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职业教育发展的动因、困境与策略

时间:2022-04-22 06:44:29

本科职业教育发展的动因、困境与策略

摘 要 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整、社会对高层次职业技能型人才的强烈诉求以及国际相继发展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的显著趋势促使我国开始加速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鉴于我国当前职业教育发展存在认识上的误区、政策制度缺乏保障、职业院校自身转型乏力等问题,应适时创新政策及进行整体性制度设计,构建职业教育体系内部的衔接机制以及与普通高等教育的沟通机制。

关键词 本科职业教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5)34-0024-04

一、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动因

(一)政策驱动

2014年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6月,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在京召开,期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要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统筹发展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

(二)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要求

由于以往我国教育管理体制、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文化认识等方面的限制,导致现行的高等职业教育存在层次断裂、缺乏街接、与普通高等教育横向不贯通等问题。而今,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已经上升到国家层面,被列入国家规划纲要的专项规划,发展本科职业教育,实现与中等职业教育、高等专科职业教育有机衔接,并与普通教育相融合成为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核心任务和发展方向。

潘懋元曾提出,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其“完整形态”应该包括专科、本科甚至研究生各个层次[1]。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一个具备高度成长性的体系,把高等职业教育限定于专科层次是有碍于其发展的。职业教育应有初等、中等、高等不同层次,在高等职业教育阶段则应有专科、本科及研究生层次,以形成一个系统的教育体系。因此,发展本科职业教育是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优化高等教育结构的重要举措。

(三)社会实然诉求

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有赖于高层次技能型人才的输送,这为本科及更高层次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除了拔尖创新型人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更多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及高素质技能劳动者,而我国现行的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的技能性特征指标、职业能力水平均难以满足社会对于高级技能人才的新要求。因此,发展更高层次的职业教育成为当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诉求。同时,受教育者对高层次职业教育的需求也不可小觑。虽然很多地区都存在“专升本”的通道,但由于通道过于狭窄,只有一小部分高职院校学生有机会进入本科学习,这也是导致我国高技术应用型人才供需失调的重要原因。故而积极发展本科职业教育,不仅可以为我国社会发展储备人才,也可以帮助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最佳路径,这也是教育人性化发展的需要[2]。

(四)国际教育发展趋势

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一些发达国家首先进入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期,随之出现了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求,并相应产生了新的高等教育类型和相应的教育机构,如德国的应用科技大学、英国的多科技术学院、日本的技术科学大学以及我国台湾地区的科技大学等。在对这些国家和地区职业教育发展进程的研究后不难发现,技术型人才的教育层次一直在向上延伸,这是由于新形势下技术具有向综合化、复杂化发展的特征,使职业教育层次持续高移[3]。可以说在社会化大生产的条件下,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要想获得较快发展,都不能不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本科职业教育是国际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

二、制约我国本科职业教育发展的因素

(一)理论认识不清

理论是实践的先导,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困境,根源在于人的思想观念的禁锢,而观念背后的社会地位、经济待遇等差距则是主因。在功利化取向和传统观念中,高职教育的社会认可度不尽如人意,导致各方都误认为高职教育的地位低于普通高等教育,致使高等职业教育缺乏吸引力[4]。此外,政府和社会尚未给职业院校毕业生提供足够的发展空间,在公务员报考、企事业单位招聘、职称、职务等方面都存在政策性歧视,导致考生和家长能上普通学校就绝不上职业学校,高等职业教育的生源质量无法得到保证。同时,高校受传统学术型办学惯性的影响,长期以来轻视职业教育,加上当前我国政府部门从政策制定、经费支持等方面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都不如普通高等教育等,从而造成大多数高校都是以“学术型”、“研究型”为追求目标,唯恐站在“高职”队列降低身份和地位。即使在国家大力推动职业教育的背景下,大多数高校甚至向应用型转型的高校仍在犹豫观望,高校缺乏主动性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本科职业教育的发展进程。

(二)实践中转型能力不强

除了认识问题外,实践中高校转型能力不强,发展目标单一也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如何解决多样化社会需求与单一化发展目标的矛盾,是本科职业教育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难题,也是一项复杂而困难的工作。一是定位。无论是高职还是新建本科院校,发展趋同现象均较为严重,大多数高校还是一个模式、一种发展路径,从而容易导致在发展本科职业教育过程中出现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专业设置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固守学科体系结构等问题。二是师资。教师是培养人才的关键,但高校现有的教师中绝大多数都是从学校到学校,实践应用能力缺乏,专业教师的知识素养和实践能力未能真正达到相关要求。虽然提出建立“双师型”师资队伍由来已久,但比例仍然不足,特别具有工作经验的专业发展带头人极其缺乏,直接导致的后果是专业教学方法落后、教学形式单一。三是资源。发展本科职业教育需大量的实践条件作支撑,这些都呼唤更多来自企业、行业等社会资源的投入和积累。我国一直倡导产学研合作,也出台了不少促进产学研合作的政策法规,但大多都是鼓励性的,实施细则缺乏可操作性[5]。企业的寻利性、缺少配套激励政策、地方性行业协会难以发挥应有作用等多方原因导致企业的参与热情不高,使得来自企业、行业等社会资源的支持较为稀缺。

