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宏观视野创新“民工潮”报道

时间:2022-04-20 07:49:44

用宏观视野创新“民工潮”报道

我国有上亿农民进城务工,湖北省的这一数字是上千万,其中出省务工者为500余万。上世纪90年代以来,“民工潮”一直牵动着全社会的神经,是各个媒体报道的热点。

去年初。针对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对“民工潮”的影响,楚天都市报策划了“产业转移与招工难”系列报道。该报道在外出务工人员中产生了广泛影响,引起政府部门高度关注。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随即出台一系列措施。促进农民工待遇的改善,吸引更多农民工在本省就业。

但是,从去年9月起,由于国际金融危机蔓延,我国沿海出口企业受到冲击,全国2000万农民工失业返乡,我省有100多万农民工提前返乡。在宏观经济和就业形势急转直下的背景下,今年我省“民工潮”的现状和趋势如何?地方政府如何有效地引导“民工潮”?怎样为农民工提供有效的信息服务?这些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2009年2月1日。正月初七,春节长假刚结束,我省“民工潮”开始涌动,楚天都市报经济部的杨向明、苏永华、卢平川、陈道林四位记者就带着上述三大问题,在江城媒体中率先出发,分别前往长三角、珠三角及武汉城市圈,开始探访“金融危机与招工变局”,整组报道为期10天,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在报道策划和采访过程中,我们力求以宏观视野观察历史、以深度报道解读变局,以负责态度提供信息服务,在“民工潮”的报道方面作了一些创新性探索。

一、以全国视野选择地标

新闻不是有闻必录,而是要针对社会发展的特点和读者的需要。敏锐地发现和记录时代的重大变化。传递读者最关心的信息。

我省外出农民工遍布全国各地。如果盲目追踪和采访,则报道可能显得零碎和片面,更缺乏针对性。

为了使报道比较准确,全面地记载时代变迁,让读者对我省“民工潮”的趋势有一个清晰认识。在春节前后,我们在编委会指导下反复讨论,决定将三个地区作为报道重点。

据权威部门统计,湖北500万出省民工中,70%流向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东莞市号称“世界工厂”,经济外向度高。是我省民工的主要流往地,在此次金融危机中最先感受到冲击;温州,市是长三角地区“草根经济”的代表和。风向标。也是我省最大的劳务输出地之一。每年有40多万湖北人前往打工;汉川市是劳务大市,每年有近20万农民工出省打工,它也是内地通过招商引资促发展的代表地区,去年初曾出现大规模缺工现象。

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邃三个城市代表了不同的经济类型、不同的经济发展层次。选取它们作为地标,可以增强报道的权威性和可靠性。使报道内容立体、丰富。

由于所选地标具有典型性,我们给读者提供了一幅清晰的宏观场景:今年春节后,南下的火车不像往年拥挤。我省前往长三角地区的民工人数大量减少:发往江浙的J临时客车比往年乘客更多,奔向长三角的民工人数仍在增加;在本省,虽然政府部门在为返乡农民工问题焦虑。但返乡民工并不着急,他们中的大多数情绪稳定,打算休整一段,然后再出省找工作。

这些报道内容,与报道刊出后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的研究结论基本一致。

二、以深度采访提振信心

要了解“民工潮”的真实情况,必须探访劳务市场,报道农民工在经济寒冬中的经历和心态。

我们在报道中选取了各具特色的民工人物。如:在东莞,去年打算创业的荆州籍民工谢亮暂缓创业,决定“稳一稳再说”;在温州,三位30多岁的农民工虽然还未找到工作,但由于均有一技之长,对未来仍充满梦想;在汉川,返乡的杨智勇想创办企业,但却为一笔3万元的小额贷款未能及时到位而发愁,不免心生埋怨……这些人物生动鲜活地体现了特定时期农民工的心态和期待。客观反映了民意。

