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职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2-04-22 12:19:34

谈中职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受改革开放的影响,人们的交流交际活动逐趋频繁。以说话为主题的交际活动在当今社会活动中变得越来越重要,而说话水平、说话能力、说话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交际的成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自我价值的实现。

语文是一门集知识性、趣味性、广泛性于一体的学科,三者不可偏废。若只重视知识性,学生会觉得索然寡味;只重视趣味性,学生又会觉得浅薄;只重视广泛性,学生会觉得茫无头绪。所以,我认为要想将三者统一起来,只有发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说”起来,才能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几年来,我在语文课堂中侧重说话训练,所教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下面谈谈具体做法:

一、早读课

1.朗读。就是把现成的书面语言材料转换成有声语言的活动。

中职生一般都能达到朗读的基本要求,即讲普通话、发标准音、语句连贯流畅等。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无法做到声情并茂。因此,教师应侧重于这一方面,对学生进行积极地诱导启发,让学生设身处地地去体味作品中的感情,把作品中的悲伤欢乐当做自己的悲伤欢乐。

2.背诵。这是在朗读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的训练方式,是将学生记忆中的固定的语言材料转换成有声语言的活动。

背诵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学生把全部精力集中在回忆内容上,忽视了口语表达应该达到的种种要求。这就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带着对作品的理解去记忆,不能只是机械地背。

二、阅读课

1.课前三分钟演讲。

每节语文课开始,全班同学按座位轮流演讲,每期每生有4-6次机会演讲。演讲的内容由学生自主选择,如新闻、典故、笑话、幽默、人物评介、风土人情、一事一议、一得一感等等。师生们根据演讲者的内容、艺术、台风等方面进行打分。这样,既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2.课堂质疑、讨论、答辩。

培养和发展学生口语能力的主要渠道是课堂教学。教师要做到精讲多练,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动脑、动口,充分设置让学生说、答、问、驳、辩等情境,引发学生认识上的冲突,让学生处于有疑要问、有感要发、有话要说、有理要辩的思维兴奋状态,然后组织学生讨论、争议、各抒己见,使课堂教学形成多向交流结构。

第一,教师要改变以讲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注重双边活动,通过巧妙提问,引发学生回答、讨论等方式打开学生的“话匣子”。课堂提问要找准切入点,难度适宜,注重启发性。在通过课堂教学启发学生说话的初级阶段,教师要采用“激励机制”,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表扬,使学生敢说愿说,越说越想说,特别是对天生胆小或有语言障碍的学生更要有耐心和爱心,在启发诱导的基础上,及时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

第二,充分利用听说读写的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作用,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以“读”促“说”。通过朗读、背诵、复述等形式,为学生积累语言材料。对文字优美、音韵和谐的诗歌、散文,要求学生反复朗读、背诵,对童话、小说等情节曲折、故事性强的课则要求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复述。通过朗读、背诵、复述的反复进行,学生不仅积累了丰富的语言材料,还体会到了作家遣词造句的匠心,从而掌握组织语言、使用语言的技能技巧。

第三,教师要注意自己教学语言的示范性,使学生“听”到准确、流畅、生活的教师语言成为学“话”的最好典范。

3.课尾三分钟延伸。

(1)联系生活回忆说。教师让学生根据课文里的思想内容、描写人物心理活动和表现人物感情变化的词语或句子,充分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知识范围、思想经验进行说话训练。

(2)凭借想象延伸说。大凡优秀的文学作品,作者都创造了意蕴空白。“格式塔流派”认为,“残缺、空白”的东西,容易使人产生一种急于“填补”“充实”并使之匀称、完整的倾向,从而引发一种进取、追求,充满紧张感的“内驱力”,而当这种情不自禁的“追求”一旦实现,能给人极大的再创造感与。如教《项链》一文结尾“唉。可怜的玛蒂尔德,不过我那一串本是假的,顶多值得五百金法郎!……”时,我启发学生进行想象:当玛提尔德知道项链是假的,她会怎么想?

三、作文课

叶圣陶曾说:“诵习课本,练习作文,固为读写之事,而苛忽于听说,不注重训练,则读写之成效亦将减损。”他还说过说就是用嘴写,写则是用笔说。从信息论的角度来说,说写都是信息的输出,只有强化输出,学生的说写水平才会有很大提高。

1.习作前的说话训练。

学生在作文课上,一拿到题目,往往无处下笔,这时教师就应引导学生互相启发。开展说话训练,开阔学生思路,激活他们的生活积累。

2.习作评析中进行说话训练。

作文讲评时,选择有代表性问题的作文,让大家讨论找毛病。这样讲评,学生兴趣浓厚,既提高了学生写作能力,又培养了学生说话能力。

四、说话活动

学习语言的特点是实践性,离开了实践性,提高学生口语能力就成为一句空话,如举办周末晚会、主题班会,开展诗歌朗诵、讲故事、说相声等活动。此外,还可以让学生大胆地在家长、科任老师、学校领导和陌生人面前联系实际发表见解、申说理由,使学生在更大的范围内去实践探索,享受成功的喜悦。

当然,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长期的、逐步提高的过程。作为中学语文教师,我们要把握学生的年龄特征,并根据其语言能力形成的规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系统化地口语训练,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努力使学生形成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为培养21世纪合格的劳动者和高素质人才服务。

上一篇:全力创强,促进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下一篇:初中学生历史知识迁移能力培养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