(三)政策制度上缺乏相应保障

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在一定程度上为本科职业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但从落实情况来看,还欠缺相应的政策制度保障。发达国家的高等职业教育大都是通过立法的形式予以保障的,我国的职业教育法规建设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很大进步,但关于职业教育仍有许多情况未考虑到,缺乏完整性、统一性以及协调性。法律制度不健全、运行机制不完备,必将导致本科职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遇到诸多困难和问题,如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及高等专科职业教育的衔接机制、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贯通机制难以建立等[6]。

三、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对策建议

(一)理论先导,政策保障

大力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必须有一定的理论作先导,充分认识发展本科职业教育的意义和价值,并为健全政策法规提供必要的依据。首先,要加强职业教育尤其是本科职业教育的理论研究,认真研究其内涵、特色和定位。其次,以充足的理论为依据不断完善相应的政策法规和配套措施,设计恰当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毕业生就业制度。第三,通过理论宣传和政策保障,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通过这样一系列的举措,让学生、家长感受到接受职业教育的优势;企业、行业也因获得高层次适用人才而积极参与其中,并增强社会责任意识,从根本上转变歧视职业教育的传统观念。

(二)寻求多元化的发展路径

大力发展本科职业教育需要多种途径来实现,不宜搞一刀切。有意举办本科职业教育的办学主体要秉持慎重和渐进的原则,同时借鉴本科职业教育发展较为成熟的国家或地区的经验,以寻找符合区域特点与自身条件的本科职业教育发展路径。

第一,积极引导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鼓励和支持这些本科院校创造条件开展专业硕士教育,条件成熟时还可申报专业博士教育。很多新建本科院校目前正处于生存和发展极为艰难的尴尬境地,面临缺少生源、就业率不高、社会认可度低等一系列危机,在老牌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的狭缝之中难以找到适合自身的定位,走现代职业教育道路是解决其困境的方法之一。不少新建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都是应用型人才,这种表述本身就包含着一定的职业教育属性。以职业教育为类型标识,以本科教育为层次标识,新建本科院校将这种类型和层次相结合,不仅符合本科职业教育的分类、分层标准,有利于人才培养整体结构的调整,更可能成为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特色和优势,使其获得重新发展的大好机会。

第二,创造条件,有序推动高职院校升格发展。本轮职业教育改革的亮点是发展本科职业教育,但强调“原则上专科高等职业院校不升格为或并入本科高等学校”。当初,教育部切断高职院校升本道路的背景是,高职院校希望通过升本逃离职业教育,而且当时也没有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当前的背景已发生了巨大变化,发展本科职业教育已成为国家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一项重要举措[7]。因此,各地应积极创造条件,有序推动高职院校升格发展。此外,升格发展有独立式也有合作式,《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明确:“鼓励本科高等学校与示范性高等职业学校通过合作办学、联合培养等方式培养高层次应用技术人才。”这也是高职院校最为可行的本科职业教育发展路径。这种合作办学模式在江苏、浙江等地已经开始试点。在试点遴选过程中,一定要严格审核,遴选出办学条件优越、定位准确、成效突出、行业背景厚重、社会影响较大的合作院校。需要注意的是,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一定要坚持职业教育的办学定位,不能片面追求高大全,走学术性的路子,丢了“职业性”的特色[8]。如德国举办本科职业教育的应用科技大学,曾是由高等专科学校升格而来,近十多年来没有一所应用科技大学变为学术型大学,二者彼此恪守自己的办学理念,珍视和光大自己的特色,这离不开政府的严格把关。

第三,职业教育的细胞是专业而不是学校,要积极倡导和支持本科院校以多种形式参与本科职业教育,重点做好专业无缝对接。从专业出发,还可以实行双轨制,把职业教育办成与普通教育并行的一种类型。无论是综合大学还是应用型高校,都可以根据学校情况和社会需求,一部分专业同时举办本科职业教育。很多重点本科院校都创办了职业教育学院,依附这类学院发展本科职业教育专业有着一定的资源优势。通常老牌院校的专业设置“大而全”,可将专业进行分类,把一些面向某类职业或行业的专业确定为职业型专业,实施职业性的教学计划,与高职学院的专业相衔接,以区别于学术型的专业。还可以借鉴美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实施机构――社区学院,社区学院通常与四年制大学采取“2+2模式”合作办学,这种培养模式的师资力量主要由四年制本科大学提供,并且在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采取了学生能自由流动的转学机制[9]。将专业进行分类的方式不仅使职业型与学术型都更具有针对性,也有利于完善职业教育发展通道,促进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二者融通。