但是,如果仅停留上述信息层面,报道不仅不够全面,也显得肤浅、单薄。

新闻报道的使命不仅是记录时代变局中有代表性的人和事,而且应该对这种变局的原因进行分析,对前景和趋势进行分析和预测。

我们认为,影响“民工潮”走向’的要素。除了民工的就业意愿、劳务市场的供需结构外,更根本的是企业用工需求的变化、区域产业格局的变迁以及地方政府的政策导向。在确定采访路径时,我们除了在火车上与农民工同行,赶赴多个劳务市场外,还将三地区的骨干企业、产业群及地方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作为采访重点。

通过以上消息来源,我们发现,沿海地区的就业岗位确有减少,就业形势空前严峻,其深层原因是:部分产业如东莞的鞋业、温州的打火机产业,本来就技术含量低、竞争力弱,去年以来受到国际市场订单减少的冲击,相关产业的一些中小企业和配套企业被迫倒闭。

我们同时发现:在部分中心企业倒闭的同时。这些地区的骨干企业和新兴工业区活力未减;如东莞的,知名企业易事特去年销售额增长62%,新兴工业区松山湖园区去年引进了105个高科技项目,今年计划增加就业岗位42000余人:“温州模式”虽然遇到同质化竞争的发展瓶颈。但政府部门正在进行前所未有的“帮扶活动”,汽摩配、泵阀、电气等10个行业正在进行转型升级;在汉川市,虽然有四万农民工返乡,但由于骨干企业福星集团内销稳定,纺织服装、金属制品和食品医药等支柱产业发展强劲。全市用工仍旧存在1万余人的缺口。

通过深入采访。我们对读者普遍关注的“世界工厂是否出现倒闭潮”、“草根经济是否失去生命力”、“返乡农民工是否成为就业包袱”等问题。都以具体详实的事实作了回答。这些具体、权威的事实,向广大读者传递了战胜金融危机的信心。

三、以负责态度提供用工信息

作为面向市场的报纸,都市报在报道“民工潮”时除了记录历史、引导舆论外,另一重要任务就是提供用工信息。

春节过后,有关沿海地区的用工信息纷至沓来。有的来自政府部门驻外机构、有的来自外地媒体报道,有的来自中介机构的网上。这些信息相互矛盾,英衷一是。如果简单采用,每天可以提供数版“外地用工信息”。但是,“量足”未必“质优”。这些未经核实的信息许多是虚假和垃圾信息,极可能造成误导。

在三个典型城市的报道中,我们都以较大篇幅的用工信息报道,其内容大致由三方面构成:

1 各地劳务市场整体供需情况。我们不满足于招聘现场目击的情况。还采访了当地劳动主管部门和用人单位。如:我省部分媒体采用省直某部门温州劳务管理站的消息。“今年节后温州用工量将减少100万人”消息。我们到温州市职介中心采访时,该中心主任季建设分析。这一消息过于悲观。因为部分在去年底停工的企业。节后又开始了新一轮招聘,即将恢复生产。比较确切的数字是。温州用工岗位减少数量在60万人左右。通过现场采访温州在鸥海工业区、中国鞋都,我们发现,“温州20%中小企业倒闭”一说并不准确,实际上,其中多数企业只是减产或暂时停产,并没有全部倒闭。春节之后,这些企业虽然招工数量减少,但仍在招工。

2 各地不同行业的招工情况。我们发现,尽管各地招工总量减少,但对有一技之长的熟练工人影响并不大。如东莞工程师、技工、营销人员继续受到企业欢迎,温州熟练技工仍受到企业青睐。汉川需要大量的熟练纺织工等。由于各地产业结构不同,在用工需求上各有特点,如:东莞急需电子信息类技工。温州需要大量服务业技工和管理型人才。而在汉川市只需要熟练技工。管理岗位不仅稀少,待遇也比较低。

3 各地劳务市场行情表。我们综合各地劳务市场的行情,将各地所需主要工种、学历要求、年龄限制、工资待遇及福利一一列出,供农民工对比参考。

对所有用工信息。若非现场采集、多方求证,决不采用。我们秉承这种态度和立场,体现了“责任媒体、百姓情怀”办报宗旨。维护了报纸的公信力。

上一篇:20%:应该引起传媒界关注的数字 下一篇:贴心服务 理性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