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中农民工子女社会融入状况研究

时间:2022-04-22 02:29:11

城市中农民工子女社会融入状况研究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排斥理论成为国内外社会政策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析工具。社会排斥,是指社会脆弱群体,由于自身生理心理因素、社会政策及制度安排等原因而被推至社会结构的边缘地位的机制和过程,它既是一种既定的社会机制,又是一个排斥与被排斥的动态过程,是造成脆弱群体社会支持丧失的根源。。因此,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合理调配公共教育资源、加大政府管理引导力度,应是当前消除对农民工子女各种社会排斥和促进社会融入的主要对策。

【关键词】社会排斥;社会融入;农民工子女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3)05-0065-1.5

一、“社会排斥”的基本理解

“社会排斥”本意是大民族完全或部分排斥少数民族的种族歧视和偏见,这种偏见和歧视是“主导群体已经握有社会权力,不愿意别人分享之”(戴维·波普诺,1999)。现在社会排斥一词的含义已经被泛化,意指主导群体在社会意识和政策法规等不同层面上对边缘化的贫弱群体的社会排斥。由于制度建构、资源配置等多方面的原因,农民工子女在社会融入的过程中,缺乏进人主流社会生活空间和获得相应的社会权利的能力,呈现着边缘化状态,与此同时,他们的社会融入过程也很有特点。本文认为,在制度排斥、经济排斥和文化排斥的背景下,我国农民工子女的社会融入现状,若不予以重视将给政府公信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不良的后果。

二、农民工子女社会排斥原因分析

农民工子女作为流动劳动力的派生部分,长期的户籍制度衍生出来的城乡人口在社会地位、经济地位、自我定位上的差别,使得他们很难顺利地、没有痛苦地融人城市。自卑、差别、迷茫根植在农民工子女的心里。他们中有不少孩子基本上在城市度过他们的童年时代,尽管他们没有城市户口,有的认为自己是城里人,而有的甚至已经说不清自己是哪里人。他们是文化上的混血儿,他们寄托在两个不同的群体之中,但又不完全属于任何一方,他们处于一种被抛弃、被隔离和被边缘化的情感状态中,其自我概念是矛盾的、不协调的,在他们的心中痛苦和憧憬并存、自卑和自强同在。

(一)制度排斥。随着人口流动中家庭迁移比重的增大,大批学龄儿童跟随父母来到城市,由于城乡户籍壁垒的存在以及农村农民工恶劣的经济状况,导致了他们的子女在城市中无法得到与城市学生同样的受教育权利,这些流动儿童的基础教育面临着边缘化的问题。

首先,是户籍制度导致的对农民工子女的排斥,这种排斥突出体现为曾经的公立学校对农民工子女上学的那一大笔“借读费”上。由于没有当地的户口,农民工子女进人公立学校要缴纳高额的借读费、赞助费等,大部分农民工家庭都无力支付这笔额外费用。其次,是制度“缺席”导致的对农民工子女的排斥,这种排斥即体现在民工子弟小学的非法地位上。由于没有合法的地位,民工子弟学校不时受到当地主管部门的种种“整顿”,随时面临关停的厄运。

(二)经济排斥。经济排斥主要是指城市的繁华生活与农民工拮据的经济条件之间的差距,从而导致农民工子女无法融人城市生活的状态,以及由经济条件差异带来的城市儿童对农民工子女有意无意的疏远。从农村走进城市,孩子们面临着城市的繁华与自身处境的巨大落差。面对艰苦的生活,农民工子女渴望改变,他们向往丰富多彩的生活,他们希望享受和城里孩子一样平等的教育,希望自己将来能接受高等教育,希望做一个对社会有意义的人。

(三)文化排斥。城市接纳农民工子女不只是个户口问题,文化心理上的因素更为复杂。社区归属是指社会成员把自己归入某一地域人群集合体的心理状况,这种心理既有对自己社会身份的确认,也带有个体对该地域的投入、喜爱和依恋等感彩(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社会学》编辑委员会,2001)。农民工子女的归属感主要是在其就读学校与同辈群体交往、学校集体活动以及对城市的感受中形成和发展的,他们与同辈群体的交往程度、参与集体活动的程度以及对社会关系、环境的感受都影响到其归属感的强弱。

三、改善农民工子女社会排斥状况的对策

(一)改革户籍制度、实现城乡一体化。多年来,与计划经济高度相关的户籍制度,在限制人口流动和制造城乡分割的同时,严重地加剧了城乡差别,导致了中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两重天的不和谐局面。解决问题的根本之策在于加快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改革。务必实现两个基本的目标:一是逐步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的二元结构,建立对农民工的动态管理制度;二是消除户口的社会附加功能,切断户籍身份与利益之间的关联,改变户口与就业、医疗、社会保障、教育、住房等公民利益挂钩的不合理现象,实现城乡一体化管理。

(二)调整现有义务教育格局,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农民工子女的教育政策应该以公平为首要的价值目标,消除社会排斥、促进社会融合。要全方位地把农民工子女教育从体制外纳入到体制内,使其完全融入社会主流学校的教育秩序内。解决的渠道应该以公办学校为主,民办教育为辅,同时适当调整现有教育资源的分布,合理配置现有的公共教育资源,实现现有资源利用的最大化。这样,有助于实现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公平,有利于提高他们的自身素质,从而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安康和稳定发展。

(三)政府加强管理引导,努力消除身份歧视。为消除歧视农民身份的传统思想,减轻对农民工子女各方面的负面影响,政府部门应当加强管理引导。打破城乡二元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局面,使农民工不仅能够流入城镇,还能够在劳动力市场获得较多的向“上”流动的机会。政府禁止城镇针对农民制定各种不平等的政策或设定不平等的用工条件,尽可能为农民提供公平竞争的就业机会,使他们有机会获得较好的工种和工资待遇。社会各级青少年维权服务网络应把农民工子女纳入自己的视野,及时将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

在城乡二元体制下,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农民工,体味着种种社会排斥,这些对成人来说意味着更多的忍耐和拼搏,对他们的子女来说就意味着要摆脱被歧视和冷落。由于这一群体的独特属性,他们在生活上和思想上都无法安于现存的城乡体制,并有着强烈的改变自己命运的憧憬与冲动。对于农民工子女社会融入这个问题的解决,还有赖于旧有城乡壁垒的拆除,有赖于现有义务教育格局的调整和政府强有力的管理引导。只有人们从根本上重视农民工子女的权利与成长环境,让他们拥有免于恐惧和歧视的自由,我们才能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我们才能实现社会的稳定发展,我们才能保障我国的现代化进程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李雅儒等.北京市农民工及其子女教育状况调查研究[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3(1).

[2]韩嘉玲.北京市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状况调查报告续[J].青年研究,2001(9).

【作者简介】王翊同(1988- ):男,辽宁沈阳人,辽宁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行政管理。

上一篇:开封犹太人定居时间初探 下一篇:《全民目击》:好莱坞叙事技巧与人性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