(三)整体性的制度设计

本科职业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一个层次,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必然要考虑其在职业教育体系内部的衔接问题以及与其他高等教育类型的沟通问题。作为一个子系统而存在的本科职业教育必须构建一个合理的学位机制,才能融入到整个教育系统之中[10]。而为构建中等职业教育、专科层次与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有效衔接的、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沟通顺畅的有机系统,需进行系统性的改革以及整体性的制度设计。仅从单因素、单角度或是某个方面来“修修补补”,不足以引导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走出当前困境。因此,必须着眼于整个高教系统和职业教育的内外部环境,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设计改革思路和方案。

首先,从职业教育制度设计的外部环境来看,我国职业教育管理主要由中央和省两个层面负责,但省一级政策与制度设计的自有限。理论上,职业教育的本土化应为区别于普通教育的最为显著的特征。实际上,有限的自很难使职业教育的政策制定和制度设计实现本土化发展。为避免陷入“权力过大”抑或是“权力有限”的两难境地以及“全面试错”成本过高的状况,职业教育改革可实行以试验区为突破口进行改革的方法。在试验区充分放权,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系统性地制定相应支持政策和设计制度。

其次,在职业教育体系内部,必须打通职业教育道路,做好职教本科与中职、高职专科的专业衔接,形成合理的衔接机制。在入学考试及人才选拔上,为体现职业教育对人才规格的要求,职业教育的入学考试应单列,不与普通高等教育同卷统考。原则上,职业教育的入学考试内容、形式应能符合职业教育人才的选拔标准。在人才录取上,应在职业教育体系中,单列划分批次录取。在专业和课程设置方面,中等职业教育、专科层次职业教育和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应相互衔接起来。同时,必须充分考虑区域差异,以及中职、高职专科和职业本科的不同特点。在高教体系内,则要实现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横向融合。高职的“专升本”可以视作是一种单向的斜向流动,而且通道还很狭窄。高职学生升入本科后只能接受学术性教学计划,没有对应的职业性教学计划。因此构造一条两者之间相互沟通、相互流动的渠道显得至关重要。基于此,为实现实践性与学术性人才的有效融合,在本科及以上层次,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在人才培养方案上应充分考虑二者的融合,允许一部分学生双向分流。诸如,在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交叉点上设置兼具理论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构建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双轨立交桥,促进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学生向更高层次复合型教育的转型。同时,在本科及以上层次,职业教育的学生可以进入到普通教育学习,而普通教育学生也可以转入职业教育继续学习。

最后,为构建与本科职业教育相匹配的职业教育体系,应及时完善与之匹配的学位制度。因为,专业学位的种类界定与层次划分是学位授予制度的基础,高等职业教育尚未形成完备的学位建制,无论是要实现纵向贯通还是横向融合都存在一定障碍[11]。所以,必须逐步建立与学术性学位相对应的、完整的专业学位制度,才能在此基础上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框架,并形成合理的高等教育系统,纵横通达、形成立交,以实现统筹设计、整体布局[12]。

参 考 文 献

[1]潘懋元.建立高等职业教育独立体系刍议[J].教育研究,2005(5):26-29.

[2]张弛,张磊,徐莉.困境与路径:举办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之思考[J].职教论坛,2013(16):58-61.

[3]马燕.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动因、问题与出路[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20):14-18.

[4]代承霞.本科院校高等职业教育路径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4(41):239-241.

[5]王慧.本科层次高职:一个亟待探索与创新的教育层次[C].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1:2.

[6]任君庆,王琪.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历史考察、现状分析和路径选择[J].职教论坛,2013(4):52-55.

[7]梁卿.基于专业建设的本科职业教育发展路径[J]. 江苏教育,2015(3):15-17.

[8]夏建国,冯雯雯.从技术型人才的层次分化看技术本科教育发展[J].职教论坛,2010(1):10-14.

[9]石伟平,徐国庆.试论我国技术本科的发展[J].职业技术教育,2003(31):5-9.

[10]李均,赵鹭.发达国家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以美、德、日三国为例[J].高等教育研究,2009(7):89-95.

[11]胥秋.我国本科职业教育的发展路径选择[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2(1):43-47,118.

[12]杨晓燕.发展本科高职的理论与策略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4:36.

上一篇:铁路线路动车组动力学响应检测应用研究 下一篇:西部中等城市82例难治性产后出血疗效回顾性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