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获奖电影(2010―2015)情感倾向研究

时间:2022-04-21 11:10:49

中国国际获奖电影(2010―2015)情感倾向研究

摘要:通过近年来中国大陆电影在国际三大电影节(戛纳、柏林、威尼斯)的获奖情况,我们随机抽取其中一部影片《白日焰火》作为我们的研究对象。本文主要基于随机抽样与中文情感词汇数据本体库的研究方法,研究论证了部分中国大陆获奖影片里的情感倾向与中华主流文化有不相符合之处,从而对国际电影评奖制度夸大大陆电影负面情感倾向进行批评与思考。

关键词:大陆获奖电影;情感词汇;假设检验

一、绪论

(一)研究方法。

我们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基于大连理工大学开发的中文情感词汇数据库,在统计、制图基础上分析中国国际获奖电影的情感化倾向,以理性化的思维进行评析中国国际获奖电影。(具体可参照情感词汇本题库)

(二)研究对象。

在查找了中国大陆在三大国际电影节的获奖电影后,由于获奖影片较多,我们将范围缩小到2010年――2015年,这样我们从《团圆》,《天注定》,《推拿》,《狗十三》,《白日焰火》这四部电影中随机抽取其中一部电影作为我们的研究对象,我们选择了《白日焰火》并对其情感倾向与中华主流文化进行比对分析。

(三)研究假设。

近几年上的中国国际获奖影片,事实结构和表现方法往往具有大胆的实验性和创新性。但他们所呈现出的主题思想的文化内涵却与中华主流文化相去甚远,呈现出一种复杂的形态。我们以在柏林电影节上斩获奖项的《白日焰火》为例进行分析,将其与中华主流文化进行比较,我们提出四个假设:

假设一:《白日焰火》中的正面情感和负面情感都与中华主流文化相一致。

假设二:《白日烟火》中的正面情感与中华主流文化相一致,负面情感与中华主流文化不相一致。

假设三:《白日烟火》中的正面情感与中华主流文化不相一致,负面情感与中华主流文化相一致。

假设四:《白日烟火》中的正面情感和负面情感与中华主流文化不相一致。

二、对于《白日焰火》的情感倾向分析

(一) 电影《白日焰火》剧本的情感倾向分布图――基于情感词汇本体库的分析。

首先,找出了《白日焰火》剧本中所含有的所有具有情感意义的情感词汇,并将其进行了分类整理。一共42个词,七大情感类别。其中的“乐”包含两类,分别为“快乐”(4个词),“安心”(1个词);“好”包含四类,分别为“尊敬”(3个词),“赞扬”(7个词),“喜爱”(2个词),“祝愿”(1个词);“怒”包含一类,为“愤怒”(1个词);“哀”包含两类,分别为“悲伤”(3个词),“疚”(1个词);“惧”包含三,分别为“慌”(1个词),“恐惧”(2个词),“羞”(1个词);“恶”包含三类,分别为“烦闷”(1个词),“憎恶”(5个词),“贬责”(9个词);“惊”包含一类,为“惊奇”(1个词)。我们发现:

(1)在七类情感中,频数最大的两组分别位于“好”中的1(褒义)方面以及“恶”中的2(贬义)方面,且两者的数量相同。

(2)在“好”这类情感中,极性为1(褒义)占较大比重;在“恶”这类情感中,极性为2(贬义)占较大比重。

(3)在整个剧本的情感词汇中,极性为0(中性)的词汇在各个情感类型中分布较为均匀,除“哀”和“惊”分布较少外(这两类所出现的情感词汇较少),其余情感类型所含的中性词汇数量大致相等。

(4)在“惧”的情感词汇中,仅仅采用了极性为0(中性)词汇对情感进行表达,在“哀”和“惊”两类情感表达中所用词汇较少及强度都较少。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对整部电影进行了预评价。

电影主题方面:

(1)积极的情感词汇与消极的情感词汇并存,且两者在强度上大致相等,仅相差10,说明这部电影在情感表达上属于爱憎分明类型。

(2)两种情感在电影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情感的跳跃变化幅度较大,给观众在造成强烈的情感冲击。

(3)七大类情感词汇共存,表达情感较为丰富,但层次分明,主次清晰。

总体来说,在电影主题表达方面以强烈的爱憎为主线,其他感情表达为辅,用来辅助表达烘托主线情感。

那到底爱在哪里,恨在哪里呢?我又做了进一步的研究,对电影中的主要人物进行了数据分析,分别对男女主人公的情感词汇以及剧中出现的旁白的情感词汇进行了整理。男主角主包含两大类情感,分别为“乐”“好”,共2词;女主角包含三大类情感,分别为“乐”“好”“哀”,共3词。旁白部分所含情感词汇种类较多,包含七大类:“乐”包含两类,共5词;“好”包含四类,共12词;“怒”包含一类,共1词;“哀”包含一类,共3词;“惧”包含三类,共4词;“恶”包含三类,共14词;“惊”包含一类,共1词。

