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浅析英汉翻译

时间:2022-10-09 08:43:28

以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浅析英汉翻译

摘 要:语义翻译忠实于原作者和源语言,而交际翻译以读者和目标语为中心。只有将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相结合才能最大限度地重现原文的意义,达到语言的交际功能。通过纽马克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来分析英汉翻译。

关键词:语义翻译;交际翻译;英汉翻译 彼得・纽马克(Peter Newmark)在维果茨基的影响下,反对过分强调语言社会层面的价值,而是把语言看作思考和自我表达的工具,重视语言的交际功能,从而形成交际翻译的观点。在乔姆斯基的影响下,纽马克形成了语义翻译这一概念。在研究英汉翻译的过程中,纽马克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一、定义

语义翻译的目的是“在目的语语言结构和语义许可的范围内,把原作者在原文中表达的意思准确地再现出来”。纽马克认为目标文本应在目标语的语义和句法结构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准确地再现源文本的语境意义。在语义翻译中,译者首先必须忠于原作者,服从源语文化,只在源文本的内涵意义构成理解障碍时才加以解释。因此,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相比会显得比较复杂、笨拙。

在交际翻译中,纽马克认为目标文本所产生的效果应力求接近源文本。由于重效果而不重内容,所以交际翻译首先要忠实于目标语和目标文本读者,要求源语服从目标语和文化,不给读者留下任何疑点和晦涩难懂之处。因此,交际翻译与语义翻译相比会比较通顺、简朴,译文通常会比较长。

二、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的运用

1.语义翻译的运用

语义翻译通常适用于文学、科技文献和其他视原文语言与内容同等重要的语篇题材。例如:

原文:The mantle of your high office has been placed on your shoulder at a time when the world at large and this organization are going through an exceptionally critical phase.

译文:正当全世界和本组织处于一个异常危急的时期中,这个崇高职务的重担落到了你的肩上。

在这一例句中,译者不仅传达了原文的意思,也保留了原文上下句的鲜明对比,从各个方面忠于原文,是语义翻译的一个成功典范。但语义翻译视原文中的一词一句为神圣,因此会产生前后矛盾、语义含糊甚至是错误的译文。例如:

原文:The main shrink,he hates Jews too,some of us were positive of that,and he’s got a bigger nose than I do,a real beak.

此例中“a bigger nose”若按字面意思翻译成“大鼻子”,读者肯定会觉得不知所云。在翻译过程中应避免这样的死译,而应充分考虑中西文化差异,采用“胳膊拧不过大腿”这样更容易理解的表达方法,便涉及了交际翻译。

2.交际翻译的运用

相对而言,交际翻译形式较为自由,译者忠实译文信息传递的功能,侧重译文读者对译文的接受程度。为了消除文化差异,或纠正原文显著错误,译者有时还会采用创造性的译法,例如诗歌、剧本等问题的翻译。例如,莎士比亚剧作的翻译,以下为《哈姆雷特》的节选。

原文:Speak the speech,I pray you,as I pronounced it to you,trippingly on the tongue;but if you mouth it as many of your players do,I had as life the town-crier spoke my lines.

译文:念这段台词,我请你们,要念得像我念给你们听的那样,轻溜溜的,从舌尖上吐出来。要是你们把他们从喉咙里吼出来,像许多演戏的惯常做的那样呢,我倒宁愿叫宣布告示的公差来念我的词句了。

此例中,译者卞之琳将“tripling on the tongue”形象地译为“轻溜溜的,从舌尖上吐出来”,“mouth it”具体形象地译为“从喉咙里吼出来”。此译法通过直白的文字将两个动作传神地展现给作者,充分体现了交际翻译的灵活性和在实际翻译中的必要性。

三、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的结合运用

无论是语义翻译还是交际翻译,这两种方法本身都有缺陷:语义翻译会导致译文过于拘泥原文的形式,加大了目的语读者的阅读难度;交际翻译在体现原文的语义与内涵方面具有欠缺性,目的语读者较难产生源语言读者所具有的感觉。因此,在翻译实践中译者不可只采用交际翻译或者语义翻译,所有的翻译都或多或少兼用这两种翻译方法。如,将著名的香皂商标“Safeguard”已成“舒肤佳”,该译文既符合原文的语音形式,又能译出产品的特性,达到广告的效果。

正如纽马克所说:“在某种程度上说,所有的翻译都必须是语义的、交际的、社会的、个人的。”因此,译者必须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这两种翻译方法,使译文更准确地反映原作的含义,同时又能为读者所接受。

参考文献:

[1]Newmark,Peter.A Text Book of Translation.New York:Prentice Hall International Ltd,1988.

[2]Newmark, Peter.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London:Prentice,

1998.

[3]蔡萍.纽马克翻译理论浅析.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9(03).

上一篇:如何在初中数学中贯彻素质教育 下一篇:以德育人 促学生健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