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延伸责任”壁垒法律研究

时间:2022-04-20 06:07:36

“产品延伸责任”壁垒法律研究

(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市200042)

【摘 要】产品责任延伸制度是随着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逐渐成为各国的共识而产生的,它在对保护环境、节约资源起着巨大推动作用的同时,也逐渐成为各国设置的新型贸易壁垒,阻碍着国际贸易的自由发展。我国有着“世界工厂”的称号,但是我国技术水平落后,同时我们的技术标准和技术法规普遍滞后,难以与国际接轨,使我国企业在面对国际高标准要求时应对不足。这种新型贸易壁垒对我国的出口贸易影响很大。

【关键词】产品延伸责任;贸易壁垒;贸易保护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环境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为了更好地保护环境,避免在环境问题上出现“公地的悲剧”,更合理地分担保护环境的责任,瑞典隆德大学环境经济学家托马斯教授最先提出了产品延伸责任这个概念。2001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EPR:政府工作指引》的研究报告中,将产品延伸责任定义归纳为:EPR是一项环境政策,生产者对于其产品所负的责任(物质和/或财务责任)扩大到产品生命周期的消费后的废弃物处置阶段。但是,在这项制度发挥着巨大的环境利益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一旦EPR制度被广泛确立,那么各国、各地区都会结合本地实际制定自己的法律或地方性法规,这样一来,在基于贸易保护主义的思想下,发达国家往往会凭借其先进的技术水平,高敏度的检测仪器,人为地设定高水平的产品延伸责任标准,阻碍其它国家,尤其是技术水品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的产品出口,从而产生过一种新的贸易壁垒——“产品延伸责任”贸易壁垒。

一、“产品延伸责任”壁垒

“产品延伸责任”壁垒是一种技术性的壁垒,它是以保护本地区环境为由,通过建立商品的包装、原材料以及可分解性等方面的严格标准,为商品进入特定市场设置障碍。

(一)“产品延伸责任”壁垒理论分析

在WTO等国际组织的斡旋下,关税性贸易壁垒逐渐消失,但贸易保护主义的思想并没有消退。为了更好地保护本国的产业不受外来产品的冲击,各个国家纷纷将目光转向非关税性贸易壁垒上来。而产品延伸责任将生产者的责任扩大到清洁生产、保护环境、提供安全信息、废弃产品回收再利用等多个方面,几乎涵盖了一件产品从生产到最终报废处理的全过程。在如此多的责任中间,任意选择一种责任就可以起到贸易壁垒的作用,而且,依据生产者延伸责任建立起来的贸易壁垒拥有很多独特之处。

“产品延伸责任”壁垒的独特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产品延伸责任”壁垒是一种多重性、持续性贸易壁垒

这个特点是“产品延伸责任”壁垒之所以独立成为一种新型贸易壁垒的主要因素。关税性贸易壁垒主要是在产品进口时,一次性征收高额的关税,从而抬高出口商的成本,使产品失去在价格上的竞争优势,它仅仅是在进口时一次性的征收。而“产品延伸责任”壁垒则不同,在生产者延伸责任的理论指导下,这种壁垒在产品进口前,可以对产品的生产阶段进行干预;在产品进口时,可以对产品的安全信息、环保质量等设置壁垒;在产品进口后,可以对产品在废弃后的回收、利用设置壁垒。因此,它的干预作用要远远大于普通的贸易壁垒,可以更好地起到保护贸易的作用。例如“ROHS指令”规定了进口欧洲的电子产品不得含有某些有毒物质,WEEE同时又规定了生产者对废弃电子产品的回收利用义务,这无疑起到双重壁垒的作用。

2、具有名义上的合理性、合法性

“产品延伸责任”壁垒的产生,有着合理的理由,即为了保护本国的环境和人民的健康。这在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人们迫切需要良好的生活环境的今天,恰恰符合了公众对政府的要求和期待。同时,在WTO、GATT等相关贸易协议的笼统授权下,这种贸易壁垒也具有了合法的外衣。例如,在《贸易的技术壁垒协定》中规定:“只要是为了保护人民、动植物的生命、健康和环境,且不构成武断或不合理的差别待遇,不构成对国际贸易的变相限制,缔约方可制定技术规定。”这里明确规定在一定条件下一个国家可以设立技术性贸易壁垒。

(二)“产品延伸责任”壁垒的性质

“产品延伸责任”贸易壁垒具有双重性质。“壁垒”这个词在英文中本身就是一个中性词汇,并没有明显的倾向性。一方面,它有利于遏制全球环境恶化和资源浪费的趋势,可以防止污染物在地区之间传递,由其它地区的人民承担外部性成本。为解决人类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冲突提供了一条道路,推动了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在经济学上,零污染同样是没有效率的,因此,我们必须允许有效率的污染的存在。但是,在国际贸易领域,很多国家常常借着保护本国环境和国民健康的理由,刻意制定高水平的产品准入环境标准,为进口产品提出较高的产品延伸责任,从而增加出口商的成本,借以保护本国产业,这严重阻碍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二、我国应对“产品延伸责任”壁垒的法律缺陷

我国容易遭受“产品延伸责任”壁垒的原因,除了因为技术水平落后以外,更重要的是我国的技术标准严重滞后,法律法规体系缺陷太多,无法与国际接轨。造成我国的企业长期在一个落后于世界的法律氛围中生产、发展。一旦接触到国外先进的标准和法律显得准备不足。