通过情感词汇本题库进行数据分析后,发现在人物塑造方面:

(1)男主角在剧中表达的情感相对于女主角,表现的更为积极。

(2)男主人公在情感表达强度上更为鲜明,而女主相对来说情感表达强度较小,但在情感波动上较为明显,不仅三类词汇都存在,而且在情感词汇强度上起伏也较为大。

一个人的情感不可能仅有一种,因此认为女主在人物的情感塑造上更为形象、饱满,也更为成功。

在环境烘托方面:

(1)电影中所营造的背景环境以及情感氛围较为丰富,环境氛围跌宕起伏,电影中的背景烘托手法应该运用较多,符合对一般电影背景环境的要求。

(2)与主人公的情感相比,两者的差距较大。男女主人公传达的大部分是积极的情感,而旁白则传递出消极的情感,这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综上所述,基于情感词汇数据库对这部电影进行的预评价:

影片的情感基调:这部电影所想要表达的情感还是以正向积极的情绪为主,负向消极的情绪为辅。

影片的人物塑造:这部电影所塑造出来的男女主人公应该属于两类人,男主人公更倾向于阳光积极的一面,女主人公虽然也存在阳光积极的一面,但是也有消极悲伤的一面,总体来说,女主人公的形象我们认为塑造的更为丰满。

影片的气氛烘托:通过旁白与主人公的情感对比,影片应该运用了反向烘托的方式,来表达影片的情感。运用这种手法使得影片情感表达更为鲜明。

在观看电影后,结合自己的观影感受与之前的情感词汇分析相结合,一个是对命运的不甘与苦苦反抗,向往爱情与美好生活,而另一个是现实所传达的负面与消极情绪,梦想与现实的背道而驰为影片蒙上了一层难以名状的悲戚感,就像祥林嫂一样,他们这些底层人物最终只能屈服于命运。

(四)电影《白日焰火》研究方法不足。

将《白日焰火》的影评和数据分析比对可以发现,影评不免会带一些主观色彩,就像意识形态会受人的身份地位,心理、生理等状况的影响,如果在评析这部影片完全站在观影者的角度进行分析会显得片面又缺乏客观性,因此我们通过此文给读者介绍了一种新的分析电影的方法,那就是运用大连理工大学研发的情感词汇数据本体库对影片进行客观数字化的分析,这就使影片分析更加全面,避免了泛主观化的倾向。但是数据分析也是忽略了影片塑造的氛围,男女主人公的表情动作,影片拍摄所采用的技术等多方面因素,因此不免也带有一些局限性。所以在评析一部影片的时候要合理运用影评和数据分析这两种方法,由此才能得出完整的结论。

三、情感倾向分布与电影评奖制度

(一)国际电影评奖制度夸大大陆电影负面情感的影响。

国际获奖制度的评判方法,与我国的主流文化思想有着格格不入的地方。那些真正传递正能量的影片未能获奖,相反带有严重负面情绪的影片却获了国际奖项,就像《白日焰火》获奖一样,这是让人始料未及的,带有极大的不公平性和误导性。该评判制度从以下两方面夸大了电影负面情感的影响。

1.中国的形象。

主流的中华文化观念倡导“智”,“信”,“智”是明辨是非的良知良能,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属性。“信”则是一种诚实守约,言行一致的品德。在《白日焰火》中,明辨是非的心智,诚实守信已成为一种可望不可即的东西。在这个故事中,背叛,本身就是一个关键词。梁志军将每个爱吴志贞的人杀害,是对社会秩序的背叛;吴志贞对李连庆,张自力的感情是对梁志军的背叛;张自力将案件追查到底,最终将吴志贞送上警车,是对吴志贞感情的背叛。片尾处,张自力独自在屋顶上放着白天的焰火,这个“力求反应社会光明和人性美好”的结尾,根据剧情逻辑来解读,更多是掩盖内心矛盾的欲盖弥彰罢了。而且,系列碎尸案的侦破是利用了吴志贞对张自力的感情和信任,更加凸显了执法者的无力。

这部电影虽然传播了文化,但并未涉及到中华文化的价值核心。该电影导演刁亦男曾说“我们现在贫富分化,整体的价值观越来越模糊,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也越来越消减,所有这些东西都是产生黑色性的土壤……这类影片的出现其实很符合时代的某种召唤。”从电影创造的角度看,这些都无可厚非,世界影史各种风格的影像都存在。但从文化传播的角度看,批判现实和挖掘深刻主题,是否要借助和暴力呢?

