口处发生脂质沉积、斑块形成,进而导致血管硬化有关。

专家忠告:对确诊的高血压患者来说,坚持服药很重要,但要避免医源性或人为造成的血压波动。一些每天服药3~4次的短效降压药,易造成血压忽高忽低,漏服时更易人为造成血压波动,危害很大。如果有条件,提倡服用长效降压药,以保持血压平稳。研究表明: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类型的降压药联合使用,不但可以更好地降低血压,也能使降压更持久而稳定。

关键词10:处方个体化

刘国仗、于汇民:用药遵循“小剂量、长效、联合用药”的原则,综合各种客观因素,以期用最少的付出获取最大的收益。

降低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是高血压治疗的关键,药物治疗是高血压治疗中最重要的部分。一般地说,药物治疗高血压应遵循以下原则:①以最小的有效剂量获得最好的疗效,将不良反应控制在最小范围。②使用一天一次给药而有持续24小时作用的药物(降压谷峰比值大于50%),使全天血压稳定在目标范围内,有效防止靶器官损害,避免清晨血压突然升高而致猝死、中风或心脏病发作。③为使降压效果增大而不增加不良反应,宜采用两种或多种降压药物联合治疗。

当前常用的降压药主要有5类:利尿药、?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ARB)和钙离子拮抗剂(CCB)。各类降压药各有优缺点,合理选择是关键。此外,降压药的选用除了要考虑降压药的作用、代谢、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外,还应根据治疗对象的个体状况,如是否存在导致心血管病的其他危险因素、是否存在靶器官损害,以及患者以往用药经验、经济承受能力等。

专家忠告:部分高血压患者不愿长期服药治疗,总想一劳永逸地治愈高血压。很多虚假医药广告就是利用这一点欺骗患者,如“高血压研究获重大突破,高血压患者从此不再需要终身服药”“高血压克星,保证治愈,无效退款”等。这些广告中的药物往往成分不明,作用不清。更为可恶的是,有些广告打着“传统中医药”的旗号,外加一些现今流行的科技名词(如纳米、基因等)来蒙骗患者,不仅延误了患者的病情,还严重损害了祖国医学的声誉。高血压患者必须知道,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发病机制还没有完全研究清楚,目前尚无法根治,需要终身药物治疗。

关键词11:抗血小板治疗

李小鹰:抗血小板治疗能显著减少50岁以上高血压人群的心血管事件。

1998年发表的HOT研究观察了18790例50~80岁高血压患者,应用阿司匹林75毫克/日,平均随访3.8年,结果发现,与安慰剂相比,阿司匹林可使血压控制良好(舒张压

阿司匹林的主要副作用是出血。研究证实:血压控制良好的患者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不增加颅内出血和严重胃肠出血的发生率。因此,高血压患者在服用阿司匹林前,必须把血压控制好(

专家忠告:阿司匹林应当坚持长期服用,除非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一般地说,单纯高血压患者每天饭后一次服用75毫克阿司匹林即可,合并有心脑血管疾病(如冠心病、脑梗死、周围动脉硬化)的高血压患者,每天需一次服用阿司匹林100毫克。

关键词12:降脂新说

黄高忠:绝大多数高血压患者,不管基础胆固醇高低,加用他汀类药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研究表明,血压控制良好的高血压患者发生冠心病、中风的危险仍比年龄配对的正常血压人群高2~3倍,提示除血压外,高脂血症、高血糖等多重危险因素的作用亦不容忽视。近年来的多个研究证实,绝大多数高血压患者,不管基础胆固醇高低,加用他汀类药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这是由于他汀类药物除了能降低血胆固醇外,还具有抗氧化、改善内皮细胞功能、抑制炎症反应、稳定甚至消退斑块、改善血管病变的作用。

高血压患者服用他汀类药物,应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低于100毫克/分升,若无严重不良反应,一般不减量或停药。首次服药6~8周后,检测血脂一次,以后每2~3个月检测一次。若血脂保持在理想水平,可每半年至一年检查一次。一般地说,长期服用他汀类药是比较安全的,对肝肾功能无明显不良影响,若有,则多发生在用药后1~3个月,多数为转氨酶一过性升高,需要停药者不到1%。少数患者可发生肌肉损害,出现小腿酸痛、无力等。

专家忠告:他汀类药需长期服用才能获益。高血压患者在服用他汀类药物后,若发现转氨酶或肌酸激酶升高大于正常上限3倍以上,应立即停药,并加用保肝药物。若升高小于正常上限3倍,应酌情减量并注意复查肝功能。

上一篇: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最新报告 下一篇:老年痴呆/痛风/胰腺炎/小儿厌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