(一)缺少相应的法律法规

法律的缺失带来的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出口企业缺乏相关的意识和经验。我国没有一部完善的废弃产品回收法律,也没有一个系统规定生产者延伸责任的法律,关于生产者责任延伸的规定散见于《循环经济促进法》等法律法规中。但是,我国的相关法律大都是原则性规定,体系混乱,没有配套的法律法规和实施细则,根本无法执行。我国法律体系的问题主要存在以下问题:首先,缺乏具体的执行细则和配套法律。《循环经济促进法》和《清洁生产促进法》都提出生产、销售被列入强制回收目录的产品和包装物的企业,必须在产品报废和包装物使用后对该产品和包装物进行回收。强制回收产品和包装物目录由国家经济贸易主管部门制定。但是目前,国内还没有制定和强制性产品和包装物的目录。其次,多数法律没有明确法律责任、主管机关,致使法律可操作性低。例如《清洁生产促进法》在第20条规定对产品包装物的设计应优先选择无毒、无害、易于降解或便于回收的方案,然而本条并不是强制性规范,在第五章的法律责任中并未规定任何的与本条有关的法律责任。第三,大多是针对各个行业单独立法,因此缺乏协调性和整体性。我国不存在产品回收利用法,而《环境保护法》又没有涉及产品延伸责任,造成我国的产品延伸责任相关法律没有一个主导性的法律,大都是以《电子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管理办法》、《报废汽车回收管理办法》等各行业的单独立法,缺乏整体性和协调性。

而且,对于包装物等相关领域来说,我国甚至很少有相关法律规定。这种体系混乱的法律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法律的可操作性低、不同的规定之间存在冲突,造成执法部门和规制对象无法依法确定自己的行为。这就使得我国的出口企业没有相关产品延伸责任的意识,对相关的产品延伸责任壁垒缺乏足够的认识和预防策略,在产品延伸责任壁垒面前没有足够的准备。 (下转第83页)

(上接第81页)

(二)技术标准滞后

一个国家的产品技术标准的高低不仅反映一国的技术水平,还反映一国对产品某些性能的要求。据报道,美国和欧盟等一些发达国家的国际标准采纳率达到80%,日本新制定的国家标准中国际标准采纳率为 90%,而我国国际标准采纳率仅为40%左右[1],而且我国的产品标准存在着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等多个体系,各个体系相互之间并不统一,使得这种技术标准的可行性进一步降低。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技术法规与技术标准明显滞后,以我国现有工业标准为例,约有70%-80%低于国际和国外先进标准。[2]例如,在GB90—85《紧固件验收、检查、标准与包装》标准中规定:“在正常的运输和保管条件下,应保证产品不受损坏和便于使用,包装形式和方法由制造厂确立”。这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所要求的包装物要易于拆解、利于环保并方便回收再利用的要求,按照这种技术标准生产出来的产品势必会遭遇发达国家的抵制。

三、应对“产品延伸责任”壁垒的法律措施

出口贸易是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为我国的经济腾飞做出了重大贡献。为了保持出口贸易的持续性增长,我们必须通过各种制度设计和科研努力,减少我国企业遭遇“产品延伸责任”壁垒的概率,为我国出口产品和厂商提供强有力的后盾。

(一)建立完善的产品延伸责任法律体系

完善的产品延伸责任法律体系,不仅可以保护我国的生态环境,还可以为出口企业创造一个充满生态保护的生产氛围,让企业从内心确立产品延伸责任意识,并增加承担产品延伸责任的经验,从而在对外贸易中游刃有余。因此,笔者认为,我国应当建立以《废弃产品回收利用法》为核心,以《环境保护法》、《清洁生产促进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对外贸易法》等为补充,辅助以《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电子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管理办法》、《强制性回收产品和包装物的目录》等行政法规以及其它地方性法规的产品延伸责任法律体系。在这些法律中,应当对产品延伸责任的在责任主体、责任范围、回收方式、主管部门以及惩罚措施等作出详细规定,同时,国务院相关部门应该制定出详细的《产品、包装物回收目录》,并由国务院和地方政府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和地方特点,制定自己具体实施《废弃产品回收利用法》的配套法规,提高产品延伸责任法律的可操作性。

同时,我们必须贯彻“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原则,主管部门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法律的规定,对相关企业的行为和产品进行监督,使产品延伸责任法律法规在实践中切实得到实施。

(二)提高技术水平和技术标准

我国频繁遭遇“产品延伸责任”壁垒的一个重要内因是我国的技术水平低下,难以适应国外对环境质量的高标准要求。因此,我们必须大力支持企业的创新性研发,鼓励企业同大学等科研单位合作研发新原料、新技术。同时,高标准的要求是改进技术的动力之一。我们应该适时地提高我国产品的技术标准,广泛地将国际同行标准与我国的实际相结合,从而使国内企业能够很快地适应国外产品延伸责任的新变化,更好地应对“产品延伸责任”壁垒。我们还应该尽快地完善我国的认证体系,提高认证技术、严格认证标准,从而使国外相信并认可我国的认证,减少企业的认证成本。

【参考文献】

[1]彭建平,李慧.后WTO时代我国面临技术性贸易壁垒增强分析[J].经济经纬,2008(2):54.

[2]赵君.我国出口产品面临的技术贸易壁垒及应对措施[J].商场现代化,2007(496):24.

上一篇:浅析有限责任公司中隐名出资对股权转让合同效... 下一篇:浅析民意与司法裁判