2.观影者心理影响。

我们再来研究影片对于人的心理的影响。从事综合艺术和影像研究的蔡靓曾经说过:“电影根据人的“视觉暂留”原理,通过模拟人对现实世界的感知方式,建立了与观众的交流机制。观众在观看艺术影片时总是会伴随着一定的情绪反应,或愤怒、或恐惧、或愉悦,可见电影的画面刺激和观众的情绪及情感反应之间存在着非常特殊的关系,而这样的情绪情感反应与日常生活中的反映却有所不同。”

现实中观影者的情绪直接被电影情绪所感化,同时电影中“情绪”元素直接影响着观影者的心理状态,即电影艺术能让观影者在“感同身受”的同时,将本我欲求释放出来,在有意识或无意识中得到精神的宣泄和心灵的净化,实现人们在精神的时空中所追求的生命体验。

而《白日焰火》却给观影者塑造了一个阴冷暴力压抑的社会,这使观影者身临其中不免会产生消极的负面情绪,甚至出现怨恨世俗的心理,这对我国社会发展是极其不利的。即便影片本身创作的意图是对现实黑暗的夸大反应,从而表现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但是身临其境的观影者只会在潜意识中产生负面消极的情绪,甚至害怕这个社会,尤其会加重患有心理疾病观影者的病情。

近年来,美日韩电影文化风靡我国,西方资本主义思想日益渗透到我国的方方面面,而我国那些大众所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却少之又少,这些是文化的倒退还是缺失?纵观国际三大电影节评委的审美和选择,足可见国际电影评奖制度的弊端:将带有浓重消极主义色彩的电影评为国际获奖电影,难道是为了扩大这些影片在我国的影响力,进而侵蚀中华主流文化思想?还是想让我国的文化缺失,进而便利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传播?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经济实力不断提升,但文化软实力却进程缓慢,而要想进一步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光靠硬件设施是不够的,我们还应着重提高我国的文化产出质量,不要让中华主流文化思想在当今社会成为一种遥远的传说。

该限制我国影片的出口和国外文化的进口,不要盲从“国际获奖影片”这些奖项和头衔,以客观理性的方法看待国际获奖电影。我国也应该建立健全本国的电影评奖制度,大力宣传那些获得“百花奖”的优秀影片,倡导正确的价值观和方法论,以此来增强文化自觉文化自信,解决文化缺失现象。

(二)电影情感倾向与大陆电影文化建构。

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影产业不同于一般的经济部门,所进行的不单纯是物质生产、销售、消费和再生产,同时也是文化的生产、传播、消费和再生产。电影生产和一个社会的文化之间存在着诸多关联。一方面,任何电影创作都受到一定社会文化的制约。另一方面,电影通过所讲述的故事、塑造的人物形象和传达的价值观念,又会对社会文化产生重要的反作用。因此,构建符合中华主流观念的文化,无论对于电影创作,生产,还是对于文化本身具有积极的意义。

电影文化的建构必须包含物质,行为,制度,精神四个层面内容。我们之前所描述的中国电影获奖所陷入的一些列困境也反映出了我们当前的电影文化在整体上的缺失。在这样的背景下,致力于自身的电影文化建设尤为重要。

另一方面,中国电影无论是在叙述视角、叙述模式上,还有在价值立场、思想理念上经常面临各种批判。显然文化内涵的缺失是现有中国电影受到最多的批判,而文化内涵的缺失,价值导向上的扭曲,也对中国观影者产生不利的影响。

对市场较为成功的影片采取模仿,跟风,抄袭的做法,也是中国影片中较为普遍的一个现象。这种创作乱象背后所折射出来的正是当下国产电影创作中原创能力低下、文化精神缺失的软肋。

针对中国电影文化建设而言,精神层面的建设无疑是最重要的。这不仅要求我们要思考如何在电影创作中注入文化内涵,在保证我们的电影、我们的故事具有娱乐性的同时,还要能够凸显出文化的力量,而且也要求我们积极推动电影研究、电影批判的理论创新,进而在文化层面在电影创作实践给予积极的引导。由此可见,在今后较长的一段时间里面,中国电影文化建设的任务是艰巨的,但同时也是非常迫切和必要的。中国电影的文化内涵建设,是决定中国电影未来走向的重要力量。

作者简介:

次雅B,女,生于1996年4月,汉,山西大同人,现就读于南昌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工程管理专业。

上一篇:高职英语听力教学探究 下一篇:新现实主义视域下的贾樟柯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